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青青子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研心得] 关于各种新兴技术应用于教育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08:56:01 | 只看该作者
张声语 发表于 2014-4-4 23:00
: p$ x3 V6 s4 o3 n& W所以这两者不是替代关系,是辅助关系
. D9 Z7 d# y* z+ H% n3 }
可以用一些学习工具辅助教学,但是将所有的学习过程网络化,学习工具软件化是不对的,现在有些地方还提倡让电子书取代纸质书,这太过了。还有用聊天工具交流与面对面交流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差异是存在的。打个比方,现在做的事情,就像激光治近视一样,现在第一批激光治近视的人还没有老去,也就是说激光治眼的副作用我们还不知道。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3-2-28 12:05
  • 签到天数: 1972 天

    [LV.Master]无

    22#
    发表于 2014-4-5 08:57:06 | 只看该作者
    我家小孩从初中开始就提前网上学数学,再去学校听讲,不愿意我干涉他的数学学习。( e$ s% G6 R! S, |, m

    % I* H: G% W! F! v  \2 ~  }. ~1 j还自学了C语言,unix、linux等操作系统。4 k* z1 N! j& i( C0 g
    3 r' Y, p$ D, N' i
    学习碰上困难自己去论坛上问。% v/ b) y5 S3 _( P" ?! b- N

    / H0 q8 l( M8 q% F* Z7 j+ n他曾经痴迷于游戏很多年,魔兽、CS、星际争霸之类。有一天忽然就说不玩了,开始自学电脑,然后发现数学不够,也开始利用网络学数学。

    点评

    目前还有待观察,不知他的热情能持续多久。  发表于 2014-4-6 21:21
    恭喜啊。初中就开始自学这些,那大学毕业后的软件开发水平得比现在的码农们超出几条街去啊!  发表于 2014-4-6 13:56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09:01:19 | 只看该作者
    qyangroo 发表于 2014-4-5 08:57 5 {/ L* W- d! N% A1 x
    我家小孩从初中开始就提前网上学数学,再去学校听讲,不愿意我干涉他的数学学习。+ J* j6 g4 u3 A. s3 w6 p6 s$ }
    # ?) U6 u1 w* C- O/ c
    还自学了C语言,unix、l ...
    ) `2 T+ F6 j$ x
    恭喜你啊,你家的小孩还能拽回来,现在是很多小孩拽不回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3-28 23:59
  • 签到天数: 107 天

    [LV.6]出窍

    24#
    发表于 2014-4-5 12:11:13 | 只看该作者
    不太同意楼主的意见。这几年一直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其实教育中很多内容都是可以量化的。关键是,你不能用新的技术来重现原有的学习过程,而应该是用新的技术来量化学习的目标,重构学习流程。这方面有很多很多的工作需要完成,但我们已经不指望现在的教育界的人士了,他们太拘泥于原来的经验,对新技术又不熟悉。这是我的意见。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3:36:20 | 只看该作者
    看山 发表于 2014-4-5 12:11 & G2 W  ^' F0 R  R2 q" e
    不太同意楼主的意见。这几年一直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其实教育中很多内容都是可以量化的。关键是,你不能用新 ...
    ( t3 U9 \2 g+ J% B$ }. g$ |1 y
    教育量化跟教育用技术是两回事,教育学里做量化的大有人在,有一个流派叫教育实验学,但是我想说的是教育实验至少以十年、二十年一个周期,而不是一个学期、一个星期。我反对的恰恰就是用技术重现所有的学习过程,用技术去做所有的事情,我坚持认为技术就是一种手段,是很多种学习和教学手段中的一种,没必要像现在这样把它上升到灵丹妙药的地位。为什么教育界包括很多基层的教师对技术不感冒?就是因为教育界的人普遍将技术视为一种手段,我可以用也可以不用,教学的核心在怎样能教会学生什么,不是因为有了技术我要怎样教。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14-4-5 15:14:09 | 只看该作者
    青青子衿 发表于 2014-4-5 08:56
    # r7 d' C, T  p: W( W: G可以用一些学习工具辅助教学,但是将所有的学习过程网络化,学习工具软件化是不对的,现在有些地方还提倡 ...

