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3-3-30 17:20 编辑
1 h) ~2 e2 x p$ a# y# i
/ G- D, I9 U# G4 e8 a, E$ z054A是中国海军史上的传奇,量大质优,但十几年过去,如今已经不管饱了。054A首舰“舟山”号529舰在2008年1月13日服役,末舰“枣庄”号532舰在2019年2月22日服役,期间共建造30艘,在任何国家都是很多了。有意思的是,2021年下半年,“资阳”号(舷号不详)意外得到命名,意味着054A的建造重启了。有消息说,可能追加数量达到20艘。那样的话,054A将达到50艘。为什么?+ `* b: ?& ?2 {! g& ^8 I
+ ~3 l. S/ V: D2 C/ E
在054A刚入役的时候,这是中国海军最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战舰,技术水平甚至高于更大的驱逐舰,在战斗力和战术上,实际上是作为“小驱逐舰”使用的
* h. I8 o9 E$ o( J2 |3 f
, g# B& D% D" I: [4 Q054A是中国最早装备人称“巧克力”的热垂发系统的战舰,差不多同时代的052C的冷垂发可发射海红9,射程更远,性能更高,但不仅数量较少,也有最低交战距离的限制,实际上留下了尴尬的中程空档。051C也是冷垂发,一样的问题。052B和“现代”级则是单臂倾斜发射,射速和反应时间都不尽人意。' H' z4 [! r1 S3 g( P) v
; c8 Z. x+ q9 R9 l* r1 V9 e; r
054A的红16不仅提供了有用的中程防空,还与鱼8共架,大大提高了054A的作战能力。730和1130速射炮则填补了末端放空的空缺。
# d" h5 P, p3 m `" q% u% l' t8 C) p: h2 P& I
054A还在中国战舰设计中率先采用简约、隐身的设计,充满现代感。航海性能也不错,多次执行亚丁湾、海外撤侨等远洋任务。
; _& J3 n- S; y
1 D; i9 _% t: Y. B; }但054A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全柴动力的速度较低,噪声和振动较大。600毫米直径垂发鱼更新的850毫米垂发不相容,无法发射更大直径的新一代舰载导弹。直升机机库和甲板上按照占地较小、性能也相对受限的直-9和卡-28设计的。
1 `' q! J+ x/ I# ^. e6 \% \ F" R3 D1 D
在052D拉长为052DL、055也迅速建成入役的现在,人们对054A的下一代寄予厚望,在坊间常称为054B。这寄托了人们的两点期望:+ @7 ^% h& I' f1 D& j) f( h) U
1、 利用055的先进技术,在性能上大大提升,成为新一代“小驱逐舰”" b2 k9 ?$ W( X% M3 F0 g5 m
2、 保持成本低的优点,便于大量建造
, v# H! I0 z+ w8 }& \ n5 V1 n3 x" m& z K2 I$ ~) p5 P
因此,各种想象中的054B保持4500-5000吨的基本吨位,采用柴燃电甚至综合全电推进,舰载航空设施与直-20相容。但在武器系统方面,除了有源电扫雷达外,较少共识。
" J) S) [8 h6 q% q- J6 w+ ~/ e4 H. Z+ }
必须说,这里面只有直-20相容性最容易实现。直-20高度低矮,机库需要加大,但不必加高,不影响稳定性。适当加长舰体不难做到,对航速的影响也有限,052DL有现成的成功经验,美国“佩里”级护卫舰也做过类似的加长。3 T/ b, V: [5 Y& r; ?( }7 k1 Z- l
0 @& {6 ^0 {0 ~& Z柴燃电或者综合全电的优越性不需多说,但这是不可能的。不是说中国新一代护卫舰不可能用柴燃电动力,而是不可能从054A的基础上改用柴燃电。
( [0 q9 ]1 n; X( C% Z- y
. ~' S. G3 N* g( n舰船改型的路径千差万别,不变的是动力架构。051基型到051B(“深圳”号167舰)到051C(“沈阳”好115舰、“石家庄”号116舰),大小、吨位、推进功率都变了,不变的是蒸汽轮机动力架构。052基型(“哈尔滨”号112舰、“青岛”号113舰)到052B(“广州”号168舰、“武汉”号169舰)到052C(“兰州”号170舰等6艘)到052D(“昆明”号172舰等20多艘)也是一样,大小、吨位都不一样,但都是柴燃交替架构。055则是全燃。4 t3 U: z# Q8 n3 F) t- R' }! |
: y$ F8 L V4 E) V& {9 x
舰体加长、加宽相对容易,推进功率加大也能做到,但动力架构推到重来就说完全重新设计,而不是改型了。
) Y7 L( s# ~2 k4 q0 m$ L3 V+ P2 R
. w! J" N, ?* o" ]& R9 y, e8 M054A是全柴,如果有054B的话,那柴油机功率可以加大,但该柴燃电或者综合全电是不可能的。这不是有没有技术储备的问题,是架构上重新设计的问题。7 _. [1 v2 u U5 x
, p( E/ C5 X, [* @9 _5 n" _$ f柴燃电甚至综合全电也将显著提高成本,有违054B的初衷,但可显著提高航速,增大发电能力。但054B为什么需要提高航速、加大发电能力?
