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纪琮 于 2011-9-11 06:50 编辑
: ?# ]: l! Q- {5 }" @
( l0 {% t' s+ w 近日看完了新修版的《碧血剑》,其对我的震撼不能言表。金庸大修全集,其中《碧血剑》的改动堪称最大,也是最让我恼怒的。原本忠厚老实,感情专一的袁承志居然成了“陈家洛和张无忌”的综合体,活脱脱一个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的现代成功男士。% h1 t) [' S9 K8 E$ b" G3 ]6 a+ o: b6 X3 |7 ~
9 e1 O6 T& M% s: F
在全书的前半部分,新书仍遵循老版,袁青相爱,但在后半部,剧情急转直下,老版里,袁承志虽与阿九同床,但始终坐怀不乱。新版中,袁先是“伸过左臂,搂住她腰”。我看至此处,心中一个咯噔,心想他们怎么抱上了?而后的剧情发展则让我认识到了金老的老年情怀一旦燃烧是比青少年更无法遏制地事实。9 z0 s* U1 I/ Z
& Q. j+ y7 l9 i. p9 l “承志情不自禁地侧身,伸过右臂搂住她背心,阿九也伸过双臂,抱住了他头颈。承志几根手指拈起金蛇剑,放到身后。两人肌肤相贴,心魂俱醉。阿九低声道:“大哥,我要你永远这样抱着我……”承志凑过脸去,吻她嘴唇。阿九凑嘴还吻,身子发热,双手抱得他更紧了”真是个晴天霹雳,天雷滚滚。两个人居然就这样勾搭成奸了,袁生袁生,你可有脸面再见青青?而且床上拥吻不够,及至袁承志说了曹太监的阴谋,两人准备去向崇祯告变,依然难舍难分,“阿九穿好衣服,满脸羞涩,向承志微微一笑,承志忍耐不住,双手搂住了她,在她唇上轻轻一吻。”好个郎情妾意,只可惜了青青。“承志忽然想到青青,登觉为难异常,但身当此时,只得紧紧搂住了她,说:“当然,永远不会忘记你!”这一幕可是熟悉,现实中男人第一次出轨,大多如此。家中的大房固然重要,但此刻怀中的佳人却更令人怜爱。
" l/ I: [8 b/ J; t. C( J- ^$ Q+ F
# r& u! K/ m. ]9 v( c% r4 A 到了华山大会一节,袁承志更是直接了当的展露了自己的内心“这两个姑娘对我都是一片真情,并非假意。到底我心中对谁更好些?我识得青弟在先,曾说过终生对她爱护,原不该移情别恋,可是一见阿九之后,我这颗心就转到这小妹妹身上了。整日价总是想着她多,想着青弟少。我内心盼望的,其实是想跟阿九一生一世的在一起,永不离开,到底如何是好?”对大房是义,对情人是爱,袁承志倒分的很明白。
) {- K% Y. m" j
7 p5 v2 G+ Y6 i 金庸为了展现袁承志对阿九的情深,还安排他在与玉真子交手时因沉醉于对阿九的爱恋而险些丧命的桥段,“日光斜照,从树枝间映向阿九脸颊,承志凝望她的玉容丽色,一时竟然痴了,脚步也渐渐向她靠近,猛然惊觉:‘什么叫‘意假情真’?我爱了这人,全是真情,自然心意也是真的。唉!当年金蛇郎君对何红药,最初当是真情真意,后来跟着青弟的妈妈相处久了,竟然情与意都变了。袁承志啊袁承志,你也是个无情无义的家伙。’可是眼光要从阿九脸上转向青青,竟自不能,气血上涌,只想扑到阿九身上,紧紧抱住她,就让玉真子将两人一剑同时斩死,就此解此死结。”天呐天呐,这还是袁承志吗,这分明是尔康紫薇的你是风儿我是沙嘛,这不是金庸,这是琼瑶。
/ `3 C; Y+ t) s/ Q9 C8 x( c. v( W' V( k; ^; Q" e1 m
高手过招,哪能让你在那浓情蜜意?袁承志这样胡思乱想,自然大难临头,于是,很自然地,阿九“豁出性命,扑在袁承志身上,要为他代挡这一剑”。袁承志得情人相助,立刻脱困,对阿九之举当真是感动疼爱的无以复加,“(袁承志)心中又是感激,又是怜惜,左臂将阿九搂住,忙问:‘没受伤吗?’阿九心情激荡,搂住承志头颈,低声道:‘吓死我啦!你没伤到么?’适才的变故犹似晴空霹雳,人人都是一颗心突突乱跳。”虽然袁九二人在公共场合,当着众人面如此肉麻,连玉真子这种淫道都大为不满,直斥二人“玉真子喝道:‘卿卿我我,够了吗?’”但我觉得金庸在这一节中对于袁九的情意仍未能写透,殊为憾事。他很应该再加上一段对白。* |5 s* F7 S1 J6 c0 {9 G) d7 r1 N4 k
袁:你为什么要代挡这一剑,你不知道这很危险吗?
