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中国近代史

相关日志

分享 政治与行政(二)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偶然史
gordon 2017-5-7 07:59
袁世凯也没有想到,遏制它的竟然是清末新政。 有些事情能够做,但不能够说 不知道谁给他出的 称帝 的主意。 后来,段祺瑞基本上是袁世凯的继续,“三造共和” ,但一直没有担任 “正职” 。 ***************************************************************** 段祺瑞的问题在于,没有保持一个小政府;一直 妄想 和南方革命政府的战争 ***************************************************************** 蒋介石做错一件事是没有保持小政府。 保持小政府也不行,面临外部环境的强大威胁。前有日本,后有苏联。 ***************************************************************** 人力有穷尽,哪有 尽善尽美的事情
2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近代史走向“ 的地理因素影响(转)
gordon 2017-3-20 05:05
这件事得从一个疑问说起。 南京为什么没有成为一个合格的首都?觉得很奇怪啊,江南地区自古一直是鱼米之乡,不但繁华而且富裕。南京背靠山峦屏障,前面长江天堑,而且市内还有玄武 湖,一旦被围自给能力极强。而且还有南面的大片平原作为大后方。还有这座城市处于内陆和沿海的贸易要冲,向北和往南和去内陆交通都极为便利。但是纵观历 史,南京虽然是六朝古都,以南京为首都的国家和朝代往往不是强大王朝的遗老遗少在苟延残喘就是几代而亡的短命王朝,这是为什么呢? ******************************************************************** 其实不仅是南京,整个江南地区在中国历史上都没有诞生出类似长安洛阳或者北京那样比较强势的首都。所以你的问题我们可以置换一下,那就是南方为什么出不了强悍的首都。 傅 斯年的《夷夏东西说》和日本学者桑园骘藏的《历史上所见之南北中国》曾经提到过,从三国以后,中国的地域矛盾由东西矛盾转变为了南北矛盾。而北方长期是压 制着南方的,首先表现在经济方面,在经济领域内北方长期领先于南方,而南方后来居上不过是最近这1000年来的事情,按照厦门大学郑学檬的看法,中国经济 中心之南移是在南宋才算是彻底宣告成功,那么在此之前,北方一直以人口和经济优势压制着南方,所以在南北战争当中,南方很难战胜北方。 南宋 以后,虽然在经济上南方超越了北方,但是在人的体质以及军种构成方面南方又处于劣势,北方人由于多混血儿,所以体制方面占据优势,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 是,中国的牧场都在北方和西北,因此北方骑兵占据绝对优势,南方人的长处在于舟船,但是舟船只能适用于水乡,因此南方的军队在应对北方军队入侵的时候,一 般来讲还是有办法的,例如赤壁之战,再加上南方水路纵横,陆地支离破碎,多丘陵,以及炎热的气候,所以使得外来入侵者在南方往往会打败仗,这就是历史上为 什么南方的保卫战一般来讲总是很惨烈的原因,包括抗日战争也是如此, 但是如果让南方人放弃这样的一个地理环境,来到北方平原与北方军队作战,采取陆战的时 候,那么南方人的劣势就非常非常的明显了 。这也就是南北战争当中为什么北朝总能征服南朝的一个重要的缘故。 所以可以说,南京总是出不了长命的王朝,问题不在于南京本身,而在于南方地理环境所带来的军事上的天然的劣势。 ******************************************************************** 日本vs 俄国 明代,以南取北,是从山东登陆,获取当地的人力资源 近代,日本是从东北登陆 但日俄争霸,一个最糟糕的一个事实是,日本对于机械化的落后。 国共内战,也是同样的问题。蒋介石政府的坦克都是二战前期的汽油坦克,主要做侦查用的侦查坦克。车体高,装甲薄 ******************************************************************** 从这个分析可以看出来, 苏联的计划经济是一个很重大的影响因素 。甚至日本在东北的统制经济,也是为了对抗苏联的计划经济。 ******************************************************************** 火箭筒 火箭筒是中国在近代第一个获得的技术能量。 苏联有,但苏联在朝鲜战争中是不提供这个东西的。可见其重要程度 因为普及了以后,对这个东西无所谓了。 ******************************************************************** 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也是一个极大的影响力转折,飞机和精确制导武器的广泛应用,造成了脱开地形 其实也很好理解, 海湾战争所用的技术手段,本来就是为了解决越南战争中遇到的问题。 ******************************************************************** 其实分析越战就明白了,工业化影响很深远。 南越就是没有办法,没有矿,矿区都在北越。 美国专家也没有办法,利用不了当地资源,只能靠外部输入了。
1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怯魅
gordon 2017-3-8 11:06
中国近代史像是一个道德故事,恶人层出不穷,小英雄们在抗争中一个一个地死去,直到最后大英雄的出现,人民过上了快乐的生活。 这是武侠小说的套路,呵呵 道德教化的核心是“忠奸善恶”,只要善恶两分,其它的都只是细节,只要我们是好人,那主要责任肯定在坏人一面。 “xx 党” 怪国民党,国民党怪袁大头,袁大头怪西太后,西太后怪洋人,反正 “都是你的错”。 然而学习历史,不是为了道德教化,而是为了智识教育,是为了不断地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可“进一步思考”这本领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少年人一般没有这等耐性 ,倒是教材里通篇 “都是你的错” 更加能引起共鸣。 怯魅还来源于“去除神话”,不说神话,不说鬼话,只说人话。 “怯魅”又译为“除魅”、“去魅”,指人类在对客观世界的研究中,逐渐排除精神体作用的一个漫长过程。 ************************************************************************** 在古人的眼里,客观世界既然象人那样不停地运动和变化,那么它必定是“活”的。春去秋来、风霜雨雪、日升月落,在古人眼里都是由某些精神体支配的原故。于是,在这些现象背后,必然存在着意志、善恶、价值和目的等因素。而它们和人类行为息息相关。天遣、神恩之类的观念遍布古代世界各处。所以,古人的自然观是附魅(enchanted)的。 在那个时期,即使奋斗在科学第一线的科学家,很长时间也是用这种眼光来看待自然。神明与精灵充斥在他们的学术作品里。古代天文学将行星运行轨道确定为正圆,是由于正圆“最能体现神的完美”。 近代科学从诞生到今天,一个主导倾向就是“怯魅”(disenchanted)“怯魅”又译为“除魅”、“去魅”,指人类在对客观世界的研究中,逐渐排除精神体作用的一个漫长过程。 有趣的是,怯魅过程使人类 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自由意志的限制,却使得人类控制自然力量的范围逐渐扩大 。人们不再祈雨,却可以人工降雨,不再用巫医驱魔,却可以用医药治病。 在古代小说中,神迹、魔法无处不在。它们不仅是神魔小说的主要情节,即使被后人归入“现实主义”的作品,也很自然地穿插着神迹。 在作者心目中,超自然神迹本来就是世界的一部分。
