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穿指南:“我出一千两银子买你初夜!”“银子?真没诚意!”( [& B6 l; `: q7 T& G1 ^
D- z; d* s3 c/ `/ s, A
" B4 i9 K8 X/ ^
今天咱们来给大唐首都的娱乐休闲文化产业做点贡献吧。
% _& s) D$ L) t, Q: j) g - r$ q1 J! l0 B+ @4 G0 B; C
穿越成贵族子弟的您,在平康坊深入基层调研、了解民间疾苦时,邂逅了一位身世悲惨的劳动阶层妇女。该妇女是一位文艺工作者,在美声唱法和舞蹈专业方面有很深的造谐,另外对于裁剪、化妆、发型设计、文学、诗歌、心理咨询、异性按摩等技能也颇有心得,真是一位心灵手巧多才多艺的红颜知己。' o" I$ \1 a+ Q
+ a9 P) ~. g1 p- p1 y: l& Q1 { 最难得的是,虽然她从小不幸,沦陷在风化区,但其品德高尚,生活作风严谨正派,至今还没被扫黄打非办列入监控名单。当然,对于这样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白莲花,贪财的假母鸨儿和满脑子不纯洁欲望的背景炮灰人物,是不会放过的。* g( p$ f+ Y! a" F( [8 b" \/ T
% m, W/ @0 T; u" R5 ^- M, y# V. b 这不,假母今晚就在家里搞违法乱纪活动,请来了您和一堆炮灰,为白莲花的同流合污之夜公开叫价。您呢,耳听着这个公子出一千贯钱,那个郎君出五十匹绢,眼看白莲花坐在旁边楚楚动人地低头不语,热血一时上涌,为使红颜知已不凋落风尘,老子豁出去了!伸手一拍几案,大喊:1 a: J9 W' d% }! L
; X) q5 c5 @) f5 E$ {) H5 g
“某以纹银一千两为小娘子赎身从良!”, W0 Z$ J W3 O- s. Y. |3 K9 _
* l/ h( ?+ e7 k. B- |+ E
假母和白莲花果然都惊了,双双转头看向您。假母大概是上年纪了耳音不好,又问一次:“郎君出多少?” k4 |4 j" v$ A6 D3 |
# n8 H. b. C8 R5 ^1 a, J1 \
“纹银一千两!”哈哈,吓着了吧?吓着了吧?看别人也是一脸的目瞪口呆哈哈……至于这一千两(相当于现在的40多公斤)白银从哪里背过来……讨厌这种时候不要问哥无关问题>_<!
$ v+ e+ k/ S4 M" w9 G# z! a3 Y" k
" e- R9 L n. }4 ~; Q3 s5 U# K 假母看看白莲花,白莲花看看假母,小嘴一撇,从衣袖里抽帕子开始擦眼泪。假母呢,站起来向您肃拜一下,满脸铁青地下逐客令:3 u/ C7 j$ W7 X/ I- j% v
0 G0 ], Q' _/ p1 e+ y
“国法森严,蓬门荜户,消受不得贵人深恩,郎君请吧,恕不远送。”
. S# v5 ^( s; ^- ? @" T
. }. b# y8 b( n2 X/ p1 P 被拎着脖子踢出门外的您,想必是一头雾水满脸黑线,觉得这老鸨TMD也太不识抬举了!一千两银子嫌少吗?嫌少哥可以再加呀!怎么直接就轰出门了?难不成哥这银子是偷来抢来的?* `* t# L( {* y6 a7 f, d7 v* U
' g! G$ N% i( }% N1 B3 R4 ]3 \8 O 恭喜您,说对啦!您要是在唐代,当街掏出“银子”这玩意来买东西,那还真是非盗即抢,要么就是失心疯病人。$ V8 Q3 z. h0 f7 l0 v7 |$ j
/ q. S% ?( }% `. u+ o# c
为什么呢?难道唐朝没有白银这种东西?$ h$ f2 {5 s t! g& t) C; i2 ?5 ^
! {- R7 M) o; X+ A% u" q
白银嘛,当然是有的,但是在宋朝以前,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都不把白银作为流通性货币使用。
. \$ D5 W1 X }, Y9 o7 P/ ^2 A
0 Q( r/ y2 I z7 P 好比说,咱们现代也有白银制品,很多人还会随身佩戴点银首饰,但如果您在街上买个煎饼,摘下手上的银镯子给钱,卖煎饼的大叔收不收?您去苹果店买爱疯四,抛出个银锭付帐,店员要不要?
' h6 a, Q+ L d" Z
n- ?1 g4 Z- a" A3 c: A: E2 V' L: M 人家当然不要,苹果店是因为没有检验银子成色和真伪的手段,煎饼大叔除了这个,可能还因为没那么多钱找回您……总之,缺乏“以白银作流通货币”的社会大环境的话,就算大家都知道银子这是好东西,值钱,但在一般性买卖交易中,也不会收取的。
4 j3 {5 O& H1 Y! _ 4 [! h& b& y8 }, E5 z
您这就说了,老鸨不收银子她可以直说呀,哥换个别的东西出价,她也不用直接就把哥踢出门吧!
