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41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笔记] 老衲偏知路,高松不记年——围城人物谱之高松年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8 10:45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分神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08:12: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xiejin77 于 2017-3-8 11:03 编辑 / h$ ]& N+ a1 K+ ]% P3 f+ W, R; q3 J5 D
    3 v3 L, m$ p* p" R) L+ @  a
    老衲偏知路,高松不记年——围城人物谱之高松年 1 q; H/ S' j2 B& x, r7 W3 k
       . s& I0 d+ Q" N0 b' P
            围城人物谱已经写了四个人了。本来打算写写唐晓芙和孙柔嘉的。但是这么写下去很容易写成方鸿渐的感情史,这确实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还是从男子入手,配角做起吧。整部围城里写的大多是方鸿渐平辈论交的人物。对于切实有足够出场时间的领导和长辈也大却只有高松年和方遯翁了。方遯翁是父亲,高松年是领导;偏偏就是这个领导在钱老的刀笔之下显得是如此的诡诈不堪。后面就索性来细细分析一下这样的人物。
    $ r3 Q* M! b' T: C4 _: `    按照评书的说法,高松年出场时开脸的描述并不是很地道。钱老用的是冷眼观察的白描手段来讥嘲这个曾经是方鸿渐领导的人物。不过条分缕析一下描述的言辞,我们似乎会发现一些不同的东西。先引文如下:( A8 o: l. _7 m1 {( c
            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是位老科学家。这“老”字的位置非常为难,可以形容科学,也可以形容科学家。不幸的是,科学家跟科学不大相同;科学家像酒,愈老愈可贵,而科学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钱。将来国语文法发展完备,终有一天可以明白地分开“老的科学家”和“老科学的家”,或者说“科学老家”和“老科学家”。现在还早得很呢,不妨笼统称呼。高校长肥而结实的脸像没发酵的黄面粉馒头,“馋嘴的时间”(Edax  Vetustas)咬也咬不动他,一条牙齿印或皱纹都没有。假使一个犯校规的女学生长得很漂亮,高校长只要她向自己求情认错,也许会不尽本于教育精神地从宽处分。这证明这位科学家还不老。他是二十年前在外国研究昆虫学的;想来三十年前的昆虫都进化成为大学师生了,所以请他来表率多士。他在大学校长里,还是前途无量的人。大学校长分文科出身和理科出身两类。文科出身的人轻易做不到这位子的。做到了也不以为荣,准是干政治碰壁下野,仕而不优则学,借诗书之泽,弦诵之声来休养身心。理科出身的人呢,就完全不同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提倡科学的国家,没有旁的国度肯这样给科学家大官做的。外国科学进步,中国科学家进爵。在国外,研究人情的学问始终跟研究物理的学问分歧;而在中国,只要你知道水电,土木,机械,动植物等等,你就可以行政治人——这是“自然齐一律”最大的胜利。理科出身的人当个把校长,不过是政治生涯的开始;从前大学之道在治国平天下,现在治国平天下在大学之道,并且是条坦道大道。对于第一类,大学是张休息的靠椅;对于第二类,它是个培养的摇篮——只要他小心别摇摆得睡熟了。
    8 ]: A: Q& T0 _2 c4 K        描述主要是分三大部分,首先是老科学家,俏皮话说的很利索;主旨只是想说高的学问似乎过时了。接下来是对学生的态度,主要说的也是对于漂亮女学生的态度。最后一段看起来更像是牢骚,一个不得烟儿抽的文科生发自肺腑的牢骚——当然这似乎也是中国文人未达阶段的一个普遍状态。这三个主旨,分析起来却都不是什么关键性的问题,学术难免过时,第一条对于一个校长来说未免苛刻。第二条涉及私德,捕风捉影则君子不言;第三条之前所述,钱老的身世之感而已。, N0 k; l/ E2 a- x, t$ H

