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ayne 于 2011-7-29 17:55 编辑 9 W# x" m; w- L# Y' k" E
; ~" d. ^, F* _0 Y4 P) J/ V" A& Y& |
背景1: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目前65岁以上人口约1.19亿人,占总人口的8.87%。这无论是对社会养老能力、养老保障体系,还是对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都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可以说是“未富先老”。
& i( M, }" E5 ]# g q+ f
背景2: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框架设立于1997年,养老保险费的60%进入现收现付制的统筹账户,40%进入对应于基金制的个人账户。在现收现付制下,制度的第一代人享受到了作为馈赠的养老金,由此产生了一笔债务;个人账户几乎全部被用来支付现有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因而成为一种名义账户。因此我国的养老金账户可以说是几乎没有积累,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到来,支付压力将难以承受。即使是在账目比较清楚、个人账户相对较“实”的上海,养老金支付压力也一直在加大。还需财政每年给100个亿补亏空。 7 Y4 O2 i+ S/ a+ _2 |0 k6 H5 X
现在中国仍处于“人口红利期”,养老基金尚且入不敷出,将来随着老龄化日益严重,进入“人口负债期”,一方面老人逐年增多,高峰时达到4亿多老人,另一方面年轻劳动人口逐年减少,这种养老金制度总有一天会崩溃。 ( q& U/ V) p1 X# W% l4 w+ s" Y
: i% C" F, }; N* R- z, t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