; k/ L8 P4 o) ]' e ; r Z* A/ ]) |3 c7 \! g
唉客人呀,您知道在唐朝要是能拿出“一千两银子”,这么多白银,会是啥来路啊?1 O2 L. q* h5 z, C/ G4 f% |" F
( a5 R- ^ k; I9 Y! A- X( t j
唐朝呢,大家都知道疆域很辽阔,但是金银矿的探测和开采技术都不高明,于是全国每年的白银产量,您猜是多少?大约只有一万五千两左右= =5 b, Q R( l2 z7 K
; o5 `) j$ I0 A0 j8 T 这一万五千两新炼银,再加上各地地方官搜刮民间存银进献给皇帝的,以及有时候各州郡也把上交的赋税折成银子运送进京,这些白银通常会铸成长方形的“银铤”,长一尺、宽两寸、五十两一铤的比较多。铤面上要刻上或者写上重量、成色、这银的来历、进贡人的姓名、官职、年份等等。" S) [' B" d% p$ F; E+ ]3 A
& ~1 d4 K# h; d( U# \% {. @
皇帝收到这些银铤,会拿一些用来铸造各种器具。唐朝人迷信生活中使用金银器可以包治百病延年益寿,所以这种需求很大。铸成的金银器,皇室自己留一部分使用,也有很多会赏赐给臣下。' D% f( V& v7 Y& Z# N
- ?, H" v5 j3 |- e2 J
当然,皇帝有时候也会把一些收到的银铤原封不动赏给臣下。另外呢,有些地方官,特别是产银地区的地方官,也会用白银向朝中大臣进行馈赠或者行贿。# C0 \: V# o" L( M3 S& ~
* R9 B. V# C( U; P2 W3 a ~& U6 i
还有一个可能得到大量白银的渠道,比如您家是从事跨国贸易的大富商,跟西域的胡商或者南洋蛮夷们有生意往来,刚刚做完一笔大额交易,对方用金银支付了货款。
o# o! @* `; R6 g7 U$ ]' \5 F 8 N' ^; t( T& m+ t8 }6 [
好,明白了这三种主要收银渠道,咱们来看您刚才那一掷千银的壮举,会让白莲花母女脑补些什么情景。( ?- x4 h6 ]7 e1 ] R
9 t3 F. k: @# P. f4 \2 B a
首先,您说的是“一千两银子”,那就不会是银瓶银碗各种银制器具,而应该是标明了重量的银铤银锭之类。这些东西的来源——5 o% ]9 j# E5 X- w* w) @* `1 ~
* r0 g6 x/ W0 i+ F7 {: G8 e
第一种可能,您说这些是天子赏赐我家的……很好,皇室赐物,时间产地来源进献人都还刻在上面呢,一查就能查到来龙去脉的玩意,您老大居然用来嫖妓,真给皇帝老儿和府上长脸哈?
5 l6 p$ \& R2 r" v1 ~$ u5 q
( i( V" g( v! ]. U 第二种可能,这是地方官“送”给您家里的……您是恐怕别人不知道您家里受贿卖官是吧?
3 M# g; m! J' z; K . h* r- x" b* v3 U4 o
第三种可能,这是跟外商贸易收来的货款……大哥,既然是商人出身,咱有点经济头脑行不行啊?银子这玩意中原老百姓不爱要哒,跟胡商们做买卖才是最有用哒,明珠暗投费力不讨好的,这是何苦哟。/ j7 L4 J# W8 x# W1 g) {
, ~" G9 o* J, ?5 Z; j
第四种可能,您半路劫了交税上贡的车队,或者胡商们的商队,或者半夜穿墙进官府仓库,偷了朝廷的存银,这是急着销赃来了,所以出手才这么不合理的大方……
" ^ R# l7 Z5 E2 ~ # B4 z) f- R- f% D+ |
现在明白了吧?知道人家为什么直接把您轰出门了吧?; R4 k0 h( A5 `5 _4 v/ m
$ ]/ X' V% D" G4 k+ t8 C' Q3 H) f 拍肩,您也不用沮丧,天涯何处无芳草嘛,穿越者的宇宙位面里更是处处白莲花盛开,只要您下回买初夜赎身的时候,先恶补点货币知识就行啦。7 B! I# @0 @6 m% `; Q
) n/ Q2 P! C' L9 `. A$ O
比如说,您就是喜欢贵金属那种沉甸甸的手感,觉得劈头砸一大堆金子银子过去才过瘾够气派,那好,下回去平康坊慰问文艺工作者的时候,记得别带银子,带点金铤金饼子,或者更自然的方式是随身带些小型金银器,球形的香囊啦,为某位红颜知己特意打造的金簪银梳啦……
4 `' }1 f1 w" a8 ~' x& R2 R$ y9 K
+ Y+ [# T9 a4 E) p, o对,您没听错,在唐朝直接用银子付钱不行,但大额数量的支付,直接用金子倒是挺常见。 R7 R$ _# r- I# }! [+ D
4 h" d8 n/ h7 M5 y# e/ x5 e吐血吧?坑爹吧?您问为什么?这……需要理由吗?从秦汉时代起,黄金就是贵重价值的代表,西汉的各位皇帝尤其特别喜欢“赐金”给臣下。大家都知道黄金直到现代也是最流行的保值品对吧,那么经过五胡变乱几百年大分裂大动荡,直到隋唐,一方面人们普遍对黄金迷恋崇拜乐意接受,另一方面社会上的黄金保有量也比较多、比较常见,于是大家都接受金子作为大额支付手段,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吗?
