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29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号坑)毛子国潜艇装备发展史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11:26: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白色潜水艇 于 2014-1-12 13:39 编辑
: |9 G1 z3 @" [1 I" M" e7 ~, M/ _
) v1 {. r. h: K: z' e5 \+ W! h- R更新二号坑,顺便鄙视一下当年《舰船知识》增刊的作者,错误一大堆,都快不能忍了。
& U( V8 q/ ~; p*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前苏联设计师共研制了超过五十个型号的潜艇,但按照常用的潜艇分类法则我们把它分为:. ]2 K. [% X; L7 @$ a
柴油机电机型(柴-电型)共9型:W(威士忌)级613型、Z(祖鲁人)级611型、R(罗密欧)级633型,F(狐步舞)级641型、T(探戈舞)级641改型,K(基洛)级877型和L(拉达)级677攻击型(改型为我国签了购买协议的阿穆尔-1650型)。一型弹道导弹柴电潜艇G(高尔夫)级629型,一型飞航导弹柴电潜艇J(朱丽叶)级651型。
8 k3 v$ G) T, o0 W$ U/ DAIP型潜艇2型一615型Q(魁北克)级(闭式循环柴油机型)和617型whale级(蒸汽燃气轮机型,只有С-99一艘)。; g" b# o) ?/ q3 b: E3 F
苏联非核动力潜艇中还有相当数量、品种繁多的特种用途潜艇,这里不展开。( s# L) \' b5 c
一、柴油机-电机型攻击型潜艇/ k: U3 p, T6 g3 q8 w- s9 m
第一代W级和Z级:按照研制当时的划分,W级为中型潜艇,Z级为大型潜艇。这两型艇是用同样的钢材,同样的武器和技术装备设计建造的大小不同的两型“兄弟”艇。比较之下,Z级的续航力和艇员生活居住条件优于W级,主要用于在远离基地的海上交通运输线上攻击敌舰艇、护航编队和单个的运输船,进行远洋侦察,也用于保护本国的护航编队,或进行布雷。下面我重点介绍一下w级。
; i+ H1 E+ f! _% r% P+ ~1946年1月,海军批准了W级的战术技术要求。在预研设计阶段,艇的总设计师是后来担任苏联第一艘核潜艇总设计师的B•H•别列古多夫。首艇于1950年3月在高尔基市(现为下诺沃哥诺德市)的红色索尔莫夫造船厂开工。
- t  n. }3 R1 dW级的主要战技术参数:1 K; g  V4 o- x
水上排水量1050吨,水下排水量1340吨。2台柴油机,2台主电机,2台经航电机,双轴双桨。最大长度76米,最大宽度6.3米,平均吃水4.5米。极限下潜深度200米,自给力30昼夜。武器:首部4具鱼雷发射装置,尾部2具。早期的艇装有1座双管57毫米火炮和1座双管25毫米火炮(火炮于1956年以后逐步拆除)。艇员52人。
$ D2 |7 P3 B% N, W" \/ T 1 u3 b% D, {( M0 v& ~
W级为双壳体潜艇,是典型的大储备浮力、小分舱的布置形式。全艇分为7个耐压舱室;I舱—首鱼雷舱;Ⅱ舱—前蓄电池舱;Ⅲ舱—指挥舱;Ⅳ—后蓄电池舱;V舱—柴油机舱;Ⅵ舱—主电机舱;VII舱—尾鱼雷舱。虽然是半个世纪前研制的产品,但和后来发展的俄罗斯中型潜艇相比,主要设备W级都已具备,可谓艇型虽老,“五脏俱全”,所不同的只是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新的中型潜艇装备了更为先进的设备而已。在总体布局上,除了第三代潜艇开始尾舱不再作为鱼雷舱外,没有根本的变化。1 P& G% Q# N) S, r, C

& ?! l) R# P$ K- ?. n/ ^' ?W级装有经航电机,这可大大降低在经济航速时的噪声。W级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装备有通气管装置,可在潜望镜深度航行时使用柴油机充电,这就有效地提高了艇的隐蔽性。0 r5 \& |" O7 b( {& l0 q
W级潜艇虽然没有立下什么赫赫战功,却在俄罗斯潜艇装备的发展中发挥过重大的作用。
0 t$ B: N1 E3 l, L% P- N9 {首先,W级进行过多次改装,进行飞航导弹装备潜艇的研试工作。
$ G# c2 ^; K1 H+ e6 [- \* |1957年, C-146艇改装了水上发射的单筒П-5型导弹发射装置(于1962-1963年被改回正常的鱼雷潜艇,舰船知识增刊说该艇还曾用来在1962年进行水下爆炸试验,俄罗斯网站未见相关记录,但同型号的c-45艇于1960年10月5日确实在水下近距离进行了水下爆炸试验,潜艇退役);1959年开始,6艘被改装成双筒的飞航式导弹潜艇,这就是644型,其中有2艘先后用了两种不同型号的飞航导弹。艇的排水量增大到1160吨;从1958年至1962年改装了装备4具П-5型导弹发射装置的665型,一共有6艘,排水量增加到1490吨。: v# [/ U& N/ ?1 U

