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人天下——吐蕃太后与大唐公主
7 V6 v' k! K7 v/ C% T+ H
《五、离别》 4 a$ Y& Q& s' F% S W
- S3 U4 h# w. w2 k
; t' Y+ g ]# {- l7 e' h+ O景龙三年(公元709年),在赤玛蕾太后的亲戚兼亲信、重臣尚赞咄热拉金的率领下,吐蕃千余人的庞大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向长安进发。
6 s( l; Q6 L: ~! w2 s1 w1 ?/ b8 w1 q% B& O% a
史载吐蕃方面对这次迎亲极为重视,甚至专门派人来中原提前学习汉语,“先遣使来此迎公主,兼学汉语。”这个翻译官很可能在神龙三年(公元707年)双方确定婚事后就过来了,此人在中原史书中也有所记载,他的名字叫做悉腊,其汉语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即使与中原人辩论也丝毫不处下风,比如《旧唐书.吐蕃传》说:“悉腊颇晓书记,先曾迎金城公主至长安,当时朝廷皆称其才辩。”
: O: j" L3 R5 B$ a. Q: Y# ?
* ]. ^, K/ k0 q8 V为了确定究竟派谁护送公主进藏和亲,唐朝方面出现了极其雷人的一幕,大臣们争来抢去,但并非是为了争夺护送公主的荣誉,而是恰恰相反,他们都在拼命把任务推给别人。5 b. ~( | b* @: W; A
7 e4 m- Y$ `" t- V- g2 Q
中宗本打算派遣当朝宰相、门下省最高长官侍中纪处讷为送亲使,但老纪“坚辞”,死活就是不肯去,由于他是势力庞大的权臣武三思的姐夫,中宗也不好撕破脸过于相逼。
/ m0 I+ {! o4 R! Z8 G2 B; q2 j0 y- X P
好脾气的皇帝没办法,又打算派另一名宰相中书侍郎赵彦昭前往,赵彦昭同样吓得够戗,为了躲开这个可怕的差使,他秘密给中宗最宠爱的女儿安乐公主送礼,托公主给自己说了几句好话,终于使得对女儿无所不从的皇帝取消了这个任命。
8 z6 \4 Q9 p3 b" w: f4 v
% D3 m: y' h. m* _. A/ h, J& m; Z1 c最后,一名级别稍低可能也没太多门路的官员哭丧着脸,被迫接受了皇帝授予的凭证——代表外交使者身份的节,他就是倒霉的左卫大将军杨矩。
/ R, j0 t0 R8 |$ c% H& i
6 j6 D* [, h5 J, t$ I w) f景龙四年(公元710年)正月丁丑(阴历二十五日,阳历为2月28日),无奈的杨矩只能“拜受诏”,当月己卯(阴历二十七日,阳历为3月l日),中宗亲送公主至始平县,于是发生了前面提到的那幕依依离别。
b( l, t) \. o* U
/ n! _. z" C. p$ s" x; K P这场送亲,规格之隆远胜于前朝文成公主。《全唐诗》中保留着不少这次即席而赋的诗篇,皆以《奉和送金城公主入西蕃应制》为题,大臣们为了应和皇帝的心境,诗歌的意境都极其悲伤。
`3 ^# T7 [$ W/ R5 F0 H, I0 G; R# L+ k. E' d
太子詹事刘宪在诗中写道:
7 D K% r8 d4 D) H9 g+ N2 s/ Z1 L4 Y3 \. w% K, B3 f$ Q
外馆逾河右,行营指路歧。3 v& w( Q ^' s6 M2 p) O
7 G' b+ J9 R" M* ~4 @) U
和亲悲远嫁,忍爱泣将离。
. m: B1 O+ x* y, U9 d4 t, I2 g5 ]( D k5 d; f$ s
旌旆羌风引,轩车汉月随。- @3 n+ e" j5 s" n9 J$ b/ Y
; F4 o' u) [) v# S5 ]7 s2 R. ?
