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盟要对中国电车挥舞关税大棒了。没办法,这口子不赶紧扎紧,欧洲汽车工业可能要被清场,这是事关就业和税基的大事。
4 R' R4 Q5 v4 {: q. u D
) e/ E7 I$ M8 w; n历史上,中国没少吃欧盟关税大棒的苦头,但是这一次,大棒有点砸不下去。
- x5 p) @2 ~1 R" N9 y" {- M/ F3 e; m9 c% O1 v$ W3 ~
关税作为武器,需要做到两点:
8 @, o% V( X$ w8 g, t' @' [2 y, q8 {
1、打痛对方
+ Z/ c+ _9 O% e, F2 b& u9 T$ k' g% e; U: N
2、不打痛自己; J8 j [9 J( v; \6 D
- F' H6 W3 g- w: y6 }
打痛是指竞争力。增加关税必然抬高售价,这是抑制进口商品的竞争力的,
; ?: i/ o9 J0 n, p( f+ Q5 w5 [2 B- f# D7 W
不打痛自己有两个方面。一是这进口商品不是自己的刚需,否则棒子就砸到自己身上了。在这一点上,乘着中国电车在欧洲还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现在砸,对消费者的打击还不大。二是对方没有有效的反制手段,否则就成互相伤害,关税大棒成回旋镖了。这一点正是欧盟犹豫的地方。
8 D$ ]; r" ?$ g( }$ l) h
" v7 K* {, k( W欧洲也去工业化了,剩下的出口强项包括刚需类和可有可无类,问题是后者的比重越来越大。比如说,法国酒、德国豪华汽车等等。这些出口对于中国来说可有可无,但对于欧洲来说,恰好是利润最丰厚的部分。0 @- P6 Z7 g* \
* J! a; m6 C. M: P+ l& f0 l谁都喜欢少干活、多拿钱。在出口领域,奢侈品就是干这个的。一个LV包、一箱顶级好酒和一辆大众汽车、一垛特种钢到底如何比较价值是学术问题,但对于政府税收来说,这是“我都要”的问题。
: x9 b, |+ ]# J! M
7 N6 g1 }& p" X! O) D4 C6 {不断有传言说,如果欧盟电车税落地,中国会拿法国酒和德国豪车开刀。理由都不用费心找,直接从欧盟的“对方产能过剩、保护国内企业”条文抄一遍就成。中国也要保护自己的酒业了,中国也要保护自己的豪车工业了(比亚迪仰望、红旗……),还可以把环保拉出来挡子弹。3 r$ q: x2 {9 |& `4 n6 K
9 c# ^ B& T* Q9 t法国酒在中国依然是高口碑、高利润产品。德国汽车在中国处境微妙。中低端受到中国电车的强力挤压,“穷得只能开BBA了”越来越不是调侃。高端都是大排量的,更是高利润的。要是中低端因为竞争力不行,而高端收到中国的关税反制,那德国汽车界就该跳楼了。, w( F. B2 F7 U. t9 H8 x2 c
& F. X3 O2 z; v* A- X' A工业明珠没有多少剩下了,“产能过剩”和“保护国内企业”成为大家的理由的话,空客都要紧张了,因为商飞也需要保护啊,而且空客造那么多飞机干什么?岂不产能过剩?换句话说,法国要担心的不仅是酒业,空客可能也在菜单上。
( x }$ P, b" i+ [% Q T! Z' a" U) n2 w2 s' G
关税武器的互相伤害当然不会停止于一轮,这里是欧盟更加犯难的地方:下一轮更加不好打。, v+ v9 R, ~5 W! t) _9 o: L
% k9 d" }% s/ {
中国对欧盟的贸易是有很大出超的。欧盟早就想用关税武器强制平衡贸易,但越来越发现:中国制造已经成为欧洲供应链里的刚需了,关税大棒打不下去了。
, b$ f4 @0 R+ _7 Z# P& |2 o2 L6 B4 u! e% |5 S# y. y+ Z% x
曾经有一个时候,关税大棒很好用,那是中国制造还以低端消费品为主的时候,替代性强,中国制造只有用价廉物美硬拼。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吃了不少明枪暗箭,但只有忍着。中国不能丢失欧洲市场。$ s: R0 s0 }$ B% {, [; w; s
