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827|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同阵营,同是英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2 06:08: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海明山视 于 2014-2-2 12:24 编辑
2 C5 g' a& X7 ]
  P! ?$ ~+ c& q3 r在聊阿诺德(Benedict Arnold)的时候,我们已经提到英军计划和阿诺德里应外合拿下西点控制哈德逊河.这一计划因为安楚(John Andre)的被俘而功亏一篑.其实安楚没有必要和阿诺德见这一面的.阿诺德已经通过其他渠道把西点的防卫图和计划交给英军了.但他总感觉英国人并不信赖他,所以要求和安楚见面.见过面之后,安楚身着便衣,拿着阿诺德签发的通行证,骑马准备返回英军驻地.半途被三个民兵拦住,搜查时在他的袜子里(那个时代男人长袜至膝)发现西点军事地图.民兵就把他交给了美军.本来美军是要把安楚押解给自己的上级阿诺德的.这时赶来了我们今天故事的另一人物图美芝(Benjamin Tallmadge). 图美芝和安楚地位相当,都是各自所在方的最高谍报官员.4 M1 v  G* e( P
图美芝是耶鲁大学的毕业生.在耶鲁读书时与内森海尔(Nathan Hale)是同学.毕业以后两人都在教书.独立革命爆发后,图美芝先加入了革命,写信给海尔鼓励他也参加.海尔加入后,主动地请战深入敌后获取情报.所说的敌后就是英军占领的纽约市.在一个酒馆里,一个为英军做事的保皇党假装也是同情独立的爱国者,套出了海尔的身份.他带着他的人在现今的皇后区(Flushing Bay, Queens)把海尔抓了起来.英军统帅威廉哈维(William Howe)亲自审讯海尔.按照当时的传统,间谍是要被处以绞刑的.临死前,内森海尔留下了他最著名的这段话:可惜我只有一条生命能为我的祖国捐躯(I only regret that I have but one life to lose for my country).当时他只有21岁. / J* _  Y- C. F" f. R% D: O) o
这是我在耶鲁校园内拍的海尔的雕像.只是在绑在身后的手和套在脚上的绳索能看出是行刑前的海尔.- U& K# t* O' n! v5 k7 D' |- C! H; ?
图美芝在搞清楚安楚的身份后给安楚讲了四年前海尔的故事.安楚问图美芝他是不是认为他们两人的情况是一样的.图美芝回答:不仅情况是一样的,命运也将一样.安楚的命运就这样封定了.$ v% P5 d5 w+ p  W( V
安楚是一个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多才多艺的年轻人.他能流利地说好几种语言.所以他在英军占领费城期间,是费城社交圈中女人们喜欢的焦点.他那时就住在已经逃走的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家中.在英军少将Charles Grey的要求下,他从富兰克林家中掠走了一些贵重物品给Grey.Grey的后人在20世纪上半叶交还了一部分回美国.这都是后话.安楚就是在那期间结识佩姬石潘(Peggy Shippen)的.再后来佩姬嫁给了阿诺德,才有了安楚策反阿诺德的故事.4 ^6 K3 `% L$ E# Z- V  H" j
美军也是以很高的级别审判安楚的.有华盛顿和法国将军拉法耶梯(Lafayette)在内的一批将军.审判的结果不出所料,安楚被判以绞刑.安楚面对死亡也是大义凛然.他先是要求执行枪决,被拒.他画了一幅自画像也写了一首诗.在他最后的几天里,他的早餐是从华盛顿的厨房送来的.他自己刮好胡子,穿戴整齐,"我准备好了".美军的将士骑在马上等待这一时刻.安楚坦然甚至是微笑地走向刑场,并向他所认识的美国将军们点头示意.他是自己把吊索的扣环套在自己脖子上的.
9 v) }, n  u) ~; P6 Z3 A0 a这是一幅描写约翰安楚被民兵抓住的画.. K+ n$ |4 s0 x( b5 }
" a% j5 U( `. H
这是安楚被处以绞刑的画.以上两幅画都是我在西点军校博物馆拍的.5 [1 }+ O, j( d9 |" K- @# J
英国人后来把他的遗体运回英国与国王和诗人们一同葬在Westminster Abbey.在他被处以绞刑的地方(Tappan, New York),后来美国人也给他立了一碑.上面记载了他的故事和华盛顿在给朋友的信中对他的评价:"一个有成就的人和一个勇敢的军人"(An accomplished man and a gallant officer). 这是安楚纪念碑的全景。4 n8 V( ~$ t. }& p  R
这是安楚纪念碑的碑文。6 ?" |% \3 W* n& n
图美芝战后当过国会议员。死后葬在康州Litchfield.今天早上我几经寻觅终于找到了他的墓地。 墓的侧面。 墓的正面。站在他的墓前很有穿越的感觉,这位见证了历史上两个不同阵营但同为英雄的人,在感慨而娓娓地讲述这壮丽的历史篇章。