118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梁启超 —— 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人物
gordon 2017-2-28 06:22
梁启超 1873年2月23日生于广东新会。1894年,梁启超提倡变法,并于上海主撰《时务报》,著《变法通议》,刊布报端,启发国人之革新思想。与谭嗣同等6 人同参新政,为保守派所反对,旋即失败,谭等被杀,梁遁日本。1914年熊希龄组阁,梁任司法总长;后与蔡锷密筹倒袁之策。梁晚年不谈政治,专以著述讲学 为务,又深研佛学,知人生虽幻,而精神决不与躯壳同死,故一生奋斗,至死不倦。1929年病逝。著有《墨子学案》、《先秦政治思想史》、《饮冰室文集》、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并有《饮冰室全集》。 ************************************************************************** 后来人者,估计也只有 沈从文先生,能与之比肩了 ************************************************************************** 最早认识到 “瞎眼的维新” 的人物 对废除科举有深刻的反省 , 废除科举以后,又没有相应的制度来取代,最后搞一个 举荐制 ( 行政院 ) 太扯淡了 ************************************************************************** 当然,这个反动人物,是改良派的领袖,大家应该用 “批判的眼光” 看待他 ************************************************************************** 这个举荐制, 不是后来发明的,是民国的传统
2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从英国的角度理解中国近代史—— 除了利益外还有理想
gordon 2017-2-24 14:08
还是用我的这个 现代性框架来分析问题, 人如何和变动的社会相处 let‘s go *************************************************************************** 如果认为英国在中国的目标只限于保护英国自己的利益,那就错了, 因为在整个十九世纪中,英国人民是极富于理想主义精神的。他们和亚洲日益增加的接触,使他们对于他们所看到的贫困和苛政极为震惊,对亚洲人民所受的痛苦也极为同情。 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们是十分虔诚和具有高度的博爱精神的,而物质上的繁荣,又使它勇于自信。英国人认为他们有责任来进行干预,以便把这些国家中的老百姓从他们统治者的压迫下解救出来。 这种维多利亚时代的理想主义的能力,甚至在英国今日也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消失了。 在美国,人们常常在回顾历史时,把英国帝国主义看作是一个向来很正派的民族一时不幸所犯下的道德错误。 中国作者,在他的字典中把帝国主义解释为“可恨的、不公正的外国压迫”。 人类理想的改变,观察起来极其有趣,但是我们的祖父一辈人的思想竟然已经如此迅速地使我们不可理解,确也使人心惊。 因为在整个十九世纪中,英国的一再干涉土耳其内政,原是出于它的一番好心,是想结束那种被它认为是奥斯曼政府对自己人民的“可憎恨的压迫”而作的努力。 *************************************************************************** 在十九世纪末叶和二十世纪初期,理想主义开始慢慢地改变了它的观点。人类是由民族组成的, 而每个民族都应该是一个自足的、独立的单元,这种看法,逐渐地受到人们的拥护。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这方面形成了一次革命,这一部分是因为战争加速了一个已经在进行中的变化, 一部分是因为美国的强有力的干预。美国人对于亚洲情况没有亲身的经历,他们在整个十九世纪中始终忙于开发他们自己的广大领土,无暇他顾。 他们也曾经一度是殖民地的人民,后来起义而获得了独立。 所以在他们看来,国家的独立就是一切,而威尔逊的“十四点”,又以其极其炽烈的热诚动摇了世界上人们的看法,使他们转而拥护独立这一新理想,把它看成是人类的伟大目标。 这样一来,干预其他国家以使那些国家得有较好和较人道的政府一事, 当年常被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们看成是一种责任,现在却忽然变成不合道义了。 这种变化是如此彻底,以至我们的祖父一辈人的最珍爱的理想,很快就被我们这一代人看成是 “可憎恨的外国压迫”。 这种变化,大部分实际上发生于1914——1918年的战争岁月中,其结果则是 在1915年曾被相信是明智和公平的措施,到了1920年已经被看成是不正义的了。 那时,不论英国在那里发现了一个在它看来是不公正、腐败或暴虐的政府, 英国就认为它有责任出面干预,以保护那些可怜的人民,使他们不受自己的统治者的压迫。 *************************************************************************** 吉普林 《白人的负担》,你的父辈骗了你 (有个电影) *************************************************************************** gordon 注: 我说说这怎么回事啊,不就是工业革命嘛,然后亚当斯密,苏格兰启蒙运动 英格兰的看法和苏格兰的看法完全不同,英格兰就是经营殖民地 工业革命后,英国产业的竞争力大增,这种自由贸易的观点,更容易推销产品 看看,英国怎么把葡萄牙坑了,就明白了。 (葡萄牙当年是和西班牙,平分世界的帝国) *************************************************************************** 对于中国来说,就是金融抑制 早期是造成了太平天国,后期是压制了民族工业,造成了工人失业。 肯定得搞 关税壁垒啊 而英国又打你,壁垒也搞不成。 蜜蜂就是靠这根毒刺生存的,没有这根刺,就没有办法保护自己,就没办法生存。 *************************************************************************** 我污浊可我热爱飞翔 人也是进化的,有时候 成功需要两三代。给自己点时间 *************************************************************************** 今天的狼和当初被猎人宁录追猎的狼一个样。 而人,虽然出生时带有许多狼的特征,他却是被养驯服了的狼,对于使他在一定程度上变得驯服的技艺,他既做了传播,又施以改进。他进入一种社会的遗传过程,每一代人在把它传给其后代之前,都给它添上自己捐献的善与恶。 *************************************************************************** 中国的教科书上说,1840年鸦片战争是因为东印度公司,净胡扯 草,呵呵
1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萨英战争与中国近代史
热度 1 gordon 2016-12-23 07:25