    # b7 v0 E3 q9 S# Z7 p4 u2 D& ?- r        围城后面的对于高的描写,我记得的也主要有几个方面:
    & o2 X; h. [: F1 c% L, Q4 I一个是“细胞之于有机体”的教授大学论,涉及高的办学宗旨;一是适者生存的学问多面通,涉及高的个人手段;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高松年对于方鸿渐的手段,对于韩学愈、刘东方之间的平衡,对于小人李梅亭的信任使用和对于汪太太的撩骚;等等一大堆的林林总总人际关系。
    2 n9 J) ^( W2 k' |4 ?! Z0 f这些描述之中,先不说第一个办学宗旨。这个是有典故的。第二个适者生存的状态:
    " n1 _& N: L( I7 R. |( y高松年研究生物学,知道“适者生存”是天经地义。他自负最能适应环境,对什么人,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旧小说里提起“二十万禁军教头”,总说他“十八般武艺,件件都精”;高松年身为校长,对学校里三院十系的学问,样样都通——这个“通”就像“火车畅通”,“肠胃通顺”的“通”,几句门面话从耳朵里进去直通到嘴里出来,一点不在脑子里停留。今天政治学会开成立会,恭请演讲,他会畅论国际关系,把法西斯主义跟共产主义比较,归根结底是中国现行的政制最好。明天文学研究会举行联欢会,他训话里除掉说诗歌是“民族的灵魂”,文学是“心理建设的工具”以外,还要勉励在坐诸位做“印度的泰戈尔,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呃——法国的——罗索(声音又像“噜口苏”,意思是卢梭),德国的歌德,美国的——美国的文学家太多了。”后天物理学会迎新会上,他那时候没有原子弹可讲,只可以呼唤几声相对论,害得隔了大海洋的爱因斯坦右耳朵发烧,连打喷嚏。此外他还会跟军事教官闲谈,说一两个“他妈的”!那教官惊喜得刮目相看,引为同道。. c& v( ?( {! f* |  Z
            对于一个大学的一把手校长来说,能够如上述所说的八面玲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个似乎也是必备的生存技能。区别只是自己是不是拿来得意的和别人讲述。从围城里看,高松年的这多种模式是自动切换,重点是为了应付不同的场景。而并没有自得其乐的扮演多面手。钱老借方鸿渐的眼睛和自己描述的文字冷嘲热讽,似乎也不过只是一种聊博一笑的笑话。反正就算是当今的很多一把手的校长,能够三院十系的通达学问也就算是并未脱离实际人物了;这些是在算不得劣迹。
    , Y% e6 z, h( r) F( G9 e+ ]# E$ Z* ~
    ( K: H! Y/ V- x% Y4 K" F7 L* {        对于高松年的人际关系,先不说以上的那些手段是不是合理。但是我觉得赵辛楣评价高松年的时候一句话说得很到位——以前他做我先生的时候头脑很好,但现在似乎地位高了却变糊涂了。方鸿渐接上的那个比喻更是妥帖的让人不得不笑:
    6 {  a7 L, q9 l/ {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它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臂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
    : x/ s* p% n% N        高松年对方鸿渐的手段,钱老的文笔有如金庸写的高手过招;不仅描述的招法华丽美观,当事者的反应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对于不谙江湖世俗的方鸿渐,高松年狮子搏兔的手段体现的淋漓尽致。先扬后抑,察言观色;反客为主、旁敲侧击。一个老于交涉平衡的世故人物仿佛就在眼前。而方鸿渐在这样的人物手里吞下谎言被揭穿和老实人被欺负这两种相反的痛苦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 [$ U1 c9 a$ A! A, C3 f        处理韩学愈与刘东方、汪处厚与李梅亭之间的矛盾纠缠;高松年所表现出来的技巧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其实映射到现实生活里,多少领导的处理方式也未见得比高松年高明到哪里去。汪处厚与李梅亭,高松年的策略是让当事人直接挤破脓包,最后找到李梅亭的马斯洛需求,满足后委以重任。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汪与李是同争一位的直接矛盾冲突;间接处理矛盾难以调和。所以先让汪处厚迎头痛击再让赵辛楣安抚李梅亭,然后借着别人的口再三强调汪处厚舍侄的次长背景,绝了李梅亭争竞的念头。再赎买药物满足了李梅亭对于物质的马斯洛需求,再委以训导长满足权力需求。处理韩学愈和刘东方之间的矛盾,高松年的做法就截然相反,韩与刘之间是间接矛盾,无非是韩夫人教英语的权力。本来刘的妹妹到历史系是最好的平衡手段,但是二人之间之前已经吵得水火不容;没有什么回旋的余地。这种条件下,只能先搁置再找机会。所幸的时候后来找机会献祭了倒霉的方鸿渐,令韩与刘达到了和平共处。
    . B$ h# h' `4 C( M4 o        对于汪太太的撩骚,这一点却是高松年的弱点,但却也使高最真实的地方。虽然有些龌龊。围城里钱老写的场景颇为暧昧。但是对于男女之事,我倾向于相信高松年和汪太太只是嘴上的打情骂俏而已。否则以汪处厚这样的人恐怕不会只为了一个文学院院长而隐忍此类事情的。但是这其中的高松年却比很多道貌岸然的形象真实,而且这似乎也是之前所述的适者生存的案例之一。
    6 X& [7 l& B3 ~6 c( a$ J  J
    6 q; c2 m- A; ?9 k; k* A廖世承+ e4 b3 w8 q0 [