% |* I6 G' q2 G7 P1 E在613АД型上进行了SS-N-7 “紫晶石”导弹的水下发射试验。( u" D0 J* U  x- M/ ]$ [4 u: F
在W级上进行飞航导弹改装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后来就用来发展一种新型的飞航导弹常规潜艇,这就是J级(651型)。核潜艇研制成功后,又继续发展了多型能从水下发射飞航导弹的核潜艇,其最后一型就是著名的O级(奥斯卡级,949和949A型)。; \5 S* l/ d9 ~0 U$ j
在613 Д4型C-229艇型上进行过弹道导弹从水下发射的研究工作。
- O5 A& Y$ ?* i: j8 i7 a4 }在发展潜艇的多种装备上,W级也有不小的贡献。
, w* R4 u6 X' n7 o% u  |在发展鱼雷武器方面有:在613PB型上进行过新型鱼雷的试验,613Ц型是一型加大了鱼雷发射深度的艇。) @  q' [% N) p
在研究失事艇员逃生设备方面有:613C型是用C-43艇改装成进行自浮式救生钟试验的艇;666型是用C-63艇改装成的试验救生艇,以试验“干法“和“湿法”失事艇员救生方法。* o9 ?: `1 ]* b* v$ M# E
C-273艇在1980-1986由“天青石”设计局主持进行了燃料电池AIP推进改造试验,暂用名“卡特兰”(舰船知识增刊说是在70年代,对一艘W级(C-296艇)进行了改装设计,用于进行燃料电池试验。这一说法有误)。  c6 V7 D) f9 P! L4 p
    613B型是加装了新型声呐站的艇。在1961年,按640型改装为雷达巡逻艇。这型艇一共改装了4艘。为了配合664型(一种大型运输布雷核潜艇)的研制工作,用了一艘Z级(输送)和一艘W级(接收)进行了燃油输送-接收装置的改装。1964年底在巴伦支海冬天复杂的气候条件下进行了燃油在水上和水下状态的输送和接收。试验结果表明,在水下状态由一艘潜艇向另一艘潜艇补给燃油是可行的。也是由于冷战时期苏美的军备竞赛,于1966年停止了已开工的664型的建造,而将船厂的生产能力转用于建造导弹核潜艇。$ u5 g4 a6 [+ c. C; b" n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57年10月10日在C-144艇上进行过携带核弹头的T-5型鱼雷国家实弹检验。
5 u3 X2 C# S* ], h( a试验参数:于新地岛附近先后发射两雷,发射距离约10公里,每个战斗部水下爆炸威力等效1000吨tnt炸药。第一枚鱼雷发射后潜艇全速躲进了海角,由于减少了装药,第一枚鱼雷未能达成既定目标,不得已才发射第二枚。摧毁了两艘驱逐舰、两艘潜艇、两艘扫雷舰及若干小型船只。通过试验后Т-5型核鱼雷被命名为53-58型,但不要命还是有限度的,Т-5型核鱼雷实装威力3500-15000吨,他们没有疯狂到上实际装药)。它成为苏联海军装备的第一种核武器,并成为用于在海洋战区执行战役战术任务(首先是与敌大型水面战舰和潜艇作战)的苏联和俄罗斯多用途核潜艇上核鱼雷的鼻祖。
) R4 d  g) q+ o% T( p, A   
! m- n" q8 I* @; ~- i: C    建造数量和转让出口数量之最
3 w  V% F! b" F9 `% F   
8 L+ G, \- ?' q* G    W级潜艇在红色索尔莫沃工厂共建造了113艘。尼古拉耶夫的黑海船厂建造了72艘。在列宁格勒的波罗的海工厂建造了19艘。在远东的共青城建造了11艘。W级共建造了215艘。在和平时期一型潜艇建造这么多艘是罕见的。最后一艘W级由波罗的海船厂建造,1958年6月交艇。
9 J7 y  w4 p) Z' I5 I" v+ {    W级潜艇共出口转让给很多国家。其中,印尼12艘、埃及10艘、叙利亚3艘、波兰4艘、保加利亚2艘、阿尔巴尼亚3艘和朝鲜5艘。1954年将技术资料转让给我国,有偿转让W级的建造权,提供成套器材设备和资料,并派专家来我国指导建造。这就是我国的6603型中型常规潜艇。后来在1959年又第二次有偿转让633型(R级,我国命名为6633型)和629型(G级,我国命名为6631型)的建造权以及部分器材设备。. \2 L' I! z/ [- n& x9 Z: K
! @$ p4 V7 Y  r1 L3 Z1 I) c' {
    我国的潜艇设计人员、建造人员都曾受益于W级的转让建造工作,通过学习W级潜艇的设计和建造,结合自己的经验成长和发展起采。我国的潜艇部队也是从学习掌握苏联二战期间的Щ级和C级潜艇,过渡到掌握W级的作战使用,进而发展到使用R级潜艇和自行研制的新型潜艇而发展壮大起来。: t- ?( x+ p6 ?4 P& I, L# R
    直到今天为止,除苏联外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曾向我国提供过一艘象W级潜艇那样全面成套的技术资料、材料、设备,并派专家从技术上指导我国潜艇建造,还从军事上来培训我国的潜艇艇员,学习掌握潜艇的作战使用。甚至可以说,有了这样的基础,在1960年8月苏联撤走专家,中断器材供应和援助后,我们终于能克服困难走上了潜艇自行研制的道路。- u+ {4 k1 C+ P* r( J

