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昨天 06:11 |
---|
签到天数: 2408 天 [LV.Master]无
|
本帖最后由 李根 于 2013-2-10 21:05 编辑
4 P/ ^0 q* @' a3 E
; t* a, @5 V' V9 B5 u& k转眼新春又到了,幸福生活的人民,蒸蒸日上的国家,日益强大的人民军队,但那些为了这一切变得可能而倒在前进路上的人们,他们又在哪里呢。马伯庸亲王原创过改变历史的黑衣人故事,让一伙身着夜行衣的黑衣人,在关键时刻出来搅局,从而改变历史走向。顺着他的思路,俺在这个新年续写几段,记下此刻的心情。
: b5 R1 x3 V1 T& P8 s" I, w1 b `+ K
引用《三体第二部——黑暗森林》中章北海的话说,“我第一次为无神论者感到一些遗憾,否则我们就可以怀着希望在某个时间某个地方最后相聚”。即使不能相聚,俺宁愿相信他们的英灵一直在天上注视着人间发生的一切。1 H; n8 |- Z8 ?- B* K& J7 J, U6 t
" B6 U( q3 O! T
9 ?8 U7 p' _2 X' S
牺牲在长征途中的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 R T& z e5 c0 J( L+ e
7 O' ^( x R* g0 R# e A遵义城下,在距护城河仅五十米远一个小土坡上的草丛里,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正在用望远镜观察敌情。“参谋长,彭军团长让你和十一团负责同志立刻一起去指挥部,中央有新的指示。”一个黑衣红军战士小心地匍匐过来,附耳低声说到。几个人一起小心地匍匐着离开隐蔽处,薄暮中的敌人竟然没有察觉。
- p+ ]; x. H( C, o( M* p. c4 R) D4 S5 v, K: L1 O* E( Y
长征途中打遵义的时候,张爱萍带着团参谋长蓝国清,陪同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抵近敌前沿,三人隐蔽在距护城河50米远一个小土坡的草丛里,寻找一条便于部队向前运动的路线,以便夜幕降临时发起总攻。按作战条令,这个距离比一线步兵班的冲击发起阵地还要靠前,太冒险了。谁也没想到的是,一个小通信员居然从后面摸上来,是要报告什么情况,邓萍交代了一句,那个小战士就趁着薄暮飞身跑回,这一下,把他们三个给暴露了。那样近的距离,一排子枪弹扫过来,惨剧就发生了。张爱萍后来回忆说:“那是九响棒棒(一种步枪,俗称九响枪),从前额打进,后脑壳出来,血溅了我一身……他是黄埔六期的。”- _ p# B2 N7 h5 p& C/ K. {, T( @
, S3 L j4 O1 S![]()
6 G+ S' v2 V+ i% g2 f牺牲在抗战中的八女投江# s$ Z9 \) j2 W" O# @; g! ` E
/ D* D+ r: F4 m# [0 ^/ y( ^八位中华民族的优秀女儿坚定地朝河心走去,湍急的河水眼看就要把她们年轻的身体吞没了。岸边的野兽们还在嚎叫着嘶吼着,突然,下游开来一条黑色的气垫船,密集的速射炮火力向鬼子们覆盖过来……
/ V# f, O# ~% g* n0 [0 |6 k
* b4 L" P# X, U9 L+ E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在乌斯浑河边被打散,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芝、杨贵珍、郭桂琴、黄桂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落入日军包围圈。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在背水作战至弹尽的情况下,她们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高唱着《国际歌》,集体沉江,壮烈殉国。牺牲时,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4 ^ F; D& W) {2 W C5 q# X
0 ~6 k# B* M S: Y![]()
- t0 D& a0 j) f1 B2 b牺牲在解放战争中的董存瑞
4 l. K, H1 R0 v8 D- W; V4 z- D$ n2 x6 ?* r- h6 V, R
董存瑞抱起炸药包正要冲向小桥,被一个黑衣人动作麻利地按住了,一梭子子弹打在战壕外面不远的地方。“好险啊!同志,谢谢你!你是哪个连的?”“我是上面派来的,支援你们打隆化。你看,这是PF98攻坚火箭筒,口径120毫米,专打各种工事。”一阵巨响和硝烟过后,暗堡化为废墟。董存瑞惊喜地抱着火箭筒看了又看,问黑衣人道:“同志,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啊,这是生产单位,北方工业公司。”“那这几个数字呢?”“出厂年份嘛,2001年。呃……”, I. d0 t2 m1 l