    + Y/ P; a; u- a) n梅贻琦1 A+ _( v# y5 E& T$ D/ C) F0 m) ~
            对于高松年的原型网上众说纷纭。根据三闾大学原型是国立师范的说法,推理而来,当年成立在涟源蓝田的国立师范的校长应该是廖世承。此人并不出名。但却也是勤勤恳恳的教书育人的校长,和高松年这种万金油似的风格差距太远。而另一个甚嚣尘上的说法是清华老校长梅贻琦;这个却正好补一下前面没有说的关于办学宗旨的典故。著名的京城闻人萨苏出的书里描述过梅贻琦的办学宗旨和高松年的对比。先把其罗列于下:: P0 w6 R# @: T6 n+ ?3 |
    1931年12月,梅贻琦正式到校视事。在全校集会上发表就职演说,提出他办学的至理名言: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主要看有没有好教授。“所谓大学者,非谓 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更成为广为流传的名句。不过,对梅贻琦的“大师论”,不能停留在表面上,有必要把握它的完整含义。他认为好教授不是肯花钱就 能请到的,好教授也不只是学问优长的学者。他说:“我们的智识,固有赖于教授的指导指点,就是我们的精神修养,亦全赖有教授的inspiration。但 是这样的好教授,决不是一朝一夕所可罗致的。我们只有随时随地留意延揽而已。同时对于在校的教授,我们应该尊敬,这也是招致的一法。”他还说:凡一校精神 所在,不仅仅在建筑设备方面之增加,而实在教授之得人。本校得有请好教授之机会,故能多聘好教授来校。这是我们非常可幸的事。从前我曾改易《四书》中两 语:“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现在吾还是这样想.
    ; P& J6 E" [7 x) |这一段话,熟悉的人一眼就看出这是相当有名被经常引用的“大师与大楼”之论。常常被现在很多人拿来抨击当代的教育体制并趁机怀念民国范儿的文人。但是这其中的核心主旨,个人以为并不比高松年的“细胞之于有机体”高明多少。高松年在抗战的乱世之中临危受命,能够勉强维持一个在乡下地主园子里的新建大学已经是非常不易的坚持了,而随行就市的聘任教授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吧。而梅贻琦当年说话的时候却并不是乱世,不致力于如何扩张学校的规模,为大师营造配得上身份的大学,反而以大师为幌子沾沾自喜。这个实在是书生治校的大忌。记得之前一篇写古文的文章和网友争论了一下书生之气。这其中的道理也是这样,当年的积贫积弱的中国缺少的不是花团锦簇,头头是道、粉饰太平的文章;最缺少的是大国崛起所急需的完整工业体系。而大学最缺少的是有各类科研实验环境的大楼,不是仙风道骨、洒脱飘逸的国学导师、风流诗人。从这个角度看高松年的理论也算是裱糊匠般的务实之举了。以此类推,其实单就教书来说,哪怕我们再鄙夷李梅亭的人品,也不得不承认,李教授教书的水平要远胜于方大游学生。这个似乎也是高松年务实的一个佐证。
    . V7 ~( _  {: t9 g  Q; Z( \
    6 ~$ t9 Q1 n& h/ |* h7 S" ~国立师范学院校园
    5 x: w' Q# m9 S' _! k* f! X: e
    - ]  j+ L% W) e$ d; z        综合以上的分析,高松年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混迹于学术教育界的学棍。并不以学问为荣,却能油滑的处理很多平衡协调的事务。该板脸交涉修理年轻人时拉的下面皮,该调和内部矛盾是分得清轻重缓急,甚至环境要求谑浪笑傲的时候也可以插科打诨的来几段荤段子。这样的领导放在一般的单位里都还算是不错的老大。而这样的人物在书呆子颇多的大学里应该也还是很有些意义的。而电视剧围城里饰演高松年的是英若诚,这可是文化部副部长级别的演员,所以说电视剧里的高校长领导范儿更足。* a5 ~' X; ~) p; ~: s; r1 |# ]' p
    " b- M- l+ _3 }' W

