热度 5||
前面谈到,“大学之道”是一条内圣外王之道。接下来要谈的是这条“大学之道”的核心内容,而这些内容是站在儒家修身的立场来阐述的。
首先要谈的是《大学》三纲之一:“明明德”。
前面说了,“明明德”是三纲的第一纲,属于内圣外王之道的内圣阶段,对应着八目的前五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因此要想理解“明明德”,需要理解前五目。
从儒家修身的角度来看,八目的前五目分属两部分,其中“格物”、“致知”属于知的部分,“诚意”、“正心”、“修身”属于修的部分。是先知而后修,对象是同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就叫“明德”,而知和修的过程就叫“明明德”。
由于《大学》对 “格物”和“致知”没有给出明确的论述,因此我们从“诚意”、“正心”、“修身”这三目来谈“明德”和“明明德”。
什么是“诚意”呢?《大学》写道:“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说诚意指不自我欺骗,就像厌恶腐臭和喜好美色那样自然地做到表里一致,这就是自我充实。要做到“诚意”,就需要“慎独”,即在独处的时候要谨慎自己的所思所为。
显然,《大学》的“诚意”是指意识活动真实,使意识活动与事实相对应,用的方法是“慎独”。
什么是“正心”呢?《大学》是把“正心”和“修身”联系起来说的:“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这段话包含了几个内容:1.“修身”的方法在于“正心”。2.人有了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等情绪以后心就不正了。反过来说,人没有情绪的时候心是正的。3.一旦心与身分离,眼、耳、舌等身的功能就会失去效用。
因此可以推出:心是身的主宰,“正心”的关键是去除情绪,因此“修身”的关键也在于去除情绪并使心身相合。由于在儒家修炼体系内,使意识不外放,情绪不发动的状态叫着“执中”,因此“正心”是“执中”的方法,也是“修身”的方法之一。
什么是“修身”呢?《大学》谈“修身”是从两个角度进行的,一个是从“正心”的角度,一个是“齐家”的角度。《大学》写道:“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人不可以“齐家”是因为身不修,而身不修的原因是有所“辟”,即有所偏,不公正。为什么在处理家族事务时不能做到公正不偏呢?因为内心有了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而这一系列东西都与人的性格和价值判断有关。因此从“齐家”的角度来看,“修身”在于去除内心的偏执。这在儒家修炼体系内叫作“去偏”。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诚意”、“正心”、“修身”这三目的内容和方法都与人的意识活动有关,其中“诚意”是针对意识活动的真实性而言的,让人做到真心实意;“正心”是针对意识活动的状态而言的,让人做到平心静意;“修身”是针对意识活动的参照标准而言的,让人做到无固无我。所以从“诚意”、“正心”、“修身”这三目来看,“明德”是指人的意识活动的自然状态,“明明德”是指了解并达到意识活动的自然状态。
从这个立场来看历史上各家对“明明德”一词的注解,会发现南宋朱熹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老平 2012-3-26)
GMT+8, 2024-11-25 18:42 , Processed in 0.02719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