评分

参与人数 6爱元 +35 学识 +5 收起 理由
潜了又潜 + 4
橡树村 + 8 + 3
云淡风轻 + 3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老兵帅客 + 6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煮酒正熟 + 4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6-1 07:58
  • 签到天数: 244 天

    [LV.8]合体

    沙发
    发表于 2014-2-2 12:29:07 | 只看该作者
    他们倒是真的 fair play ,绅士风度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2-2 12:54: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明山视 于 2014-2-2 12:57 编辑
    6 Z) {* Y) q6 s( C+ Z' C& h+ s4 o; c: b7 A% m) F2 e. c
    谢谢大家的厚爱。那个年代绞刑是非常普遍的死刑。殖民地议会在签署了独立宣言之后,弗基尼亚代表本杰明哈立森(Benjamin Harrison 不是后来当总统的那位)就和从麻州来的代表艾尔布瑞芝凯瑞(Elbridge Gerry)开玩笑说:“如果英国人为我们现在的所为处我们以死刑的话,我可比你有利的多。我这个重量很快就吊死啦。你那个轻的体重,却要在绞架上挣扎很久才能死喔。”这个玩笑也说明,代表们在签署独立宣言的时候,对美国独立革命的成功还不是有强的信心。
  • TA的每日心情

    2021-2-5 00:48
  • 签到天数: 1421 天

    [LV.10]大乘

    地板
    发表于 2014-2-2 14:02:45 | 只看该作者
    清流宰 发表于 2014-2-2 12:29 1 C  l) w4 F' L( O- }# x
    他们倒是真的 fair play ,绅士风度啊。
    : ~3 p& C7 B( u
    那是因为战争的双方基本上是同样的阶级。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2-6-19 00:00
  • 签到天数: 2264 天

    [LV.Master]无

    5#
    发表于 2014-2-2 14:32:24 | 只看该作者
    猫元帅 发表于 2014-2-2 01:02 ) p* {' @; [+ F
    那是因为战争的双方基本上是同样的阶级。
    9 G+ t. `$ ]- n8 g8 m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美国是那场战争最后的胜利者,而胜利者在感情上不太会有屈辱感伤痛感,也因此更容易表现对敌对阵营中那种普世优点 (比如为国尽忠啊 作战勇敢啊 富于牺牲精神啊) 的欣赏和尊重。
    ) I( I- U  q9 }5 a0 e# B0 X4 J" P. d( b- o5 T
    作为那场战争的失败者,英国似乎就没有为当时的北美殖民地方面的英雄人物树碑立传
    ! t! V+ Z* F: ^9 _7 T. W+ M5 k. Z" |$ n3 C+ u! {# `; }6 j

    点评

    油菜: 5.0
    油菜: 5
      发表于 2014-2-2 17:36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6-1 07:58
  • 签到天数: 244 天

    [LV.8]合体

    6#
    发表于 2014-2-3 01:41: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清流宰 于 2014-2-3 01:54 编辑
    ! f' m& S1 z5 M. e6 }& J$ Y9 Q$ N2 ~2 l* \
    那三个民兵的行径十分可疑,象是伙劫道的。 安楚身上有阿诺德签发的通行证,正规的盘查哨都该放行, 他们却搜身。不过阴差阳错的让美国发现了内奸,这是美国运气好的一个例子。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6-1 07:58
  • 签到天数: 244 天

    [LV.8]合体

    7#
    发表于 2014-2-3 01:55: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清流宰 于 2014-2-3 02:09 编辑 4 t4 ^8 j8 r9 a- C% b" g# ~% h; D

