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2-9-17 12:18 编辑 * h9 W& [# @3 z: X* K5 c
0 ]8 [) ] W# _! {* B( o
/ Q& u7 Y! Q% ?
! r* }- ^/ {, S3 }; I7 f, g) i2 p
在2022年长春空军节的展览上,出现一架号称是沈飞“雪鸮”的模型,有说法这就是当年输给歼-20的沈飞四代方案。看着就不靠谱啊。
- J' B/ I1 T# {
- Q9 z* u0 j. E1 L7 C5 _这深受苏-27到苏-33的影响,当然全面隐身化了。
# |9 o# X1 S0 w6 M* O. h- @
P' {6 F; `; q: K+ K; W8 D苏-27在气动设计上是划时代的,但苏-27划的那个时代过去了。% O$ x2 [' H$ o& x1 ?5 E
, M8 J! o% J; H. w% n苏-27是机动性的时代,低翼载、中等后掠角、静不稳定带出了新一代设计特点。但四代需要加上隐身、超巡,“雪鸮”明显做不到。% M7 ~& P( U! B6 }: [+ s
& Q/ U( h* x" C8 i
“雪鸮”零碎太多,只是相对于三翼面苏-27进行了隐身修形,连发动机舱和上表面的整合也只是把圆柱面整形为平柱面。每一个细节都没有什么不可以,但形成整体后,就太应付事了。
. S. W, @; _' X* ?. h4 Y2 B/ X
2 R# v5 e1 L# Q( U这也将是第一个从设计时就三翼面的战斗机。
3 q; j. Y% x; q) @( j+ ]2 g/ F' U, w6 O; W) }' [0 j
苏-33是第一个采用三翼面的战斗机。苏-27是静不稳定的,但静不稳定度很低,偏向中性稳定。这是模拟电传飞控的必须,也是静不稳定技术初级阶段的必然。在上舰、滑跃起飞时,需要用前翼产生额外抬头力矩,容许平尾减少下偏,增加对升力的贡献。) J W* N- z n1 k- z3 x
) J% Q3 I8 |' Y, G0 H
到了苏-30MKI的时候,起飞不是大问题,但增加的机头无源电扫雷达重量是个大问题,前翼用来恢复重心。前翼作为更加有效可控的涡流发生器,也比边条更加管用,代价是重量、复杂性和阻力。
& r- \0 I$ d8 i6 v8 e H7 ?4 P3 F4 @% n& Y
但全新设计弄上这么个影响隐身、影响阻力的东西,就很不思进取了。
( j8 [8 M% Z+ v/ R* J
6 M6 k. A; ?3 w- x7 j0 B: C% N增加一对控制面当然增加气动控制的排列组合,可以做出很多花哨的动作,但这是对空战的错误理解。在超机动导弹时代,战斗机靠过失速机动摆脱导弹是不可能的,在过失速中对准目标、发射导弹一来没有必要(导弹具有越肩发射能力),二来损失能量太大。过失速机动能力还是有用的,把安全的飞行包线大大扩大了,过去的极限机动现在不极限了。但为此付出很大的隐身和减阻的代价就不值得了。
- ]& y# V: Y; n0 N2 A2 {& r+ S7 i' h, B" R5 e' p* U
看不到下半机体的设计,对进气口和机内武器舱的设计无从评论。猜测起来,可能进气口采用类似YF-23的修形,但机背发动机短舱暗示依然是“桥”式中央升力体,机内武器舱的有可能像苏-57那样的格局,会有武器分离问题。
* L: Q( {8 a* K. G8 ?0 V! \% j. e$ y* N6 k8 J2 [1 i; }
舱盖的边缘对齐做到了,但很多浅突起的舱盖,不知道是不是模型或者图片的关系。
" t* X! a* s( L3 t
2 o* R* n0 c9 V9 l9 V$ r机翼的前后缘设计有点看不懂。前缘是两段式襟翼?为什么前缘是平直的,反而与机翼连接的铰链线是转折角度?在气动上想不出理由,这是要整合两段式、不同角度的前缘雷达天线?后缘襟副翼反其道而行之,与机翼结合的铰链线是平直的,但后缘是两段式的,也是很少见的设计。: ~$ \7 a ]- K+ b$ S6 L
: n9 [3 [0 O) }" R. j
尾喷口算比较用心。参照了YF-23的思路,采用沟槽式尾喷道,有利于从下方遮蔽喷流的红外特征。这对高空巡航有用,但三翼面并不适合高空巡航,这样的矩形喷口意义不大。这也是的推力转向难以实现。5 U$ j" D0 u& u5 H. C/ L1 G, v
" d' E" G H W) Z+ z5 Q+ d相比于“雪鸮”,苏-57都算锐意进取了。歼-20入选理所应当。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