拿破仑时期的兵种 非常多种多变,所以要求指挥官学会如何合理使用各兵种与武器作战,由此发展除了纷繁多变的战术。 随着武器的发展(后装来复枪及 阿姆斯特朗炮 等)的发明,拿破仑时期时使用的战术(如纵队冲锋)便失去了其效益,反而增加了伤亡,而 美国内战 就是鲜明的例子。 **************************************************************************** 1840年鸦片战争呢,基本上拿破仑战争时期的白刃冲锋,已经一点作用也没有了。 所以,整个中国处于 “无头苍蝇” 状态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美国内战 基本上英国放弃了 西方的美国,选择保全 东方的印度。 **************************************************************************** 【萨英战争】战争前因 生麦事件:战争的导火线。1862年8月(旧历),进行幕政改革和攘夷运动的萨摩藩藩主监护人岛津久光从江 户准备回藩,一行700人仪仗队途经横滨附近的生麦村时,萨摩藩士以四名英国人骑马行走不仅没有遵守日本礼仪:遇到大名的仪仗队须下跪及退让,还蓄意闯入 搅乱队列为由,砍死其中一人,砍伤二人。英国要求幕府、萨摩藩惩处凶犯和支付赔偿费。但当时正是攘夷运动兴盛之际,肇事者萨摩藩拒绝英国的要求。英国为了 报复,翌年派舰队炮击鹿儿岛,爆发萨英战争。 背景说明: 1. 萨摩藩位於九州岛南端,领地七十三万石,是全日本第二大藩。(江户时代约有300个藩) 2. 第11代藩主岛津齐彬是幕末时最开明及最有远见的人,他极力主张开国,鼓励研究兰学,大力推展近代军事工业。并培养出了诸如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等一大批后来在日本发动明治维新的俊才。 3. 1858年岛津齐彬死后,由他的弟弟岛津久光的儿子岛津忠义继承藩主职位,岛津久光担任监护人。 4. 日本封建专制时代,一般人如果在路上遇到迎面走来的武士都会马上退到或跪在路旁,否则武士可当场把对方杀死。 【Part Three】决胜武器 1863年中国太平天国战争结束后,英国海军终於可以派往日本,8月6日,驻日代理公使约翰.尼尔为了 要与萨摩藩面对面谈判,组成有军舰7艘的舰队,由英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奥古斯都.库柏中将协同指挥,从横滨出港。8月12日,英舰队抵达至距离鹿儿岛城下町 附近约一公里处锚泊。英方与萨摩藩使者谈判,要求处罚生麦事件的犯人,及赔偿受害者遗族2万5千英镑。萨方担任翻译用语上造成误解,以为处罚的对象包括要 交出岛津久光的头颅,萨摩藩悍然拒绝。8月15日 - 英国舰队扣住了萨摩藩的三艘蒸气船(白凤丸、天佑丸、青鹰丸),认为萨摩藩丢失蒸气船,没有制海权会丧失斗志,因为疏忽大意,遭到萨摩藩湾内各所陆上炮台 (台场)80门炮先制攻撃,英国被打的措手不及。之后,英国舰队使用100门炮(21门是最新后装式的阿姆斯特朗大炮)攻击炮台、鹿儿岛城城下町,并将3 艘蒸气船收集贵重物品后焼毁。 英舰阿姆斯特朗大炮射程3000~4000m,萨摩藩陆上炮射程只有1000m。但是萨摩藩陆上炮台还是造 成英国舰队舰队大破1只・中破2只,死伤者63人。数发命中旗舰尤里雅里斯号,10名人员阵亡,包括舰长、副长皆战死。最乌龙的是,阿姆斯特朗大炮频频发 生不能发射状况,因为炮尾栓瓦斯漏出事故而状况连连,搭载的1门还膛炸,炮员全员死亡。另外英国认为损失惨重的原因是, 开战当时暴风雨来临,舰队摇晃严 重、准备不足的火炮命中率极低 、 而英国舰队停泊的地方、正好是萨摩常常军演训练的地方 。8月17日 英国舰队炮击樱岛后,弹药用罄,开始往横滨撤退。萨摩藩侧的损害死者5~8人、负伤者18人,鹿児岛城内的橹、门等损壊、集成馆、鋳銭局、民家350余 戸、藩士屋敷160余戸、藩汽船3只、民间船5只焼失。 辅助说明: 1. 1857年,岛津齐彬建立集成馆,将化工、炼钢、西方的反射炉项目集中研究,相当于现代的科技园。 2. 萨摩藩在蒸汽船领域,自造与引进双管齐下,自制蒸汽小船“云行丸”一艘,购入746吨“天佑丸”、492吨“青鹰丸”、532吨“白凤丸”三艘蒸汽船。 3. 英方从横滨派出 Euryalus(旗舰,2371吨), Pearl(1469吨), Perseus, Argus, Coquette, Racehorse, Havoc七艘军舰。 【Part Four】敌人变朋友 西方列强凭藉船坚炮利来到东方亚洲,目的就是要掠夺他国资源和要求开港通商做生意,只有少部分传教士以 宗教牺牲奉献精神传播教育开启民智和医疗救助。基於方便作生意,英国原本是与中央政府的德川幕府交好,经过这次 海战发现萨摩藩竟然可以打赢英国皇家海军(表面口头上当然不会承认,但损伤惨重心里有数),也发现萨摩藩近代工业进步神速,再加上还很谦卑主动前来横滨公 使馆议和赔款(不过这笔赔款赖给幕府当冤大头支付,至於交出生麦事件加害者部分也以"逃亡中"积极拘捕蒙混过去),也感觉幕府逐渐衰败软弱无能,未来会被 这些强藩取而代之,於是开始转变态度与萨摩藩示好。 萨摩藩打胜仗为何反向英国低头议和呢?因为岛津久光很务实地发现英国阿姆斯特朗大炮使 用新型怪异的锥形弹,军事科技显然落后英国一大截,如果让英国整军之后再来,萨摩藩会被打垮摧毁,深入检讨后认为继续与英国为敌将是大为不利,应反向英国 示好开国通商,以学习新工业技术和输入新式武器,於是,不是敌人便是同志,冤家变亲家。 话说英国国内议会和军方检讨战争失败和阿姆斯特朗 大炮无法击发膛炸事件,批评阿姆斯特朗大炮价格昂贵、操作复杂、危险性高,於是取消后续大批订单和解除输出禁令, 军火商面临倒产危机转向当时南北战争打得 火热亟需武器的美国推销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美国把阿姆斯特朗大炮转卖给幕末的日本,因此阿姆斯特朗大炮又出现在日本的内战「戊辰戦争」之中。江戸幕府从 长崎的苏格兰商人仲介下订购买入35门,但苏格兰商人最后拒绝交货给幕府。这批阿姆斯特朗大炮最后当然落入明治政府军手中,在1868年上野戦争中登场。 射程与发射速度佳的阿姆斯特朗大炮可从远方射撃,在后续战场上发挥效果将旧幕府军彻底打垮击败。 辅助说明: 1. 江户幕府时代的藩国制度,除了向幕府缴税进贡协防劳务和不能与外国缔约外, 其内政和军事都是独立自主 。 2. 阿姆斯特朗大炮(Armstrong Gun)在1855年是由英国律师阿姆斯托朗(William Armstrong)改良线膛炮研发出来,阿姆斯托朗虽然做了11年的律师,但是对工学技术一直有兴趣。 **************************************************************************** 阿姆斯特朗炮从美国输入,这个讲讲为什么? 因为没钱。 拿破仑滑膛炮,也是美国内战后从美国输入的。 注:日本运气好,美国开国后,美国内战。萨英战争不吃亏 **************************************************************************** 中国跟西方,差别太远了 唯一最近似的就是法国,但当时肯定是避之唯恐不及。 **************************************************************************** 美国 “南北战争” 中的 “阿姆斯特朗炮”     正像 邦联初期的骑兵优势反映南部社会 现代化前各方的情况一样, 联邦在整个战争中的炮兵优势也反映了北部的技术优势 。关于制造大炮、炮弹、火药和引线的工业 实力,当然是北部强于南部。旧军队的炮兵军官大部分都是北部人。在北部,很多人具有数学才能并受数学方面的培训,这对于射程和仰角的计算是非常需要的。    在战争头两年,邦联方面俘获的大炮要比它自己制造或进口的大炮还多 。这些战利品不仅包括在退出联邦时从要塞和诺福克海军造船厂夺来的重炮,也有在战场上缴 获的野炮。可是,到了1863年南部生产了大部分大炮,主要是在里士满的特里迪加钢铁厂的出品。