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848|回复: 4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技术] Best Practice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22:11: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里干软件开发,经常会遇到迷信Best Practice的家伙,一说起来什么都要遵循这个,否则就要不依不饶跟你扯,实在是烦人啊。
    7 |8 l9 j1 ]  W/ A* j3 L  v7 Y1 R# a0 y9 u& ?$ l$ T
    举个例子,一个web应用,给分成了presentation layer, business layer, data access layer等等。这个分法倒是很合理,问题是人家认为数据的校验也是每层都要做的,理由是各层都有可能被替换,你如果不做如何保证数据是符合要求的?很对,但是实践中就有很多问题不好办了,问题出在了测试上。
    2 c; }3 C- \. q+ J% X# w
    9 U! B4 K' K' x( A6 F1 N具体说来是这样的,presentation layer包括浏览器部分和服务器的对应接口部分,前者的校验用javascript而后者用java,这就是两层测试了,再加上business layer的那层,起码就是三层了。这三层测试所做的工作,或者说所依据的规则一般是一样的,因为就是一个java bean在那里传输数据嘛。可是问题是如果第一层已经做的完善了,第二层又怎么可能检测出问题来呢,因为可能的错误已经都在第一层被发现了嘛,于是为了让第二层检测能够工作,你必须关掉第一层检测,这意味着修改代码,而任何修改都意味着可能带来新的bug,这个怎么检测?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的问题跟前面是一样的,也就是你必须关掉第二层的检测来让第三层的检测有机会干活,这里同样存在前述的可能带来新的bug问题,同时这三层检测在交付以后需要同时存在重复检测,这开销怎么算?
    8 b5 p; Q6 F0 q% N0 m
    / l" Z4 b2 y, l: W' S, [4 X1 g: ~有人可能会说,那是必要的代价,因为各层都有可能被替换,因此各层自己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理论上这话完全对,可是现实中几乎不存在替换的可能,因为那意味着整体结构的大修改,即使出现这样的情况,交付以后的其他各层检测还是没机会干活的。于是一个看起来完美的方案,现实中只是在浪费资源而已,因为同样的数据要被检测三次,而只有第一次有可能被检测出问题来,后面那两个都是白忙乎。" ]0 s7 z) v8 B" U* U" s/ e+ |
    6 s3 N9 f$ [# G. F1 J
    这方面的另外一个例子就是ESB领域,这个领域的用户普遍都是些大用户,具体实践就是一大堆的web service在那里以workflow的方式运行,这点没问题,问题是每个web service的设置都有着全套的安全规范,例如双向SSL和WS-SECURITY之类的,哪怕是这堆web service都运行在同一台逻辑机器上也一样,于是就是大量的开销却没换来任何安全上改进。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 21:31
  • 签到天数: 30 天

    [LV.5]元婴

    沙发
    发表于 2011-9-27 22:17:30 | 只看该作者
    隔行如隔山,对我而言基本看不懂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22:43:07 | 只看该作者
    小绿爷 发表于 2011-9-27 09:17 + @, j, y1 k! @
    隔行如隔山,对我而言基本看不懂

    ( A( Q2 ?# W, b9 j没关系,重在参与嘛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1-9-27 23:32:49 | 只看该作者
    同意一楼意见。。。) ~+ S, r  ^7 w3 _4 j( }: C
    囧,什么都没看懂。。哈哈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5#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23:33:51 | 只看该作者
    旅途愉快 发表于 2011-9-27 10:32
    , \' Y! K" d1 K同意一楼意见。。。
    ' [( r" ~- H4 ^+ U: e( n( }, p囧,什么都没看懂。。哈哈
    2 Y5 L# ^2 h) v  p3 O
    又是一个重在参与地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1-19 08:25
  • 签到天数: 516 天

    [LV.9]渡劫

    6#
    发表于 2011-9-27 23:49:47 | 只看该作者
    我家倒是有本书,Thinking in JAVA,是LD的,不过她现在在搞ORACLE。。。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7#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23:51:11 | 只看该作者
    tonyxu 发表于 2011-9-27 10:49 % J* [! j) B; h: o  e! F
    我家倒是有本书,Thinking in JAVA,是LD的,不过她现在在搞ORACLE。。。

    & M7 [, Q$ A; s4 q" x+ L还是个重在参与地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1-19 08:25
  • 签到天数: 516 天

    [LV.9]渡劫

    8#
    发表于 2011-9-27 23:53:00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1-9-27 23:51
    " A6 p( z2 j% ?8 _还是个重在参与地

    9 ?3 H$ q7 I: e1 @absolutely...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2-31 23:52
  • 签到天数: 4 天

    [LV.2]筑基

    9#
    发表于 2011-9-27 23:54:17 | 只看该作者
    不懂,坐等懂的人来谈。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00:00:50 | 只看该作者
    飞翔的芦苇 发表于 2011-9-27 10:54 4 j& K! L$ M4 K! z4 _0 X
    不懂,坐等懂的人来谈。
    9 n, a0 A" d9 M) ^$ N% n6 o" d$ S: B
    怎么就剩下重在参与的了,干这行的都哪里去了?

    点评

    我懂RT-PCR,:),计算机很小白,要不就去做生物信息学去了,这个方向火得很。  发表于 2011-9-28 09:17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1-9-28 07:11:54 | 只看该作者
    软件中检测部门大部分都是女性吧,华为的软件研发我很清楚,全球采购便宜的,再加上核心数据集成。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07:58:30 | 只看该作者
    fareast 发表于 2011-9-27 18:11
    0 H% c, y' P, M# I1 ~, o+ f* x软件中检测部门大部分都是女性吧,华为的软件研发我很清楚,全球采购便宜的,再加上核心数据集成。 ...

