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82|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言] 古今文合排系统,连接经典和现代的一种尝试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7-13 03:2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9-17 09:37: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Z3 U( j5 i% @0 }* O
    9 R9 H: a& ?7 e. E3 U! w这个古今文合排系统,是我以连接经典和现代为目的,借鉴日本的汉文训读系统所做的一次尝试。! `5 N& |6 P  E' Y4 k) Q

    # L4 F2 A4 I0 F% R8 l* `0 {; w* }' b) \8 e- Z2 {
    传统的古今文对照系统,一般都是古文、注释、今文,解读四个模块。这样做的后果,是切断了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血脉联系,实际上是用对待外语的办法来对待祖先的语言。反观日本的汉文训读系统,在保留原文面貌和用本土语言传达信息两方面达到很好的平衡,非常值得借鉴。5 [1 G3 m& b) ]3 s7 o( E$ `
    * q% o; b. u/ E; \4 _
    这个系统可以明确地区分出三部分:大字、小字,以及划线符号。0 Z' V8 U# G& p6 a. _; D7 q

    # G/ K( @( }5 K, r1 D+ b' b7 G. c大字,是古文本字。忽略小字和划线符号,按照标点,只读大字,就是古文原貌。
    ( {4 S6 I2 \# b# n
    ! @# S+ s- B6 F/ t( Q) O: n小字,是现代文部分。根据与大字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如下类+ f6 k  N, `0 y/ w% k, L+ B2 u3 @7 f- I
    1、前字,大字前面的上标文字,与大字合起来组成衍生词,比如这里的《论语》学而1.1,“子”前面加上标“孔”,读作“孔子”,“习”前面加上标“温”,读作“温习”。
    $ O( `7 j9 a& v2、后字,大字前面的上标文字,与前字相同,“学”衍生成“学习”,“朋”衍生成“朋友”。9 k3 n& b6 C& p1 Z5 Z
    3、上字,放在大字上方的小字,在现代汉语中取代古代汉语词汇的字。比如“曰”上有“说”,则读出“说”。一种特殊的上字,是"〇",表示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没有对应成分,比如“之”字,在现代版中无需读出。“说”通假“悦”,这里直接把“悦”作为上字,与前字“喜”连读,不特别强调通假现象。* q7 t, B; F2 k0 g
    4、补字,在下标位置,为原文所没有,但在现代汉语中需要补出的成分。“人不知而不愠”,只用前字、后字、上字的话,就是“别人不了解而不生气”,当然也行,但补上“自己”和“因此”之后,成了“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因此生气”,我的女儿(10岁)和儿子(8岁)都能听懂并马上翻译成英法语。在比较各家译文的时候,也是可以归于“补字”的部分差异比较大。# j! q1 k: d  y) y
    5、下字,在例子里没有给出,是注音等不影响意义等文字。我主张使用“读若”或“反切”,这样可以避免在原文中混入拉丁字母,导致版面凌乱。% W8 ]6 U( }9 f& j
    : P' G5 d. P. `! M. L
    划线符号,主要是为了解决倒装语序问题,也涉及到一些理解上的提示。学而1.1这个例子里只出现了表示“专有词汇”的单下划线。因为换电脑,原有的文档目前不在手边,我会在跟帖里详细解释。& ^3 C& }* l/ Q: y
    " s, H2 z  R1 h) \

    1 l) K* z' d( s2 P
      w: R1 b- X, `7 O" h+ o' U4 G5 f* g( _- H0 ]0 ]

    评分

    参与人数 10爱元 +48 收起 理由
    mezhan + 4
    leekai + 8 伙呆了
    jellobean + 10
    易水 + 2
    龙血树 + 4 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8 10:45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分神

    沙发
    发表于 2018-9-17 11:34:2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阅读体验不好吧。
    1 q  t$ v; O4 s7 v
    " h* d. i( u% G/ \* ]9 z不过尝试的方式很好。古文注解的方式太学究了,很容易丧失阅读的连贯性。石工老师的做法连贯性不错,但是对于视觉焦点切换的要求颇高,似乎还有防治近视的办法。

    点评

    油墨: 5.0
    油墨: 5
      发表于 2018-9-17 12: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2-8-27 22:14
  • 签到天数: 351 天

    [LV.8]合体

    板凳
    发表于 2018-9-17 11:50:55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小小的问题:那个“时习” --时常温习,  上面标了个“常温”,而常温本身是一个词语,稍觉得有点别扭