) `+ o, g6 n7 ^0 z- X! j6 Z% X9 M% x7 \+ Y3 c' B
好吧,您问为白莲花赎身需要多少黄金?哟,这可就难说了,艺术是无价的嘛哈哈……作者俺可以给您提供个参考价值:在唐中后期,据一位小有名气的平康坊娘子自述,拿出“一二百金”就能救她脱离火坑。当然如果您倾心的白莲花炙手可热追求者众多,她的假母拿个小锤站在台子上拍卖竞价,那就是无底洞了。' Z6 R9 }( m8 D; q) K
h) B9 e; v9 A" c一二百两黄金是个什么概念呢?+ N; S, v% x6 ]
' `9 H- T; V) \$ h唐代的金银“一两”,约等于现在的42克左右。一百两黄金,4200克,古代冶炼工艺不强成色可能不高,算含金量90%,现在的黄金价格是315元/克左右,那么——您揣着一百两唐代黄金穿越回来,能在现代卖120万人民币。
5 a& A8 j9 Y& i, @$ W7 D
3 i# X5 T! e, g% V6 [7 A* ]6 L如果您穿不回来了,要把这一百两金子在唐朝就地花掉,那能买些什么呢?
, j# k4 h" o3 T& q5 i6 Y& O
{3 {& H% P, E+ G' [首先提醒您,上面说的金子能直接花出去,一直强调是“大额支付手段”,也就是您可以拿黄金请明星陪酒陪唱啦,给官员送礼行贿啦,给皇帝进贡或者跟外商进行国际贸易什么的。您要是拿着一铤金子(通常是十两),走进西市酒店去买酒喝,店主八成会往门口一指:郎君出门左拐,街角有家金银器铺子,麻烦贵人去换成铜钱再来光顾小店。
( o' v. W% j# s! a! I/ |' v
6 J$ e" c) v2 u$ y) ?8 x成,您去换钱,当然您肯定会问,哥这一百两金子能换多少钱啊?刚穿过来人生地不熟的,别让奸商占哥的便宜呀。0 P6 c) Q& E9 x0 ]2 e& m0 a7 R
0 E3 E( K* L* L2 ]9 e/ e9 c- o' E唉唉,您这就难为我了。唐朝呢物价一直在波动,金价变化挺大的,据说最低的时候一两金子曾经只能换3500文铜钱,最高的时候一两金能换8000钱,挠鹿头……这样吧,综合俺手头的资料,似乎取一两金子换6000钱比较常见合理,那么您这黄金百两,能换钱60万,也就是600贯。2 p4 r8 {+ B7 P$ l0 s0 A$ F
2 U$ L( i7 F6 A# h' Y! b2 S8 a ^
您在那家金银店里换了一个十两的金锭子,拿到60贯钱……什么什么?您说一趟趟跑金店怪麻烦的不如一次性全换成铜钱算了?老大您知道600贯铜钱有多重不?现代的2500多公斤!您是打算开着三一重工的吊车穿过去吗?就60贯钱,也有现代的五百多斤(市斤)了,您出门就得买几个壮劳力男奴再买辆大车装铜钱用……其实作者俺劝您在金店里把十两的锭子剪开,换一两,拿6贯钱背走算了。+ k8 b7 z3 t& y/ p8 f% H% l7 |
' f% v4 o4 p! t) T0 x4 z您吭哧吭哧背着五十多斤铜钱,回到刚才那个酒店里,抹一把头上的大汗,把背囊往酒案上一墩(这实木的家具就是结实啊,案子吱吱扭扭晃了半天,愣没倒塌),大喊:“渴死了!博士给上一斗酒!”' f% p' ], Q5 z
, Q s3 C! f8 P6 h一斗酒?为啥?难道是因为“李白斗酒诗百篇”么……好吧,酒店店主大概也见识过不少穿越者了,淡定地过来一摊手,请先赐酒钱——小店的普通酒一斗一百五十文,好酒一斗三百文,专供达官贵人的珍藏限量版御酒一斗要十贯,数量不多,欲购速抢。+ C! ]% g( ]% r4 }+ _1 }
/ f. p% H% g# q3 a
您嘬嘬牙花子,数出三百文铜钱丢他手里,店主一转身——咣当!