    2 F* q6 q; ^- {# P& d6 z0 I7 a当时英国占据着纽约, 海军船坚炮利,可以沿着哈得逊和逆流而上。 西点是河岸边的一个突角, 河道在这里折了个九十度的弯,上行的军舰在这里必须减速。于是美国人就在这里建立堡垒防备英国军舰。独立战争后,这个堡垒成为腹地, 后来就在这里建立了军校。从西点军校向河流转弯处眺望,叫做 “Million Dollar View”。 确实也是好山好水好地方啊。  O2 M6 V  G/ `$ T) f" s' ^
    0 }- I" r) k! j* M, E0 k) g, k6 ~# }7 J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6-1 07:58
  • 签到天数: 244 天

    [LV.8]合体

    8#
    发表于 2014-2-3 01:56:07 | 只看该作者

    发重复了

    本帖最后由 清流宰 于 2014-2-3 01:58 编辑
    # e5 p) @/ `' n0 |( O: {# T& e+ N
    清流宰 发表于 2014-2-3 01:55
    " p7 F8 v( e" m; ^2 U3 h& t
    3 j' k4 p( t' ]3 o' g8 y8 X! u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4-2-3 07:14:39 | 只看该作者
    清流宰 发表于 2014-2-3 01:41 ) p( I7 }  a9 p& l# B
    那三个民兵的行径十分可疑,象是伙劫道的。 安楚身上有阿诺德签发的通行证,正规的盘查哨都该放行, 他们却 ...

    + [3 U, q* ?0 j' N美国政府给这三个民兵每人每年200美金奖励他们抓获安楚对国家的贡献。200美金在当时应该是个不小的数目。后来又提出再涨高一点。图美芝在国会作证说那时的民兵有时给两边都做事,就看那个更有利可图。他们搜安楚恐怕更多是为了寻找财宝。在图美芝作证之后,就没有给他们涨年奖金。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2-3 07:16:23 | 只看该作者
    清流宰 发表于 2014-2-3 01:55 . m. M# B+ X8 O7 a( d
    当时英国占据着纽约, 海军船坚炮利,可以沿着哈得逊和逆流而上。 西点是河岸边的一个突角, 河道在这里折 ...
    9 T) M+ s4 p* I6 f) R
    确实是漂亮的景色。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2-3 08:12:39 | 只看该作者
    煮酒正熟 发表于 2014-2-2 14:32 - V; w! P5 E) B; S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美国是那场战争最后的胜利者,而胜利者在感情上不太会有屈辱感伤痛感,也因此更容易表 ...

    5 R* o2 \4 r8 j2 Q4 v8 q0 m我在写这篇短文的时候,就想到了中国的几个例子。黄花岗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就被提审他的两广总督和水军提督一致认为是个人才。水军提督提议留下这样的人才。两广总督张鸣岐认为这样的人才留给革命党,革命党就更不好对付了。逐下令杀之。2005年,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国务院联名给张灵甫颁发了抗日英雄的勋章。希望还能看到林彪的碑立起来,上面如实地讲他所有的故事。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6-1 07:58
  • 签到天数: 244 天

    [LV.8]合体

    12#
    发表于 2014-2-3 09:29:49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 我记得阿诺德叛国的直接动机之一是严重的个人债务问题, 所以才贪图那笔赏金。
    ' g4 h- Z2 `; ]+ {) h  x$ S" k* a2 `这也让我小小惊诧一下,要是在中国战争年代,哪个债主敢向军阀催债? 又或者说,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都做到要塞司令了, 还愁还不了债?2 z% M/ ?- ]% d2 N7 E* |

    7 j% f# O1 W; r这个事从一方面说, 是美国从来都是尊重契约的国家。$ Q/ \5 D: u% }% C5 ~

    $ r* `' Y# l! J0 B- Z9 {另一方面说, 显示了资本的力量。 美国是个律师和商人建立的国家,虽然经历独立战争,国体变化,但是资本的地位前后一致始终不曾动摇。小到个人命运,就是仗打成这样,但是阿诺德的债务还是没有打烂, 所以他就为金钱堕落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6-1 07:58
  • 签到天数: 244 天