    " P: T, g$ r' [1 i9 q你说的是做QA的,我说的是软件开发过程中写的检测程序,两回事。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9-24 11:04
  • 签到天数: 1663 天

    [LV.Master]无

    13#
    发表于 2011-9-28 11:32:07 | 只看该作者
    esb那个如果不是全是自己搞,不好这么算,用效率和实效的角度考虑防止扯皮是想不透的。5 }5 T- ?. _  n1 O
    第一个问题其实也是两说,就是不知道这么提倡的家伙是从哪个角度考虑了。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18 00:11
  • 签到天数: 285 天

    [LV.8]合体

    14#
    发表于 2011-9-28 11:50:29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认为, 每一层的检验是必要的,但是,重点应该在于本层所生成的数据,而不是检查前一层送来的数据.
    4 e/ a. B7 K2 v/ e" i也就是说,需要假设,前一layer/flow送来的数据都是准确的.
    ) G- \  F$ t- s3 t1 Z当然,必要的入口参数exception还是需要设一下的.如果真的发生了exception,那么可以推论是前一layer/flow出错了,让前一层自己去查吧.
  • TA的每日心情

    2024-2-11 13:31
  • 签到天数: 141 天

    [LV.7]分神

    15#
    发表于 2011-9-28 12:09:28 | 只看该作者
    老兵说得很有道理的。不过这个还是要看放在什么应用环境下。0 U; W$ c/ A. g
    + n+ g/ N3 Y. x2 z" y
    对每层数据都校验,有个应用的地方就是中间层和数据层的复用。从复用的角度来说,如果中间层有校验,那么在写表现层时排查错误,处理异常就会相对比较方便。不过我遇到的这种场景情况很少。5 E% ]% m% L! V0 [1 A
    6 K& P- c- K. G1 d5 v  [
    一般的应用我觉得数据库的内生校验加上表现层的校验,应该基本上足够了。程序能卖钱是因为程序能WORK,而不是因为检测的代码写得多。
    ! P, Y( y5 V% p2 X# l) b4 t* Q* x1 c% `8 h

    $ i+ u: s4 b- l% C" G; s
    # L& g; p2 g" R( i5 i- I) p; q. m  i( _* X  y# u" M
  • TA的每日心情

    2025-8-7 11:56
  • 签到天数: 1132 天

    [LV.10]大乘

    16#
    发表于 2011-9-28 12:46:46 | 只看该作者
    前Cobol程序员飘过~

    点评

    肯定是这样的,电影里面的黑客和银行核心系统开发人员完全是两类人。  发表于 2011-9-28 17:23
    俺离开那行已经很久了,估计现在一行代码都写不出来廖~ 有空写一下银行核心系统开发的事儿,木有电影里写的那么牛掰~  发表于 2011-9-28 15:01
    银行啊,银行啊,这个我都知道的。  发表于 2011-9-28 14:56
    你就没不小心给程序留个后门,每天每人往你家账户上转个0.01.... :P  发表于 2011-9-28 14:42
    啥大钱?那些数字在俺眼前就是浮云~  发表于 2011-9-28 13:08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6-5 13:01
  • 签到天数: 115 天

    [LV.6]出窍

    17#
    发表于 2011-9-28 12:56:28 | 只看该作者
    。。。
    & V8 ^+ Q; L& m我是来重在参乎的. }% `, D+ ?, h) Q" J8 y6 u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7:13: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兵帅客 于 2011-9-28 04:13 编辑 & V. j0 n% k4 E  T& k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1-9-27 22:32
    7 f* A2 ]* ^! w  Iesb那个如果不是全是自己搞,不好这么算,用效率和实效的角度考虑防止扯皮是想不透的。; s- l6 N% A# g- {! z3 H$ h! I* U
    第一个问题其实也是 ...
    1 j  e, s) }6 _, _' M$ _# t- @9 n5 O- P
    , c5 v1 m" S3 X9 S0 l( l2 m- S- b
    esb那个全是自己搞的,而且预先知道就放在自己的内部机器上。
    * d1 a! g2 }: A7 S
    6 R6 l1 R  d+ ]! M" f)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7:18:13 | 只看该作者
    空气精灵 发表于 2011-9-27 22:50
    , \5 |2 t+ A& c2 P9 l个人认为, 每一层的检验是必要的,但是,重点应该在于本层所生成的数据,而不是检查前一层送来的数据.9 L: @9 r6 }1 o+ ^  q6 W: k
    也就是 ...

      p4 e  y8 t8 L( o4 _$ w/ p嘿嘿,你说的是检测自身的数据而不是前层传递来的数据,这是design by contract的概念,也就是pre-condition。我文中所说的是每一层都重复检测前层的数据,这就是另外一种思路了,没有pre-condition而是边界之外是险恶的世界。

    点评

    所以才说没意义啊.疑犯要从无 :)  发表于 2011-9-28 17:3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7:21:53 | 只看该作者
    mark 发表于 2011-9-27 23:09
    & E6 J$ }/ I. t. f+ Z# }$ `老兵说得很有道理的。不过这个还是要看放在什么应用环境下。6 W/ J0 U0 G. b) h# l  k# g

    + L0 M9 I: V6 Q: R' p* W对每层数据都校验,有个应用的地方就是中间层 ...
    1 e4 K: B, ?& i8 n; ~3 x/ a, v
    我的想法是每层有各自的任务,重复检测没有意义。

    点评

    谢谢  发表于 2011-10-6 12:06
    赞同  发表于 2011-10-6 11:54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10-5 06:45 , Processed in 0.06609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