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371|回复: 6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英帝国的崛起之四:欧陆角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16 09:19: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g6 c5 t. K$ q6 L# Z
            “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毁灭保全了不列颠的生命,布伦海姆的冲锋为她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w, }4 a, b3 t. z. }! b$ n
4 Y, J' j9 J: W3 d  g
            --- 温斯顿·丘吉尔《马尔博罗的生平和时代》' s- r' y" C0 M; `
! O$ n. [: e+ |+ C

% l$ Y* ~7 |* E4 |1704年夏天,65岁的太阳王路易十四双喜临门。多瑙河前线捷报频传,法国大军正在逼近维也纳,准备向哈布斯堡王朝的权力中心发动致命一击;凡尔赛宫传来新生儿的高亢啼声,路易十四的曾孙布列塔尼公爵呱呱坠地,波旁王朝后继有人。路易十四志得意满,在给红衣主教诺埃伊斯的信中写道:孩子的降生是我受上帝保佑的最明显朕兆,这在波旁王朝历代君主中绝无仅有。我身后的三代继承者保证了这个国家的长治久安。 2 t4 m1 Z3 |/ P9 K

* F6 Y, ?# J- H此时的路易十四无疑处于权力的巅峰。亲政四十二年以来,路易十四将法国这个内忧外患的泥足巨人铸造成为所向披靡的军事强权。路易十四慧眼识珠,重用孔代亲王、杜伦尼元帅、卢森堡公爵、沃邦元帅等名将主持军事,建立欧陆霸权。路易十四为法兰西王国的版图增添了十个欧洲省份,从西非、印度到北美的广袤殖民地飘扬着蓝色金百合旗帜。法国在路易十四治下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政治、军事地位和科学、文化成就,受到整个欧洲的崇拜和景仰。欧洲各国争相效仿法国的贵族礼仪、价值观、消费品和生活方式,法语成为欧洲上流社会的通用语言。
5 A) y8 {2 C$ k
5 H4 |( o$ |* V6 X路易十四将1704年夏天定为国庆节。路易宠臣圣西门公爵(Duke of Saint Simon)在日记里写道:此次庆典为国王和宫廷带来极大欢乐。整个巴黎披上节日盛装,大街小巷一片喜气洋洋,人们热情澎湃几至癫狂。 庆典照例在凡尔赛宫进入高潮,舞会、音乐会、歌剧等等娱乐活动五彩缤纷,令人目眩神离。压轴戏是太阳王最为心仪的化妆晚会。化妆晚会在凡尔赛宫外的御花园内举行。花园内全长一英里的十字形运河内游动着欧洲各国奉送的礼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百只来自丹麦的天鹅,两支来自英国的纵帆快艇,和十四条来自威尼斯的刚朵拉游船。路易十四自幼热爱戏剧,尤其喜欢在舞台上受万人瞩目和欢呼时的陶醉感觉。凡尔赛宫的化妆晚会一半是戏剧表演,一半是显摆做派,全都是为了满足路易十四的虚荣心。
- N7 ?9 l7 }0 M7 V0 y% e8 S ; v. H+ f" p- _
路易十四端坐高台之上,头戴长卷假发,身披蓝色金百合刺绣的王袍,足踏时髦的高跟鞋,饶有兴味地观赏着面前的仿古典凯旋式。披坚执锐的战神玛斯高踞战车之上,由一队士兵拖拽前行,后面跟随着身穿林仙装束、忸怩作态的贵妇们。路易十四以精确的姿势挥手致意,俨然以战神自居 - 虽然他从未领兵出征,对于战争的体验仅限于远距离观察被围困的要塞。凯旋式过后是一场象征性舞蹈,居中的舞者代表塞纳河,周围卑躬屈膝的六个舞者分别代表泰晤士河、缪斯河、内卡河、谢尔德河、莱茵河和多瑙河。路易十四笑容可掬,显然对这出高品位的阿谀奉承非常满意。7 ]( d0 ^/ E" O
2 g" u( e1 P! Z7 {* o& A
沉醉于歌功颂德之中的路易十四并未料到,今晚将是他一生的分水岭。在此之前是数十年的开疆拓土,战无不胜;从此以后政治、军事和家庭的打击将接踵而来,失望和挫折将伴随他的余生。圣西门公爵在日记里写道:凡尔赛宫的庆典进入高潮之际,噩耗如同寒流猛然袭来,将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惨淡愁云之中。
" |, f( P  C7 w - F6 t" C, ^6 ^# c/ I7 C" u0 W
这天傍晚,布伦海姆的战报抵达凡尔赛宫,四万法军在多瑙河畔灰飞烟灭。
$ W% m  n7 G, Q" W9 u/ S ! m' m7 L$ m4 y
( R# }/ c4 r4 \! ]6 Q+ l

评分

参与人数 4爱元 +22 学识 +5 收起 理由
老芒 + 6
煮酒正熟 + 6 + 1
MacArthur + 5 + 2
橡树村 + 5 + 2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4-21 22:32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沙发
    发表于 2012-4-16 15:57:43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那些个腓特烈们啥时候出场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板凳
    发表于 2012-4-16 18:02:40 | 只看该作者
    丘胖子从来不吝啬为自己的祖先大吹特吹。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4-17 07:40:38 | 只看该作者
    燕庐敕 发表于 2012-4-16 18:02 * `4 E) d- n4 H6 U
    丘胖子从来不吝啬为自己的祖先大吹特吹。