    7 z6 D. c; v4 h* |% Q1 A" j嗯,全部网络化软件化还是不行。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6 10:2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27#
    发表于 2014-4-5 16:08: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ordon 于 2014-4-5 16:18 编辑
    9 v, w' J; U# N0 D8 ~
    不爱吱声 发表于 2014-4-4 21:22 1 n6 d  S. N5 ^: b
    互联网或者多媒体教学什么的对提高教育质量还是有很大帮助的吧。

    + W" J) v, A, J+ b
    . `; G! e7 q5 D* N9 i  n$ \0 E. I多媒体教学啊,kindle 那种行,彩色 思维要漂移。这个得看脑科学和教育学、心理学的书。- @  x7 y+ z) S

    + _) L: G) K$ D! K但视频教学也有好处,培养速度快。就象以前的电影教学,二战时候培训士兵的,就是中专的程度。
    # j( h) Z3 p( R  B) n0 i, L/ _6 S# l
    / e. u4 I* x8 T0 X越往上,深度学习,不整这个。顶死用用 kindle  ,尤其理工科。但是对别人讲啊,要讲清楚,PPT ,图片 都必须整好。
    8 \+ @% C; a5 ~: K% I& a8 w- @- n: W3 M) V9 T3 Y" z: Z
    远离中国教育就对了,中国上电教实际上是因为挣钱。6 W* T  o, q5 }4 s; c8 K
    * c4 B) c4 l8 e& J' s
    还有一个事,计算机图形学对学习数学也有帮助,不过不是看图片,而是自己实现出来。& S" g( z! s# A/ J5 Y+ F7 R
    ( \! w. M2 n; T# ?" J) e- O, m  [
    ××××××××××××××××××××××××××××××××××××××××××××××××
    . m5 ~0 A1 s$ l8 L
      r* X% {$ y; r4 m这个东西不一定厂商知道,大多数是用户体验,中国的用户水平都比较低,跟他们一起混,能混点什么。3 g' A" v; P8 ^. }

    8 D  L) [. [* H* w- A3 L& F, B+ v厂商是提供多种商品供人选择,选择的自由,不强制告诉你那个好,那个不好。
    8 {0 F+ ]4 @; A4 k4 V& |+ s$ v1 w
    - j+ J8 j  D5 j中国卖东西都爱卖便宜的,上个中专足够了。
    6 L) J4 j, \2 \4 u- o8 y& G( K9 s+ s" v) m2 S0 a/ J/ }2 O! V: r

    3 u  _% J- n; @% d- ]. m
    . q& J0 ?8 B. T' v: L+ c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15 07:30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28#
    发表于 2014-4-5 16:51:41 | 只看该作者
    张声语 发表于 2014-4-4 22:33
    / e) S$ }% w4 }/ n( f8 ^你想太多了。。。
    ( V; {) I% A/ c0 Z- h9 S. Y5 E* m0 T" V# P
    空间想象能力根本不可能被学习资源替代。

    * X4 w6 g& l1 Q如果当年我学机械制图的时候,有模拟软件的话,我可能就不会转行当码农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2 15:46
  • 签到天数: 251 天

    [LV.8]合体

    29#
    发表于 2014-4-5 17:09:34 | 只看该作者
    技术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丰富教学的手段。可以承担老师的部分作用。不用是不对的,什么都用也是不对的。比如iPad只一种新的工具,其他传统的工具和技术都要根据需要用最适合的。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6-16 23:34
  • 签到天数: 1277 天

    [LV.10]大乘

    30#
    发表于 2014-4-6 07:51:16 | 只看该作者
    青青子衿 发表于 2014-4-4 19:43 ( i5 `- M: W" c* V# H' M
    比如上课用IIPAD,手提,回家的作业也在网上做。小孩子一天有10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都与这些电子产品为伍, ...