    [LV.8]合体

    13#
    发表于 2014-2-3 09:38:00 | 只看该作者
    海明山视 发表于 2014-2-3 07:14 ( w7 Z, M" q- X: ]* d3 @- M2 A7 ?
    美国政府给这三个民兵每人每年200美金奖励他们抓获安楚对国家的贡献。200美金在当时应该是个不小的数目。 ...
    ) B( ]  y2 m$ G/ m) f
    所以说美国运气好啊。美国本来要丢掉西点要塞的, 恰好出现这三个剪径的匪徒 (只是怀疑,无法定案),挽救了革命挽救了西点。 ) A# o' ~( ?& E( k5 k$ i
    再比如珍珠港时恰好航母都出海了, 再比如中途岛时恰好哈尔西生病住院了,,,美国直到目前为止,在关键时刻运气一向不错。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2-6-19 00:00
  • 签到天数: 2264 天

    [LV.Master]无

    14#
    发表于 2014-2-3 10:21:58 | 只看该作者
    海明山视 发表于 2014-2-2 19:12 : [' B- K5 j* I$ N
    我在写这篇短文的时候,就想到了中国的几个例子。黄花岗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就被提审他的两广总督和水军提督 ...
    ) f+ X& [& }* K$ E! _
    我也希望这样。4 `! G% d; t5 B$ {1 z

    ) F+ q" `' U/ P8 ?4 p) h4 ]/ K说到中国,似乎又有一个特点。汉民族纵贯历史的民族、文化优越感,让他们看不起异族敌人中那些英勇无畏之士,再加上汉民族英雄崇拜情结的不断弱化 (当然是相对于同时代其他民族而言,如果和今人相比,古人的英雄崇拜情结还是很强的),所以我们很少看到汉民族为异族敌人的英勇树碑立传的。反之,李广、李陵之于匈奴,杨业之于契丹,宋瑞之于元人... 异族中那种英雄情结还是很深的
    4 [8 C* G7 y# x0 h9 P9 ?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7-7-3 15:36
  • 签到天数: 90 天

    [LV.6]出窍

    15#
    发表于 2014-2-3 23:50:32 | 只看该作者
    清流宰 发表于 2014-2-3 09:29 3 n" ~$ q. L' I2 G
    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 我记得阿诺德叛国的直接动机之一是严重的个人债务问题, 所以才贪图那笔赏金。
    " W$ q6 \  H& e' ]; d* G* i: u  {这也 ...

    / U7 l9 o, {, y) W# Q2 z) p( o( n如果我米有记错的话,西点要塞的建立者、大陆军准将、波兰民族英雄塔特乌什·科希丘什科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打了七年下来,但是他七年一次钱也没拿,独立战争结束后他的工资仍然被拖欠了很久很久,结果此公不得不依靠向犹太人借债度日。
    9 N# v2 b2 l' E4 u/ c
    2 G, z$ B7 p  p* D+ I; `: q欠债的不光他一个啊……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6-1 07:58
  • 签到天数: 244 天

    [LV.8]合体

    16#
    发表于 2014-2-4 08:10:55 | 只看该作者
    路人癸 发表于 2014-2-3 23:50
    & H2 A- j7 L! k/ ~如果我米有记错的话,西点要塞的建立者、大陆军准将、波兰民族英雄塔特乌什·科希丘什科在美国独立战争中 ...
    - k8 \4 R# c$ k1 d& f) z% g
    大陆军遣散的时候,也拖欠不少军饷没有发。7 k, A, e3 ]2 D% q, {3 ~( H; j
    中国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有枪就有钱。 美国是钱袋子牢牢控制住枪杆子。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2-4 10:37: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明山视 于 2014-2-4 10:40 编辑
    0 x  W4 D3 L7 s+ U  j  q, E4 C
    路人癸 发表于 2014-2-3 23:50 ! c: w( B7 h7 Y. e
    如果我米有记错的话,西点要塞的建立者、大陆军准将、波兰民族英雄塔特乌什·科希丘什科在美国独立战争中 ...

      K3 c/ q; Y) H# x' p# M* J0 k& g3 t- \6 J  e
    你说的是Tadeusz Kosciuszko. 很高兴你提到他.他在萨洛托格(Saratoga)战役中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西点有他的雕像

    点评

    他在北美的主要工作是军事工程师。我去年写过一篇他的文章,一直没贴,回头找找扔出来  发表于 2014-2-4 20:32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10-17 07:04 , Processed in 0.044748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