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1|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技] 转载:对AI泡沫的看法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3:06
  • 签到天数: 711 天

    [LV.9]渡劫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5-2-2 14:1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票 于 2025-2-2 14:24 编辑

    来源: 洪广玉  新浪微博


    昨天看了@猩猩吸猩猩 铁总谈AI泡沫的帖子,接这个话题说一点我的想法。AI最开始被热议的是2023年初,当时舆论上普遍的一种看法是,AI技术是革命性的,会改变很多行业云云。这种说法如果不加限定条件,应该是对的,问题在于:需要多少时间?使用的成本收益如何?2年过去了,大家都看到了,并没有什么重磅的应用出来,对各行业的影响不算大,而且目前也还没看到什么革命性的应用在酝酿之中。

    AI技术肯定是非常有价值的,而且未来可能会非常有想象力,但就目前来说,应该是没到狂热的程度。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先说我思考的结论:人类社会对于某些粗糙、误差甚至错误的容忍度其实非常高,这大大消减了AI的价值;AI的努力方向是在逻辑思维方式上类人、超人,但是,现实中很少有仅有逻辑思维能力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工作,这意味着在短期类,AI在绝大部分领域都不能独立工作,无法代替人,只能搞点辅助性工作,这严重限制了AI的应用范围和价值。

    在2023年初,大家有一种几乎不容争辩的观点,就是AI很容易替代那些文案性工作,比如编辑记者。我代入我最熟悉的传媒行业,很容易就发现AI远没有大家想的那么有用,帖子如下:

    其它行业我不了解,就说下chatgpt这样的人工智能能否代替编辑和记者,我的看法是只能辅助个最多20%的工作,也许还不到。需要去新闻现场的调查、长篇通讯类稿件,人工智能基本帮不上忙,会议类的新闻稿有可能帮上一点,但是最关键的内容仍然需要人工修改。更重要的是,实际各大媒体都储备过大量新闻模板(稿件库),对于模式化的稿子,成熟的新闻人很清楚从哪里调用,人工智能也就对生手有点用,对熟手用处不大,但是媒体培养生手是必需的,而不会真的用人工智能去代替生手。

    这个帖子下,有网友评论说,记者发稿之前使用AI修正一下稿件中的知识型错误。这个建议挺好的。不过,仅仅是这个用处,还是用处不太大嘛。退一步说,不修正能有什么问题吗?其实问题不大。我们的媒体(不仅是中国的媒体)实际上有很多远比知识型错误更严重的错误——为了保帖子,我就不举例了,知识型错误是那类容易发现但也不太要命的错误。

    这种对错误的容忍程度,决定了有多少人愿意为AI付费。简单来说,免费或者低成本帮我校正下稿子,那我乐意,如果要花大价钱帮我审一遍稿子,那我就不干了——因为出现一点连老编辑都不看出来的知识型错误,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你就说这AI应用能收多少钱吧?

    这个就让我想起,AI应用有点像搞科普,听起来高大上,但市场化难,买单的人少。科普就是修正错误,提高精度。没有人否认科普的价值,但科普的买方很少,为何?因为现实中整个社会对某些错误(科普的对象)容忍度非常高,不存在不纠正这些错误社会就不能运转的问题,甚至有些错误成了社会运转的润滑剂。科普的对象往往不觉得自己“错了”,当然就不存买单的行为,而掌握科普工具的人,也不太买单。

    所以,直到目前,科普仍然相当程度由政府主导,政府买单。AI技术可能也有类似情况,政府可能会出于某种“战略”价值去进行投入,而不是市场收益。现实中嘛,AI算命和AI中医问诊最先用起来了(笑)。

    如果以传媒行业往周边发散观察,可以更清楚AI的优势和应用局限性。比传媒工序更短一点的,比如翻译工作,AI的用处更大一些,但是,它仍然只是现存翻译软件的升级,并不能在所有方面取代人的工作——当然,我相信很快就能在一些非文学性作品的翻译中取代人力,甚至优于人力。

    那么,AI能替代同传吗?很难,同传比书面文字翻译要复杂,复杂的地方不算特别多,但特别难以跨越,比如对一些非常隐讳的、高级的语境的判断,比如在几个人同时发声时判断该处理哪种声音。我了解的一些行业会议,往往会请长期、专业做这行业同传的人,因为涉及较多个性化、临场发挥的术语的转译,这些地方是AI相当难挑战的。

    也就是说,AI的发展方向是在思维模式上类人、超人,但是从硬件上来说,从“传感器”这个角度来说,AI没办法真的类人、超人,这决定了AI还需要漫长的积累,何时能从量变到质变,目前不好判断。

    如果要提一个AI真的能有很大用武之地的地方,我想到的是审理案件。我听过几次庭审,发现这个过程效率相当低,然后等判决出来了,水平参差不齐,而且胡断瞎断的很多。如果用AI介入这个过程,会有极大的帮助,比如建立标准案例库来训练AI,然后用AI介入审判的任何一个流程,收益都极大,最起码的,也要用AI代替记录员……法律行业的人对这块的想象力估计早就起飞了。

    但是,司法恰恰又恰恰是现实中最难以被AI化的地方,因为AI想纠正的那些“错误”,恰恰是现实中想被适当保留的地方,你要把它修正了,那动了多大的蛋糕?是不是很矛盾?这不只是中国的问题。在美国,AI能审洋抖要不要卖?是不是符合第一修正案吗?AI判定的结果要不要认?