d7 u! W6 p( Y) x* ~; g. k% C5 C& T! n% @4 P. V2 v; t; t7 X
一个庞然大物般的酒坛子就这么掼在您面前的食案上了(实木家具质量不错……真的……),里面是您要的一斗好酒。一斗是多少呢?嗯,您知道您穿越前经常喝的德式扎啤,一杯是差不多600毫升对吧?唐制的一斗酒,恰恰差不多相当于——十杯扎啤……您老慢慢享受哈…… / I# E! N) d/ t I+ b
/ c( u; I0 X2 [5 @, w(啥腰缠十万贯骑大力神运输机下扬州……啥李大桶斗酒诗百篇……知道文人们有多坑爹了吧……好啦好啦,别哭啦……)
6 Z: K* G" e0 ?% m/ I, i! n, @: Q, N. Q% i4 \4 u; y# d/ X, z
一边抹眼泪,您一边慢慢喝这十扎好酒。没啥可干的,手上还有几枚刚从背包里抓出来的铜钱,咱就仔细看看这种在唐代最最通行无阻喜闻乐见老幼皆宜的流行货币吧。% j) |+ V# C3 c0 v, `7 m: h- ]
8 \5 v1 H+ |- `1 F穿越以来,您看啥都陌生得很,处处碰壁,现在看着这些铜钱,终于感到了一丝熟悉和亲切。这些就跟您穿越前在电视剧里,或者在啥啥文化街假古董摊上见过的那些铜钱差不多,外圆内方,直径八分,成份含铜、含锡、含铅,铜多一点颜色就偏红,锡多点就偏白,重量嘛……就是重“一钱”= =(后世通用的“一钱”这个计重单位,就是以唐朝的铜币为基准的)钱中央的四方孔洞周围,还铸着四个字,您上下左右地一转脑袋,读出来:“开元通宝。”
" D7 i& j2 `6 X$ u: \* @
6 v' b O. i0 q# B" k“原来是唐玄宗开元年间铸的钱啊。”您恍然大悟地点点头,十分佩服自己知识渊博,却见酒店店主投给您一个有气无力、见怪不怪的淡定眼神,忙人家自己的事去了。) d5 Q; [& ?5 I* J
0 ^% P6 Q* h1 U
怎么了?哥又说错了?难道唐玄宗李隆基不是有一个叫“开元”的年号吗?难道这些“开元通宝”不是开元年间制造的吗?
6 H3 ^- s2 }/ |: I h2 E# H6 K6 K) o- z& c+ s" S u* M
还真不是。
( P3 ^! D, U8 {* o9 p! S6 p
: T0 i: W7 P, S& L# B7 E只要您穿越降落的时间,是唐朝开国第四年以后,那就能看见满大街的“开元通宝”了。当时的年号是唐高祖李渊的“武德”,他老人家给自己铸的钱取名“开元”通宝,是“开辟新纪元、走进新时代”的意思。所以,唐代既没有武德通宝,也没有贞观通宝,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武则天还是后期德宗宪宗宣宗当政的时候,市面上流行的一直都是“开元通宝”。嗯,偶尔您也能见到一些“乾元重宝”“大历元宝”,这些倒是年号钱,但是发行量很少,不占重要地位。
- `9 [( M }' _4 Z2 t2 @! {
- q& @7 r: v. l" F6 J把几枚开元通宝放手里翻来覆去,您又发现了个稀罕事:有一二枚钱币背后,刻着半月形印记,还有刻星星的,也有光板啥都不刻的,这有什么讲究呢?
* ?/ s" e$ f6 v9 R# v- _# r) u2 ~" V/ E; X" }0 ^
这个啊,是唐代百姓们津津乐道的很多皇室八卦秘闻的出发点。& x5 Z9 Z C9 j( f# H: Z/ M2 L0 {
% M, ~- K6 ]% o' }. t比如说,武德四年开始铸造“开元通宝”的时候,工匠们先用蜡造了几枚样钱,送给当政者过目。那时候朝廷里最大的官是身为“尚书令”的秦王李世民同志,蜡样到他手里,他那后来被封谥“文德皇后”的妻子长孙氏也在身边,小俩口一起欣赏,长孙氏拿起一枚蜡钱来细看,结果不小心用自己的长指甲在钱背上掐了一个半月形痕迹出来。, j0 R6 S- ?1 q; Q" b$ x# G* k
7 Y% ^0 J& N, ~, f/ H4 D3 @
李爱妻大手一挥,我家娘子做什么都是对的!蜡样就这么还回去了,工匠更不敢乱改,在蜡钱外面做了泥胚子,往里浇铜汁,铸出来的这部分铜钱就跟蜡钱一样也带了半月形印痕。2 b1 ]# b: A1 m( b ^; r
0 R1 P8 E3 t. ~7 @+ J——这个故事是初唐的版本,到了盛唐,故事男主角换成玄宗李隆基,女主角换成杨贵妃,情节差不多……还有一个情节类同但主角是鬼的版本,说那长指甲属于李渊的老婆李世民的妈“太穆皇后”窦氏,因为这位老太太在唐朝建立的时候已经死了好多年了,所以,嗯……
5 j3 L5 B4 w6 l+ S ]5 J
- ]/ E( i) U' N, h6 t拍肩,赶紧喝几口酒暖胃驱邪吧,其实俺讲鬼故事也是为了帮您消化这十扎好酒啊……咳,根据现代学者们的正经研究呢,说是这些钱币上的星星纹、新月纹,可能跟西域胡人们信奉的宗教有关。大量带月纹的“开元通宝”,出现在安史之乱后,而当时造_反的安禄山是有自己铸钱炉的,他的造_反也很大程度上利用了宗教手段。总之这些都是没啥关系的闲话,扯来给您下酒好了。4 B, C" K. g! o0 T8 D3 w. i' I# X