邦联方面制造了将近3000门榴弹炮(北方7000多 门),并在佐治亚州的奥古斯塔白手起家建起了世界最大的火药厂。但是, 许多南方制造的榴弹炮有缺陷,而且容易爆裂 ,炮弹引线也不可靠(联邦方面的也一样, 但缺点少一些),使大部分炮弹过早或过迟爆炸,或者根本不爆炸。    内战时期的榴弹炮有两种基本类型:滑膛的或有来复线的。有来复线的大炮是新式的。在1859年, 法奥战争中曾用过一些有来复线的大炮,但在美国内战时,才 使这种大炮得到首次广泛应用 。有来复线的炮筒使炮弹射程更远,速度更快并更加准确。联邦的榴弹炮约有一半是有来复线的,邦联的榴弹炮三分之一也有来复线。 大炮的炮弹基本上有三种:炮弹、远程实弹和对付步兵进击近距离防卫榴霰弹(霰弹筒或葡萄弹)。榴霰弹是装在炮弹之中,炮弹爆炸时发出几百个小子弹(霰弹 筒)或9个高尔夫球大小的炮弹(葡萄弹)。一门榴弹炮向近程的军队发射榴霰弹的效果就像一支锯短了的散弹枪的效果一样。 尽管有来复线的榴弹炮威力更大更准 确,但炮兵仍喜欢使用12磅的拿破仑式的滑膛炮 。炮弹引信不可靠降低了有来复线的远程炮的价值。而可以发射多种炮弹的拿破仑式滑膛炮,则是发射榴霰弹的最 好的火炮。 注:速射炮+ 榴霰弹,相当于 一门重机枪。( 这对理解 “甲午战争” 非常重要 ) 日本步兵还是比较强的,最典型的就是聂士成 的失败。 它一直是不怕远射兵器的,近程火炮杀伤步兵呗。 ************************************************************************************ 朝鲜战争中,志愿军的压制火炮,重点压制 “敌迫击炮” 。 ************************************************************************************ 清政府的军队啊,是骑士阶层,步兵不强。( 仆从军 ,牵个马挑个担) 英国人朝觐的时候,只认为穿 老虎衣服的那种,有点战斗力。 甲午战争唯一的希望就是 海军能赢,掌握制海权, “间接路线” 策略。( 迂回,经典的骑兵战术 )
2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近代史的自然科学基础(七)—— 飞机与弹
gordon 2016-12-1 08:40
其实甲午战争遇见的问题,民国就解决了。 有铁路的碳素钢用呗,跟铜材一样,可以切削。 可以制造 枪械和 小型火炮。 长程火炮,进口呗 外交水平也不错。 ************************************************************************* 新中国真正要解决的问题 是从一战模式转到二战模式,也就是机械化的问题 但 这个问题本质是一个经济问题 。不要说中国,二战中的德国炮兵,还是用马拉火炮。 而发达国家,例如法国 ,早就用汽车了。 ************************************************************************* “长程火炮” 问题因为飞机的出现,变得不太重要了。 当然后来有了火箭 ************************************************************************* 飞机的空气动力学比 弹 复杂 ,弹的横截面是一定的,机翼 就很麻烦 再加上,钱学森开始搞的时候,把能干事 的,都拉走了,所以中国飞机一直不是很强 当然飞机工业有一个好处是 民用市场可以顶一顶。 说实话,歼十能把气动搞出来,很不容易。 注: 静悄悄的革命,没有惊天动地的效应,普通人感觉不到。 ************************************************************************* 抗日战争中,日军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重武器上 ,轻武器 还是中国 更占优势一些。 它没必要搞的那么好 ,还有海军、空军 要用钱呢 在山西, 山地作战 ,主要是日军炮兵有优势 。 (民国军阀混战比较厉害,日本是从 “和平” 社会转向 “战时” 的) 平原不好说,毕竟日本有物质基础在哪儿呢 ************************************************************************* 所以,在抗日战争中总是有这样的感慨,如果有国民党反动派的先进武器,早就打赢日本人了。 中国军队轻武器之良, 可见一般 ************************************************************************* 这个哥,用骑枪,那个哥,用中正式。因为枪身较短,重量轻,所以携行很方便。(初速较大,弹道低伸) 三八式,钢质较好,经久耐用,装药量小,初速也小,所以杀伤力就小些。但是射击时,枪的振动小,所以命中率高些。 全枪较长,虽携带不大便利,但适合白刃战。 ************************************************************************* 日械的长处,不是在其单一武器好,而是它这个体系厉害。再加上它有从事科研的能力。 你用 “日式条令” 就ok 了
1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近代史的自然科学基础(六)—— 阿斯特朗炮和 克虏伯炮 ... ... ... ... ...
gordon 2016-12-1 06:34
和阿姆斯特朗采用熟铁制造炮箍、炮套的方法不同,“克虏伯”炮在钢质的内管之外,炮套、炮箍也采用钢质、形成了独特的钢管钢套/箍炮。 当时钢质脆而易断,不如熟铁有韧性 ,所以阿姆斯特朗选取熟铁作为炮管的束缚,加厚材料,克虏伯则因为独创了一种特殊的钢,得以取代熟铁。 克虏伯造炮所用的钢是放在特制的铁罐(坩埚,容量有20、30、40千克几种)中炼成,又称为罐钢。做法是将熟铁和炒钢(当时钢有两类,一类用熟铁炼成,称为炮钢,一类在生铁冶炼过程中不断加入化学元素搅拌炼成,因如同炒菜,得名炒钢)各自锻压成长薄条状,再切成块按一定比例放入克虏伯铁罐中熔炼。熔炼时必须要有极高温度才能将炒钢和熟铁化匀,对铁罐的材质要求极高,因而冶炼罐钢用的铁罐如何铸造“为克虏伯不传之秘”。 罐钢较普通的炮钢有韧性、碳含量为千分之4~千分之5 ,大大低于普通的钢,属于一种软钢,而且硬度、韧性等指标均超过熟铁,是制造火炮的绝佳材料。 当时各列强均不掌握这一特种钢的炼制方法,因而克虏伯炮的质量在后膛炮时代一度凌驾于全球。 ************************************************************************* 奥地利什么水平,斯柯达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才掌握了 “炮钢” 技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奥地利 面临 重建 钢铁 工业的需要, 该国缺少废钢 使得平炉或电炉炼钢法缺乏 竞争力。沃埃施特公司注意到丢勒尔的试验,决心开发一个具有 竞争力的新的炼钢方法。“氧气 顶吹 转炉” ************************************************************************* 意大利是买了 阿姆斯特朗的专利 其实当时就英国专利是公开的,不论是 钢还是火炮 ************************************************************************* 心理因素: 主要是 中国不像日本,在炮战中取得了尊严。学习西方更容易一些 一直依赖德国,跟英法都有矛盾 翁同龢说的,也不代表 不对,确实很花钱。 ************************************************************************* 英 军首次使用阿姆斯特朗炮实战的战例,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在北塘地区对抗清军的战斗。