' ?( c; T# x; D D$ e0 L" @3 \4 E九:这是一种本能。你死了,我还能活吗?
8 d$ p$ T2 ^; b0 s! d袁:我怎么能让你为我而死。你死了,我会不心痛吗?你好狠心,要把我一个人孤独地留在世上。
- m3 y1 h5 m9 o- j$ }9 }九:承志,对不起。
. W5 Z+ d8 q/ @2 V; W+ L袁:不,是我不对,是我让你为我担心了。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地保护自己,不让你再为我担心。你也要好好地珍重自己,答应我。
* n$ Y% R, h8 V8 `# K6 Y九:嗯,我答应你。. a \- ~5 [5 B; F+ d( v
然后两人热情相拥,深情激吻。如此,方能显现他们二人的情深似海,此时此刻,虽大敌当前,亦不知觉,天大地大,唯你我二人也。
# y6 O6 N _: m8 Q$ R2 E
$ n4 ?3 a# p" D; ]- K7 ? 两个人这么公开,完全不顾一边观战、身受重伤的温青青的感受,可以说袁早已无所顾忌了。对袁承志失望透顶的温青青“哇的一声,哭了出来,突然转身,拔足飞奔,冲向崖边。承志叫道:‘青弟,青弟,你干什么?’青青叫道:‘不许过来!’承志见她已冲到悬崖之上,不敢再近。青青大声道:‘以后你心中只有她,我宁可死了。’纵身一跃,向崖下跳了下去。”
/ w$ }4 ]% O( E7 N
2 f6 T2 n7 n) w6 e 读书至此,心中惨然。一直以来,我对温青青并无甚好感。初读《碧血剑》时,只觉得她刁蛮任性,手段毒辣,不似黄蓉般善良纯真。可读了这本新修版《碧血剑》,不禁对温青青大生好感,深为怜悯。青青啊青青,这样的男人真值得你付出生命吗?在生死关上走过一趟地青青收拾了脾气,居然三从四德起来。“袁承志身虽东行,一颗心却日日向西,只盼到藏边去会阿九。……一路上神游太虚,尽自做白日好梦。这一日青青忽然问道:‘喂!你笑咪咪地在想什么这么开心,在想阿九吗?’承志一惊,答道:‘不是!我在想那晚跟玉真子打架,胡桂南偷了他衣裤,他赤身裸体地跟我这招,好不狼狈!’青青噗哧一笑,便不问了。”5 d5 \# G+ R) b0 F5 W" \+ _
m, C( l: W% \, L
如果说青青跳崖让我悲愤,读到这里,就只剩无奈了。青青虽亦为女杰,脾气性格与黄蓉相似,但在情关上终不及黄蓉,甚至不及何铁手。“何惕守道:‘我决不做你小老婆!男人如不把我爱得要死要活,发疯发癫,嫁了她有什么味道?不管做大老婆、小老婆都一样。’”多么振聋发聩之语,到底是做过五毒教教主的人。如今的青青,哪还有半点昔日绿林女强人的自信自尊。剩下的只是一个没爹没娘,一无所有的害怕失去丈夫的小妇人。是啊,袁承志拿走了她父亲的宝剑、武功,拿走了她父亲留给她的宝藏,她父母双亡,她的亲戚无一不是狠舅奸兄,她什么都没有,她就只有袁承志了。悲哉青青,痛哉青青。
9 W# W! Y. \$ o( o4 h( {/ A4 P' b$ J& f+ q. j
青青的苦恼,此时的袁承志是一概不会理会的。他如今所思所想的无不是身在藏边的阿九。当日华山分手,两人执手相看泪眼,“阿九拉拉他衣袖,走在一边。 承志跟着过去,阿九凄然道:‘承志哥哥,我要跟师父到藏边去学功夫,千里迢迢,不大容易相见了。我等你……等你……三年。你三年不来,就不必来了。我就落发做了尼姑……心里永远记着你……不,我等你十年……’承志道:‘我一定会来见你,阿九妹子,不到一年,我就来啦!我见不到你,我会死的。’阿九轻轻摇头,眼泪扑簌簌的落下。” 当真是多情自古伤离别。
5 e8 `/ r$ _# e, N) s6 F' {( ~1 f( ~2 w: @3 U: x
因此,在去山东与“山宗”弟兄相会的路上,袁承志脑中所想的不是李岩的惨死,不是清兵入关,不是如何组织“山宗”旧部抵抗清兵,而是如何与阿九相会。“每日里只想到了在藏边见到她后,便跟木桑道长整整下一个月棋,他过足了棋瘾,便会有几天不来缠住自己,那时就偷偷带了阿九,深入西藏荒无人迹的高山野岭,从此不回中原,此后师门旧友,一个不见,每日里只和阿九过神仙一般日子,直到老死。”
