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色和卓——清代新疆之乱源【中】
本帖最后由 京华烟云AMIP 于 2017-7-18 16:20 编辑 0 C2 \% t7 m$ r- T, n* L6 Q
. L. w3 z2 t/ q+ I: n1 e
' A$ J7 e, W, i- Y i" o* d8 k. R至准噶尔汗国灭亡,黑山派首领达涅尔和卓家族已经统治南疆三十五年之久,由于白山派和卓们都被一网打尽押往伊犁,因此黑山派实际上一家独大,再无竞争者。而他们执政的代价,是每年向准噶尔缴纳十万银币的赋税——这是阿帕克当政时便确定的数目,此后一直延续下来——以及大量粮食等物资,与白山派类似,黑山派和卓们同样骄奢淫逸,南疆百姓的日子过得并不比阿帕克统治下好,甚至还要更糟。: J; f4 n* [, F) j2 I
7 t) z* p4 T) K, D9 O
达涅尔死后,他的儿子们瓜分了南疆几大城市,其中优素福得到喀什,他向准噶尔汗王噶尔丹策零行贿,将自己做人质的儿子们赎了回来。1745年,噶尔丹策零病死,由其叔祖噶尔丹开创、父亲策妄阿拉布坦发展、他自己推向顶峰的准噶尔黄金时代结束了。暗流涌动下,激烈的汗位争夺战终于爆发,十年间战火烧遍天山,强盛的汗国随之四分五裂。
! |# e5 }4 N% _: e, R6 T5 ?/ q& `$ R: i' Z2 C" {6 g
争权失败的阿睦尔撒纳引狼入室,清朝大军一拥而入,百日内便灭亡了这个曾经的中亚霸主。鉴于南疆的优素福等黑山派和卓们颇思故主,甚至有挥兵北向的企图,清廷遂决定释放被准噶尔汗国囚为人质的白山派贵族,让他们回去弹压故乡。
9 [6 ~8 u6 V0 \% h
1 @+ d8 |5 r3 b% i3 U于是,大和卓波罗尼都在清军护卫下重返南疆。正所谓好了伤疤忘了痛,黑山派统治下苦不堪言的当地百姓,早就不记得半个世纪前白山派统治下同样苦不堪言的事儿,反而把后者当做救星。大和卓一行所到之处,人们云集响应,喀什、叶尔羌等南疆大城纷纷失陷,声名狼藉的黑山派和卓们节节败退,不得不逃到边远地带。* y2 R) o! g+ V5 b$ G
8 c- D* N: r, {" P9 G0 J: A% q
就在这期间,新疆局势剧变。原来,身为带路党的阿睦尔撒纳本以为自己会成为准噶尔的新汗,但没想到乾隆竟然将该地“封为四汗,俾各管其属”,他仅是四汗之一。阿睦尔撒大为不满,遂借着进京朝觐的机会中途溜走,树起反旗自称汗王。当时清军大部队已经撤离,剩余少量驻军的总司令、定北将军班第自杀,首府伊犁也很快失陷,刚刚平定的新疆再次战火连天,史称阿睦尔撒之乱。+ b8 h7 [- H1 F- z7 b
3 l, [! C# V9 L- o当时包括小和卓霍集占在内的白山派家族成员正在伊犁,名义上是清军的宾客,实际上不无人质之嫌。趁着兵荒马乱没人管,和卓们一哄而散,霍集占带着曾祖父阿帕克的子孙们向南疆投奔大哥,而一位名叫额色尹的和卓,则带领其他家族成员跑到了帕米尔高原,向吉尔吉斯人与乌兹别克人寻求庇护。
& ^; @( z% Q! T) K* b( f9 |2 W
. q5 {7 v; n* U. _6 K9 z |1 I x! Y也许有人问了,既然有大和卓、小和卓,那有没有中和卓呢?其实还真有,这个“中和卓”便出自额色尹一支。额色尹的爷爷喀喇玛特是阿帕克的弟弟,即额色尹本人是大小和卓的堂叔,他有一个名叫玛木特的亲侄子,年纪正好介于大小和卓之间而且又与二人同辈,遂在家族里编号“中和卓”。在伊犁关了几十年之后,额色尹、中和卓这一支显然不想再寄人篱下接受阿帕克家族的管辖,遂趁机脱离自立门户。1 [- \8 W, Q; f+ R" I
4 z: y! H9 z4 I: J6 |/ F; l, O/ d2 N期间,阿睦尔撒纳曾向喀什遣使,宣称已经完全控制了新疆,大和卓一听没了主意,遂将与自己一起来南疆招抚的清朝官兵扣押以防万一。又过了俩月,新消息传来,清军收复伊犁,和卓们赶紧杀了准噶尔使者,把被扣的人送还清军,还赠送了大量礼物,请他们多多美言。
# B0 h: q$ E) j) T
! C6 m7 ] f! H5 p+ R# c此时,小和卓抵达南疆与大和卓会合,兄弟对今后道路产生了分歧。按照清朝档案的说法,小和卓认为,咱们给准噶尔当孙子已经够久了,没必要再找个新主子,哥俩干脆单干吧,谁敢来咱打谁!——“甫免为厄鲁特役使,今若投诚,又当纳贡。不若自长一方,种地守城,足为捍御。”
; A7 _7 a z3 M" S1 W. V) h( i# M4 u' i4 ~ s$ g& U7 v
而大和卓似乎还颇有良心,不听不听我不听!人呐不能忘本,以前咱家一直受准噶尔欺负,现在大清放了大伙儿,可谓恩重如山,咋能忘恩负义呢!——“我兄弟自祖父三世,俱被准噶尔囚禁。荷蒙天恩释放,仍为回部头目,受恩深重。若尔有负天朝,任尔自为,我必不能听从!”