根据罗伯特•斯温霍(Robert Swinhoe)的报告显示在这次战斗中,英军用阿姆斯特朗舰炮来摧毁北塘的清军炮台,炮击重创了清军。尽管清军炮手英勇用土炮予以还击。但是由于炮位胸 墙不能为炮手提供充足的保护结果造成很大伤亡。战后调查显示在阿姆斯特朗炮压倒性的火力面前,大部分阵亡的清军炮手都是被炸成两节或是尸体残缺不全。尽显 威力的阿姆斯特朗炮一战成名。 随后英国因为生麦事件问题向日本发难。1862年,萨摩藩兵在回藩路经生麦村时,造成了数名英国人死伤的生麦事件。英国驻日公使代理尼尔(Edward St. John Neale)负责要求赔偿,在得到幕府的10万英镑的赔偿费后。其气焰大为增长。与萨摩代表的交涉中态度更加强硬。而因为自身立场的问题,萨摩藩拒绝赔 偿。于是公使代理尼尔决定直接到萨摩与藩主进行交涉。随行护送的是英军远东舰队的7艘战舰。旗舰是欧亚卢斯号。 6月27日,英军舰队抵达萨摩锦江湾,停泊于谷山乡冲。双方开始交涉。由于翻译问题,萨摩藩拒绝英国方面的赔偿要求,谈判陷入僵局。英方以战争相威胁。并 于7月1日 强夺了萨摩藩的三艘蒸汽船 (白凤丸,天佑丸,青鹰丸)7月2日,萨摩军决定先发制人,萨摩军各炮台集中火力炮击英舰。英舰马上发动反击。由于萨 摩炮台的火炮样式老旧,射程太小。而英军的舰炮样式新颖,射程很远。特别是阿姆斯特朗炮,在远距离炮战中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 但是,由于战前对萨摩军的战斗意志估计不足导致英军战前判断错误。而且燃料和弹药均准备不足。战斗时暴发大风雨导致英舰队的瞄准连连失误。命中率不高。所 以炮战结果是英军人员损失较为惨重。其中50人受伤,13人阵亡,物质损失是1艘军舰(旗舰)遭重创(指挥室遭命中,火炮一门炸膛)。萨摩藩方准备相对充 足,战斗意志非常顽强。而且借助坚固的炮位胸墙使减少了人员的损失。在英军来袭之前已经做过演习,标定了射击诸元。命中率很高。而且 在战斗之前疏散了人 员 。所以此战中仅阵亡8人,13人受伤。然而萨摩藩的物质损失远大于英军。鹿儿岛城内多处仓库被烧毁,城门被击毁。萨摩军的炮台也基本被摧毁。鹿儿岛城下 町燃起大火。510余间房屋被彻底烧毁。烧坏者不计其数。同时萨摩的近代军工厂集成馆和近代铸币厂铸钱局也因为英军的炮击而烧毁。萨摩藩下属的3艘蒸汽船 被夺走(后烧毁)。5艘民船被击沉。在这次战斗中,阿姆斯特朗炮的威力在维新志士的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近代史的自然科学基础(五)—— 意大利独立战争
gordon 2016-12-1 05:58
  1796年,波拿巴将军下了滨海阿尔卑斯山,在德果、密雷栖摩、蒙特诺特和蒙多维进行了一个多星期的会战,就夺取了整个皮蒙特和伦巴第。 他的 军队在进到明乔河以前,一直顺利前进,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但是到了明乔河,形势就根本改变了。曼都亚的城墙挡住了他,而这个当代最伟大的统帅为了征服这一 障碍,竟用了9个月的时间。第一次意大利战争的整个后半期都是为了攻占曼都亚。里沃利、卡斯提奥涅、阿尔科列会战以及经过布兰塔河河谷的进军——所有这些 都是为了达到这个主要目的。 拿破仑一生有两次为要塞所阻:第一次是在曼都亚,第二次是在但泽 。拿破仑很清楚地知道,曼都亚是意大利的锁 钥。这个地方,他从占领时起,直到离开帝位时止,就一直没有放弃过;这一时期,他在意大利的统治从来没有遇到过重大的危险。   意大利的地理形势清楚地说明,哪一个强国能够控制北意大利,即罗马人的南阿尔卑斯高卢,它就能统治整个意大利。波河流域总是决定半岛命运的战场。从马 利尼亚诺会战和帕维亚会战起,经过都灵、阿尔科列、里沃利、诺维和马连峨等会战,一直到库斯托查和诺瓦拉会战,所有争夺意大利统治权的决战,都正是在这里 发生的 。这也是非常自然的。不论是法国人或者德国人,只要能把对方逐出波河河谷,就能够使对方同狭长的半岛隔绝,并使这个半岛同它的同盟国隔绝。 这个半岛是意大利人口最少、文化最低的部分,它如果被迫仅仅依靠本身的资源来维持,很快就不得不屈服。而在这个波河流域,最居中的一个阵地就是曼都亚。它 距亚得利亚海和地中海同样远,约为70英里;因此,这个阵地如果由野战军来防守,便可以确实封锁半岛的一切入口。此外还应当补充一点: 这个阵地处于湖泊之 间 ,并有三个桥头堡供军队进出, 而且在四周的地形上有许多纵横交错的河流,能把围攻军队割裂成彼此孤立的各个部分 ,曼都亚的这一形势在战术上有巨大的优 势;无怪乎古谚说:曼都亚在谁手,意大利归谁有。   这几点就足以说明,纵然奥军仅仅握有曼都亚一地,想把他们赶出意大利,也不是很容易的。 1848年的战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与1796年的战争正好相反。1796年的战争证明了曼都亚在防御战中所能起到的作用,而1848年的战争则证明了曼都 亚同培斯克拉、列尼亚哥和维罗那合在一起在进攻战中所具有的作用。从此以后,奥地利参谋部和奥地利军事工程师苦心孤诣、ensemble〔同心协力地〕从 各方面研究并改进了这个出色的阵地——大概是全欧洲最好的阵地,这使他们得到了最大的荣誉。   我们来看一下地图。明乔河是由加尔达湖流入波河的一条很小的河,在夏季有许多地方可以徒涉而过,但是整个说来,它是适于作为防御阵地的。这一线应由培 斯克拉算起到博尔戈福特(虽然后者并不在明乔河边),长约30英里,因此 居中配置的军队能以一日行程到达这条线的任何一端 。这条30英里的短线,右方(北 方)为加尔达湖和提罗耳阿尔卑斯山脉所掩护,左方为波河所掩护,成为奥军用来抵抗从西方入侵的敌人的第一道有利的防线。但是这不是它唯一的长处。在加尔达 湖和明乔河、波河东面10—30英里处,几乎与它们平行地流着一条阿迪杰河,形成第二道更为强大的防线,这是在一年四季都只有架了桥才能通过的障碍。我们 看一下地图就可以知道,这条双线使提罗耳和邻近的奥地利各省天然地紧密连成一个整体;从军事观点来看,这条双线成为这一整体中必要的补充部分。奥地利政策 的原则声称明乔河线是德国的防御所必需的,必须在波河上保卫莱茵河,其根据也就在这里。   这个阵地按其天然条件来说已很坚固,再经过人工修筑就更坚固了。明乔河线被曼都亚要塞截为两段。这个要塞离河口非常近,所以要塞下游那一段河流可以完 全不必考虑。这样,明乔河线又大约缩短了七八英里;该线的南端由形成两岸桥头堡的第一流要塞所加强。该线的另一端,即河湖相连的地方,有培斯克拉小要塞作 掩护。当然,这个要塞不很坚固,并且在1848年曾被皮蒙特军队占领过。但是,它有足够的力量来抵抗偶然的攻击,因此只要奥军进行野战,这一要塞就能守 住;同时它保障奥军能到达明乔河西岸。  1815年以前,阿迪杰河线一直被忽视。从1797年到1809年,它是奥地利和意大利之间的边境线;但是从1815年起,奥地利占领了该河两岸。在离 曼都亚约25英里的地方,在阿迪杰河上有一个小要塞列尼亚哥;然而离培斯克拉最近的城市维罗那当初却没有设防。但是, 奥地利人很快就发现,要使这个阵地真 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就必须使维罗那成为要塞 。而他们也就这样做了。不过,由于奥地利人所特有的办事迟缓的旧习性,他们对完成这个任务极不重视,以致到 1848年革命爆发时,虽然阿迪杰河左岸(即东岸)的、可以被用来对付奥地利的工事倒构筑得相当不错,但是朝着敌人的那一岸,相对说来却几乎是没有设防 的。   拉德茨基和他的参谋长海斯和雪恩海斯,在被革命逐出米兰以后,就立即开始纠正这个缺点。他们在西面围绕维罗那的高地上构筑了工事,使敌人不能对要塞围 墙进行射击。他们做到这一点,是奥地利的一件幸事。当时,明乔河线被迫放弃。培斯克拉受到了皮蒙特军队的围攻;皮蒙特军队几乎接近了维罗那多面堡的围墙。 但是在这里,他们被挡住了。桑塔路其亚会战(1848年5月6日)向他们表明,继续对维罗那防御工事进行任何攻击,都是完全无济于事的。   但是整个北意大利完全为革命军掌握了。