# x+ i ]2 T& J9 D咱说点正经的,您呢,现在怀里揣着九十九两黄金,背上背着五贯又七百钱,想在唐朝败家一番,那么这些货币都能买到啥呢? 5 ]: y" e1 c& m4 `6 [
" c/ d: a# o$ ~/ M! Y( ?) ?4 }
第一,作者俺劝您先买上两个强壮能干的奴仆,帮着背货币扛东西……您说您做不出买卖人口的事?= =|||||这没办法,入乡随俗嘛,您在唐朝要找个临时雇工扛活,可比买奴婢困难得多。如果您实在绕不过自己的正义道德感那一关,您可以先买了他们,干完活再立字据把这些奴仆“放良”,让他们恢复自由民身份,也算做了件好事对不? 5 W/ T/ w) I5 n2 K# j5 S
9 n2 L1 R& ]; J! u至于奴婢的价格,也是根据不同时间、地区、条件相差很大。一个绝色婢女可能叫价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钱,也有体弱蠢笨的奴婢给两三贯钱就卖。您要买的这种健壮男奴……大概是每个五万钱左右吧,五十贯。您花十七两金子,应该能买到两个健奴。
W! t, o2 G, H7 ]) o- C% L$ D. Z$ {# Z" |( c
第二,解决交通工具问题。您如果想自购动力强劲的名车(一头壮牛+一辆双轮车),得花三十两金子(二百贯钱)。舍不得了?那您打的雇车吧,价格大概是每载重一斤行走一里路,花一文钱,而且的哥不打表,需要上车前先谈好价钱。
4 v: ?5 i! |; P e+ Z
" v/ n" \4 `* F6 N6 f1 Q7 g第三,跟穿越前一样,您要在帝都买房子呢,就十分苦逼。长安居,大不易,地段不错的房子至少也得卖五百贯钱(人民币一百万),您那百两金子将将够,再追求豪华装修就力不从心了,茅草棚黄土地先住几年再说吧。(您说您大老远的穿到唐朝去干啥哟……) + r$ W5 f5 k4 g% F' H
* @$ q) j9 [0 n( s不过有个好消息,就是帝都的房价和房租,连官府都看不过眼了,刚刚出台了廉租房政策,硬性规定繁华商业区附近的住宅,每间的月租金不得超过五百文钱。如果您租一间,给两个奴仆租一间,主仆三人在长安住一个月,也就一贯钱(人民币2000元)的事。
1 Q" `% \, E+ _, g/ _
" {+ }% A1 Y' L0 V3 ~. q第四,民以食为天,下面要解决您主仆三人的肚子需求。1 m! i+ k# z) F$ Q$ ~+ c( _4 A
1 F3 Z- o: g+ f; q) Y0 |" U+ v1 |
最简单也最腐败的,咱下馆子去!全长安城最高级的天上人间北里名花宴,开宴三百文钱,吃喝到天黑掌灯翻一倍,如果您看上了哪位小娘子,第一次留宿,就得再翻倍,一夜掏一贯二百文钱,比一个月房租都贵……9 W( c0 r/ k; e# Y7 Q: V) G
8 X. v8 p: Z6 Z6 L4 F- ?8 ?" |
您说这太奢侈了,要自己生火做饭吃?也成,咱先去买粮食。唐朝的粮食价格也是变动特别剧烈,太平盛世的时候三文钱就能买一斗米,遇个水旱兵灾的,黄金一两只能买杯水喝……一般来说,安史之乱前的粮价平均是15钱一斗米,安史之乱后涨了10倍,150文钱一斗米。
( v; N2 E! e. b; q' A# O, Z5 H7 E; o" b6 m
您那百两黄金=600贯钱,在安史之乱前,能买到4万斗大米,带着穿越回现代来,大致相当于170吨大米(唐斗米=8.5今市斤);在安史之乱后能买到4千斗大米,现代的17吨。
* S8 J2 B4 S! _9 ?" a( n) \# ]5 V7 z& Y1 H6 Q8 s/ E2 s! z; Q, w
唐朝的壮丁标准口粮是“日二升”,月六斗,您主仆三壮男,先买一个月口粮18斗吧,花270钱或者2700钱。(您别问我当时人肚子有多大,怎么可能一天吃掉现在的一斤七两粮食,资料上就是这么写哒。那一斤七两,有可能是没脱壳的谷子,也有可能包括了猪饲料等副食品的费用)
8 h+ z; V/ ~3 w* Y; f
* F8 x6 e+ \/ O) s3 Q当然北方人吃麦子磨的面和粟(小米),比吃大米普遍。唐朝官方的定价是3斗大米=5斗粟,盛唐的时候西域一斗小麦约35文钱,有购买需要请自己换算。
: y9 U/ m+ V. o$ l- `9 z. u& |; b! @) a+ d( K& q8 u
一斤盐四十文钱,一升醋5文钱, * i6 N9 `# Z% m: I7 D# E4 _" x
; ?" R2 }2 q: y4 l& s一文钱能买三个鸡蛋,30文钱能买一只鸡,五百钱能买一口猪,不想吃鸡肉猪肉想吃牛肉?——忍着吧,杀牛犯法,要打屁股的!有钱您也买不着牛肉。
+ b" @6 b6 `1 y$ g" u, Y& \4 A% ]: |- Y3 ?; j; p/ a" [, n
一口能煮三斗米的大锅700钱,一只碗30钱,一把钢菜刀80文钱。当时的工业产品真贵啊。
* I, U$ X. i$ K' K7 D% O5 f2 a! g/ L2 ?