( I/ _# D, x! t$ M, W+ e$ g; [* X; I! Q' D% F- v
054A的航速在现代护卫舰里不算低,可达28节。现代欧美护卫舰的航速都在26-28节范围,只有驱逐舰才要求30节的航速。
$ m" ~+ k5 D/ D/ t% {2 z% F0 l/ t6 N" p3 n
054A的28节用于商船队护航或者一般的巡逻反潜够用了,用于航母编队护航则不够,追击核潜艇也不够。不过航母编队护航是驱逐舰的任务,不是护卫舰的任务,航速不够就不够了。美国海军的“佩里”级航速也达到30节,也用于航母护航,但那是特例,此前的“诺克斯”级只有27节,也不用于航母护航。( A/ u6 v: Y* P8 W6 j$ I( j
- x/ \( x. h1 L( m1 O n# k% @
用护卫舰去追核潜艇则是愚蠢的。核潜艇要是胆敢开足马力飙速度,噪声水平肯定随之上升,而且核潜艇再飙速度,也不能飙得过直升机和鱼雷,非要用护卫舰追上去,是执意要投放深水炸弹吗?那只是现代反潜中聊胜于无的手段了。, D6 ^1 W2 q0 e0 j8 Z" ?/ w5 r* w" [
7 L4 J7 g, h: r! r$ O: L) C加大发电能力永远是有用的,最大的用处是为远程、多目标、抗干扰的有源电扫雷达提供电力。但护卫舰不是远程交战指挥控制中心,并不需要这样大的发电能力。
. G0 {) G& g8 e5 [* i9 R3 [
( T U# m; [6 p, v3 P+ q: t# G2 k在防野猪、放羊、防盗墓都用上有源电扫雷达(也成主动相控阵雷达)的现在,054B或者新护采用有源电扫雷达是天经地义的。但大阵面有源电扫雷达的性能强大,耗电也强大对于护卫舰是过度性能。重量也太大,重心偏高。机械回转的背对背双阵面甚至单阵面好一点,但数据率相应下降。
! M1 m# z" a3 W6 p. G; _! U/ S1 t0 K% Y B! o
小阵面相反,重量和耗电都较低,但探测距离相应降低。5 x! v% b o5 A
, f$ l6 `' b3 c' w1 \* H" A' j* f6 @
欧洲护卫舰常用桅杆顶的四面小阵面作为火控和低空雷达,另外用机械回转的大阵面雷达作为远程警戒雷达,以数据率换探测距离。
, j& r8 K$ |; S/ |+ ?6 G% J
' V X$ w6 o. ~( f' q054B采用这个模式是有可能的,但“简版052D”则可能性较低。$ F. U8 E* q( N$ n, Y
, B! r5 H- }& N# A
在武器系统方面,增大垂发直径相对容易做到,需要在占地与容量之间综合平衡,这不是太大的问题。问题在于垂发深度。要充分发挥850毫米垂发的作用,舰体深度要求比600毫米垂发高得多,这就直接往大吨位去了,也偏离了尽量靠近054A的初衷。- D6 c$ I( E% g
- d9 ]) w* {4 S% h6 J还是用600毫米垂发的话,则与052D、055在舰载武器共享方面天花板很低。
' Y" H" K$ q6 v" Q# S& F6 t+ h
9 V( i4 p$ i5 j+ a$ e中国海军出人意料地重启054A的建造,甚至有说法计划追加20艘,这就完全颠覆了认知,也指出054A在未来中国海军中的真实定位。与此相关地,对054B也需要重新思考。/ U" K9 Y' q, T& r v
3 K; T% ]+ X/ K$ o
由于历史原因,054A是作为“小驱逐舰”使用的,在舰队里与052C的互补作用强烈,因为052C的中程防空实际上是短板。052D甚至055实际上也有中程防空的问题,要到一坑四弹SD10或者类似的中程弹才解决这个短板。在这之前,054A的红16对舰队中程防空是不可或缺的。' o0 A7 g1 q, h( Y, x
; B. {9 y; v. W J# o这也是人们对054B的期望的一个原因:作为驱逐舰的补充,需要有近似驱逐舰的速度和火力,但低得多的建造成本和大得多的数量。但这是不可能的。
3 }5 W+ w0 B7 Z& X+ R: Q
' h+ R) ]) D- K! X高端的驱逐舰当然在建造开支上宽松一点,但其成本也是一个铜板一个铜板抠出来的,没有一分钱花在不必要的地方。不存在配置上大幅度减配以达到低成本,但性能上没有显著缩水而保持高性能的问题。这是“中型战斗机陷阱”的战舰版。1 C) T- z+ ]2 s5 X
& C* B/ D: X# [: P" o _6 R6 s
新一代护卫舰要保持低成本,必须术业有专攻,而不是小而全。+ p: e! s# z7 M2 G
3 O6 p9 t* ?$ i& i+ i
要突出远洋反潜巡逻,需要增大吨位,比如放大到6000-7500吨,德国F126级已经达到9000吨。054A的4000吨在远洋只是勉强够用。但这对全柴动力是不可承受之重,否则就必须降低对航速的要求,比如只要求25-26节,但这就无法编入航母编队使用了。
& h6 K! R' S4 h$ l( p& k2 T5 n# ?# o! H
8 `& Q$ D, u: S- V$ t1 j然而,中国航母编队的全驱化不仅必要,而且有条件了。现有8艘055,近30艘052D/DL,6艘052C,航母只有3艘,在10年内不会超过5艘,而这段时间里还会有新建的驱逐舰投入使用,现有的052C/D/DL远未到退役年限,所以与航母编队配套的驱逐舰是够用的,单独编队的水面战斗群也是够用的。" W. E6 E% X- G2 f' p- [% k8 D8 j