拉德茨基除了他的四个要塞(其中,他以维罗那作为自己军队的营垒)以外,已经一无所有。当时,在他的正面前和两 侧的地区以及几乎整个后方地区,都为敌人所控制。甚至和提罗耳的交通也受到威胁,有时还被截断。但是,由努根特将军指挥的一个师还是在起义的威尼斯省打开 了一条道路,并在5月底与拉德茨基会合。那时,拉德茨基表明,他掌握了这个刚刚为自己筑成的出色的阵地,能发挥多大的作用。由于在这个搜括一空的维罗那四 郊再也无法养活自己的军队,由于兵力过于薄弱不能进行决战,拉德茨基便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巧妙的侧敌行军,把自己的军队经过列尼亚哥转移到曼都亚;然后, 在敌人尚未弄清真相以前,拉德茨基又由曼都亚向前推进,到明乔河西岸攻击敌人;他把敌人的封锁线向后压缩,使皮蒙特的主力军不得不撤离维罗那。然而他无力 防止培斯克拉的陷落。在取得了向曼都亚的进军所预期的一切战果以后,他重新集合了自己的军队,经由列尼亚哥向维琴察出发,并从意大利军队手中夺回了该城; 于是,他便控制了大陆上的整个威尼斯地区,恢复了自己的交通线,并得到了自己后方广大富饶地区的资源;此后,拉德茨基又重新退入他的要塞维罗那,但是,皮 蒙特军队对于把奥军逐出维罗那这一点已经完全失望,以致无所事事地消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正在这时,奥军3个强大的旅开到了,于是局势便发生了根本的变 化。在3天的时间内,拉德茨基肃清了阿迪杰河和明乔河之间的高地上的皮蒙特军队,同时在曼都亚附近迂回皮蒙特军队的右翼,给了他们沉重的打击,使他们在退 到提契诺河彼岸之前,一直没有作任何抵抗。   拉德茨基进行的这个战局说明,一个将军,即使他的兵力比敌人薄弱,只要依靠防御得很好的河网体系,就可以扭转局势。无论皮蒙特军队在什么地方或者想把 战线转到哪一方面,他们总是无法攻击奥军,并且,他们在最后失败前的5个星期内的混乱行动显然说明,他们处于怎样一种无能为力的境地。那末,拉德茨基阵地 的力量究竟表现在什么地方呢?简单地说,这些要塞的作用在于它们不仅掩护拉德茨基的军队不受攻击,而且还迫使敌人分散兵力,而拉德茨基却可以在要塞掩护 下,集中兵力在任何一点上,来对抗当面的那一部分敌军。培斯克拉牵制了相当数量的敌军;拉德茨基在维罗那的时候,曼都亚则牵制了另外一部分敌军,而当拉德 茨基刚刚前往曼都亚时,维罗那又迫使意大利军队留下一个军来监视它。不仅如此,皮蒙特军队还不得不以分散的部队在西岸地区行动,并且这些部队中没有一个可 以迅速支援其他部队,而拉德茨基却能够凭借他的要塞和桥头堡任意把他的全部军队从河这岸转移到河那岸。如果皮蒙特军队能够支援维琴察和威尼斯省,那末这些 地方是决不会丢失的。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拉德茨基攻占了这两地,而皮蒙特军队却被维罗那和曼都亚的守军牵制住了。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TI1NzQyMjc2/v.swf 这首曲子本是老约翰·施特劳斯题献给拉德斯基将军的。拉德斯基是奥地利的陆军元帅,从1815年至1831年,他在威登伯克、隆巴等地任骑兵总司令。拉德 斯基积极维护奥地利帝国殖民统治,曾率领军队侵略邻国意大利,并在意大利北部任总督多年。老约翰施特劳斯所写的这首进行曲正是炫耀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 武力和拉德斯基的威风。后来,就连施特劳斯本人及其子小约翰·施特劳斯也不愿再演出这首进行曲。尽管如此,拉德斯基进行曲还是以其脍炙人口的旋律和铿锵有 力的节奏征服了广大听众,人们也就渐渐地忘记了拉德斯基那段不光彩的历史,成为流传最为广泛的进行曲。 这就是意大利对不成熟,但是威力巨大的火炮 感兴趣的原因所在。(攻击要塞)
2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近代史的自然科学基础(四)—— 意大利在普奥战争以及利萨海战 ... ... ... ... ...
gordon 2016-12-1 05:26
意大利第三次独立战争,和德国结盟,并在普奥战争中获胜。 七月20日意大利皇家海军被打败的利萨海战。意大利的命运也不是那么惨淡。 尽管在意大利的糟糕表现,普鲁士的成功在北方战线迫使奥地利割让威尼斯。 在维也纳的和平条约,写着 “让威尼斯人表达他们的意愿”,to let the Venetian people express their will about being annexed or not to the Kingdom of Italy. 历史学家认为Venetia公投是在军事压力下举行, 0.01%的选民投票反对兼并。 ********************************************************************** Francesco Siacci 参与了 1866年 普奥战争 ********************************************************************** 1866年,萨摩藩模仿英国编制,组建了以小铳队、城下队和外城队为主力的新军。和长州军一样,萨摩军也装备了从西方进口的新式枪炮。 ********************************************************************** 阿姆斯特朗炮是那个时代跟克虏伯 并列的一种钢炮 1861年下水的铁甲舰勇士号(Warrior)上装备了大概10门左右。随后英军舰队逐渐增加这种火炮的装备量。但是因为该炮过于精密,生产量上不去,所以仍然还是大型战舰使用的装备。 1862年萨英战争结束后,因为在战斗中阿姆斯特朗炮屡出问题,英军内部对火炮的可靠性及其怀疑,英国政府随后决定组成一个委员会来处理阿姆斯特朗炮的问题。 1863年英国军械评议委员会(Ordnance Select Committee)开始调查阿姆斯特朗炮并对前膛炮和后膛炮的各自优点进行比较。 1864年,(因为在萨英战争中的表现)英国政府宣布停止制造阿姆斯特朗后装炮。随后委员会发表报告,从而在理论上支持了政府的这一决断。 委员会的报告认为阿姆斯特朗炮的新特性——多重膛线,铅涂弹和后装填设计相当的复杂和低效。尽管很有威力,但是由于阿姆斯特朗炮的新特性导致其价格高昂,不适于批量制造。而且因为萨英战争中的火炮事故使其可靠性受到质疑。所以委员会认为阿姆斯特朗炮不适合做为主力火炮上战场。(此报告不排除有阿姆斯特朗的 竞争对手恶意中伤的可能)经过对比,委员会对于前装炮非常看好,因为前装炮技术相对成熟,可靠性好而且便宜。所以委员会认为前装炮更适合战场的需求。 由于采纳了他们的建议,1870年,英军开始撤装后装炮,以前装炮代替。为了能让前装炮也使用膛线,阿姆斯特朗在1866年向战争部递交了他的前装设计。在设计中对炮弹进行了修改。在炮弹外壳上车以凸起纹路以配合膛线。然而在 火炮测试中发现这种设计非常糟糕。以100磅新设计型前装炮射击装甲板发现即便是4英寸的装甲板在50码内都无法穿透。从而证明了这种设计之失败。 再次失手的威廉姆爵士结束了跟埃尔斯维克公司的合作,回乡自办工厂和武器公司,阿姆斯特朗军械公司从此诞生。 因为阿姆斯特朗炮的成功,所以威廉姆爵士被认为是世界第一流的武器设计师。他的公司成立后,各国军方慕名而来。这个百吨阿姆斯特朗炮的 设计引起了意大利军方的很大兴趣 。于是在1880年,意大利向阿姆斯特朗公司订购了一批百吨前装阿姆斯特朗炮,装备在两条新战列舰杜里洛号(Duilio)和单达洛号(Dandalo)。每舰配备4门左右。口径达450mm(17.76英寸)。这巨炮在当时创下了世界记录。 ********************************************************************** 委员会报告出台后。英国解除了阿姆斯特朗炮的禁令。同意出售阿姆斯特朗炮。消息传出后,记忆犹新的维新志士们立即开始尝试购买阿姆斯特朗炮。阿姆斯特朗炮开始走入日本。 但是在早期维新军手中的阿姆斯特朗炮仍然很少(因为价格非常昂贵。