% a# i% S- X& [ @3 v# W- @8 a$ Y; s
现在的中国制造在不小程度上离开低端、可替代的消费品,那还在,但在价值上不是大头了,替代不替代中国不在乎。实际上很多东西越南、印度还替代不了,因为中国制造的品种、价格、交货速度、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还是碾压性的,没人比的了。走进Dollar Store,太多奇奇怪怪的小东西依然是中国制造。不复杂,质量只是能用而已,但价格低到令人发指,品种则匪夷所思。要达到这样的设计、生产和物流效率,现在还只有中国人行。/ i( M0 n9 i% ]6 M! O1 {) T
! G& ~: Q0 [ t3 U更高价值的一头在各种制造业中间体。中国由于庞大的国内制造业,衍生出足够喂饱世界的供应链。中国终端产品得益于中国供应链的低价高效,欧美终端产品同样如此。这是更难替代的。欧美在近几年供应链去中国化中一遍一遍痛苦地发现同一个事实:供应链里哪哪都是中国,实在绕不开。不是因为中国垄断,而是因为中国制造实在太香。想想也是,连F-35供应链都做不到完全的去中国化,一般制造业如何可能?样样手搓是可以补得上漏洞的,但谁来买单?
# e0 m b( o" h7 N1 J) i$ l, ]. X+ }: i* V4 V* ?
反过来,欧洲出口中,中国刚需越来越少。这是工业明珠白菜化的必然结果。中国依然大量进口欧洲产品,但越来越少是因为必须而只能从欧洲买,欧洲提供的只是可替代但质优价廉的产品而已。这是中国关税反击的弹药库。- R5 r4 u% ]/ L, N# T
2 d5 o N0 H9 r: C& k
欧盟在光伏方面试图用关税武器的时候,已经发现这个问题。欧洲光伏还在巨婴期就被后来居上的中国光伏淹死了。现在中国电车索性先发制人了,但欧洲汽车可是“老到不能死”,绝不能淹死。然后问题是:谁来死?5 m( p, {/ h7 H; q8 [) E- {9 `
6 G& r7 ?, ?0 O- [/ `6 N在这样的情况下,欧盟电车税会形成奇怪的效果:1 E$ v5 A J! Z% f8 n" D* m$ i
) ^2 A# W5 d* `" \ a! t; I. g
1、保护了欧洲低端汽车的国内市场
: ]0 d- {* [3 c7 \/ G3 u) B( p" w, `% s/ S* z( e1 }! i! L$ H8 D
2、打击了欧洲豪车的中国市场(BBAP据说中国市场占30-40%),还会连累酒、奢侈品甚至航空等高利润产业4 A, d3 }/ c" t) n
* y# a5 @" K; s% Z) P3、对中国的关税反击缺乏后续反击手段 Y' m% b8 \: L% u/ V
3 G0 k! s3 {' K- }" r欧洲(主要是德国)品牌汽车在中国也是个棘手的问题。在欧洲电车不给力、中国遥遥领先的情况下,大众已经向欧洲反向销售中国制造的电车了,雷诺也要和中国合作研制电车。这些算中国电车,还是得到特别豁免?算入中国制造对欧洲公司的损害太大,实际上把他们永远打入落后行列;豁免则是明目张胆的歧视性做法,可能招致中国更大的报复,包括用出口税弥补中国电车的进口关税损失。' \5 X" a" K. z- M) w
0 [# c' r/ E, C7 a+ r, E
中国反击造成欧盟国家之间和产业之间的内部撕裂,正是欧盟犹豫不决的原因,但按兵不动又是不可行的。
9 J, M% T0 x6 ]
" ^% h. D: ^, A3 ^& `' F0 S中国并没有挑起这样的撕裂,中国只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I( m4 l4 }- e+ j% A R% P, Y
( c6 i# w6 f. k* p
欧盟真正应该做的事好好琢磨怎么实质性提高欧洲的竞争力。总想着割韭菜,把自己吃傻了,然后怪农民太会种地?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