    ) A# J0 ~( q0 V7 [& E5 c! t3 U. T按照中国的规矩,他都不能姓丘吉尔,只能姓斯潘塞。

    点评

    严重同意。个死胖子整个儿就是帝国的掘墓人,征用火鸡的战列舰,在达达尼尔海峡登陆,打了败仗,还把火鸡推向汉斯,不是米帝的托儿才怪  发表于 2012-4-21 23:54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2-4-17 07:41:12 | 只看该作者
    herochxl 发表于 2012-4-16 15:57 " Z8 i) t/ ]+ [& k
    不知道那些个腓特烈们啥时候出场

    4 s+ \0 [  j. `+ S& |/ Q腓德烈大帝?这本书出不了场了。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6#
    发表于 2012-4-17 08:08:32 | 只看该作者
    史鉴 发表于 2012-4-17 07:40
    " t8 p  f1 s+ c: R. _0 x7 z, r按照中国的规矩,他都不能姓丘吉尔,只能姓斯潘塞。
    0 a  P. q/ E9 G( L
    哈哈,不要太深入么,好歹人家是公爵的后代。
    / E% v$ `( @3 ?( F. K
    2 k$ m; O1 c1 @) q画皮全给剥了,里面就太丑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19:37
  • 签到天数: 778 天

    [LV.10]大乘

    7#
    发表于 2012-4-17 17:11:21 | 只看该作者
    史鉴兄加油啊~  大伙等着看后续呢嘿!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01:29
  • 签到天数: 2405 天

    [LV.Master]无

    8#
    发表于 2012-4-18 10:39:32 | 只看该作者
    大赞特赞,文笔太好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2-31 23:52
  • 签到天数: 4 天

    [LV.2]筑基

    9#
    发表于 2012-4-18 13:17:32 | 只看该作者
    高潮过后是失落啊!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3-7-7 20:03
  • 签到天数: 525 天

    [LV.9]渡劫

    10#
    发表于 2012-4-18 21:27:31 | 只看该作者
    盛极而衰,天道循环,啥时候轮到美国呢?

    点评

    蒙特卡洛幻觉,从来没有“盛极而衰”这回事。  发表于 2012-5-5 21:13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1-28 12:53
  • 签到天数: 46 天

    [LV.5]元婴

    11#
    发表于 2012-4-19 03:22:36 | 只看该作者
    好看,期待后文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2-4-19 09:46:32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呀,老史!
    : T; U# ~* D6 w+ A8 d3 ]1 @, p% h3 \9 c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4-20 08:33:04 | 只看该作者

    ) G9 v. j+ ?8 s2 P8 A) G8 {
    + C0 u! g4 d. o" w5 h+ S9 z
    5 |2 a2 b: ?' d! V
    2 L  x/ c; k: g% }1. 太阳王7 d! _5 e% S8 P3 R" W: K1 R

    1 r6 I) O- L, u/ A/ @$ ^2 x + |! j$ U9 ?& T4 T1 K: L
    路易十四犹如行走欧陆的巨无霸,遮天蔽日的身影笼罩着十七、十八世纪之交的欧洲历史。与一百年后的拿破仑同出一辙,路易十四依靠武力推行自己的意志,是欧洲各国谈虎色变的人物。然而拿破仑掌权仅仅十八个年头,路易十四的统治却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伏尔泰高度评价路易十四,将他和罗马帝国创始人屋大维相提并论,称赞他的时代是伟大的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认为路易十四是现代生于皇家坐上王位的众人中间能力最强的一位;敌视波旁王朝的拿破仑唯独对路易十四赞赏有加,认为他是古往今来唯一名符其实的法国国王。
    : ~3 e5 R3 S  L+ S, X" f3 g4 T1 i$ C / B+ Q- s  Y4 p8 y  D
    路易十四登上法国王位时年仅五岁,幼年经历政局动荡,十岁时曾经由于贵族叛乱而逃离巴黎到乡下避难。因此路易十四一生执着于两大陈见:对君权神授的坚信和对新教的刻骨仇恨。1661年,担任首相二十年的红衣主教马萨林(Jules Mazarin)去世,23岁的路易十四召集群臣,郑重宣告:过去我允许已故红衣主教替我管理国事,从今以后我将自任首相,没有我的指示任何法令不准盖章颁布,国务和财务大臣没有我的同意不许签署任何文件。 法国进入绝对君主时代。
    / B+ s) R, ^3 R! v* A8 R
    - T) S$ K6 \: ^+ G* }* I# H5 U! e路易十四以知人善任著称于世,亲政之初就任命经济管理专家科贝尔(Jean-Baptiste Colbert)为财政大臣。科贝尔主持法国财政十八年,改革税制,发展工商业,扩展海外殖民地,以增加财政收入。路易十四亲政的前半段(1661-1688),法国没有大规模的内战和动荡,经济取得前所未有的增长。路易十四亲政第一年的财政收入为3,200万锂(价值250万英镑),二十年后他的财政收入增至9,300万锂(价值720万英镑),这个数字是荷兰联邦岁入的两倍半,英王查理二世岁入的五倍。
    & \/ o5 A4 V) W
    9 ]' V$ O' I; ~5 z' Z这期间路易十四最令人瞩目的成就当属修建凡尔赛宫。凡尔赛宫原是巴黎郊区的一个王室别墅,路易十四花费1,200万锂,以二十年之功建造了这个欧洲最富丽堂皇的宫殿。此后一百多年,凡尔赛宫成为法兰西王权的象征,欧洲各国贵族朝圣的麦加。俄国的彼得大帝1717年访问法国时在凡尔赛宫逗留数日,仔细研究其建筑风格,回国以后依法建造了彼得霍夫宫。路易十四对少年时代经历的贵族叛乱记忆犹新,因此要求法国各地贵族每年必须到凡尔赛宫居住数月侍奉国王。凡尔赛宫的奢华生活让这些人乐不思蜀,意志消沉,心甘情愿放下诸侯的身架,充当路易十四的廷臣。& H( t# g! q" w4 b# c+ A& r' F3 [