评分

参与人数 10爱元 +56 学识 +2 收起 理由
大地窝铺 + 4
MacArthur + 10 + 2 涨姿势
兰凯 + 4 谢谢分享
维京老海盗 + 2 涨姿势
山远空寒 + 8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7-4 11:03
  • 签到天数: 814 天

    [LV.10]大乘

    沙发
    发表于 2014-1-12 12:06:36 | 只看该作者
    吼吼,沙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13 03:5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板凳
    发表于 2014-1-12 13:23:38 | 只看该作者
    W级的主要战技术参数:2 d3 Y% a4 }: b% m5 \
    + ~  }2 {$ x/ ^, K2 [# v/ \
    . q6 Y5 B+ ~2 X1 W/ M! ?; i水上排水量1050吨,水下排水量1340吨。2台柴油机,2台主电机,2台经航电机,双轴双桨。最大长度76米,最大宽度63米,平均吃水4.5米。极限下潜深度200米,自给力30昼夜。武器:首部4具鱼雷发射装置,尾部2具。早期的艇装有1座双管57毫米火炮和1座双管25毫米火炮(火炮于1956年以后逐步拆除)。艇员52人。

    & Q  Q$ ]4 B7 M# V+ B% ^* y1 H% C+ D1 ^; V
    最大宽度63米应该有个小数点?

    点评

    已经修改,谢谢!  发表于 2014-1-12 13:4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4-1-12 16:58:40 | 只看该作者
    给小白的W补两张图
    + J2 l; D4 d8 T/ }6 r. ~+ } 8 Q0 t, ^# U2 X* P+ c4 r! N, ?: y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17:05:45 | 只看该作者
    维京老海盗 发表于 2014-1-12 16:58 . N  c$ o+ b2 ?
    给小白的W补两张图

    8 K- F5 i5 i2 V* g3 b你补什么不好,用c-189.
    * U& q8 T: ~5 |
    0 s- P+ ?% N6 ?3 I4 W' j/ U- ]这艘艇停在圣彼得堡市区涅瓦河上供人参观,我上去过。
  • TA的每日心情

    2021-2-5 00:48
  • 签到天数: 1421 天

    [LV.10]大乘

    6#
    发表于 2014-1-12 19:33:19 | 只看该作者
    老大哥当年还算厚道。中国海陆空基本靠了老大哥的“助跑器”,坦克、军舰、战斗机、潜艇、战术导弹、舰对舰导弹、空空导弹、地空导弹、轻武器等等等等。虽然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但是老大哥当年推那一下还是很有作用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13 03:5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7#
    发表于 2014-1-15 12:17:58 | 只看该作者
    刚才看了一段俄拆最大潜艇的视频。想问个问题,潜艇的发动机如果大修,好像工程量非常大。所需的部件、材料、机器设备等,基本上不可能从潜艇舱门出入。难道需要把发动机舱顶整个切割开,等完工后再焊接上?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13:52:37 | 只看该作者
    大地窝铺 发表于 2014-1-15 12:17
    3 s# \7 X' ]- K刚才看了一段俄拆最大潜艇的视频。想问个问题,潜艇的发动机如果大修,好像工程量非常大。所需的部件、材料 ...
      `8 S  r- b5 @! w* K
    没错,设计的时候就预留了可拆板。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4-5-22 23:39:29 | 只看该作者

    RE: (二号坑)毛子国潜艇装备发展史

    白色潜水艇 发表于 2014-1-15 13:52
    ; V# x- L* I% f+ ?" H; d+ O7 A没错,设计的时候就预留了可拆板。
    * i; W1 i9 ?* ?' Q  }' i3 Z& s  P
    请教白老大,俄国拉达型潜艇的aip据说是燃料电池技术,俄国的燃料电池技术路线和德国212级区别大么,储氢是如何实现的?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4-27 20:41 , Processed in 0.053997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