    点评

    涨姿势: 5.0
    在两字中间加个空格,是不是好一点?  发表于 2018-9-18 00:4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8-9-17 12: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7-13 03:2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8-9-17 22:32: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工 于 2018-9-18 00:42 编辑
    " _2 L" K. G$ R/ L4 j$ ]
    xiejin77 发表于 2018-9-17 11:34
    4 N$ E% l9 b6 O6 L# J# E5 d+ g1 ^这个阅读体验不好吧。
    : o5 d' ?0 b+ G. U7 n& f' o
    & J9 M1 @  n) r1 g- M# r) l不过尝试的方式很好。古文注解的方式太学究了,很容易丧失阅读的连贯性。石工老师的 ...
    & H0 U( W  E/ F% m
    / h, p: z1 M, [7 E$ k/ w
    谢谢你的意见。
    6 q$ ^+ i) F2 ?( t8 O9 X
    1 ~- t; k  r/ L3 f# v. t# I! M* I' c这个系统,不是为了“流畅的阅读体验”,通行的三明治格式,读起来最流畅,而且想吃吐司吃吐司,想吃火腿吃火腿,丰俭由人。0 V  i9 L! f' I
    & l# ?5 \3 E* s4 Y$ f: s" R; f
    它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初学者建立古今文之间的联系,属于一种过渡期的“拐棍”,帮助初学者建立起古今文血脉相通的学习自信,最终实现直接阅读原文。如果不以阅读原文为目标,那么干脆只读译文好了。顺便说一点,英语译文,不管是辜鸿铭还是理雅各的版本,回译成中文,都比国内那帮子中文系老师搞出来的白话文译本深刻得多。
    % ~2 e6 l/ j  O6 Z& B6 T: O# C; ]5 l# \4 m6 i/ o; N
    这种格式可以帮助以现代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自觉建立古今联系,这个本字能不能直接使用?有没有发展出衍生词?是不是被别的词汇彻底取代了?有必要添加补足词汇吗? 为了这种训练,我设计了一个翻译练习本,就是在大字之间留出空格,方便添加衍生、替代和补足成分。通过这样的训练,实现自主阅读,再带着思考,与其他译者交流,比流利地背诵原文或者译文要重要得多。0 |  m9 t' A% A. R+ I
    ' O) `( ]( {5 Z7 l  _; Q
    我感觉的最好的使用办法,是和英法文译文结合,古今中外互通。我选择的辜鸿铭译本,看起来与原文不能一一对照,属于理解性翻译。从辜鸿铭的经历来看,我倾向于认为,这些理解不完全是他个人的,而是融合了他接触到的以张之洞为代表的中国最后一批能够经世治国的儒家学者,的理解。0 w$ f- K( G6 \. g# ~# c8 y

    & P# A. a* ?' r5 T理雅各版本相对浅近得多,他确实是按照耶经的形式和用词规范翻译的:# c, s5 h/ N! p! a8 e7 ?
    CHAPTER I. 1. The Master said, 'Is it not pleasant to learn with a constant perseverance and application? 2. 'Is it not delightful to have friends coming from distant quarters?' 3. 'Is he not a man of complete virtue, who feels no discomposure though men may take no note of hi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7-13 03:2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5#
     楼主| 发表于 2018-9-18 09:14:49 | 只看该作者
    " i% |: N+ A/ @2 u2 l$ f

    & V+ p& j% J  p: A) C下划虚线主要用于倒装句,三角符号用来指示在特定的位置读出。汉字里几乎没有三角和圆的部件,所以识别度很高。
    0 p  Y9 R6 z2 I3 d7 ?, Y4 L
    % L  m  w( V% ^1 B- Z日文训读系统中用了多重位置引导符号,这主要是因为汉语与日语的语序不同。汉语古今文的语序基本一致,所以无需太多调节。遇到多重倒装的时候,可以用加圈的数字符号标出层次。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8-9-18 09:37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老财迷 + 4 涨姿势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2-8-27 22:14
  • 签到天数: 351 天

    [LV.8]合体

    6#
    发表于 2018-9-18 09:41:26 | 只看该作者
    在两字中间加个空格,是不是好一点?