    4 v9 [$ A, _. l% ~' h+ a
    : @- B! l% N$ J1 g* P2 m& l. ]凡尔赛宫鸟瞰图

    ; k  m& `  G( N. D
    ; I5 i% j) N/ o, c+ [6 A+ Q此时的法国拥有2.300万人口,是西班牙的三倍,英国的四倍,荷兰的十二倍。路易十四充分利用数量优势,打造了一支庞大而有效的武装力量,对周边邻国不断用兵,以追求个人的荣耀和法兰西的声威。! c" J# w" M; l& e. a( ^1 Z0 J  W
    " x4 {9 J- h0 x) J0 @# N
    1661年,路易十四迎娶西班牙的特蕾莎公主,跻身西班牙王位继承人之列。欧洲各国害怕路易十四合并波旁和哈布斯堡两大王朝,迫使他声明放弃对西班牙王位的诉求,而以一笔巨额嫁妆作为补偿。然而西班牙帝国今不如昔,国王腓力四世囊空如洗,一个子儿也拿不出来。路易十四隐忍不发,待到腓力四世驾崩,便向西班牙提出领土要求,作为违约赔偿。两年的谈判最终破裂,1667年路易十四一声令下,名将杜伦尼率领五万法军入侵西属尼德兰(今天的比利时)。+ j- W% R1 f4 x# V1 y* C
    & B$ S5 e' J( I2 Q# O
    法国是荷兰独立战争时期的盟友,两国在1662年签署了为期25年的攻守盟约。路易十四原本希望荷兰出兵与法军南北对进,两国瓜分西属尼德兰。然而路易十四气吞万里的帝国野心让荷兰国会深感忧虑。大公仆德威特经过再三权衡,毅然决定背弃法荷盟约,转而同英国、瑞典签订三国联盟。三国联盟正式照会路易十四,要求法军立刻撤出西属尼德兰,否则将遭到三国的武装干涉。路易十四被迫与西班牙议和,最后只得到区区几个小城。
    $ i4 m* I5 ^) [9 F- S8 h5 Z! w # x4 w3 W/ m. m% f8 n/ X2 S, C# @
    路易十四对荷兰的背信弃义怒不可遏,然而他绝非迷信武力的莽汉,而是先诉诸外交手段剪除荷兰的羽翼,然后再伺机报复。路易十四和英王查理二世是表亲,两人经过秘密谈判签订《多佛秘约》,英法两国将合力打击荷兰国会的傲气,摧毁这个忘恩负义的国度。 路易十四答应每年支付查理二世22万5千英镑的资助,但要求查理二世恢复天主教的法统。查理二世满口答应收下现金,却没有任何挑战英国国教权威的实质性举措。
    $ l1 e- F4 _  s% j. @( K
    6 b& k) l- C+ j# T7 s) X3 X面对路易十四的银弹攻势,瑞典也无招架之力。虽然瑞典自古斯塔夫大帝以来就一直以新教斗士自居,近年来也与时俱进,对领土扩张的兴趣远远高过宗教信仰。瑞典准备对丹麦、波兰用兵,此时正是用钱之际,况且金钱面前人人平等,天主教的银子跟新教的银子一样好使。1672年,瑞典和法国签订盟约,答应遏制荷兰在波罗的海的贸易,以换取法国每年40万塔勒(价值10万英镑)的资助。# r$ F; L' e- {3 V

    $ r# [- [( r, L( @2 s4 _三国联盟分崩离析,路易十四立刻开战。1672年初夏,太阳王座下的双子星杜伦尼和孔代亲王率领12万法军攻入荷兰。在路易十四的授意下,法军进行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无道战争。卢森堡公爵如此动员麾下将士:去吧,我的孩子们,去掳掠、杀戮、焚毁。倘若能够犯下更严重的暴行,就不要心慈手软。请向我证明我为国王挑选将士时没有看错了人。法军士兵奸淫掳掠之后,把荷兰居民驱入民宅纵火焚烧,如法炮制将数个小镇夷为平地。法军的刻意暴行收效显著,几个荷兰城镇望风而降。然而长远来看这种恐怖主义政策却让法国成为整个欧洲的众矢之的。* r9 ?# V) a2 f

    9 x$ w- R. V9 Z( ~  d( F% U荷兰国难当头,绝望之下开闸放水,淹没莱茵河以北大片国土阻挡法军。军事失败导致政府垮台,德威特兄弟被暴民残酷杀害,年仅22岁的奥兰治亲王威廉三世被拥立为荷兰执政,兼海陆军总司令。用伏尔泰的话来说,威廉三世是个身体孱弱的贵族青年,没有一丝一毫的战争经验。 威廉三世毫不掩饰自己人生历练的缺憾,曾经叹息道:我愿意以几个荷兰省份为代价,换取在孔代亲王麾下征战的机会。
    % Y6 o# e2 ], ?5 z* {
    , \7 ~$ e$ y9 g0 e1 E5 I+ d" k威廉三世虽然缺乏实战经验,却拥有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威廉三世任命德意志宿将华尔戴克亲王(Prince Georg Friedrich of Waldeck)为副司令统帅陆军,自己施展高超的外交手段联络盟友。不久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勃兰登堡与荷兰组成四国联盟,向法国宣战。次年春天,法军被迫撤出荷兰,战场转移到西属尼德兰。这年夏天,德鲁伊特指挥荷兰海军屡挫英法联合舰队,迫使英国退出战争。& N, B6 [* Y: s* k

