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3-6-20 19:55 编辑
' A7 A* C4 F6 N0 t+ v& q5 A0 b; j+ \6 y9 t# j/ y5 ?. W* M
今天BBC有一段新闻关于阿里巴巴。说起来,真是孤陋寡闻了。我知道阿里巴巴,也知道淘宝、支付宝,但没有把这几家联系起来,结果阿里巴巴是B2B,淘宝是阿里巴巴的B2C/C2C,而支付宝相当于中国PayPal。新闻里还提到微博相当于中国Twitter,应该还有百度相当于Google和wiki,不过还没有中国FaceBook。. O! t6 [$ {0 I
* Y' h* Q- x8 i8 \) X
有意思的是,阿里巴巴在欧洲有分部。更重要的是,就eCommerce而言,阿里巴巴相当于Amazon和eBay的总和。这非常厉害了。到今年年底,预计中国的网上商业就要超过美国;到2020年(甚至可能2017年),将相当于美国和欧洲的总和。网上商业当然不是全部,但这是发展最快的一块,有望在不远的将来超过brick and mortar的实体商业。这非常厉害了。& Q. l) K. D% d1 B: D% N
9 i. v8 y& I: A更加厉害的是,阿里巴巴不是关门老虎。BBC用一个茶叶的例子。一家英国茶叶公司用中国出产的茶叶,运到英国调配包装,然后通过阿里巴巴向中国推销。然后加一句:如果英国公司可以向中国出口茶叶,那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换句话说,阿里巴巴不光是中国向欧美的出口渠道(比如中国向瑞士出口巧克力和手表 ,呃,说不定已经有了?),也可以成为欧美向中国出口的渠道。随着中国人购买力的提高,这种双向贸易的重要性越来越大。生意做大了,不光常规贸易得益,国际快递也将成为增长热点。阿里巴巴按部就班把电子商业的阵地占领了好多,物流这一块别忘了。
+ y+ g! E1 k) n8 M, J0 \! D
: ^4 q v) a, [4 ]2 F& u& k" `阿里巴巴的崛起还有几点值得注意的: [* }% b1 }# ~; v3 V" `, ~, [
! h, I2 K0 W9 K0 \; @' v# Q) ?
1、阿里巴巴是“正宗”私企,到现在为止,没有人像指责中移动、中石油那样指责阿里巴巴的垄断,尽管阿里巴巴事实上垄断了中国的电子商业。
$ x7 W1 T* `5 b# {5 n7 h# ?$ F2、阿里巴巴的私企性质也证明了一点:即使在中国,也不是只有央企才能做大的。这对阿里巴巴在国际上上市有好处,哪天阿里巴巴购买外企也可能面对较少的障碍。1 a3 c. i0 i: M+ ?( q) M
3、在普遍缺乏诚信、信用扫地的中国,最需要诚信和信用的电子商业反而逆势暴涨,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现象。这是一种草根的诚信,是“体制外”的诚信,但似乎是当前中国最靠得住的诚信。电子商业是如何建立和维护商家和买家信誉的?如何把这种诚信观念和实践扩大到整个社会?
' O) B. H: o6 p2 Z8 ~
% o0 [- Q2 g0 d2 i, FBBC还有一条新闻,和阿里巴巴没有关系,但和中国经济有关。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正在访问中国,BBC用的词汇很有趣,越南国家主席访问的是mainland,而不是China。mainland不是一个国家。通常来说,BBC只有描述港澳台与大陆关系的时候,才用mainland,有时连那也用China。但用到国与国之间,总是China,最起码是mainland China。莫非BBC也把越南作为中国的一部分了?还是舌头懒,mainland了就省却China了?) Y! h c0 j5 {0 J
+ D+ [: n$ X* f9 T2 \) y5 S& J越南和中国双边贸易达400亿美元/年,中国对越南出超(除了台湾,还有不出超的地方吗?),越南希望平衡贸易。老实说,中国可能还不屑挣越南的外汇,能平衡自然不会故意弄出很多出超来。越南希望增加农产、海产出口,估计还有轻工产品(服装、小商品?),农产、海产没问题,服装和小商品一时比较难,以后可能也有戏。越南还希望中国加强对越南投资。有意思的是,中国已经连续10年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这个趋势看来很难逆转。这决定了几件事:% t8 g5 Z1 `3 S6 t
& t: S' x+ G0 h4 G( b# U
1、中越之间南海问题将动嘴不动手。中国已经不屑动手了,没必要,也太难看;越南不光军事上动不了手,在经济上也动不起手了。脑袋跟着屁股走。克林顿到布什到奥巴马想通了,越南没有想不通的。
: E* m; W& s- S7 P% A2、美国、日本、台湾用外贸和投资拉拢越南,到头来弄不过中国。以后只会越来越弄不过中国。这不是中国大巴撒钱的结果,而是中国出口的商品更加符合这些发展中国家的需要。iPhone和魅族手机相比,本田摩托车和嘉陵相比,Moen或者Delta水龙头和不知名的中国品牌相比,哪个更适合越南的消费水平,这个一点悬念也没有。中国进口也一样,13亿人分摊下来,那几个白虾、石斑鱼连个泡泡都没有了。中国的初级制造业现在世界第一,投资越南的话,也是越南最对胃口的。# S+ E4 M, {" i8 e& F8 `
3、越南是ASEAN里挑头跟中国干的国家,现在立场不坚定了,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早就不坚定了,接下来菲律宾能坚定很久吗?
% c" ]0 Z- R' t9 w! G9 T4、亚太与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但随着中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重心(注意,是重心,而不仅仅是中心),亚太没有选择,只有向中国靠拢。中国要注意别犯沙文主义的毛病,别计较历史上的鸡毛蒜皮,搞定周边国家是做的到的。周边搞定了,大中华的崛起就水到渠成了。
$ b& m$ Y( u% t: U1 x8 q' s$ P: G d, o' m
中国崛起或许会成为大陆文明崛起的一个先例。欧洲中世纪之前,法国曾经是最强的国家,这是大陆文明,但那时还没有海洋文明的挑战,法国也没有像样的对手(除了昙花一现的摩尔人进军北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的崛起都得益于海洋,英国最终成为海洋文明的代表,以后英国的接力棒传到美国,继续海洋文明的辉煌。海洋文明强调布点,强调远交近攻,在经济上则强调贸易;大陆文明强调连片,强调近交远攻,在经济上则强调自足。所不同的是,这一次大陆文明比海洋文明在贸易上更强,远攻不是用刀剑与血火,而是用微笑和商品,以后还有投资,双汇用79亿美元买Smithfield,中海油用150亿美元买Nexen,投资越南还不是小菜一碟?, s: B% J& l6 A% V% A3 q9 ~" R
; g* s* M p& h: i$ f
缅甸大选后西方和日本拼命拉拢,一方面把缅甸从中国拉走,另一方面也看中这片经济上的处女地。缅甸当然希望有更大的实质自主,希望摆脱过去只有中国可以依赖的局面。这和911之后巴基斯坦的情况差不多。中国不要慌张,沉着应对,缅甸“跑不了”的。道理和越南一样。* C- p" n3 h& t# L2 w; ?
C* x$ x* J n: a, @- I
未来的100年会非常有趣,可惜我看不到了。顶多看个30年,可能还不到那个时候就该老眼昏花、老年痴呆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