+ S( _' l: S0 P0 }
董存瑞,河北省怀来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32师96团2营6连2排6班班长,小时候读过几天书,后因家贫而辍学。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荣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荣获勇敢奖章三枚、“毛主席奖章”一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县的战斗中,因部队受阻于敌军的桥型暗堡,董存瑞毅然抱起炸药包,冲至桥下。因身边无处安放炸药包,危急时刻,董存瑞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体充当支架——手托炸药包,英勇牺牲,此时,未满19岁。
; x- B$ G. p" t! z; y: e! Q/ q" I& e
% Z. f; K! I6 L6 e# ^
牺牲在抗美援朝中的邱少云" e) D e! l e/ Z& d( S
2 j/ m6 ?! a+ Y1 ~3 H9 i我军阵地到三九一高地之间,有着三千米宽的开阔地,这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为了缩短冲击距离,出奇制胜、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我军决定在发起总攻击前一天的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邱少云所在连队接受了这一任务,就在高地东边的一条长满蒿草的土坎旁边隐蔽着。每个人从头到脚插上了蒿草,风一吹,人身上的草和地上的草同时摇动,看不出一点儿伪装的痕迹。心怀狐疑的敌人正要打燃烧弹来确定没有潜伏部队的时候,忽然天下起了雨,很快越下越大,风大雨急,连看都看不清远处的景物了。高地上的敌人摇摇头,放弃了。此时的空中,黑衣人机组驾驶着一架隐形大运,正来回播撒着干冰和碘化银粉末。
: ]% {6 \4 E1 v: p0 z( @4 U o* s! C) i& \( l
邱少云(1926~1952),革命烈士,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在一次执行潜伏任务时,不幸被敌人燃烧弹击中,全身被火焰燃烧,但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影响整体战斗部署,始终趴在火中,纹丝不动,直至光荣牺牲,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整场战斗的胜利。
0 b; l0 f1 g( n5 [0 ^# ?& B. h7 v9 |) f6 w$ x& r6 x. S
![]()
% h/ a- I& \% Y8 g. ^+ `牺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雷锋
3 R* H" ~; d, f$ T5 [! }- x; {" f! f6 a( j1 `0 U, B& d0 L) F
雷锋正要下车指挥倒车,突然发现一个黑衣人正抡着大斧砍后方不远处的一根木杆。“什么人?破坏群众财物呢!”雷锋跳下车去阻拦,却不知那黑衣人用的是什么神兵利器,三两下就把木杆砍成一堆劈柴,发出几声怪笑之后腾空而去。- U7 H* N R7 [. Q+ R
1 x' e" H9 \$ x: Z5 B9 p; n. p: R
1962年8月15日,雷锋与战友乔安山在准备前去洗车时,雷锋下车指挥倒车,车轮打滑,碰倒了一根晾衣服的木杆,这根木杆打到了雷锋左太阳穴上,雷锋当即昏死过去,经抚顺市望花区西郊职工医院抢救无效,于12时5分不幸英年早逝,年仅22岁。3 y, u: N( p8 L- M4 c
3 N+ m+ ^1 c6 B: I6 O! n: O8 e( i. ^![]() # N }1 ?5 {4 s$ }% l
![]() ![]()
: W7 f. x1 ?: q. `3 t; W1 Z4 ]' \牺牲在飞机坠毁中的王若飞、叶挺、邓发、博古# c) V( `: ]4 C
; P4 g0 p5 g3 H/ U( F! r6 p' V) t8 W
飞机在山区上空兜了很多个圈子,所剩油料已经不多了。“The fog is too heavy!”飞行员焦急地喊道。忽然在机舱里出现了一个不容置疑的声音,“佛洛米!!!”飞行员望向窗外,发现雾中出现了一个身穿蝙蝠侠飞行服的黑衣人,正在双手前伸平飞,身体周围是一圈航行灯。飞机跟随黑衣人穿云破雾前进,乘客们不禁惊叹起来。“若飞同志,你见过这种事情吗?”“从来没有。希夷你呢?”“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奇事啊。”6 D R. {+ \2 M4 U- j. Z
