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军的众多情报机构里,有这么一个单位。编制很小,地位很高,权力很大,凌驾于其他情报机构之上。如果大家把军统(保密局)看做横行无忌的锦衣卫的话,这个机构就是对锦衣卫呼来喝去的东厂,不过这个机构里面的男人是完整的男人。- k( ]* l* b: u, k
1 M+ {3 O5 f7 c1 s" Y: {
这个单位真的很横吗?是的,真的很横。几年前的资料显示:反情报队在台湾情治系统中,是编制最小的单位,总部下设五个科,任务分别为情报搜集、侦防、监听、人事和后勤,另有南、北、中三个站和17个外勤机动组。反情报总队的公开任务是负责军中风纪,但实际上这个单位因负有特殊使命而拥有很大特权,专办军中大案,并为总政战部搜集各地政治情报。在办案过程中与“国家安全局”、“军事情报局”均有协调关系。与此同时,还有清除政战系统中政敌的任务,为此又有“政战制度的铁卫部队”之称。(是不是觉得这个介绍词有些面熟呢?)
: z5 ^% y1 G& z9 b7 r" C/ ^
4 |/ `( A z7 |/ q2 N! R, ]* F5 `反情报总队在各部队的营区附近都设置于它的机构。这些机构不仅搜集部队的考核资料、演习地区状况等情报,令军中上下更恐惧的是它还有权在任何一条军用通讯网络上进行监听.并可以随时检查军中情况。台湾三军中无论官职大小几乎都有可能被反情报总队盯上。由于反情报总队拥有的种种特殊权势,有人称它为“东厂”。1 d0 p: n' _% G' @+ ~# _ p
/ b. @3 w; c* S& z& I' U" Q" c& E9 ^. C这个机构的之所以这么厉害,来源于他的第一任顶头上司——还是太子的蒋经国。反情报总队隶属台湾“国防部”,直接上级单位是总政治作战部。总政治作战部的第一任头目,就是蒋经国,主持总政治作战部,也是蒋经国从特务工作入手,逐步接手军权直至当上第二任蒋总统的开始。6 {+ O2 U/ ]8 O1 }3 F4 O! x7 f
/ W: a0 I0 w; u5 [) z9 [: |3 L$ K* F鉴于解放战争期间KMT的情报战接连失利,在美国顾问的建议下,蒋介石建立了这个结构。这个机构权力之大,它的命令一经发出,即便是统帅部,也必须执行。在这个机构里面,也有共谍,而且是队附。8 I% S% B$ u3 H! I& O
- D4 e8 T( b- U3 F" ]
这里面的共谍,是没有特务敢去调查的。查这里面的共谍,无异于小鬼想去找阎王爷的不痛快,除了嫌自己死的慢,没有第二句话好说;这里面的共谍,如果需要的话,给碍手碍脚的特务安个“共谍”的帽子杀掉,一般不会有人出来说话的。$ _- I" I9 e: Z# n4 i0 T( e1 x
' D9 h! |% ^3 [. `6 f" o
这个共谍就是张力化,又名张德钦。
) q m& J+ x6 R% B
t* [ W2 |" h8 O3 c V. K反情报队刚刚组建的时候,对成员的要求很高,要求既有资历、又有能力、还要对凯申公绝对忠诚,大致是这些条件:8 \- F7 u/ ~ O# k; @2 l1 R0 ~" o
, t4 Q$ d4 E( E
1. 军校正式毕业生。这样戴笠、毛人凤、韩练成等人统统不能入选了,戴笠没有毕业,毛人凤是混文凭的文职人员,韩练成没上过黄埔军校,是因为有救驾的功劳,被列入名册的
& p. f& N* X! i6 T3 G% b2 ^ {3 J' M4 D6 g! c" E/ n
2. 连级以上军官。这样淘汰的人反而少,但是要是和下面这条结合起来就不容易了
& |1 {4 V1 k/ t# _: I; |8 s# L3 {$ m" L# l* |
3. 必须抗战五年以上。抗战五年以上,有实战经历的中级军官,这个幸存的比例就不高了。
, e- f q# e/ t