有了锅碗瓢盆米面肉盐,还得有燃料才能做饭。十几文钱能买一束柴禾,两三文钱能买一斤炭。
, F4 D" h" O o0 e8 P( t/ g3 j) P4 _& L4 C$ X. H; [
您说夏天怪热的,家里想常备点饮料?唐玄宗之前,市面上都不好买到茶叶,家里除了酒以外,还可以准备点酸奶,外买五文钱一升。 2 d/ Z' c1 u/ d8 W6 s; s$ Y; P5 }! Y
6 ]) \/ X$ |5 ^5 H0 W8 O: ]' [有饮料了还想吃零食?= =||||您是不是打算连可乐也一起扛过去几箱啊……算了算了,葡萄干15文钱一升,大枣5文钱一升,梅子8文钱一升,杏仁20文一升……谢谢是西域产杏仁,不是美利坚大杏仁。
. ~* i: B2 o7 @5 J% w& B8 w1 Q3 n
第五,吃食有了,好歹买两身干净体面的衣服吧!
9 ^5 H6 S& _# G' r2 W
# G3 B; x( H1 b6 V L您要买现成的衣服,那比较贵,一件不错的布衫得1000文钱,一件半臂(坎肩)也得400文。绫罗制的幞头(裹头巾)100文一条,精制鞋子100文一双……这种上好的行头,您给自己置办一身,出门时穿一穿就算了。唐朝人还是更习惯自己买布做衣服。
% z0 M1 t Q4 Z1 V+ D$ P6 N
" ^* D4 _1 z1 o9 _质量较好的绢大概500文钱一匹,给仆人们穿的粗布100文钱就能买一匹。“一匹”是1.8尺宽,40尺长,做两套衣服应该没问题。
, Q/ r* X* i; u9 a, v8 w
" z1 y) y* b+ c9 C. C不过,您家里没女人,让男奴缝衣服估计那两个会鸭梨很大,那就拿着绢布上外面找裁缝去做好了,一件男式袍衫差不多500文能搞定。
1 c; z& X7 }& \: W* O4 O( @ H
6 Y1 Y C! W3 h第六,出门的代步工具。前面买的或雇的牛车,那是运货用的,您要去平康坊泡妞儿或者结交上流社会朋友,怎么也得弄匹马骑骑,男奴倒可以在您的马前马后步行。
0 Q5 o) r' o) \- p
' y' H1 `3 B; w2 [9 @. ]) T初唐给马的官方定价是一匹25贯,即两万五千钱。当然您要拿着不到五两黄金去买“昭陵六骏”那样的宝马,肯定会被人家踹出来……真正的好马叫价千金也不奇怪,您那一百两黄金还是不要去凑热闹了。 # ?, P. D) F: G
. ^7 e. M/ U6 u# H, c/ L/ ~2 G }一副马鞍80文,一套嚼子和缰绳500文。一根马鞭50文。 / n7 P( z/ V7 i# ^5 Q( ^) |' {
' S, L2 W1 {5 |* ~7 |7 Z$ _马要吃草,还要吃料(粮食),每月要供这匹马三石粟、六十围草,还得再弄点盐,买粮买草约1300多文钱。(别再抱怨油价了,真的……) 2 e% d! N2 b, e) D
! K" {; t! A! G( G6 j$ R+ q
骑马的时候腰里挎一把唐刀才好看,上好的镔铁横刀一口2000文,掏钱吧。- i2 p A' d8 Q @+ n3 g# o
. @6 o8 z4 R1 c- F1 U0 a% q
第七,赶紧恶补功课。多看看唐代的书,练练毛笔字(否则写张条子都没法拿出去给人家看),熟悉熟悉当时人常用典故什么的,才能附庸风雅地冒充文化人去逛北里妓馆。 8 X2 c% Z* O; L) w5 }, W# O
+ C6 v& X" D, e$ h, J7 T学费是很贵的,象佛经这样的书,一部开价一贯钱算少的。一百张白纸要60文钱,更好的纸三文钱一张。毛笔20文一管。墨15文一两。 " h( ^- B2 f5 t- Q2 x; c
; d- B- {: m3 C5 `第八,正式开始泡妞!*\(^_^)/* 去拜访白莲花别忘了带些小礼物过去,一双钏子40文,一帖轻粉18文,一面铜镜2000文,一分麝香110文,一分沉香60文……/ t7 L' f& S" E! r5 X
7 A0 |1 p* e* R您在酒店里喝够了那十大扎酒,出门买了奴婢,雇了车,正在街市里东挑西拣地买别的货物,突然听到兵丁的喝道声,一个家奴赶紧扯着您避到一边。- @: Z! k) E( `" s# X4 z( r* T6 e$ g
+ G p0 f+ g i. ]! A* p只见一行两列人马赫赫扬扬地行进过来,前面人骑着马举着不知啥牌子旗子,后面有十几个挑夫,挑了满满七八担各色绫罗绸缎,排成一队往前走,还有人在旁边敲锣打鼓,真是热闹。1 y! f" ], h6 T- Q2 Y
6 t1 ]4 |2 z$ H# o5 E; |) ~围观人众就有人议论了,说这又是天子给魏秘监的赏赐吧?魏公胆大敢谏,前几天圣人刚赐了五百匹绢,上个月还有一次赏了一千匹,去年还有一回记得是赏了八百匹绢……
, o% j! n0 _. H1 x2 V9 X- ]5 I( {# ?! ~) k' U% {
“这魏秘监家里是开布店的么?赏这么多绢布有什么用?”您听头晕,忍不住嘀咕一句,身边刚买来的奴仆连忙制止您:“阿郎勿浪语,魏秘监出身河北名门,怎能诬人是商贾一流?” + f2 T/ z/ @3 K% I
