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19-7-13 03:21 |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18-9-17 22:32: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工 于 2018-9-18 00:42 编辑 8 k" i' y9 B8 i& B
xiejin77 发表于 2018-9-17 11:34! N* U9 W9 O# a1 K0 Z& Y
这个阅读体验不好吧。
% y* R/ {8 ]4 y* ~. S" x! k8 a
! l+ l! r- I7 B+ c1 ^不过尝试的方式很好。古文注解的方式太学究了,很容易丧失阅读的连贯性。石工老师的 ...
M d; z' l# V: ~9 ?/ p$ N) d- j9 J: I" d- K# U! ~
谢谢你的意见。
5 F5 J, a' J. x% L, t. z3 [9 {, F2 L# n7 s9 ^9 U# H
这个系统,不是为了“流畅的阅读体验”,通行的三明治格式,读起来最流畅,而且想吃吐司吃吐司,想吃火腿吃火腿,丰俭由人。) A6 L1 ], l% o) T4 ~8 R) ~5 r
o) W v7 U g! S
它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初学者建立古今文之间的联系,属于一种过渡期的“拐棍”,帮助初学者建立起古今文血脉相通的学习自信,最终实现直接阅读原文。如果不以阅读原文为目标,那么干脆只读译文好了。顺便说一点,英语译文,不管是辜鸿铭还是理雅各的版本,回译成中文,都比国内那帮子中文系老师搞出来的白话文译本深刻得多。' L( h/ T6 L7 @9 A. o+ ~. L' N$ M
8 h) j6 J: P$ v" y9 n: |这种格式可以帮助以现代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自觉建立古今联系,这个本字能不能直接使用?有没有发展出衍生词?是不是被别的词汇彻底取代了?有必要添加补足词汇吗? 为了这种训练,我设计了一个翻译练习本,就是在大字之间留出空格,方便添加衍生、替代和补足成分。通过这样的训练,实现自主阅读,再带着思考,与其他译者交流,比流利地背诵原文或者译文要重要得多。
! a1 _. y' r0 E) ~+ v' q6 k& H, m
4 r% ?: s9 u: k5 v9 ]: S我感觉的最好的使用办法,是和英法文译文结合,古今中外互通。我选择的辜鸿铭译本,看起来与原文不能一一对照,属于理解性翻译。从辜鸿铭的经历来看,我倾向于认为,这些理解不完全是他个人的,而是融合了他接触到的以张之洞为代表的中国最后一批能够经世治国的儒家学者,的理解。
% p) }) w6 i% z$ |- K( n2 n$ x, R' \% ^2 z* M! B4 D& J
理雅各版本相对浅近得多,他确实是按照耶经的形式和用词规范翻译的:
2 H* G" i4 x* h3 C& }2 n- `CHAPTER I. 1. The Master said, 'Is it not pleasant to learn with a constant perseverance and application? 2. 'Is it not delightful to have friends coming from distant quarters?' 3. 'Is he not a man of complete virtue, who feels no discomposure though men may take no note of hi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