    9 Z& T5 e/ |- r# \8 Z* O4 |题目的诗句是从一首隐逸气十足的明诗中摘出来的,并不符合高校长灵活入世,积极务实的风格。但是高松年这个名字便自含了一派古意。钱老以此来为校长命名,而围城之中所写又多是些玩笑嘲弄之语。我想就算是作为一介书生估计也从内心里是赞同这个务实的老科学家校长的吧。虽然他并不完美,甚至就耍弄手段来看可以说是让人厌恶。" O  S" l% r( U  @, b* X
    ! I1 v( Y, ^; ~( s. _

    ' g  c$ d$ V; @" R! K, c" c为潘复轩题画(明·邵宝)
    ! h0 V& S3 Z( W4 M) L" R5 F
    ( H: Z3 m  i3 @" m8 F两山藏古寺,一道泻清泉。
    7 M3 V- |2 N) ?+ e$ X! h: I% t老衲偏知路,高松不计年。
    ( x& V: ]7 j9 |; p$ Q( e7 T桥通采蘋涧,林起煮茶烟。 " f8 S9 f8 g2 k7 G$ b/ x
    更爱王中舍,长谣庐岳篇。
    1 s8 R2 F% L  s
    - I4 p  U  A2 A+ {% ~这首诗的作者邵宝也是个传统书生的角色,后来重修过著名的白鹿洞书院。在自己老家惠山创办尚德书院。也算是钱老的同乡。但是他的老师却也正好是李东阳。李东阳为人却油滑务实,曾被人讥嘲为“伴食宰相”。这二人的组合似乎也暗合钱钟书写高校长的情形吧。
    & p( D) W0 X+ j7 s+ g1 t9 F1 a; H! A
    围城人物谱——赵辛楣) y& o) w+ B: M3 u  d4 T
    围城人物谱——董斜川、褚慎明1 b( r2 o) C+ P$ A
    围城人物谱——苏文纨) M2 i* s' {( @8 q) c! h# @* E

    评分

    参与人数 7爱元 +26 收起 理由
    即晴 + 2 伙呆了
    togo + 2
    laser + 2
    燕庐敕 + 8 涨姿势
    李根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1:29
  • 签到天数: 2405 天

    [LV.Master]无

    沙发
    发表于 2017-3-8 10:10:16 | 只看该作者
    写得好,写得妙, H- ?6 x) T  L. B! O4 O) }$ Q

    3 j0 _+ \! K  }7 I. p* I/ H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板凳
    发表于 2017-3-8 10:46:28 | 只看该作者
    最好把之前的链接都加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8 10:45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分神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11:03:59 | 只看该作者
    燕庐敕 发表于 2017-3-8 10:46
    + ]6 A7 P0 ?! {$ F2 ^  O最好把之前的链接都加上。

    0 P+ \# X! y1 b* W7 K0 Z得令,马上修改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1-12-31 12:12
  • 签到天数: 925 天

    [LV.10]大乘

    5#
    发表于 2017-3-8 11:51:15 | 只看该作者
    一气看下来文脉贯通,清爽。非常好的散文!8 K6 V$ [+ b7 ]0 f
    对于围城人物的理解,以及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理解,有非常好的帮助
    3 U) \2 W2 e' v5 a% X6 a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2-6-19 00:00
  • 签到天数: 2264 天