O6 i1 b" D# ?
2 l! L0 {5 j2 U: @9 I4 h# g二人争执不下,最后折中决定先等等看。不久后消息传来,清军大部队果然撤走了,这主要因为后勤补给太难,大军长期驻扎实在难以维系。尤其严重的是,经由外蒙进疆的清军主力几乎没有携带给养,乾隆变相地允许他们就地抢劫,本来物资就匮乏的外蒙古遭受巨大劫难,民怨沸腾无以言表,加之清廷对当地王公处置极为严厉,几乎引发整个蒙古民族的大暴动。尽管准噶尔人的反抗还没有彻底平息,但清军不得不抽出主力部队前往外蒙镇压。趁着新疆空虚,阿睦尔撒纳死灰复燃,再次攻占伊犁。
4 q, m1 z2 }" e) B3 H U* A
+ x- ?7 s: j$ ~4 n! ]9 j* o* C+ a% ^- u消息一出,大和卓判断清朝在新疆已然没戏,终于下了决心,兄弟俩暗中厉兵秣马,准备大干一场。驻疆清军总司令、定边右副将军兆惠很快得到大小和卓打算造反的线报,这位名将当机立断,马上派副都统阿敏道率数千人马前往叶尔羌、喀什,以“慰抚”的名义进行武力威慑。由于主力已调到外蒙,这支军队基本由准噶尔投降的卫拉特蒙古人即厄鲁特人组成,加上少量从东北调来的索伦(鄂温克、达斡尔和锡伯族)兵。/ j1 e8 m% O% s* j" ` ?' ^" ]
5 P+ b+ i3 j, W. u) v0 `可惜兆惠所托非人。阿敏道来到库车,只见城门紧闭,小和卓霍集占在城内早已布置停当,他对阿敏道说:“厄鲁特人是我们的世仇,进来肯定会害我们,您让他们回去,我们就开门。”阿都统当真耿直,竟让厄鲁特大部队先行返回,然后果见城门大开,遂不顾众人劝阻,只带着剩下的百余名索伦兵进城。不出所料,他们从此成了瓮中之鳖,不久后全部被杀。
) d6 W- u; G+ N/ N8 y9 t0 t2 @+ A, f: W& b5 T) k% M8 W$ z% p' Z+ A
1756年,史称的“大小和卓木之乱”就这样爆发了——“和卓木”是“和卓”的单数第一人称所有格形式,意为“我的和卓”。从史料来看,大小和卓各有自己的基本盘和军队,大和卓以叶尔羌为老巢,而小和卓的根据地则在喀什和库车,兄弟俩瓜分了南疆,虽然经常互相配合,但并非完全一体。
$ T; J: U- O6 [% c: T/ _' d6 u- T! W4 R# H; W$ |& H* W
这场叛乱起初没有引起清廷足够重视,当收到兆惠要求全力镇压的奏章后,乾隆大为光火,训斥他“急回部、缓阿睦尔撒纳,失轻重”,要求将军“毋庸加以兵威”,也就是先别管他俩了。事实上,乾隆一开始根本不相信这哥俩会谋反,因为和卓们刚刚遣使进京献上大量礼物,皇帝十分满意,认为对方“意甚诚笃”。于是,兆惠不得不把本来就十分紧张的兵力调往北疆与阿睦尔撒纳作战,南疆几乎不设防。
: A F9 G7 Z5 Y) u% p b7 C' n
' Y1 w* b1 Z9 y- C3 q9 r等到次年阿睦尔撒纳终于败亡,南疆局势已不可收拾,几乎所有重要城市都被叛军控制,大小和卓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宗教政权,实行伊斯兰教法统治,小和卓还自称“巴图尔汗”。刚刚班师的清军总司令兆惠不得不重新救火,努力收拾残局,而如果没有他的坚持不懈,清军很可能就被赶出新疆了。. r4 z' V( ?& }: W w6 z
; U }3 }0 |1 a& B$ ?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农历十月,兆惠率领一支规模不大的骑兵部队,在今天喀什地区莎车县的黑水营被小和卓率领的大量叛军重重包围,多名清将战死,兆惠本人也灰头土脸一身是伤,“马再踣,面及胫皆伤”。清军不得不“收兵筑垒掘濠”,死守待援。. g; m% E0 a9 h& q* X4 r