6 k+ W4 ^ w2 r7 r' g
好吧,知道古代歧视商人,咱就不多嘴了。不过真的,皇帝赏大臣这么多绢帛是做啥呢?# m. j9 ]) {1 n, d4 C
" |2 Q8 L$ v3 g$ S. i `
刚才咱们知道了唐朝不能直接用银子买东西,大额交易可以用金子,最常用的是铜钱,那么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算是中等额度交易常用的货币吧,就是这绢帛。7 P( D l. y1 h3 o; m
! F5 I7 J0 Q2 n. U; d您知道古代开采、冶炼铜矿锡矿和铸币的技术都很落后,是吧?每年新铸的铜钱数量说是不少,但还是远远满足不了民间商业活动的需求。于是从唐初,官府明文规定民间交易要“钱帛兼用”,甚至还规定交易额超过十贯钱了,就得用绢布来支付。" R" K7 ], D/ F, w! n- l6 ` u
& j" @$ w; u4 k: D+ R; R& k
那么一匹绢相当于多少钱呢?上面咱也说过了,正常的价大约在500文,半贯钱。不过这玩意也是时代不同变动得厉害,同时也跟绢布的质量有关,绫、罗、绸、缎、缊、绨、绡、缯……各种布料在各种情况下价格都不一致。拿出来买东西的,还是以绢为主。
' _* M5 Y3 Y: I9 L7 u/ [2 |4 Y- ]0 G% ^' P/ K
所以,皇帝赐大臣绢,其实就等于直接给钱。大臣家里的仆人完全可以拉一车绢上街,边走边用绢直接买粮食买器具。您呢,也完全可以带一堆绸绢去平康坊找红颜知已白莲花(哎哎,别自己背啊,那俩奴仆买来是干啥用的?)。
! z. _6 A2 \; p5 k" `; M5 d9 g7 { I: ^% j
到了白莲花家里,您就明白了,过来欣赏她文艺表演的王孙公子们,很多都也是带着绫绢来的。白莲花在堂上歌舞的时候,这些郎君就不断送上绫绢,说是“上娘子缠头”用。
1 R1 B6 u) f1 F6 v: V
$ A1 B, J2 G, Y1 B6 M3 L很多年以后,白莲花被一个富商买走了,带到江州去安置。夫婿常年在外面经商做生意,白莲花自己守着一艘空船,百无聊赖,夜夜弹着琵琶忆苦思甜。某一天,有个也姓白的江州官员听到了她的琵琶声,请过来聊聊天,白莲花回忆起她韶颜如花的盛年,这样唱道:" V2 [: d6 u. z" b# P* K
0 O7 {1 h5 n: [! V3 K, V' M“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 [1 _6 z q- {8 i0 V* d+ f# U
* u: j0 {/ q1 |% l/ H2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9 \8 s) X, D% W, E" M* {+ K9 }
( J( f6 ]2 L; q% H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 H: q4 j0 Y% T/ g
, b5 A s. k4 A, x$ y; q6 a \8 b# M, {3 a
" B9 r, y* t& F- T* B. r
& \2 O! H! M# j' s: O7 |货币这一篇比较复杂,所以说明注释要多一点,请想穿越的同学提问质疑之前先看完下面这些:
$ V' m" K7 B0 r0 B# J
0 D/ F" u i4 J+ Y/ R1.这一篇里提到的所有物品价格,金、银、钱、粮食、绢布、车马、房屋、奴婢…… 在资料里都有大量的不同记载,价格相差悬殊还很大。作者鹿取的价格指数,要么是专家学者经过研究对比认为可信的,要么是自己在不同数值里取了中间值觉得比较合适的,只保证数量级上的准确。换个时间地点环境,这些东西的价格就可能会变化较大。" W3 O8 P+ Y# ^) p% T" b
4 D5 k2 M% m1 v% F0 I2.这一篇的主要参考资料,关于货币和金银的是《中国货币史》(彭信威著)和《唐宋时代金银之研究以金银之货币机能为中心》(加藤繁著),关于古代和现代度量衡换算的是《三至十四世纪中国度量权衡》(郭正忠著),关于各种物价的是《金泥玉屑从考(中国物价史)》(王仲荦遗著郑宜秀整理)和《中国历代物价问题考述》(黄冕堂编著)。以上书籍都可以在新浪爱问免费下载到。
7 j6 W& Z L. y- V4 V5 l4 @& e! k+ M- S( I+ x
所以哪位如果想了解唐朝别的东西的价格,请下载参考书自己查询。书上没有的物价,那是原始资料缺失,俺也不知道,打死这头鹿剥了皮也编不出一个字来(刘野猪举手:鹿皮卖给我卖给我,高价收购……)
- P0 q7 Z6 W5 n+ q: Y: ?4 H, f) e) R { l7 U
3.关于白银和黄金什么时候在中国才成为货币,一直是争论比较激烈的问题(有人认为直到清末民国发行了银元,白银才成为法定货币,之前在明清都只属于以物易物)。唐代白银能不能用来直接买东西,学者们也有不同意见,加藤那本参考书的观点就与本文观点不同。这个议题说起来太复杂了,俺就不掉书袋了。