    [LV.Master]无

    6#
    发表于 2017-3-8 12:39:51 | 只看该作者
    高松年和汪太太之间的关系,估计是这样的:高垂涎于汪太美貌,正式社交场合(也就是有很多外人在的时候)大头管不住小头,以眉目做过试探。汪太无论是出于寂寞 想要玩儿把心跳的心理,还是出于印证自己的女性魅力的心理,还是出于捉弄一下老猥琐的心理,对于社交场合里眉目传情这种安全的调情是来者不拒,你秋波过来我秋波回去。这下高老就觉得这个事儿有门儿。但是当高找到机会和汪太单独相处的时候(比如汪处厚找王处一孙不二郝大通打牌的时候),汪太又狡黠地退回到安全地带,摆出一副矜持绿茶婊滴姿态,弄得高校长大头丈二和尚,小头进退维谷。然后到了下一次正式社交场合,汪太继续逗弄高校长。反正就是猫捉老鼠,让高校长在希望与失望之间一趟又一趟地坐过山车
    . \2 ?3 J* B% f+ s( n, t( P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8 10:45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分神

    7#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13:16:18 | 只看该作者
    煮酒正熟 发表于 2017-3-8 12:398 S; L; L; G2 t( `5 c
    高松年和汪太太之间的关系,估计是这样的:高垂涎于汪太美貌,正式社交场合(也就是有很多外人在的时候)大 ...
    $ f' A! i. O1 M0 q' ]# z
    煮酒兄的心理把握超级到位。分析的汪太太入木三分,汪倒确实能做的出这样的事情。
    & g, k' C( v% c- M- Z- ~但是电视剧里英若诚的高松年领导范太足,稍微偏正了一点,不够猥琐;换成范伟估计差不多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2-6-19 00:00
  • 签到天数: 2264 天

    [LV.Master]无

    8#
    发表于 2017-3-8 13:26:53 | 只看该作者
    xiejin77 发表于 2017-3-8 00:16
    ( p$ W2 X: R, ]2 F  L煮酒兄的心理把握超级到位。分析的汪太太入木三分,汪倒确实能做的出这样的事情。* a3 q3 k; ^  A4 l5 R
    但是电视剧里英若诚的 ...
    8 Z. x. N# _$ g' Q% R* |6 S  K
    谢兄谬赞。其实初看兄对高的肯定略感意外,但细细想来确有道理。高松年这个人物,早年醉心于科学研究,中年之后以办学为己任。他的科研成就如何不知道,但办学能力颇有可称道之处。总的来说我觉得这个人属于典型的理工男从政,主要心思还是放在大事儿,正事儿上了。对汪太太的垂涎,只说明了两件事:一,高校长性取向正常,二,高校长还不太老,有贼心,缺贼胆,脐下一寸贼满满 不过这只是高校长的一个侧面;他的主要心思精力还是在办学以及与此相关的必须面对的复杂人际关系上。
    ' b7 y2 G$ H: [; H0 R! s2 i2 T' a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8 10:45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分神

    9#
     楼主| 发表于 2017-3-9 08:08:20 | 只看该作者
    煮酒正熟 发表于 2017-3-8 13:26+ X2 L2 H# N( p
    谢兄谬赞。其实初看兄对高的肯定略感意外,但细细想来确有道理。高松年这个人物,早年醉心于科学研究,中 ...
    . \% r( L5 }( `9 G9 y/ ?
    还是煮酒兄言简意赅,描述精到。高校长是一个典型的理科男从政。
    0 }- v: R) n$ Q. e5 d# O5 r; L  e, H( |7 R
    其实开始我倒不是想推崇高校长,只是觉得需要把他和李梅亭、韩学愈之流的区别开来。不过回溯我之前写的董斜川其人,倒是觉得煮酒兄所说的推崇也很有道理。董斜川那种名士风流的尸位素餐和高松年这种理工男勉为其难的八面玲珑也要支撑三闾大学比起来,高下立判。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5-13 18:44 , Processed in 0.04562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