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仁的个人空间 http://aswetalk.net/bbs/?111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孔融

热度 23已有 600 次阅读2015-5-30 05:07

说孔融,一般人首先想到的是四岁的孔融让梨的故事。但实际让孔融名声大噪的是他在十六岁时的事。那年有一个朝廷的通缉犯到孔家求帮助,他是孔融哥哥的朋友。孔融哥哥不在,孔融收留了要犯。后来事发,朝廷问罪。孔融说收留犯人的是他,愿意赴死。孔融的哥哥则说,要犯是投奔他的,他愿意赴死。孔融的妈妈说,作为一家之主,她应该负责任。因为这事,最后孔融的哥哥被定了死罪。孔融的言行再次成为佳话。

 

孔融无疑是才子。曹丕尊孔融为文学翘楚。孔融也有急智,能说会道。传说中有关于他十岁时即能与成人辩论的轶事。从他的文章中也能看出博学的一面。

 

但孔融的另一面也能在他的言论中管窥一斑,更能在其行为中充分表现,那就是恃才傲物、徒慕虚名、不自量力。因为是孔子的世孙再加上自小就以聪慧、孝道、仁义著称,孔融的仕途很容易。但是他几乎和所有当权者都爆发如此激烈的矛盾,以至于大家都要杀掉他。

 

孔融先是因为面子得罪了何进,何进手下本欲追杀孔融。但因为孔融的家族和名声,有谋士向何进建议不如重用孔融让天下人知道自己的胸怀。也许正是这个奇妙的开始终究为孔融带来杀身之祸。

 

孔融因为得罪了董卓被外派到动乱的北海。很快在北海兵败于黄巾军,逃到个小地方苟安。当时他的谋士建议他依托于更强大的袁绍等,他不听还杀了谋士。不久袁绍的儿子攻城。危在旦夕,孔融无策应对,却故作风流谈笑如常。只可惜最后竟然遗弃了家人自己逃生了,落得妻子被俘。

 

就是在这个时候,曹操接纳了孔融。那时候曹操刚把献帝请到自己的地盘。孔融写了三首六言诗,为曹操歌功颂德。在孔融的倡议下,过去作过太尉的杨彪又被朝廷启用了。

 

曹操为了得到袁绍的支持,曾建议献帝封袁绍高官。袁绍认为官虽高,却有曹操更高,不肯受封。曹操便一度请辞大将军职位,都是为了得到袁绍的不捣乱。袁绍和杨彪、孔融有过节,曾写信让曹操找机会处死这两个人。虽然曹操不想失去袁绍的支持,但还是拒绝了袁绍的要求。可见那时候孔融和曹操彼此是多么需要对方。

 

但是像孔融和其他当权者的关系一样,孔融和曹操间的问题不久就出现了。如果孔融真有让梨的情商,矛盾就不会发展到必须掉脑袋的地步了。曹操要打袁绍时,孔融极力反对。但曹操还是去了。作为朝臣,建议不被采纳无可厚非,主帅一旦下了战心,就该积极配合。但是孔融没有这么做,四处散布近乎诅咒的言论。但是曹操以少胜多打赢了。孔融放不下,还编故事直接挖苦曹氏父子。其实如果当时曹操以扰乱军心杀了孔融也是有根有据的。曹操忍了。可是孔融竟然每件事都和曹操唱反调,例如曹操为了不浪费粮食要禁酒,孔融就说女人也是祸水为什么不连女人也禁了?曹操要建立大本营,孔融就以周礼说离京太近不可以的。

 

曹操杀孔融是在出兵征讨刘备之前。孔融和袁绍有仇,但是在曹操征讨袁绍的时候,孔融都不配合。现在要征讨刘备了,而刘备对孔融有恩(在北海时,刘备曾为孔融解围),孔融能闲着么?

