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衰 2016-6-5 21:11 |
---|
签到天数: 4 天 [LV.2]筑基
|
击落U2最多的个人
) n e5 `2 e/ J+ c: Z
Q4 B7 J; S- w盛世礼上尉,1966年在亚利桑那州培训时操纵不当,两次跳伞,损失两架U2。被退回台湾后,飞F104夜航训练撞山身亡。
P' r6 A( _( S+ D/ S8 @4 @
+ k9 A G" Y0 H& ?$ S" w: `: |$ G, `执行任务最多的黑猫们, ]2 e4 ]! m4 X- S$ ?
6 s4 k* d3 p! o2 _8 {1968年之前,那真是提着脑袋飞,因为总要进入大陆,被解放军追着屁股打。牛人有:& u6 W$ N `' {5 T( [3 @
华锡钧10次,王锡爵10次,刘宅崇10次,范鸿棣11次。$ Y! @7 }+ Q+ ~- ~8 N, ?. b
8 t% _4 M8 p% Y. i5 N
1968年开始,因为损失太惨重,换装了U2R, 主要实施电子侦察和侧视照相,不再进入大陆领空。1968年3月16日最后一次入侵大陆任务C058C,中国(估计是西南地区,因为航时一共才4小时32分钟),越南,老挝。
' y, B# E1 w4 [# a8 A4 n# k4 b2 [4 T3 A6 n* K
68年以后,因为危险大降,出勤次数就多起来,比较多的有:
- [2 j0 ?5 Q6 @: [9 o9 V( c5 M3 @沈宗李18次,王涛19次,钱柱23次,邱松州19次。( ]* |1 y, J/ @! `3 z7 b6 C
4 o& J" y- u( x' j. ?
牛猫华锡钧和科提兹奇迹
7 C7 E! s6 ?( A) N7 m7 I) k1959年8月3日深夜,华锡钧少校从德州洛林空军基地起飞,进行夜间高空长航训练。发动机起火,关机滑翔,在无导航,无指挥的情况下,自行寻找到科罗拉多州小镇科提兹的县机场,成功迫降。这个总人口8千人的小镇,因为夜间机场照明电费昂贵,已经决定到晚上就关灯。但幸运的华少校赶上了还亮着灯的机场跑道。迫降的场面很戏剧性。整个机场只有两个人值班,都躲在屋里,准备一会就溜回家。他们对U2迫降一无所知(发动机没开机呀,纯滑翔)。华锡钧自己从飞机里爬出来(飞机歪在草坪上了),走向亮着灯的机场指挥小屋。因为超高空飞行,U2的飞行服和宇航服很接近,自己也脱不下来。就这么个怪物,吓坏了两位留守人员。摘下头盔,还是个中国人面孔,吓得两人以为美国被红色中国入侵了。老华用口音挺重的英语解释完,才通过他们和美国空军联系上。这时距离鲍尔斯在苏联被击落还有9个月,U2高度保密,老百姓谁也没听说过,更别说见过了。美军派了C124运输机连夜赶到,天一亮就把U2拆了运走了。因为这个科提兹奇迹,老华连夜改信了基督教,一个月后收到了美国的飞行优异勋章。老华是个福将,真牛人,回台湾后入侵大陆10次,毫毛未损,正好讲讲老华的战斗经历:$ ]8 x- b4 q3 L/ M" E
3 q/ U+ n9 M7 o$ U! K4 O
1962年3月10日,任务GRC104, 侦查越南,缅甸,中国西南地区。9 z/ j( S( K* h$ p
1962年6月30日,任务GRC117,侦查东南沿海机场。
* z3 _3 ?# ?# M s" R1962年8月11日,任务GRC125,中国东北和京津地区。. w i* Z, ?! T
1962年12月6日,任务GRC128,中国东北和北朝鲜。) P% x7 L2 Q7 S+ ` ~
1962年12月27日,任务GRC135,北越和老挝,因天气原因半途折返。
+ J& h+ t, Y+ g* J1 N) r6 y1962年12月28日,任务GRC136, 东南沿海和北越,弥补前一天未完成的任务。这是所有U2任务中极其罕见的两天连续执行任务的情形。+ z; o( F9 E0 z( ~
1963年3月30日,任务GRC146,四川。3 t8 A) o/ L& P, V6 {" O L
1963年6月3日,任务GRC153,中国东北,被地空导弹跟踪,采取机动措施逃离未损。
- \7 N% a& n8 f# A, O8 w1963年6月12日, 任务GRC156,中国东北。) O3 D5 e5 t. e' _1 p, L& F
1963年9月30日,任务GRC180,东南沿海。
' S, c2 @" A# v1 Z& g0 B0 b
& V1 s1 `0 b6 ~ \6 ?$ h4 k华锡钧在大陆上空的冒险就此结束。他1964年留学美国,在普渡大学取得航空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1969年回台任航空研究院设计室主任,后任航空发展中心主任,中山研究院副院长,主持研发IDF经国号战机。1989年晋升空军二级上将。退休后移民美国,现仍健在。
3 k4 M- L) i7 P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