承担不 起费用),而且英国流出的阿姆斯特朗炮也很少。直到南北战争爆发时,英国向美国大量输出阿姆斯特朗炮。南北战争结束后,两军剩余了大量阿姆斯特朗炮,其价 格大跌。维新军才能购买得起。所以这些剩余火炮大多被日本买走。这才拉开了阿姆斯特朗炮大量装备维新军的时代。 由于阿姆斯特朗炮的天价(据称费用可达4000-6000两每门。而且不能使用旧式火炮的炮弹,所以炮弹也要进口,其费用也很高昂)于是佐贺藩在进口了阿姆斯特朗炮后尝试仿造并取得成功。司马辽太郎的《阿姆斯特朗炮》就是描述这一事件的。 但是现代研究对于佐贺藩的阿姆斯特朗炮的火炮性能能否达到和原品一致表示质疑。因为制造这样的先进武器首先需要有很高的工业技术水平。阿姆斯特朗炮是当时英国工业技术的最先进产品。佐贺藩的工业技术水平与英国相比尚有差距。其次,这种先进工业品的制造 需要搅铁炉,滚轧机,加热炉,水锤等大型成套工业设备来制造 材料和车床来切削零件。即便是当时英国的工业技术水平,也只能在全英设备最高最好的工厂里才能生产这样的火炮。当时佐贺藩并没有这样的设备。而且这些设备都需要有设施完备的大型工厂和熟练的技师方可支撑。而佐贺藩当时虽然有类似设备和优秀的技术人员,但是实际作业能力与英国有差距。 所以当今研究认为佐贺藩的技术力只对于进口的阿姆斯特朗炮予以了改进增强了稳定性。而自造的阿姆斯特朗炮只在部分指标上能够达到英国原装货的水准。 但是即便是仿制的阿姆斯特朗炮,在战斗中也发挥了很大的效用。阿姆斯特朗 炮的狂猛火力让佐贺藩兵如虎添翼。上野之战中,维新军仅用了两门阿姆斯特朗炮,就轻松摧毁了彰义队的防御。在随后的戊辰战争中,阿姆斯特朗炮为维新军四处 拼杀。屡建功勋,虽然在藤原之战中,由于幕府军占据了优势地形,火炮不能完全发挥威力,导致了佐贺藩兵的失败。但是在之后的会津鹤丸城战役中,佐贺军在四 公里外的小田山上部署此火炮猛轰鹤丸城,导致城内死伤惨重。防御被轻松摧垮。佐贺军顺利拿下了鹤丸城。 由于该炮的强大威力。幕府方也大量购买和配备。比如幕府军的开阳号,但是 幕府军并未有效利用该炮。维新军在验证了阿姆斯特朗炮的威 力后大量进口和仿制。最后在围攻虾夷共和国之战中,政府军的铁甲舰上装备有大量的80磅阿姆斯特朗炮,给予幕府军以极大杀伤。幕府终于在阿姆斯特朗炮的猛 轰下彻底倒台。 ********************************************************************** 甲午战争中的阿姆斯特朗速射炮跟这个炮是两码事。甲午战争中的阿姆斯特朗速射炮是新产品,是由法国著名武器设计师哈奇开斯设计,后授权英国阿姆斯特朗兵工厂生产。但是其炮架跟风帆战列舰时代没有太大差别。 ********************************************************************** 虽然在当时阿姆斯特朗炮非常先进。但是也有大量的问题。 经过实战验证,此炮的缺点首先是有锁栓,尾栓质量不过关。在萨英战争后英国海军对阿姆斯特朗炮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许多炮的锁栓都破裂了,甚至在炮膛中能找到断裂的锁栓。 其次是该炮过于笨重。以锁栓为例,锁栓是依靠人力将其提出或插入的,但是 这个锁栓有136磅重(61.7公斤)。需要两个壮男同时抓住两边把手使劲才能完成提出插入的工作。如果继续按照这个设计发展出更重的火炮的话,那么锁栓 就不能依靠人力而要使用天井滑车来处理了。这样火炮的实用性就大大降低。而且火炮本身就重4吨。调正射角和转向均十分困难。 第三,该炮水准过高,价格昂贵。而且产量很低。即便以当时英国工业水准之 高,也未能实现大规模量产。后来足以量产时,英军则恢复列装前装炮。举例来说,英国于1864年把勇士号改为预备役并入坞改装,改装的时候将所有的后装炮 全部改为前装线膛炮。并在接下来的数年中把阿姆斯特朗炮全部替换下来。在这几年里,英国海军制定了新的阿姆斯特朗炮射击条令,规定了射击次数的限制,并且 严厉禁止装药过量等问题。 自1866年后20余年,英军服役的新战舰都装备前装线膛炮。但是后装炮 毕竟好处显而易见,因此英军内部开始了对装备后装炮的问题进行讨论。直到1886年,英国海军终于再次把大口径后装炮列为标配。该年下水的英军战舰征服者 号(Conqueror)装备了12英寸(305mm)的后装炮。后装炮的彻底成为时代的主宰。 ********************************************************************** 日本当时挺先进的,跟英国差不了几年 意大利军官、数学家弗朗西斯科·夏奇(Francesco Siacci)研究出了水平弹道的方程(Siacci’s Method),并与1888年发表了著名的论文《弹道学》。 1889年,陆军发布《野战教范条例》,提出炮兵是战场“主兵”的概念。 陆军野战教范采用欧洲炮兵炮术战法,炮兵学校讲义导入“弹道学”课程,聘请意大利武官 布拉加尼 讲习弹道学,开创了日本弹道学的理论基础。不仅陆军广泛采用,也是当时海军舰炮唯一的弹道理论。
35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近代史的自然科学基础(三) —— 材料
gordon 2016-12-1 04:59
Francesco Siacci 被任命为罗马参议员 后,因为都灵离罗马很远,他要求调到那不勒斯大学能够担任参议员。因此,维托·伏尔特拉接过他空出的位置在都灵,但西亚切保留荣誉教授那里。Siacci 呆在Naples度过他的余生。 “位错”这一概念最早由意大利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维托·伏尔特拉(Vito Volterra)于1905年提出。简单的说材料的变形主要是靠位错的移动来产生的,而晶界是会阻碍位错移动的。所以说在一般环境下,材料晶界越多材料 就会越硬。 理论上晶格边界越多,电子要穿越的接口越多,阻抗越高。另外晶格边 界代表残余应力的存在。在材料科学中, 位错又可称为差排(英语:dislocation)指晶体材料的一种内部微观缺陷,即原子的局部不规则排列(晶体学缺陷)。从几何角度看,位错属于一种线缺陷,可视为晶体中已滑移部分与未滑移部分的分界 线,其存在对材料的物理性能,尤其是力学性能,具有极大的影响。 理想的周期性排列的晶体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真实的晶体中都有位错存在。只要能使晶体偏离理想的状态,则都可称为位错。这些位错除了会影响到材料本身的特性外,也会影响其电特性。 ********************************************************************* 在这不得不提一下OCC ,它的全名为 Ohno Continuous Casting,由日本工业大学的大野教授所发明的“高温热铸模式连续铸造法”制造导体技术,因为铸造过程经过特殊加热处理,所以可以获得单结晶状导体, 每一结晶可以延伸数百米以上,在实际应用之长度上结晶粒仅有一个,并没有所谓“晶界”存在,在信号传输时,无需通过晶粒与晶粒之间的“晶界”,信号更易于 穿透与传导,因此损耗极低,堪称是相当完美的线材。科学实验证明:单晶银是一种高纯度无氧银,其整根银杆仅由一个晶粒组成,不存在晶粒之间产生的“晶 界”。单晶银因消除了作为电阻产生源和信号衰减源的晶界而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卓越的电学和信号传输性能,良好的塑性加工性能;优良的抗腐蚀性能;显着的 抗疲劳性能。减少了偏析、气孔、缩孔、压杂等铸造缺陷,有光亮的表面质量。 注:机械我不是很熟悉,这是从导体哪儿找来的。 那个时期啊,电的发展也很厉害。 蒸汽船,运河、第一次全球化、铁路、电报
15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近代史的自然科学基础(二)—— 真实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 ... ... ... ...