 

曹操给孔融的罪名是1)不孝 2)聚徒谋反,枉议朝廷。说不孝,是因为孔融曾经说如果挨饿的父亲不好,有吃的可以给别人。还说过母子之间没有什么,就像暂存在罐中的东西,一旦分离就两清了。这更像一个人对哲学和道德的思考。但出于孔融之口真有些震撼。孔融出道时受益于孝道。孔融的父亲逝世时,孔融十三岁。当时他哭到站不起来的地步,让世人感动。后来孔融在北海时看到有人哭孝不够悲痛,竟把人给杀了。让孔融成在孝道死在孝道也是曹操对孔融一贯的不敬的“回敬”吧。

 

PS

孔融的临终诗,可以看出他也不是全无‘举事’之心。

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孔融当初的六言”拍马“诗三首



汉家中叶道微。董卓作乱乘衰。僭上虐下专威。万官惶布莫违。百姓惨惨心悲。



郭李分争为非。迁都长安思归。瞻望关东可哀。梦想曹公归来。



从洛到许巍巍。曹公忧国无私。减去厨膳甘肥。羣僚率从祁祁。虽得俸禄常饥。念我苦寒心悲。“


膜拜

鸡蛋
19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1

感动
1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2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回复 dasa 2015-5-30 08:31
马屁诗写的太差,难为曹操,估计是捏着鼻子看
回复 石璧 2015-5-30 09:11
政治上军事上不行,但至少当过几届道德模范和文学翘楚,文学这个东西是千古角力,能在历史上战稳脚也不容易。
孔融能混出几个故事,留下几个篇章,几句浩叹,关键是最后又能死在坏人刀下,壮烈了,算没白活。
回复 莳萝 2015-5-30 09:11
可怜他的儿子,临危不乱洞达通明,却连长大的机会都没有。
回复 jellobean 2015-5-30 23:40
三岁还四岁让梨呀?这货至少坑哥呀。
回复 蓦然回首 2015-5-31 00:42
就记得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典故了,做他儿子真倒霉
回复 2015-5-31 01:08
dasa: 马屁诗写的太差,难为曹操,估计是捏着鼻子看
从文学上看,六言诗还可以。但有人认为并不是孔融的作品,但依据只是孔融后来队曹操的态度。人的态度是可以改变的。
回复 2015-5-31 01:11
莳萝: 可怜他的儿子,临危不乱洞达通明,却连长大的机会都没有。
嗨!
回复 2015-5-31 01:13
石璧: 政治上军事上不行,但至少当过几届道德模范和文学翘楚,文学这个东西是千古角力,能在历史上战稳脚也不容易。
孔融能混出几个故事,留下几个篇章,几句浩叹,关 ...
对他文学评价最是来自曹丕。孔融的作品留下的很少。
回复 2015-5-31 01:18
jellobean: 三岁还四岁让梨呀?这货至少坑哥呀。
都是命啊。不是有人说让梨换来让命吗?我觉得孔融的教育还是很好的,只是后来越来越脱离了自己幼时的教育。例如,他还说父与子没什么恩,不过是一时性欲的结果。他虽有儒家的知识,但不再践行儒家的思想了。
回复 2015-5-31 01:20
蓦然回首: 就记得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典故了,做他儿子真倒霉
是啊。
回复 雪个 2015-5-31 07:14
知识分子大多如此,被人捧几句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可惜基本都只会打嘴炮。我个人觉得,繁华盛世自然是要养一些这样的文人,换做其他时代,还是。。。
回复 石璧 2015-5-31 09:42
: 对他文学评价最是来自曹丕。孔融的作品留下的很少。
就文才而论,夸的人不少呢,百度百科就有,也是时代翘楚。

汉语到现在变化很大,当时的文人诗,比如王粲的幽兰绿水,名气够大,现在看也难看出好来,左思、陆机、阮籍的诗,曹植的诗,现在也没有人引用了,虽然这些人在隋唐之际粉丝很多。
回复 2015-5-31 10:06
雪个: 知识分子大多如此,被人捧几句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可惜基本都只会打嘴炮。我个人觉得,繁华盛世自然是要养一些这样的文人,换做其他时 ...
满腹经纶的人如果离经背道是很有杀伤力的。
回复 2015-5-31 10:41
石璧: 就文才而论,夸的人不少呢,百度百科就有,也是时代翘楚。

汉语到现在变化很大,当时的文人诗,比如王粲的幽兰绿水,名气够大,现在看也难看出好来,左思、陆机 ...
指这个?

列车息众驾。
相伴绿水湄。
幽兰吐芳烈。
芙蓉发红晖。
百鸟何缤翻。
振翼羣相追。
投网引潜鲤。
强弩下高飞。
白日已西迈。
欢乐忽忘归。
回复 凡卡 2015-5-31 11:42
蓦然回首: 就记得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典故了,做他儿子真倒霉
在古代做儿子就得有跟爹倒霉的觉悟,严世蕃哭晕在厕所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5 18:52 , Processed in 0.03665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