    ( u/ g' `* h4 K. J' e  I虽然四国联盟以泰山压顶之势,依然无法击败路易十四的虎狼之师。1678年法国以胜利者的姿态结束战争,路易十四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划入法兰西版图,但未能取得荷兰的尺寸之地。这次战争威廉三世砥柱中流,力挽狂澜,被荷兰民众尊称为祖国的救赎者,人望如日中天。此后25年间,威廉三世将接二连三地站在路易十四的对立面。如果说威廉三世有一个毕生为之奋斗的信念,那就是绝不屈从于路易十四的淫威。
    ; e8 d2 G1 _- c # }8 }. k7 F. Y6 {, H
    路易十四为了给自己的帝国野心披上一件合法性的外衣,专门设置归并办公室(Chambres de Reunion),招募一批律师查阅浩如烟海的中世纪条约,寻找领土要求的法律依据。1681年,归并办的律师们发现了路易十四对西班牙属地卢森堡的主权诉求,三年围城之后,卢森堡和斯特拉斯堡相继并入法国版图。威廉三世目睹这一切,绝望写道:倘若上帝不能有所作为,保佑这个岌岌可危的国度和她的邻居,很快一切都将付之东流。
    , _5 C7 a$ O; l3 |! L2 C 7 K3 K9 B3 _) Q
    1685年,路易十四再出惊人之举,宣布撤销南特敕令。南特敕令是路易十四的祖父亨利四世颁布的宗教宽容政策,旨在保障新教徒的信仰自由和国民权利。法国新教徒虽然为数不过一百万,却几乎垄断了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在法国社会中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路易十四亲政的前二十年出于务实考虑而维持现状;现在霸业已成,法国新教徒自然成为眼中钉肉中刺。是年秋天,路易十四颁布枫丹白露敕令,将新教信仰视为犯罪行为,拒不皈依天主教的人将遭受严惩。同时代英国作家艾弗林写道:法国的宗教迫害之野蛮和残酷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新教教堂被拆毁,传教士被驱逐、监禁、判处劳役,普通百姓惨遭洗劫,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新教徒被强令出席弥撒,迟到者往往就地正法。 二十万新教徒逃离法国,来到英国、荷兰、丹麦、普鲁士等国避难。路易十四的暴行让欧洲新教国家不寒而栗,被迫团结一致组成反法联盟。
    & a* P/ K& d  T/ r, f+ r- F
    ) a6 t8 D. R- \- l4 R6 l路易十四无视日益紧张的国际局势,加紧领土扩张的步伐。1686年,科隆大主教、选帝侯维特尔巴赫病危,路易十四岂能放过天赐良机,安插自己的亲信接任。教皇不满路易十四越俎代庖,另作任命。路易十四照例诉诸武力解决争端,法军奉命攻入莱茵地。同年路易十四又向帕拉丁提出领土要求,法军长驱直入,将数百城镇乡村夷为平地。路易十四此举立刻遭到德意志诸国的强烈反弹,普鲁士、萨克森、汉诺威、巴伐利亚等诸侯陆续发兵,大战一触即发。
      l# K2 ~. |; Y  E1 ^0 c + v' e5 j2 w5 R' h
    168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列奥波德在威廉三世的倡议下,出面组织奥格斯堡联盟(League of Augsburg,又称大联盟),以遏制法国的扩张。此后两年,威廉三世四处奔波联络盟友,西班牙、葡萄牙、瑞典、以及德意志诸侯国巴伐利亚、勃兰登堡、普鲁士、汉诺威、帕拉丁、萨克森等先后加入联盟。
    7 k- A1 y6 Z# S' Y0 |8 d2 z0 f 7 P2 K5 z: m+ F& p. W( }
    进入1688年,只有一个西欧国家在即将到来的欧洲大战中置身度外,这就是岛国英格兰。
      n5 t& Z. m8 j " P' w! ~" l+ ~. T! ?! u
    & l! [( F( _5 r4 X4 |

    评分

    参与人数 3爱元 +24 学识 +5 收起 理由
    橡树村 + 4
    MacArthur + 10 + 3
    煮酒正熟 + 10 + 2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2-4-21 08:08:35 | 只看该作者
    老史虽然写的是大英帝国的崛起,但实际上差不多是欧洲的近代史了。加油哈,老史!
    7 [' V$ f/ u7 u5 n  ]+ A5 U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2-4-21 15:23:10 | 只看该作者
    史鉴 发表于 2012-4-19 16:33 & c$ `. {; F2 u# k/ l. k
    1. 太阳王$ s, Q' \4 {% v+ G2 d4 ~

    7 w: B4 g+ S. `# b, W

    3 n% W& y% ~8 |0 A1 _5 I写得好看,物极必反,好战必亡。还是要兼容并包,各种宗教和平共处嘛。

    点评

    能在强权之下保持宽容而平和的心态,关键在于眼光得长远  发表于 2012-4-24 11:36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23 17:02
  • 签到天数: 529 天

    [LV.9]渡劫

    16#
    发表于 2012-4-25 10:56:36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4-26 10:21:32 | 只看该作者