    6 p; m* s7 J9 W7 Q& Y如果是你说的这种程度那是过头了。不过你主楼里说得也太不清楚了。后来冒出了很多限定条件。没有这些条件,大家回复自然不能 on the same page,无法有效开展讨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8:49:58 | 只看该作者
    冰蚁 发表于 2014-4-6 07:51 5 [  @" b; B0 |" Y- i1 r6 f
    如果是你说的这种程度那是过头了。不过你主楼里说得也太不清楚了。后来冒出了很多限定条件。没有这些条件 ...

    8 m& y5 }$ X! i2 `- O. y楼主没有把文章写得像学术论文一样严谨,就是看到最近的现实吐一下槽,但是楼主深信,学术讨论是需要极端观点的,最有利于反思的,其实楼主的观点在看到大家的讨论后会产生一些变化,但总体上楼主还是对技术应用于教育存疑,尤其是后果,因此楼主反对把技术上升到神坛的程度,楼主非常希望能有一团队,在国家支持下,像美国八年教育实验一样,做长达十年以上的跟踪实验,去证明楼主是错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8:50:19 | 只看该作者
    冰蚁 发表于 2014-4-6 07:51
    % C8 o6 O: ]; A, z  P+ `0 m8 a如果是你说的这种程度那是过头了。不过你主楼里说得也太不清楚了。后来冒出了很多限定条件。没有这些条件 ...

    ! ~! O8 ~9 [# r$ @3 X0 M" T+ A楼主没有把文章写得像学术论文一样严谨,就是看到最近的现实吐一下槽,但是楼主深信,学术讨论是需要极端观点的,最有利于反思的,其实楼主的观点在看到大家的讨论后会产生一些变化,但总体上楼主还是对技术应用于教育存疑,尤其是后果,因此楼主反对把技术上升到神坛的程度,楼主非常希望能有一团队,在国家支持下,像美国八年教育实验一样,做长达十年以上的跟踪实验,去证明楼主是错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33#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9:13:29 | 只看该作者
    冰蚁 发表于 2014-4-6 07:51 6 Y9 s5 Z1 q% w, ]% d* i
    如果是你说的这种程度那是过头了。不过你主楼里说得也太不清楚了。后来冒出了很多限定条件。没有这些条件 ...
    ' i2 S3 v* R! Y! b1 G
    楼主只是一个小硕,想不明白,为什么天天有人喊技术对教育有革命性影响,如果您是这个圈里的,还请指教,楼主针对的就是这种理念,因为在这种理念下,楼主以上的举例都不是最过分的,甚至是大家致力于的结果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1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1614 天

    [LV.Master]无

    34#
    发表于 2014-4-7 00:56:36 | 只看该作者
    按照你的定义,如果是艺术的话,用不用技术有啥关系,老师想用就用,不想用就不用,不都是老师自己想的嘛,艺术就是不同。
    ' F( t0 D0 k7 U1 d0 ^问题是,教育真的是艺术嘛?也许现在还是,但是正如哲学被成熟的科学赶到墙角一样,未来教育还是?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11-5 21:07
  • 签到天数: 829 天

    [LV.10]大乘

    35#
    发表于 2014-4-9 10:54:4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是对这个有疑问吧?《规划纲要》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5 @& H: M. B+ s4 C$ C9 J
    根据我对教育技术的理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其核心是课程整合,即运用技术将传统的处于割裂状态的知识整合起来,用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是一种很高的教育目标,教师不用或很少用这只是问题的表象,现实的问题是需要教育技术专家、学科专家和一线教师协作研究,提供具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教育技术的专业人员才有出路。至于教学和育人,这是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一体两面,单纯的讲信息技术对育人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利影响是不公正的。我们国家的教育改革其实一直在进行,从未间断,这也是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教育技术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只有站在这个角度,才能理解教育技术的角色。
    $ _: o8 r/ K" J' F2 M: i& Y一家之言,供批判。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5-10 00:00
  • 签到天数: 1237 天

    [LV.10]大乘

    36#
    发表于 2014-4-12 07:11:37 | 只看该作者
    杜郎口没有用高科技,只用了几块黑板,就实现了N多专家用高科技没有实现的东西。" {+ J$ s6 S4 U& ^
    但我同样认为,如果杜郎口有了高科技的辅助,会更好。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4-28 11:35 , Processed in 0.04112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