& { ^# W2 ^7 ^% T. R- P+ ~/ Q4 R! x3 @ h7 |, K7 i6 O; i
在全书最后袁承志率领“崇字营”抗清失败考虑后路时,袁选择远赴海外的最终原因居然还是阿九,“袁承志心想就算上山落草,此后数十年中,终究不能忘了阿九,年年月月的三心两意,总有一天会管不住自己,突然间远走藏边去寻阿九,未免不可收拾;但若远在海外,从此不归,既远离了国难家仇,亦免得负人不义,终生良心不安,但事不两全,不负青青,却不免辜负阿九。”$ E- j& w5 t) G0 X4 G/ X
2 [" L8 l% u ^3 ]" c0 f8 p
袁生啊袁生,你这么做真的对不起你的名字,对不起那些慕你大名投奔而来、战死沙场的千千万万的豪杰志士,更对不起你的父亲。袁督师地下有知,只怕是要气得吐血。当然,也对不起阿九。人家对你情深意重,一个金枝玉叶姑娘家家的就跟你亲吻了,你居然就这么抛弃人家,薄情至此,令人叹息。这里也再次印证了,小三都没好下场,所以千万别做小三啊。% f J% M* v. A9 |, I( L/ l
) L8 l6 g! g1 W% H6 p7 L) G
金庸对《碧血剑》做如此大的修改,实在令人失望。我看到的不是一部成人的童话,而是男人成功就变坏,小三不易做,到头没好报,大房忍让坚持、最终战胜小三的现代情感大戏。或许金老人到老年,历经浮沉,明白社会的现实残酷,从一个充满理想的青年变成一个世故的老人,所以不再相信童话,不再去守护内心世界里的理想和纯真,不再为我们构筑一个美好的心灵家园、梦想世界,而是把一个残酷的现实赤裸裸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 }+ M! U% _' D w- E: v m
5 j5 ^1 b; q' x# j; _* x* m! t
( P O( K b- {9 w 此外,新版本的注释也与老版不同,增加了对大顺军腐化蜕变的评论,增加了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及由此引发的党内讨论的历史介绍,增加了毛泽东、陈毅、徐向前、薄一波、叶剑英、刘伯承、罗荣桓对李自成的评论。并对朝代兴亡对百姓的影响做了评析。
6 h# P/ X+ h- y6 i* } N3 q! Z2 Z3 @, S" C$ r( \* v
“作者按:在中国所有封建专制时期,转姓换朝,都是“亡,百姓苦;兴,百姓苦!”所谓“吊民伐罪”,最后都变成了“虐民霸财”。那是历史条件使然,所有农民起义,结果都变得与旧王朝并无多大区别。现代有人将李自成写得具有新时代的革命头脑,认为大顺王朝军纪严肃,秋毫无犯,有无产阶级革命者之风,纯为一厢情愿的幻想,即使其后二百年的太平天国,已受西方开明思想的影响,也做不到此节。马克思生于一八一八年,死于一八八三年,李自成打进北京是一六四四年,比马克思早了几二百年。那时候李自成不可能有马克思思想。”2 _) r2 p5 v& q' L: J
5 f& Z7 X. \0 S
在历史背景方面也增加不少。老版在李岩自杀后即告结束,袁承志心灰意冷绝对赴海外定居。而新版里增加里袁组建“崇字营”在山东大战清军的情节。并对南明朝廷、史可法都有涉及。特别以重笔渲染了兵荒马乱下百姓的绝望,“老天爷,你年纪大,耳又聋来眼又花,你看不见人,听不见话。杀人放火的享着荣华,唁素念经的活活饿杀。老天爷,你不会做天,你塌了吧!老天爷,你不会做天,你塌了吧!”这段文字在书末借农民、李岩、红娘子、袁承志之口反复诉说,读后心情沉痛、悲凉绝望至极。金老着重墨于此,使得这部小说脱离了一般意义上的武侠小说,反到像是一部对历史批判的现实主义作品。 ~ E$ J6 A* N7 Q \
2 |8 C0 D( W I6 U
& O1 D0 ]6 h7 y) ^0 g$ C
+ E- @; o9 L( f. @' s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