    2 d+ @4 A1 X" N5 O8 @8 k2. 光荣革命

    / s2 X6 n; v) v
    5 P- w* Q1 d' V& `: ?十七世纪末期,欧洲各国的军备竞赛进入白热化阶段。至1688年,西班牙陆军达到7万人,瑞典陆军6万人,俄罗斯陆军13万人,弹丸小国荷兰的陆军达到令人瞠目的11万人。法国陆军依然当仁不让独占鳌头,总兵力多达43万人。这是自罗马帝国鼎盛时期以来欧洲国家组建的最大一支军队。
    . d# k' `. H/ v1 U" k& y) \) K8 l) c# z# a
    相比之下,英国宛如世外桃源,无论陆军兵力还是国防开销都无法跟欧陆诸国相提并论。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之后的1661年,英国常备陆军仅有区区五千之众,十年后增至八千人,依然微不足道。英伦三岛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其与众不同的国情。英吉利海峡如同一道天堑,横亘在虎视眈眈的欧陆强权面前。英国只需要维持一支强大的海军,辅以数量可增可减的民兵武装,就足以自保。常备陆军除了沦为专制君主镇压人民的工具,别无裨益。因此历届英国议会都奉行孤立主义原则,强烈反对维持一支数量庞大的陆军,审批国防经费时精打细算,对英王的雄心抱负处处制肘。, [. w$ E* E, E2 Q1 u. t
    " v# X2 o/ D, z2 X7 d6 o+ S- @

    & z& o+ q! h3 ?5 R' x/ G詹姆斯二世
    5 J7 W* h0 w" L+ M2 b' x0 ^$ e6 @( K+ q/ {' L
    1685年查理二世去世,约克公爵继承王位,史称詹姆斯二世。与其兄相比,詹姆斯二世才华横溢,勤勉自律,但固执己见决不妥协。查理二世一生最喜沾花惹草,拥有无数绝色佳人;詹姆斯二世的情妇也不少,但大多相貌平凡。为此查理二世曾经戏谀道:我的兄弟一定会因为偏执而失去他的王国,因为一群丑女而失去他的灵魂。 未曾想这句玩笑话竟然一语成谶。+ ^! B0 [* [  C7 u9 {

    1 u0 L) ?+ ~$ V* J查理二世的天主教倾向在坊间流传得沸沸扬扬,但他终其一生都循规蹈矩,不敢触犯议会的底线,直到临终前才正式改宗天主教。詹姆斯二世的天主教信仰早就尽人皆知,登基之后更加肆无忌惮。倘若不是这个路线错误,詹姆斯二世必将作为圣明君主名垂青史。1686年切斯特菲尔德伯爵感慨道:虽然我们的君主以国家的荣耀为奋斗目标,登基之前就因勇气过人而名扬天下,即位以后日理万机事必躬亲。然而天意难测,这些优点却让人恐惧战栗,而不是令人景仰爱戴。6 W2 w& q, _8 a" J* ?- j; J4 I
    # `" C! M7 c, F0 \7 M! C6 R
    倘若詹姆斯二世识时务,表面上维持其兄的反法立场和宗教政策,假以时日巩固王权,绝不至于落到日后的悲惨境地。可惜心高气傲的詹姆斯二世决非忍辱负重之人,登基不久便颁布《信仰自由令》(Declaration of Indulgence),受益者不仅是天主教徒,还包括新教激进派别。与此同时,詹姆斯二世的国务大臣桑德兰伯爵开始清洗政府官员,接连任命天主教徒担任要职。1686年,梵蒂冈红衣主教达巴应邀访问伦敦 - 这是自玛丽女王去世130年以来教皇特使第一次踏足英国。以坎特伯雷大主教为首的七位圣公会主教上书詹姆斯二世,请他检讨宗教政策。詹姆斯二世勃然大怒,将七人关进伦敦塔,控以煽动诽谤罪。詹姆斯二世还着手扩军,英国陆军在三年间增长四倍,达到34,000人,其中天主教军官不在少数,爱尔兰驻军甚至将新教徒完全清除出去。这些举动让议会惊骇不已。此时正值路易十四废除南特敕令,大搞宗教迫害,欧洲新教徒人人自危,詹姆斯二世的所作所为很容易被人联想为天主教阴谋的一部分。
    ! Y" P, s4 y) b0 X$ f: T' ^1 }/ Z
    & L& T" V" u  j时至1688年,詹姆斯二世的统治看起来却相当稳固。虽然他的宗教政策强烈刺激议会的神经,英国贵族豪绅对共和时代的暴政记忆犹新,绝大多数并不愿意舍身忘死再发动一场革命。少数异议人士慑于詹姆斯二世麾下的三万雄兵,也不敢轻举妄动。这年6月,信仰天主教的王后终于产下一子,斯图亚特王朝后继有人。然而这个婴儿却不幸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0 }/ i8 a- f' j2 V% w$ F) m: i

    ) M- I: l0 y% l; D5 t1 g  G詹姆斯二世的前妻留下两位信仰新教的公主,长女玛丽嫁给奥兰治亲王威廉三世,次女安娜嫁给丹麦的乔治亲王。按照继承原则,詹姆斯二世死后长女玛丽即位女王,这将确保英国新教江山不至于变天。英国权贵们对詹姆斯二世的离经叛道一忍再忍,也是寄希望于玛丽公主将来拨乱反正。然而新降生的小王子超越两位新教公主,位列继承人之首,英国即将诞生一个世代相传的天主教王朝。自从路易十四废除南特敕令,大批法国新教徒涌入英国避难,高声控诉宗教迫害的残暴。大多数英国人因此坚信,天主教君主治下的新教徒将永无宁日。詹姆斯二世的敌对势力被迫向驸马威廉三世求助,请他担当历史重任,领兵入侵英国。
    + d. S6 F6 {" ]! v
    + v; l; e, y* ^6 f0 [

