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衰 2021-2-5 00:48 |
---|
签到天数: 1421 天 [LV.10]大乘
|
回复 禅人 的帖子
% C, f8 N' d, T0 C, y+ X
! X6 g* [' y: S% A3 M- e" i; h那时的共军,还属于大股游击队,从中央到地方对于“战役”这种新事物还没有实际的接触,被国军打了个措手不及。等到47、48年的时候,共军那些战将摸透了国军的招数,国军自己也把那点美援消耗的差不多了,天平就向共军倾斜了。
( F0 [/ I9 v7 |! _/ [/ [
8 W# K8 M- g+ z# X5 b山东和苏北打得惊心动魄,一部分原因是地域狭小。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打仗也是一样。在北有黄河,东有大海,西有津浦线、运河、湖泊的这么一块地方,共军的机动能力打了折扣,国军的武备优势得到放大。而且国军正当士气高峰,比之游击习气的共军勇猛多了。所以共军才会出现多次失利。0 E$ b! M3 h5 j# ^3 R: c* e- |
Z7 U! y7 j: m5 o/ k+ t1 m与苏北山东相类似的是陕北。东西是黄河与大山,背面是沙漠。无论人、粮的补充都比苏北、山东差,能坚持下来,全靠彭德怀的闪转腾挪。
" Y5 Q, g' K+ _
) E* C4 r( |; n& h- G# |与苏北山东相反的是东北。在这个地方,共军的脚丫子发挥了超长的效果,减弱了国军的装备优势。等到国军的美式装备消耗的差不多了,共军的春天就来了。所以东北是国军最先悲剧的地方。/ p6 X" J8 f7 B
" U& ]( o o$ d
孟良崮之战,是猛虎掏心,张灵甫想掏共军的心,共军想掏徐州剿总的心。两边比的就是谁先趴下。结果张灵甫耗不过共军,趴下了。
2 n4 J, T- Q3 S$ G$ o
& a2 r3 ]3 f2 T) z; N所以说,以前对孟良崮的评价无论怎么高,都没有错。这一仗之后,重点进攻垮了,徐州剿总的“心”也让共军挖走了,境况就渐渐衰败了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