    3 }/ G( A5 }/ x0 T; g个人感觉加个空格要好一点。我水平很差的,说的不一定合适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7-13 03:2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7#
     楼主| 发表于 2018-9-18 10:03:56 | 只看该作者
    老财迷 发表于 2018-9-18 09:417 N9 s0 X6 ]; w" Y6 J9 \
    个人感觉加个空格要好一点。我水平很差的,说的不一定合适啊

    * _# C4 I4 b  }1 p这是个好办法。《孟子》这篇就用上了。“降临重大责任”,临和重都是衍生附加成分,凑在一起容易混淆,加上空格,就能看出它们的归属。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老财迷 + 4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4-29 10:01
  • 签到天数: 334 天

    [LV.8]合体

    8#
    发表于 2018-9-18 12:47:4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理雅各。谢谢。) s( h" i- i3 b  p# T
    0 M8 K* r; ^+ |5 a9 c  N. Q* R) j
    这是什么排版软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7-13 03:2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9#
     楼主| 发表于 2018-9-18 23:20:25 | 只看该作者
    lorry 发表于 2018-9-18 12:472 @9 g; ~2 y; s& p% ~
    学习了理雅各。谢谢。  w6 _6 l7 e/ _) Z: M! O* g

    0 o6 l, D# G1 W: |这是什么排版软件?
    " ^( j$ p) F3 G0 j
    本来也要发,正好你问到,就放在回复里。$ }4 ^) a4 @9 H7 B9 m9 G
    , Y: U. U: Y8 [5 u5 a" W4 L
    我用的是WPS教育版,个人版也行。免费下载,与word兼容,可以输出为PDF或者图片。
    2 N- t, H* x9 t( `  b1 _% r, W5 [
    ' D, y: X- E* e" W2 [  \前后字是用上标(开始菜单的x2图标)实现的,上字是用“拼音指南”(在“开始”菜单A+,A-图标右边,有“wen”标记那个图标)实现的,补字是用下标(开始菜单的x2图标)实现的。下字在这两个例子里还没有,是用文本框实现。如果是竖排,夹行一定要用文本框,因为“拼音指南”会把小字当做字母转90度。8 N/ Z& D/ ^& v0 ]! N) Q* F9 s, G

    . N. O8 F& y: X4 v. n' l% ZWPS有很多下划线可供选择,用来标注倒装位置很方便。
    - c/ ~6 U9 K6 ]9 C5 y& b9 i/ w
    还有就是三角等跳转符号,用wps的插入“符号”也行,用虚拟键盘上的符号更方便。
    ' x) p$ y. B# \2 K( W- }6 v+ \, ~" a5 e7 j. \) v1 Z% ~
    大致就是这样。如果有兴趣,不妨试试,支持国学,也支持国货。' \8 e9 r2 n8 j8 d  @4 W+ y% ^& v, b
    5 e( B6 c& J8 W( j/ z$ V% W  b6 ~

    点评

    给力: 5.0
    给力: 5
    Thanks.  发表于 2018-9-19 10: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2-12 21:15
  • 签到天数: 584 天

    [LV.9]渡劫

    10#
    发表于 2018-9-19 12:41:53 | 只看该作者
    有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1-8 18:37
  • 签到天数: 1134 天

    [LV.10]大乘

    11#
    发表于 2018-9-19 14:01: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易水 于 2018-9-19 14:16 编辑 5 D. n; w% I% H0 G

    8 z4 P! `" a$ q5 v9 W) C太晕。我喜欢旧版书竖排本原本注释的方式。电子版带链接的也行。  I, x: c4 b( S/ _: E' Q! C( R
    不过作为初学古文的学生,应该还是挺欢迎的,简单实用,省得来回来去找注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7-13 03:2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9-20 00:57:10 | 只看该作者
    易水 发表于 2018-9-19 14:01
    6 ?" D0 ~) P# [! d- N5 Z+ p太晕。我喜欢旧版书竖排本原本注释的方式。电子版带链接的也行。- o% Q: x: w2 W. c
    不过作为初学古文的学生,应该还是挺欢迎 ...
    ; Y" E% o$ U# `1 \4 Q  C4 f2 p
    这个就是给初学者用的。掌握古文之后,这就是个累赘。
    ! ^9 w- Z  k2 }6 {9 l% v' m& \" ^, S7 |6 E  V5 r  q
    这种版式主要是培养语感,利用衍生词和替代词,拉近古今文的关系。分开成两块,就不容易做到。其实学古文有点像学日语,很多张嘴就来的双音节词,到了日语里就用一个汉字表示。哥哥=兄,车站=駅。不同的是,日语通过附加词尾起到语法功用,古文则必须自己加上去。
    2 I/ o0 `9 H/ \9 Y; B( U
    $ W' k0 c2 h8 p2 E1 T/ u说一句可能挨骂的话,不以双向翻译为目标,是学不好母语之外的语言的,包括古典汉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5-14 02:03 , Processed in 0.06476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