那堪马中曲,时向营中吹。
5 g: }: Q2 e+ {4 a8 x* u; ]8 X" {1 ~. S; M% O( x
工部侍郎李适的诗是:' T0 \- o) t' s1 s& ]8 g- k
! {9 J8 H1 [7 p b
绛河从远聘,青海赴和亲。7 V/ Z2 G3 R8 t* J" @
- l) \' I% Q$ @$ o0 W& n5 B月作临边晓,花为度陇春。
6 q" c/ k" T6 Q4 k4 h( r* n; ^
; ^3 a8 n k8 A5 [4 D" `% h主歌悲顾鹤,帝策重安人。% }, N- B$ }+ f; `% ]
$ _+ ^- s6 v( h$ b独有琼箫去,悠悠思锦轮。
, L; t' j" x, z. ~- B# \- M; G" S, d
宰相李峤的诗则更加悲凉:& y4 B' b8 p( e% T, h8 G
- p0 r4 x/ r4 p' |' h汉帝抚戎臣,丝言命锦轮。
" C" i6 ~7 a D; b/ D5 r7 q& @; m5 c3 @* P$ O; K
还将弄机女,远嫁织皮人。
/ `" x/ t; P. H2 x
& k9 @6 d7 w8 J曲怨关山月,妆消道路尘。
* d& m( Z, I2 ^0 u8 Y" Q
2 y- A* p/ V1 e. T所嗟秾李树,空对小榆春。% s; p1 {* K: a/ p
% ?3 l1 s% J2 o u, m: x- n) K
景龙四年(公元710年)正月二十九日(阳历3月3日),十三岁的小公主哭别皇帝,在唐朝送亲队伍和吐蕃迎亲队伍的簇拥下,永远离开了自己的家乡。& K8 b$ d$ L5 ~& G. J
3 h3 n9 P, r" b* `7 d
其实,根据敦煌保存的吐蕃历史文书推测,吐蕃赞普赤德祖赞(汉文史书中记为弃隶缩赞)在双方确定和亲时的公元707年仅止四岁,即使到了迎娶金城公主的公元710年也仅有七岁,根本不到结婚年龄,所谓和亲不过是化解两国邦交的一种政治仪式而已。8 J( A( G$ i. T* s6 L7 h% j, ?' q- E
9 K7 H1 o: c( z9 [6 ?比较搞笑的是,后世的藏族史书如《新红史》、《吐蕃王臣记》等都记载说金城公主其实是要嫁给赤德祖赞的儿子拉本王子,但后来却被公公赤德祖赞所霸占,从当时赤德祖赞的年龄来看,这无疑是无稽之谈。
! F- @* F3 S: h9 `5 ]
: j3 Z, N ^4 t9 ]1 g4 l而唐朝人似乎也并不了解吐蕃的真实情况,比如《旧唐书吐蕃传》说赤德祖赞是七岁登位的,至此已经十四岁了,因而很可能吐蕃人向唐朝有意隐瞒了赞普的真实年龄。因此有一种说法认为,吐蕃人之所以迫不及待地想得到大唐的公主,是为了用这场联姻的盛大声誉缓和国内的紧张局势,转移人们的视线。
1 A- j3 ~9 R" X% G
' |& @! Q4 U* M- N$ H: m0 k说实话,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媳妇和自己七岁的小丈夫,这两个雷人的形象摆在一起,恐怕多数人脑海中立刻就会浮现出一个词——童养媳。
# Z* A' J/ ]* @+ o" R# Q3 K1 _
n/ o5 d+ q; k5 O9 M4 X2 A唉,我们可怜的奴奴啊!关于金城公主进藏后的故事,其中的许多内容可能并不令人愉快,我们今后找时间再说吧。9 e* K- h$ f @0 n$ K4 \
# b! P; q2 }$ U金城公主的和亲是唐蕃的第二次联姻,对此后吐蕃文化发展具有极大影响。首先,与文成公主一样,金城公主进藏不仅带来了大量财物,而且还带来了许多专业技术人才,这对于吐蕃生产力的提高无疑有着相当大的促进作用,《新唐书》也记载说“帝念主幼,赐锦缯别数万,杂伎诸工悉从,给龟兹乐”。1 s4 L+ U. M! i- E; o" {; U
1 r5 _0 U0 r; Z6 d
其次,文成公主时李唐皇室对佛教其实并不太感冒,但后来由于自命弥勒下凡的武则天的影响,皇室成员基本上都成了佛教徒,而金城公主很可能将自己的这种宗教信仰带到了西藏。比如后代西藏史书记载说,金城公主在吐蕃开创了两种佛事活动,一个是“谒佛之供”,即金城公主将文成公主带到吐蕃的释迎佛像,重新迎供于大昭寺,并举行了朝佛的祭奉仪式,这个仪式一直延续至今;另一个是“七期”祭祀,即人刚一去世,立即向神及死者施以食品祭祀,在死后49天之内,每逢7日祭祀亡者一次,即所谓“七期荐亡”,这种风俗也沿用至今。
5 p* a" M, y' w5 k. a9 ?9 U3 t/ S8 A7 S
此外,按照汉文史书记载,金城公主还为吐蕃引进了《毛诗》、《礼记》、《左传》、《文选》等汉文典籍,对汉文化输入西藏,作出了莫大的贡献。. b! g! x, K4 k" _2 N* L' M& L
6 B- i9 i6 g- N7 s9 W# a5 {' L* I
一年后的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已到达吐蕃的金城公主突然被告知有一名来自唐朝的使者求见,思乡心切的奴奴自然火速召见了他。但是,这位使者告诉她,派自己来这里的并非公主原来的养父中宗皇帝,而是她的新养父睿宗皇帝——公主的这位叔祖专门派来使者宣布,他将仿造已故兄长中宗的先例,正式过继奴奴为自己的女儿。6 b" `. }; w$ w# d3 g
2 C& G# r$ W& B2 J
悲痛欲绝的奴奴根本无法知道,公元710年3月3日她和养父挥泪而别,而仅仅四个月之后的7月3日,对她关爱备至的中宗皇帝就被他最爱的妻子韦皇后和最宠的女儿安乐公主一起谋杀于宫中。按照唐朝官方史书的记载,只是因为忍无可忍的丈夫对老婆偷汉子的行为嘟囔了几句不满,与此同时,女儿要求得到史无前例的“皇太女”头衔破天荒地没有被父亲批准,便导致这对狠心的母女联手动了杀机。
' }6 Q9 Z& h5 H: V4 i! U" w0 o; g8 _5 s$ @3 U# R7 H/ t! W
但仅仅才过了十八天执掌朝政的瘾,这对被后世认为丧心病狂的母女就又死于自己两个野心勃勃且实力雄厚的亲戚——临淄王李隆基和其姑母太平公主合伙发动的一场兵变,随后,李隆基的父亲同时也是太平公主哥哥的相王,也就是即将成为金城公主新养父的睿宗皇帝李旦,再一次登上了皇位。4 y. n9 a; f/ o
$ ?5 A* b$ E6 |6 [( z M3 A8 i* k* e
% H P( {. I+ }" Y. M6 x
【待续】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