    9 v* g8 {0 L2 l* R" G# @威廉三世/ o0 k+ V' w/ O1 p$ m$ R+ x6 V
    6 A  F. G  \6 I
    虽然威廉三世被誉为新教世界的大救星,其实却是一位超越宗教纷争的政治家,曾经多次与天主教国家结盟,因此不会冒险出兵去替英国拔除天主教王朝的威胁。斯图亚特小王子的诞生,却危及威廉三世的根本利益。十年前威廉三世费尽心机迎娶表妹玛丽公主,就是希望有朝一日玛丽登上王位,英荷结成反法联盟。如果他坐视这个孩子取代自己的妻子成为王位继承人,今后荷兰在与法国的斗争中将失去英国的援助。倘若詹姆斯二世创建天主教王朝,为了克服国内阻力势必要挟法国自重,荷兰将在两大天主教强权夹缝中求生存,前途不堪设想。1672年英法联手几乎灭亡荷兰,威廉三世对这个惨痛教训刻骨铭心,决不能允许历史重演。6月30日,威廉三世接到七位英国政要签名的邀请信,经过慎重考虑以后,终于做出了历史性抉择。这是英国历史上最后一次暴力方式的改朝换代,被西方史家美其名曰光荣革命(Glorious Revolution)。& e( A' l$ E* ^& T9 Y
    ) w  `# f+ K1 `9 N' T6 Q
    荷兰是联邦制共和国,虽然威廉三世贵为执政掌握兵权,没有荷兰国会的同意一分钱军费也领不出来,更不必说调集几百艘战舰和运输船支了。此次军事行动风险极大,耗费惊人,很难通得过锱铢必较的荷兰国会。威廉三世正为此大伤脑筋的时候,路易十四替他解决了问题。9月9日,法国特使现身海牙,向荷兰国会传达路易十四的两个警告:第一,荷兰不得干预英国内政;第二,荷兰不得反对法国对莱茵地的领土要求。9月24日,路易十四下令扣押停靠法国港口的百余艘荷兰商船。荷兰国会是可忍孰不可忍,五天之后批准了威廉三世的军事行动。/ f0 x5 K, e/ M, Q; c

      m" U7 s) E  C# i, G2 N  a威廉三世在短短两个多月期间,集结4万大军(其中一半是陆军),战舰53艘,运输船400余艘,战马5,000余匹。这支舰队的组建跟百年前的西班牙无敌舰队相比,规模大一倍,耗时仅十分之一,充分体现了荷兰人高超的运营能力。威廉三世在巡洋舰登布雷尔号上升起帅旗,上书为自由和新教一行拉丁文 - 这是一百多年前奥兰治亲王威廉一世领导荷兰独立战争时的口号。/ G+ _8 {5 f5 U2 O* @

    1 E( i1 \0 N. [7 J( W  r9 g威廉三世为此次远征筹集军费700万荷兰盾(价值70万英镑),资金来源非常芜杂,某犹太银行家一人出资200万,并且声明不要抵押。最不可思议的一笔贷款来自梵蒂冈。教皇依诺增爵十一世(Innocent XI)早就看不惯路易十四的飞扬跋扈,为了打击政敌慷慨解囊,以50万荷兰盾秘密资助威廉三世。光荣革命的神圣外衣下,隐藏着不可告人的政治勾当。: {% K- D4 _+ r

    ) h, @- z1 F/ U4 T, j! p& B如此庞大的军队集结无法掩人耳目,到9月底威廉三世入侵英国的计划已成公开的秘密。此前路易十四得到风声,便提议以三万法军和法国海峡舰队援助詹姆斯二世,代价是英国必须和法国结盟,参加即将到来的欧洲大战。詹姆斯二世经过慎重考虑,拒绝了路易十四的提议。作为身经百战的海军统帅,詹姆斯二世对英吉利海峡了如指掌。此时已近深秋,西北风劲吹,海峡波涛汹涌,荷兰舰队连出海都困难,就别提横渡海峡了。詹姆斯二世断定荷兰海军控制海峡之前,威廉三世绝不敢舍身犯险,以数万将士的生命做赌注贸然渡海。因此詹姆斯二世下令皇家海军驻扎泰晤士河口,以逸待劳以静制动,尽量避免同荷兰海军决战。只要拖到来年欧战爆发,法军兵临荷兰城下,威廉三世的入侵计划自然泡汤。詹姆斯二世的算计堪称精明,但他显然低估了政治赌徒威廉三世孤注一掷的决心和胆量。; U, ]0 ]/ _+ H$ E6 n
    4 Q0 ~7 B8 ?% \8 C$ R+ z% R4 i
    10月29日,威廉三世率领庞大舰队出海,刚到海峡中央便遭遇风浪,一艘运输船沉没,不得不撤了回来。关键时刻威廉三世再现百折不挠的品质,严令将士不得登岸,随时整装待发,并以身作则,忍受晕船折磨,呆在船舱里默默祈祷。11月11日突然东风大作,威廉三世立刻下令出海。荷兰舰队排列长宽各25艘舰船的庞大正方形阵列,浩浩荡荡穿过多佛海峡,乘风破浪一路向西,最后在英格兰西南角的德文郡登陆。驻扎泰晤士河口的皇家海军坐视荷兰舰队在眼皮底下通过海峡,却因为逆风而束手无策。威廉三世的两万大军足足花费两天才全部登陆,期间皇家海军两次由泰晤士河口西进,企图攻击威廉三世的登陆场,但风向又转为西南,将英国舰队吹了回去。这场罕见的十一月东风,立刻被威廉三世宣扬为新教神风。皇家海军司令莱格(George Legge)沮丧地向国王汇报:如此疯狂的行动在这个季节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功,真是奇哉怪也。5 c' M7 T0 n' q/ w" e& f- j6 i