+ x. G6 `5 ^, m, p张力化,这个共谍成功的入选了。1939年黄埔军校毕业,先留校任教,然后去20军总部担任参谋,军衔中校,抗战胜利后在国防部人事局担任中校人事科长。这个职位炙手可热,可谓是党国精英、亲信高升的铺路石。1946年6月全面内战后,张力化辞职回家。回家后的张力化很快和地下党建立了联系,开始了他的共谍生涯,引导他走上共谍道路的,正是他的父亲张台望。张台望和共产党早有渊源,在共产党的幼年时期,他家就是地下党的联络点。在地下党的建议下,张力化回到了国军,担任第十六绥靖区上校作战科长。一支部队,有什么东西是作战科长不知道的?张力化把十六绥靖区的大量情报传递给了地下党并把“华中剿总”制定的剿共计划用军邮的方式寄给了联络员。此战后蒋介石曾派调查组前来调查,但是第一责任人张力化竟然一点责任都没有查到。+ {2 ~- J, C- F8 C( A: e: o
7 r% p i" i7 Q' i2 o
按说像张力化这样的情况在国军内部不应该委以重任,尤其是这么重要的反情报队。但是张力化在国军那边,是难得的情报奇才,属于确实有能力的那种;他上面也是有人赏识的;出身黄埔军校,当过学生也当过教官,还去国防部人事局管人事,他的关系网不是一般的密实。
' j% Y" i/ O; N6 Y4 F
) O( N' E- X/ D, A- g5 Q t `) F5 h这件事之后,张力化就被秘密调入反情报队,接受美国人的特训,不久后担任“反情报队”中校副队长。“反情报队”训练完成后不久就被调往台湾,张力化接受地下党的指示,留在了南京。因为在众人纷纷逃往台湾的情况下勇挑重担留在大陆,而且是陈诚和顾祝同的亲信,还是经受过美国人特训的高级人才,张力化一日三迁竟然高升为京沪杭警备司令部南京区代理中将巡查组长,手握“国防部侦察证”,可以就地指挥当地一切军警宪特等特务组织、可以扣留检查海陆空一切交通工具搜查可疑分子。
/ w* `: T! n7 ~$ R7 a$ Q, e! V. y4 Q$ N) o
1949年春,中共中央华东局国民党统治区工作部芜湖工作组成立,张力化的上线方向明调任组长。此时,除安庆孤城困守外,江北沿江各地全部解放,芜湖就成为敌军云集,特务如毛的重镇。在这种情况下,方向明决定叫张力化设法来芜湖。张力化根据指示,向汤恩伯建议“芜湖一带为共军渡江要地,对那里的驻军应明查暗访,以防投共”。于是汤恩伯特派他到第七绥靖区监察部队。张力化抵达芜湖后,亲自兼任城防指挥部视察主任,控制了地方一切特务机关,明确指示抓人要经他批准,从而暗中保护了许多地下党和反蒋进步民主人士。有了他的暗中保驾,方向明等大力开展策反工作,先后成功地策反了国民党安徽省第十团团长郭坚、国民党110师刘惠生(这个110师是廖运周起义后重建的,后来也起义了)、国民党怀宁县县长钱镇东、国民党海军安东舰等一大批军政要员,指示他们在渡江战役期间举行起义。5 w% r; e$ N2 t2 V
: l# O2 p P5 Y8 f# k& H张力化还借职位之便,传递了同为将军共谍的王之师窃取的《保卫大上海作战计划》的绝密情报。王之师少将军衔,是陈大庆的亲信,1949年初担任代理淞沪警备司令部少将参谋处长,负责主持阵地巡查、兵力调整、战场汇报,除此之外还有破坏上海码头、苏州桥和外白渡桥上的桥梁等基础设施的重要任务,并被要求在解放军进入上海后炸毁奉贤等地段的海堤和市区内的高层建筑。陈大庆去台湾后先后担任国安局局长、陆军总司令和台湾省主席等职务,军衔为陆军一级上将。. I; Q. `# `" w
7 ~& g% T$ r4 E
这些任务王之师完成的非常好,当然是作为共谍,而不是作为国军少将。除了这些,王之师还在上海解放前夜的血雨腥风中营救了王葆真,王葆真是民革中央的常委,也是大共谍郭汝瑰的交通员,还肩负着策反的重任,而这次被捕的时候,则是因为夭折的京沪大暴动(“京”指南京)。正是因为王葆真顶住了特务们的严刑拷打,才保证了郭汝瑰的安全。5 P( F4 F) {5 `: {5 h
/ X* C j& Q" z% o" g* W( ^可惜的是,张力化后来被留在了芜湖,而没有前往台湾。正如桃源客所指出的,当时的TG情报届,在胜利的喜悦中,有的人开始看不清楚问题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