1 y7 y S* O. z$ w. z3 M w大和卓闻听敌军总司令陷入罗网,赶紧亲率主力赶来增援,兄弟合兵一处,将兆惠围得水泄不通。按照后来乾隆的说法,己方是以四百敌三万,但也有人认为虽众寡悬殊,不过比例没那么邪乎。靖逆将军纳木札尔等几路人马紧急出动,企图营救自己的主帅,但都被击退,援军损失惨重,纳木札尔也阵亡。
$ X5 Z2 ]" D0 \6 h9 ]+ E) v1 ^; ~+ z& n+ d
不久,兆惠等弹尽粮绝,只能挖出对方打来的铅弹二次利用发射回去,连马鞍子上的皮革都吃光了,但他们仍坚持抵抗,杀伤敌人众多。大小和卓不得不在清军战壕外又垒了一道工事,企图把对方困死饿死。据说就在这危急关头,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按照兆惠写给乾隆的战报,部队挖地找东西吃,挖出了不知是谁埋下的几百石粮食,而更为神奇的是,渴极了的他们随处一掘井,竟然马上就涌出了水,就这样又挺了一段。# k4 H' t3 O$ h/ M9 w: R4 \& D& B L
& B* D% m/ ]9 B) e" {6 ?+ Y
随着坚守时间越来越久,清军挖出的那点粮食逐渐消耗殆尽,而马匹骆驼这些牲畜也要吃光了。清人笔记写道,粮食看来是没指望了,饿红了眼的清军于是打起人的主意,他们突然杀出来,捉住一批俘虏,不是押往牢房,而是带向厨房。这些倒霉蛋最后无一例外都成了饥饿官兵的盘中餐。尝了甜头以后,清军从此一发不可收,时不时就要出击一下,每次都抓来几个解馋。
9 @: L! ]) x3 c* A
9 A- V" r) F' G0 S, k9 `1 h就这样靠着吃人肉,兆惠带领这支小部队与敌人相持了整整三个月,眼看要撑不下去了。就在他们行将崩溃之时,兆惠副手富徳等清将率领的外围援兵终于杀到,内外夹攻下,叛军不得不解围撤退,兆惠等人也幸运地活着回到了阿克苏大营,这便是史上著名的“黑水营之围”,前后历时长达百日。
8 z( _" j: R2 ^! g6 j4 d+ ?
9 ?( H& j; S: j# u/ q0 A& R1 E$ [黑水营战役可说是大小和卓木之乱中的斯大林格勒,如果兆惠失败,那么清军指挥中枢将彻底崩溃,南疆甚至整个新疆都很可能不复帝国所有。战后,乾隆亲自撰写了一篇名为《黑水行》的诗歌来记述此役,对兆惠极尽赞美。4 F1 g; u& y( \( y& b9 x
- w7 J: u& K" O4 r3 l& B* d清军从此士气大振,黑水营之战半年后,大小和卓木之乱终于被平定。兄弟二人向西逃亡,紧追不舍的清军在巴达克山(中亚古国,今译‘巴达赫尚’,位置在今天阿富汗的巴达赫尚省以及塔吉克斯坦的戈尔诺—巴达赫尚自治州),收到了当地人献上的小和卓人头。按照巴达克山人的说法,大小和卓都已毙命,虽然前后口径不一:“初言霍集占中弹死,生获布拉呢敦;复言两酋已皆死,献霍集占首。”
* Y/ _7 M) I3 X# |* `8 q$ z+ B+ p* b% h; |3 e5 P# }$ d5 B
大小和卓死了,但这个家族仍然树大根深,且不说此前一直被边缘化的黑山派和卓们,单是与大小和卓同支的白山派,仍有额色尹、中和卓等大量成员幸存,他们在叛乱中持什么立场,清廷又打算如何处置他们呢?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