    又想起那个笑话,“核心竞争力是背锅啊”,AI不能背锅!

    搞清楚这些AI在现实中的局限性就知道,它目前确实只能搞点辅助,没法成为独立性很高的工具,也没法去为人类刚需问题做大的提升,所以目前看起来价值不大。

    但是,AI的想象空间确实是有的,除了需要AI技术本身的继续发展,还得依赖于承载AI的硬件越来越先进,无限接近于人。比如将来的养老,刚需大产业,如果AI能代替护工,牛逼大了,几乎可以一战翻身,但是需要硬件非常厉害,而且AI也还需要进化很长一段时间,怎么判断一个老人是突然心脏病发、昏迷还只是睡着了,要不要报警,这种挑战是最起码的。

    总的来说,AI的革命性应用,还需要耐心等待。在此之前,把AI的投入打下来,平民化,这个意义反而是大的,因为既然收益还不太高,那么投入低些,少花钱,至少能让大家有一搭没一搭先用着,边用边等嘛。来自群组: 万水千山走遍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pcb + 4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0-1-2 12:0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沙发
    发表于 2025-2-3 01:16:13 | 只看该作者
    “AI在绝大部分领域都不能独立工作,无法代替人,只能搞点辅助性工作,这严重限制了AI的应用范围和价值。”

    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就CS这一行来说,这两年毕业生非常难找工作,这里不是普通学校, 而是伯克利,MIT的CS本科生都十分困难。一个主要原因是AI的普遍应用。比如SALESFORCE的CEO就说,IT部门的效率提高了30%,2025不会招新人了。

    AI很可能会大大提高熟手的工作效率,大面积的消灭初级白领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1-1 00:00
  • 签到天数: 793 天

    [LV.10]大乘

    板凳
    发表于 2025-2-3 02:36:51 | 只看该作者
    semtex 发表于 2025-2-2 12:16
    “AI在绝大部分领域都不能独立工作,无法代替人,只能搞点辅助性工作,这严重限制了AI的应用范围和价值。” ...

    有个问题没想清楚,以后的熟手从哪里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25-2-3 09:02:32 | 只看该作者
    semtex 发表于 2025-2-3 01:16
    “AI在绝大部分领域都不能独立工作,无法代替人,只能搞点辅助性工作,这严重限制了AI的应用范围和价值。” ...

    那么等到现在的熟手退休后怎么能产生新的熟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60 天

    [LV.Master]无

    5#
    发表于 2025-2-3 09:21:29 | 只看该作者
    semtex 发表于 2025-2-3 01:16
    “AI在绝大部分领域都不能独立工作,无法代替人,只能搞点辅助性工作,这严重限制了AI的应用范围和价值。” ...

    耶!  拒为他人做嫁衣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2-11 13:31
  • 签到天数: 141 天

    [LV.7]分神

    6#
    发表于 2025-2-3 14:09:17 | 只看该作者
    牛腰 发表于 2025-2-3 09:02
    那么等到现在的熟手退休后怎么能产生新的熟手?

    通过ai训练,可以把生手变成熟手. 围棋界目前已经大量采用这种训练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25-2-3 14:53:21 | 只看该作者
    mark 发表于 2025-2-3 14:09
    通过ai训练,可以把生手变成熟手. 围棋界目前已经大量采用这种训练方式.

    或者AI在现有熟手退休之前就可以做熟手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05:46
  • 签到天数: 1330 天

    [LV.10]大乘

    8#
    发表于 2025-2-4 00:02:54 |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认为用AI修正知识型错误的价值蛮大的。如果某稿件在我的专业领域出现知识型错误,那这篇稿子对我的可信度直接腰斩都算轻的。以往人们对稿件中的知识型错误表现为所谓“容忍度高”,不是真的容忍,而是因为正好人家不懂而已。如果媒体人真的秉持“读者对知识型错误容忍度高”这种观念从事工作,那就难怪媒体的信誉江河日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1588 天

    [LV.Master]无

    9#
    发表于 2025-2-4 00:18:29 | 只看该作者
    2年就想看到颠覆性效果,和当初dot com以及移动互联网时那些人的反思一模一样,都是极大高估短时效应而低估长期甚至中期效应。哪怕现在的ai chatgpt 4 的水平,只要能廉价而稳定提供,两三年内就能席卷很多行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2-12 04:23 , Processed in 0.03863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