4 H* j9 [- i* J# a5 ?7 @* C: A3 u" W! L
唐朝的边疆地区和产银区,也有直接用银子买东西和交税的现象。如果您是穿越到西域、广州越南这些外贸频繁地区,拿着银子上街买东西就没人奇怪了。敦煌吐鲁番还有用银子铸成的通宝,称为“银钱”,也是日常流通货币。
% l& b9 e) e0 B: f2 y4 i& _" D* Y" _5 p/ B# H2 w3 P3 Y$ I' y& x
中原内地也发掘出不少用金子银子铸成的“开元通宝”,模样跟铜钱基本一致,但这是皇室贵族赏赐玩乐收藏用的,也不能直接拿上街买东西。0 P5 [! E# A- k: I! V
9 `& Y" {; k2 D5 H5 F S* c4.汉代的大量“赐金”,近现代学者研究认为很有可能赐的是黄铜,明确表述为“赐黄金XX”的给的才是黄金。而且,有时候“赐金多少”只代表一个价值尺度,也就是宣布的是赐金、铜,但实际上给到被赐人手里的,是价值相等的铜钱或实物。这现象在唐朝也存在。
/ \; ^- _: Y* n, \0 c
; B6 v4 m- @4 Q) E" }2 Z6 n汉代不说明数量级的“赐金五百”“赐金八百”,一般指“五百斤”“八百斤”,但到了魏晋南北朝以后,不说明数量级的“赐金五百”“赐金八百”就变成了“五百两”“八百两”。当然,唐两比汉两大得多。
3 Y! Z C$ Z* C6 K0 e
5 B3 K% G( h: i; o. K( }5.唐朝的“一贯钱”=1000枚铜钱,是官方法定数值,但是实际上,因为钱荒现象太严重,民间的“短陌”现象很普遍。也就是一贯钱里可能只有七八百文,但是大家还都承认它有一贯钱的购买力,用来买东西还可以,不过给官府交税的时候就非常吃亏,官府一般会要求交税人把少的那部分钱添足。所以正文里所说的一贯钱的重量,实际可能要打个七折八折的。) J- V; ~+ A0 [& n# A
7 K9 Q" n Q3 h# e" C
6.正文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唐长安城,所述物价也尽量找长安城或者内地的资料记载。但是这些记载很多来自文人的笔记小说,夸张、猎奇的性质浓重,很多是不太可靠的。比较可靠的是敦煌吐鲁番出土的唐代帐目文书,但是那个地方离长安城又太远了,即使在交通方便的今天,新疆和西安的物价也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文中的各种物价,是把两地资料做了综合,为了行文顺畅,不再一一说明哪个物价是哪里的。# R7 J- [$ n; \% u$ i$ z# i5 F ^
% ^3 [0 M6 G1 K1 U' Y. o7.正文里根据结构需要,出现了用黄金作等价物,计算唐代铜钱和现代人民币比价的文字【地段不错的房子至少也得卖五百贯钱(人民币一百万)……主仆三人在长安住一个月,也就一贯钱(人民币2000元)】。这种计算方法,如果真能带着黄金穿越来穿越去,倒也可以成立。但如果您穿越不成功,这方法就是不准确的。* v: Z' c1 o" F) W! D% |
$ o g$ Y! U: |6 G! Z* N" }因为从古代到现代,别的物品生产技术飞速提高,而黄金的开采则相对进展迟缓,所以在现代,黄金价值远远比在古代高。举个例子,黄金和白银的比价,现代已经到了1:40左右,而在汉唐只有1:5,现代的黄金比汉唐的黄金值钱多了,同学们千万不要从现代买了黄金带在身上穿越到古代去卖,要亏死人的……
7 g( `6 H/ R- t6 m% y* O
8 J, N/ _. d& S+ `比较科学的、能正确反映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货币折算方法,是用大米作为等价物。就是在唐代用一贯钱买了多少大米,把这部分大米穿越……咳,是在现代用人民币购买同等重量的大米,然后计算这些人民币与唐代一贯钱的比价。
' |7 H, n7 e% E) S( {+ W) c5 I: q' V2 J) h: v& r6 _
以目前的去壳大米2元/市斤计算,安史之乱前的一枚“开元通宝”,约能购买大米0.57市斤,一文钱约等于一元人民币,一贯钱=1000元人民币。安史之乱后,一文钱约等于人民币一角,1贯钱=100元人民币。
. a2 \& l, y. A9 @# C, z
% w2 r J0 P) Q本篇配图: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的唐代银铤(“锭”为“铤”字的俗写)& @3 A( S" \4 E/ ?: [6 N
: ~* y }! e9 ]0 @2 K4 p, H ) m4 k2 `5 D Z% i" Z. v! d0 {
. J; `' k$ P' A# N2 B- I
, S/ B* s' `"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