4 V, l. n% u- s1 e+ L1 I- C3 a那大量建造护卫舰的作用是什么呢?如果说先有054A是存量,新建054A呢?为什么不“一步到位”建造更加先进的054B或者全新的新护呢?
2 U% S& O" ]/ K' z) c7 V3 l$ x/ A- g6 ~( S9 f% C8 R& }) D
这与中国独特的海洋环境有关。
* ?' P3 S8 z. S, G
' X# W; f7 w* _' r中国海军正在走向远洋,航母编队就是干这个用的。一切对中国航母在台岛战斗中的直接作用的纠结都是格局太小。但中国的海洋地理决定了第一岛链是搬不走的现实。不要寄希望于在第一时间打瘫第一岛链上的所有对手,要立足于长期战斗。因此,中国海军不可能专注于全远洋海军,还需要黄水海军,专注于第一岛链的海洋战斗,或许这才是054A这样“反潜不足、防空反舰有余”的另类护卫舰。" I9 \2 {4 T8 ]* {: X
; R7 S- t8 x. I+ l$ ^/ m* C% x在海航和潜艇的支援下,054A简直就是为第一岛链量身订造的,50艘054A对周边海军是沉重的压力。海航和潜艇各有各的威力,但只有水面战舰才能保持可持续的存在。而且保持适当的升级、更新后,还可长期保持适用状态。续航力和适航性足够,防空、反舰火力不仅足够自保,还能有效压制对方。056是037的“豪华替换”,但毕竟还是身单力薄,近海巡逻没问题,和平时期到远海巡逻都可以顶上去,但战时只能二线使用。
% p6 H2 H7 i0 \8 w' h3 Q" ^4 _2 N" r( g* a& I4 t/ A/ R, q
054A就没有这个问题。台海周边肯定没有问题,冲绳到南海周边也没有问题。更远不有航母编队和驱逐舰嘛。
- o, |& i: e5 |+ v N5 w: |/ K) w8 o( o
说054A反潜不足,也不尽公平。全柴的静音不理想,但主动低频声纳还是很管用的。在东海大陆架、南海海盆,054A的低频主动声纳“打草惊蛇”,潜艇和反潜机投放的被动声纳浮标潜伏侦察,是不错的组合。# D1 v, Q* h/ d% J8 k4 T5 r) [
' E9 n$ d Y. s# _! Q, D1 T
054A只有1架直升机,未改装前的一架直-9还不大给力,但054A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一点不能忘记。
1 I k1 c* q8 E* o
) [8 x4 A" t+ c9 D. ]6 q在这种情况下,054A不仅适用,在系统和武器升级后还长期使用。有条件的话,现有的“顶板”雷达既可以通过后台的数字升级大幅度提高性能,也可以索性换装机械回转的背对背有源电扫雷达。
% p5 @* s+ ^4 E2 ^! G
0 C% E" G5 y4 n+ f6 _红-16B的射程已经从基型的40公里提高到70公里,据说红-16C的射程进一步提高到100公里,那已经是海红-7的“地盘”了。但红-16对中程的覆盖比海红-9更加有利,成本也低。
7 O1 @ F! f* p0 M. q( W% ?* }: `6 `4 a
在蓝水海军之外,还需要黄水海军,这是中国海军的特殊需要。美国海军没有黄水海军的需求,欧洲海军养不起蓝水海军,只有中国海军既有需求,又有牙口。 C$ J8 I8 x6 {: _% _7 `
[* F+ L. [5 B1 e) d9 S$ F& Q这有点像国家大战略的海洋路线和大陆路线一样,在理想情况下,应该选择一个。但中国独特的地理战略环境决定了中国必须海陆并举,也只有中国能做到海陆并举。在海军建设上,中国也需要远洋与黄水并举,054A或许就是中国黄水海军的中坚。5 L) c9 q, U8 J0 K9 r: k# G, M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