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2 |# @& U6 F4 r/ {0 T0 i9 [' ?( v
是让多数人可以脱离基本的第一、第二产业劳动,来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也就是说做人不能光想着吃饱喝足,得有点追求。如果物质不够丰富,吃饱穿暖都有问题,那么人的精力当然要用在解决生存问题上。当生存问题解决了,那么就要进行下一步。4 p, ^. ?( J& a# j) L. `, z
; ]. h, M8 \2 c+ B# @用现在时髦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英语: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我为啥又要引用姓马的,为啥又要玩临高的梗),当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满足后,就要追求尊严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和超自我实现了。共产主义或者社会主义只是在生产力达到条件后,通过分配手段来满足前三个需求同时让你有充分条件追求后三个需求罢了。# ^7 n# @6 e D" }
, j7 m* S3 S; N% f这其实在历史上早有反映。任何有成就的学者和科学家,要么自己无财政压力,要么受到资助而无财政压力。即使没出名前可能很穷,但出名后也会受到资助。基本就财务自由了。% O# o) r9 o/ ^! l1 {" ~ e! `4 Q, d9 P
6 t) x( m, M! R: I, J
至于有人说啥都不干,就当剥削机器人奴隶的奴隶主也没事。这个理论是说看量不看质。全球70亿人,哪怕99%都成了机器养的废物,剩下1%能够搞出创造性劳动,堪比爱因斯坦,推动生产力前进也有7千万人,远比爱因斯坦时代的比例高。
# V$ y8 o6 ^4 z$ `
3 s9 a+ L) z0 Q! H3 d这个理论是被历史验证的。这就是为啥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学者是稀有的宝贝,科技进展缓慢。而到了生产力提高的近、现代,学者越来越多,科技发展也越来越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