7 l1 p0 }' c) W; K, l
1946年4月8日,王若飞、秦邦宪、叶挺、邓发等,乘飞机离开重庆返回延安。因天气原因,能见度很低,飞机中途迷失方向,不幸在山西省兴县黑茶山上撞山坠毁,同机13人全部遇难。
! C7 _4 l8 T6 a) u3 S1 V) N$ [6 G, _& |. C
![]()
- i0 v4 | Y4 g, b" u黑衣人陈赓2 y$ ]$ Z: y1 U& O8 p) E' a
! L6 V1 v* @: ~* @ R
东征军又一次惨遭挫败,陈炯明的人马潮水一般拥杀过来,眼看指挥部已经守不住了。“我在黄埔一再教导你们,战死则罢,不战死则杀身成仁,今天我要实现自己的诺言,不辱黄埔之威名!今天就是我杀身成仁的日子!”总指挥悲壮地挥着手,不由得声泪俱下。“天下可以无学生,但不可无校长!”黑衣人拦腰扛起总指挥,奋力冲了出去。
0 n3 ]- T$ k7 W* p9 g; P9 ]2 e7 B! u, J2 `% u1 Z2 G/ M
1925年10月中旬,东征军在向华阳进军途中,第三师遇到优势敌军的猛烈抵抗,久战不克,反被敌人的钳形攻势所困。东征军总指挥蒋介石亲临前线督战,希图激励士气,扭转战局。该师系最近由粤军改编而来。虽奋力苦战,但毫无改观。在敌军冲击下,全线崩溃。蒋介石环视左右,只有连长陈赓寸步不离,紧随身边,而总指挥部的其他成员已各自逃命去了。蒋介石心力交瘁,万念俱灰,几欲杀身成仁,被陈赓竭力劝止。此时追兵更近,蒋介石因受伤而不能走动。陈赓背起蒋介石后撤。最后来到一条河边。陈赓命令部下占领滩头阵地,掩护蒋介石坐船渡过河去,脱离危险。
9 {3 C+ l( U8 n! P) K" C& ^: a
: L$ [5 F; u( p+ y5 s / c6 J! t$ a4 ]/ @) Y$ _7 C0 h
刘伯承和家人合影
1 x- q2 D# i! d5 B
% T% m3 X; [) H3 Y7 V U, X8 j+ [夜深了,孩子们都已经熟睡。潜伏了很久的特务拔出暗藏的利刃,正准备对五岁的刘华北下手。突然脑后剧痛,眼前一黑,软倒在地。背后一个黑衣护士手握半截实心粘土红砖头,嘘了一口气:“好险,差点没赶上。”" \. M' v+ _! x6 w
# k* j0 P1 l% ]$ ?" V7 r# U1945年8月上党战役前夕,刘伯承的二女儿,五岁的刘华北在延安保育院遭到特务杀害。刘伯承元帅晚年辗转病榻,提起女儿被害之事时,仍然十分难过:“二女儿的案子没能破,我是死也不瞑目啊。”
2 ?5 n) f$ M# t; W7 A8 T
, e) V m$ ]* _0 g& F 2 S7 Q: a* g% G& ~& R* [- P
牺牲在长征途中的红五军军团长董振堂! d/ Y4 e2 J' l# w4 {5 A8 [5 U8 S
5 }1 y$ E8 p; _' f( o% C; e0 X
高台城楼上,红五军军团长董振堂疲惫地眺望。连日血战,伤亡惨重,弹药奇缺,五军团所剩不到一千了,其中还包括妇女和孩子,而对面是两万穷凶极恶的马家军。难道能征善战屡立战功的红五军团,就要覆灭在这甘肃小城吗?远方的地平线上,此时出现了一个黑衣骑兵师,人人胯下蒙古马,手中波波沙,腰系马刀,成攻击队形展开。同一时刻,临泽、倪家营子附近,出现了同样的情景。
2 b& }$ d4 E* i/ b6 K9 ]5 L: K0 `- ~5 V& q6 \ v* p5 [
1937年1月上旬,西路军进至临泽,高台一带。1月12-20日,马家军猛攻高台,高台失守,5军全军覆没。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和3000余名将士牺牲,董振堂人头悬在高台城楼。2月1日开始,西路军与马家军在倪家营子血战40天。3月14日,西路军仅剩3000余人撤进肃南县石窝山,并在此召开西路军军政委员会最后一次会议,决定将剩余部队编成3个支队,分散行动。0 `5 c6 {) t8 @
# ^8 o4 v. W( {8 B2 @7 F4 X
![]() 8 L) c1 e( M; j: T
土地革命中被错杀的段德昌、柳直荀
; B6 N. L% @2 ~3 u
3 C0 \/ @8 [) b4 m1 h, x“夏曦同志,我是洪湖区委负责接头的同志,终于迎到你了,太高兴了。贺龙同志、关向应同志、周逸群同志、段德昌同志、万涛同志、彭国材同志、宋盘铭同志、柳直荀同志、潘家辰同志、王炳南同志、陈协平同志、尉士筠同志、张宗理同志、侯蔚文同志、刘革非同志、彭之玉同志、张昆弟同志、段玉林同志、孙德清同志、戴君实同志,还有湘鄂西苏区和红二军团的干部战士群众,都在热切地期待你的到来,把中央的最新指示带给我们。”黑衣人一边热情地招呼来客,一边把一杯搀有KCN的热腾腾的茶水奉上。
7 L% K4 O: e3 Y5 |* K& g$ r' T! `% p2 O- N. F3 ^/ L5 j; ^1 u