    5 w1 T4 @, Z# Z4 X2 T8 s威廉三世登陆以后令人印制大量传单四处散发,发动强大的宣传攻势,然后率领大军以异常缓慢的速度向伦敦推进,期待詹姆斯二世的政权自行瓦解。然而最初几个星期大多数英国权贵都在观望,只有区区几位英军将领弃暗投明。关键时刻还是英国老百姓挺身而出,11月29日伦敦爆发反天主教的暴动,迫使领兵西进的詹姆斯二世返回伦敦平息事态。此后几个星期,英国各地的反天主教暴动此起彼伏,12月6日,安娜公主带领一批权贵投奔姐夫威廉三世,引发英国政坛雪崩。数十位地方豪强趁机揭竿而起,宣布拥护威廉三世。一个月以后,众叛亲离的詹姆斯二世逃离伦敦,流亡法国。次年2月6日,英国上下两院通过决议,宣布威廉和玛丽为国王和女王,联袂君临英国。光荣革命至此大获全胜。
    " v. D6 P. _/ R( o' I& K; a, }! W* P
    * ]2 E0 W7 H9 Q2 w2 ]7 Y% l

    ' X1 J: y9 \4 c; Z威廉和玛丽! }9 l& b9 ?+ Q2 o* ]
    - t7 A: L* ~3 T4 D

    ; S$ ]) N6 }4 ^; S加冕仪式. y" i6 |! i! V$ F8 F+ [& P
    # R: A2 {0 z6 u1 n% |0 M8 ^% a
    1689年4月威廉三世加冕登基之时,光荣革命却已经开始分崩离析。英国权贵原以为威廉三世真是为了维护自由和新教才冒险出兵,如今他们惊骇地发现这位新教救星居然和天主教君主打得火热,而他主张的宗教政策和詹姆斯二世同出一辙。更有甚者,威廉三世图穷匕见,暴露了攫取英国王位的真实意图 - 他将驱使英国投入一场劳命伤财的欧洲大战。枪炮还未打响,军费已经猛涨。荷兰国会送来一张总额663,752英镑的账单,乃是威廉三世入侵英国的全部开销。这笔钱相当于英国政府大半年的财政收入,议会两院怨声载道,虽然忍痛付清,但坚决拒绝介入欧战。上议院的权贵们本来就因背弃詹姆斯二世而良心不安,如今幻想破灭越发怀念旧主,暗中与詹姆斯二世保持联系的不在少数。, p7 i+ K7 Z- b* F/ e  }+ j2 }% @

    : ~( Q( @. Q/ u, x8 }: z- O/ L8 J然而形势的突变迫使英国议会接受了威廉三世的战争。在爱尔兰和苏格兰,忠于斯图亚特王朝的地方豪强拥兵自立,挑战威廉三世的权威。1689年3月,詹姆斯二世携带法国资金,乘坐法国战舰,率领一支由法国军官担任骨干的部队登陆爱尔兰,开始了他的复辟大业。5月,一支法国舰队为詹姆斯二世运送援军和给养途中,在爱尔兰南部的班特里湾(Bantry Bay)遭遇皇家海军,爆发一场海战。英国议会虽然恪守孤立主义原则,但无法容忍法国势力染指爱尔兰,终于授权威廉三世向法国宣战,正式加入大联盟战争。4 ?( _- D( @  \3 z
    % d. T5 b4 R+ i" @& V
    虽然威廉三世对海军毫无兴趣,但他是个出色的战略家,深知平定爱尔兰的复辟叛乱必须依靠海军保驾护航。1689年4月,英荷组成联合舰队,按照协议英荷战舰的比例为五比三,舰队司令由英国人担任。荷兰海军将领人数多,资历深,自然满腹牢骚。但威廉三世从大局出发,强迫荷兰方面接受了这个安排。英国议会面临法国入侵的威胁,对海军异常慷慨。1690-1697年间平均每年拨款200万英镑作为海军军费。这期间英国建造了58艘战列舰,使得皇家海军战舰总数增至史无前例的176艘。1690年6月,威廉三世在强大海军的支持下率军登陆爱尔兰,决定性击败詹姆斯二世,迫使其再次逃离英伦三岛。) a0 w. K+ g! K0 O

    " V$ O* Z, P3 N大联盟战争(1689-1697)又称九年战争,是英国自亨利八世以后首次重返欧陆战场。大概没有人能料到,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只不过是个开端。威廉三世将英国拖入了一场自中世纪以来最为漫长的军事对抗。此后的125年间,英法之间爆发六次大规模战争,直至1815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两国才实现永久和平。  R! M) j. j7 i

    $ A1 z4 j( y. v$ l& i, h. ]这场战争中法国独自对抗欧洲列强,路易十四即位以来第一次感到力不从心。战争后期法国陆军拥有45万正规军和25万民兵,财政收入的64%用于军费开销,23%用于支付国债利息。连年的战伐和饥馑使法国人口锐减四百万,沃邦元帅估计法国十分之一的老百姓以乞讨为生。1696年,路易十四终于顺应民意,展开和谈,得到大联盟的积极响应。
    # ]! ?) R8 C) y$ t% E* g2 O5 V* I: K
      B" n6 U# k! S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大联盟内部最为喧嚣的求和呼声竟然来自英国和荷兰,颇让威廉三世脸上无光。这场战争的规模和耗费远远超出英国人的想象。战争期间,英国海军增至40,000人,陆军增至87,000人。为了筹集军费,议会平均每年征税550万英镑,超过了横征暴敛的共和时代。英国自从1693年以后便连年欠收,百姓入不敷出,议会依然加征20%的土地税(即每一英镑财产课税四先令),导致民怨沸腾。尽管如此,战争结束时英国所欠外债高达1,670万英镑,大约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 d, ?* z2 z+ u# R" q% H1 R3 M+ f
    3 u3 t7 t0 Q  A
    威廉三世的欧陆战争也给英军带来令人骇然的惨重伤亡。1692年的斯滕科克战役(Battle of Steenkerque),五个英国步兵团覆灭,英军司令阵亡;1693年的兰登战役(Battle of Landen),英军拼死抵挡法军的白刃突击,掩护盟军撤退,再次遭受数千伤亡。英国议会怒不可遏,指责威廉三世为了保全荷军不惜牺牲英军。时评有云:我们在弗兰德斯的部队遭受荷兰人憎恨、劣待,关键时刻被弃之不顾。 3 S) B- d# u$ F

    / e) e% t1 d& N- O+ I( E1697年,交战双方签订《里斯维克和约》(Treaty of Ryswick),正式停战。路易十四被迫答应从莱茵地和尼德兰占领区撤军,承认死敌威廉三世为英国合法君主,并承诺今后不再帮助威廉三世的敌人。这个条约对詹姆斯二世的复辟大业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停战消息传到伦敦,老百姓走上街头欢庆和平,盛况空前。3 {% K- {" S- }6 E9 G9 d$ q
    - R# E  L( |# o4 I
    终其一生,威廉三世都未能博得英国子民的真心拥戴。1694年玛丽女王去世,威廉三世失去了联系英国子民的感情纽带,声望直线下降。大联盟战争结束以后,英国议会立刻动手修理这位穷兵黩武的异乡君王。威廉三世预感到议会要拿军队开刀,自行裁减数万陆军,并把其余部队派驻苏格兰和爱尔兰,企图缓和紧张气氛。下议院丝毫不领情,于1697年12月投票通过一项议案,解散英国的常备陆军,责令威廉三世的荷兰近卫军限期回国。温斯顿·丘吉尔对此有一段精彩的描写:威廉惊骇得目瞪口呆。看到自己忠实的荷兰部队遭到如此残忍、轻蔑、忘恩负义的对待,他浑身的每一根神经都在颤抖。
    1 F1 p( A- D) ^: m/ C) L0 {8 k4 f* J5 ]. Y/ @0 S3 ]' i
    威廉三世以国际形势依然紧张为由,请求保留三万陆军。即使是三万陆军每年也需要将近一百万英镑的军费,英国人受够了九年战争期间的沉重税负,如今和平总算到来,因此一个子儿也不愿再交了。议会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威廉三世的提议,只答应增发遣散费。1698年2月1日,痛心疾首的威廉三世在议会发表如下讲话:4 J8 w# m) U. I

    + _( j  h9 ]- e+ r议员阁下们,我今天前来签署解散陆军的法案,尽管在目前的环境下裁撤这么多的部队风险极大;尽管我感到自己被无情的利用 - 那些和我一起登陆英国援助你们的近卫军,这些年一直跟随我出入枪林弹雨的忠实部队,将要被迫离我而去。然而我坚信,对于这个国家来说,最致命的莫过于我的人民对我产生的猜疑和妒忌。我为了恢复和保障他们的自由和权利,冒了这么大的风险,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事到如今真是让我始料不及。坦白地说,我同意签署这个法案只出于一个考虑:为了履行我的义务,肩负我的责任,也为我自己辩白,以免承担后果,因此必须把我的想法告诉你们 - 这个国家正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现在你们必须担负起责任来,慎重考虑这个问题,为了王国的安全,为了维护上帝赐予我们的和平,提供必不可少的武装力量。 % v# D  m8 r" F* `

    3 y8 ~, h1 p. F: _! i议会置若罔闻,变本加利地整治威廉三世。由于玛丽女王未能生下一位继承人,议会于1701年3月通过《继承法案》(Act of Settlement),确定威廉三世身后的王位继承安排,并附带规定未经议会许可英王不得出国、不得参与欧陆战争,外国出生的人不得担任公职。这些条款旨在折辱威廉三世,驱逐他身边的荷兰将领和幕僚。威廉三世降格为议会的附庸,而英荷联盟名存实亡。法国驻英使节报告说:王权如此虚弱,英国几乎等同于一个共和国,国王只不过是一个官员,权力仅限于在议会休会期间执行既定政策。
    ' z0 K4 M* }% P! P8 H# ^- Y( D% ?* C" `
    英国议会根深蒂固的孤立主义情结让威廉三世无可奈何,情绪低落。1700年11月23日,威廉三世在日记中写道:这里每一个人都非常安逸,他们对世界的剧变毫无概念。这里的人民对岛国外面的事情一无所知,在我看来简直就是上天的惩罚。然而他们很快将不得不睁开眼来关注世界,如同关心他们自己的家务。
    " @' r$ ?$ w% f# |6 j: B
    ( Q$ t. y+ Z8 |, `( A% q6 R威廉三世所说的剧变,三周前已经发生。11月1日,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去世,随后产生的西班牙王位继承纠纷将再次引发一场欧洲大战。
      ^; N5 I$ W$ l6 u1 ?+ I0 z5 C+ T* ^4 \( `0 R- @# D2 A, ?% I

    评分

    参与人数 3爱元 +21 学识 +9 收起 理由
    橡树村 + 5 + 3
    MacArthur + 10 + 3
    老芒 + 6 + 3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23 17:02
  • 签到天数: 529 天

    [LV.9]渡劫

    18#
    发表于 2012-4-27 10:36:1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拜读!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9-15 15:01
  • 签到天数: 266 天

    [LV.8]合体

    19#
    发表于 2012-4-27 10:44:51 | 只看该作者
    看的不过瘾,期待下文阿呵呵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12-4-28 09:55:40 | 只看该作者
    好看,好看!8 r  F/ z" c4 }# p( }# x5 `* r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5-14 04:14 , Processed in 0.077836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