夏曦,中共早期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1931年3月被派往湘鄂西苏区任分局书记,并兼任红二军团政委。在位前后只有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展开大规模的肃反行动,竟然冤杀红军和根据地干部战士和群众达数万人,红二军团和湘鄂西根据地的创始人和骨干力量几乎损失一空,其中包括彭德怀的入党介绍人段德昌,还包括毛泽东在“我失骄杨君失柳”中所指的柳直荀。% I! J9 g3 x' y
6 w5 d5 ]* Z" s0 ]0 q8 _2 S' ]: i
4 E. A4 o# A% o# r0 k, l
抗战时的林彪& f$ m$ B$ A$ V
1 n1 q" d1 U/ ]' C' Q
晋西南山区的春天,早晚多雾,云烟笼罩,漫山遍野。忽然从防区外传来了马蹄声和马的嘶鸣,哨兵王潞生地握着自己的步枪,紧张地眺望着前方。只见一个军官模样的人,身穿黄呢子日本军大衣,骑着一匹洋种马,正朝自己的防区飞驰而来。他正要瞄准射击,旁边的黑衣班长挥手制止道:“阎长官有命令,活捉一个日本军官,顶击毙十个的功劳。谁也不许开枪,一定要活捉这个胆大包天的家伙!”& t4 o% G$ e" L- q' k! ^
3 J" [( x6 h" p2 D$ [* _: e/ K" T1938年3月2日,因国军阎锡山部失误未将相关信息下达至基层,身着缴获来的日本军服的林彪在途径其防区时被哨兵误以为是日军向其开枪,受了严重的枪伤。经检验脊髓神经受伤而结疤,并因此留下了困扰终生的植物神经紊乱症。
) L9 V* r; D9 u( b
' P1 @1 I9 w* v9 \2 H' {2 M {+ j/ ^( ^1 C# K$ W. W8 H
罗阳在辽宁舰上以降落中的舰载机为背景留影, m5 y6 s6 g- b$ J T4 m" Y! ^9 [
3 X, _/ ?! y% Y
从辽宁舰上胜利完成了舰载机起降试验下来之后,总负责人罗阳突然觉得有些不适。胃怎么这么疼?额头冷汗直冒。面对欢迎的人群,他觉得自己的意识开始模糊。突然有人扶住了他:“您好!是胃痛吗?我这里有特效胃药。”总负责人接过来,不假思索地吞入肚里,很快感觉好多了。“这位黑衣同志,多谢了!你是哪个单位的啊,为什么从来没有见过你。”“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您刚才是心绞痛,不是胃痛。您的心脏有大问题,赶快去医院吧彻底检查吧!!!”黑衣人一边大声喊道,一边把药的包装纸递给总负责人,上面赫然是硝酸甘油字样。
4 z/ E& T( L8 b- F9 h
! q4 N+ o0 a+ \罗阳(1961.6-2012.11.25),辽宁沈阳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2012年11月24日,我国航母舰载机歼-15成功起降辽宁舰,创造了历史。罗阳18日登上辽宁舰,参加舰载机起降试验训练。此次海试过程中,罗阳曾经感到过不适,但并没有中途下舰,而是一直在辽宁舰上与科研人员和官兵搜集整理起降试验的相关数据,一直坚持到起降试验成功。25日中午,海试完成后他与全舰官兵拥抱告别,走下航母后告诉同事身体很难受,在送往医院过程中发生大面积心肌梗死,到达医院后经抢救无效去世,享年51岁。由于心绞痛是放射性的,比较常见的是感觉胃痛,所以未能意识到是心脏问题。当时如果有人递上几颗硝酸甘油,他很可能撑过难关。# Q: [' ~% \* X8 U! ]
% A% Y; y8 ~- T
《蝶恋花答李淑一》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一日/ k' J8 p# N \0 e) I
/ Q3 h* v0 c# E" z
我失骄杨君失柳
( `6 M7 L4 T8 l: V, D6 L3 T
% p3 i/ x3 I6 s0 j+ k: U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 W. A% W- k* r5 p6 o6 K- _7 l& y% @
问讯吴刚何所有
~ q, R1 T w/ f
$ }1 K! [: S& ]+ j3 @# d$ Y) j吴刚捧出桂花酒
4 |0 |" h0 b: b8 e; E& w5 h3 w5 G, C
寂寞嫦娥舒广袖
8 T! H* z7 t) i ~8 S! _
2 C; y& y) j1 E9 n! R* F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u, u% U$ t! w; A9 l- M; ?% e6 y
P+ Q8 A% R: y2 A8 m忽报人间曾伏虎2 j4 f& m$ c) O$ U' x$ C% C1 D
x% Z! E; n4 X
泪飞顿作倾盆雨
- y" S4 V! Q# ^2 j) E; ~
" R% V2 v+ r: N. k7 S" E+ v6 u6 p9 S D# X% k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