gordon 2016-12-1 03:46
猜测有时候跟真实的情况有差距,那么真实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借助对弹道系数、质量和阻力关系的理解,意大利军官、数学家弗朗西斯科·夏奇(Francesco Siacci)研究出了水平弹道的方程(Siacci’s Method),并与1888年发表了著名的论文《弹道学》。塞斯方程是一个近似公式,但解决了弹道计算中的一部分问题。 然而了解物理学的弹道系数 实用性也不足 ,其变量依然太多,难以直接指导射击。 那个年代的枪弹、火炮弹丸外形都比较类似。科学家很早就认识到同样外形的弹丸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是类似的。就像航空工程师在设计飞机时会做缩小比例的模型,放在风洞里吹风实验一样,子弹的弹道也可以通过相同外形的弹丸来研究。而且子弹外形不似飞机那样千变万花, 只要先弄清一种标准弹丸的阻力系数随速度的变化情况, 再研究出一种相对简单的算法, 就应该可以确定类似弹丸的弹道轨迹 。 于是1874年德国军大王克虏伯公司首先确定了一种标准弹丸,这个弹丸重1磅(453.59克)、口径1英寸(25.4毫米)、弹丸体总长3英寸(76.2毫米),头部是半径2英寸(50.8毫米)的正切尖拱形,长1.3英寸(33.02毫米),中后部为圆柱形,长1.7英寸(43.18毫米)。这个弹丸被称为“C”型标准参照弹头。在那个没有电子技术的年代,克虏伯公司进行了大量的试射,于1881年完成了对这个标准弹头的精确测量。克虏伯C标准弹头弹道后被法国勒加夫尔委员会命名为G1标准(即勒加夫尔第一标准抛射物)。 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枪弹同样适用,但 当时都是基于炮弹的 。 **************************************************************** 1889年,陆军发布《野战教范条例》,提出炮兵是战场“主兵”的概念。 陆军野战教范采用欧洲炮兵炮术战法,炮兵学校讲义导入“弹道学”课程,聘请意大利武官 布拉加尼 讲习弹道学,开创了日本弹道学的理论基础。不仅陆军广泛采用,也是当时海军舰炮唯一的弹道理论。 此后,日本武田大佐又提出了本国的弹道学理论,在陆海军炮兵中推广。 虽然 9厘米臼炮、15厘米臼炮、8厘米加农炮、9厘米加农炮、12厘米加农炮等大口径炮械,也有参加日清战争的记录,但这些炮类没有留下值得赞誉的成绩。反倒是 小口径7.5 厘米马驮可分解山炮,7.5厘米马拉野炮在战争中战果显著。 75口径的优点,在战前并不知道(是一个体系,在实践中选出来的) **************************************************************** 历史是很复杂的。 普法战争的结果,改变了日本陆军的建军方向,军事编制由法式转向德式,陆军炮械开始从克虏伯进货。 1880年,日本从发展的长远考虑出发,掀起了兵器独立论的热潮,主张应用本国现有资源和材料制造国产炮械。 当时担任陆军大学讲师的法国人布留内指出:“兵器独立是发展军国的必需条件,日本若采用钢制火炮,现有的资材和工业基础很难起步。按照日本现有条件应该借鉴意大利青铜式火炮技术,使用资源丰富的铜材,是走出眼前困境的捷径。” 布留内的劝告说服了军部, 翌年,军部立即着手意大利火炮技术的引进和制造。 从1883年第一号七厘米国产青铜铸造山炮诞生至1886年,日本用两年半时间完成了全国野战炮兵部队的装备更新。 大阪兵工厂先后生产出9厘米臼炮、9厘米加农炮、12厘米加农炮、15厘米臼炮等炮械。 在意大利技师 古利劳少佐的指导下,又相继研发生产出铸铁制 十九厘米加农炮、二十四厘米加农炮、二十八厘米加农炮,并且装备了意大利式的炮用测远机。 **************************************************************** 基本上,日本人就是铜炮、铁炮 但是根据毛奇的说法,野战炮兵的所谓“新战术” ,炮兵是靠前战斗的。 远距离,能承受高膛压的钢炮,意义不是很大。 **************************************************************** 当时,整个欧洲都在学习德国,包括法国, 军备竞赛压力很大,法国、意大利都快扛不住了 意大利是跟法国关系好,跟奥地利有矛盾。 普奥战争时期,普鲁士跟意大利走的很近,不然这个 “三国同盟” 也是困难。 **************************************************************** 另: 知道 复变函数里的 morera定理吗? 夏奇是 morera 的导师 。 分析中许许多多的重要事实只有放在复域中来讨论才能彻底弄清楚。 **************************************************************** 微分方程论—— 分析的最重要的一支,是研究这样一种方程, 方程中的未知项已经不是量,而是函数,即一个量对另一个量或另几个量的相依规律。 很容易理解,这样的问题从何而来。 在力学中要求确定物理在给定条件下的运动规律,而不是速度或路程的某一个值。
3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近代史的自然科学基础 —— 亚音速与超音速
gordon 2016-12-1 02:54
搞不明白中国近代史,是因为你不懂弹道学,你懂弹道学,三言两语就说明白了。 ******************************************************************************** 在1742年,罗宾斯发明了弹道摆,并用它确定滑膛炮炮弹的炮口速度,在距火炮达76m 的距离上,可测量速度达518m/s ,他再研究低速和高速的阻力时发现,牛顿关于阻力的速度平方定律,在244m/s 的速度范围内,都吻合得相当好,但是,到336m/s 或更高的速度时,阻力则非常大。 现在我们知道了,在大约340m/s 速度时,阻力上升是由于飞行从亚音速转变成超音速。 后牛顿时代的弹道学 欧拉分析了射击实验的结果, 他是第一个从事分析工作,而不只是 使用几何术语的人 。 参考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估计大多数人没看过。 ******************************************************************************** 滑膛炮,炮口速度低,且不精确,只在近距离有效。因为炮口速度低且弹炮之间有间隙,于是又回到使用火箭的路子上来了。 印度火箭也是很不精确,但是,它非常有效地是英国军队在印度的战役中感到恐慌。 它引起了 威廉康格里夫(william cangreve)的兴趣,威廉改进了火箭,使之能够达到 3km 的射程。 因此,到拿破仑战争时期,每个欧洲国家在自己的军队里都拥有火箭部队。 ******************************************************************************** 随着线膛炮的采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把弹丸作为受空气阻力影响,而不只是重力和阻力影响的问题来处理。 现在,弹道学工作者必须解释其他一些现象,例如弹丸漂移(偏流)。 19世纪,由于内弹道学和武器的发展,炮口速度在大小和稳定方面均已提高,所以用于确定弹丸阻力的精确实验方法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惠斯通用一个靶网让弹丸穿过切断电流,精确地记录了弹丸运动过程的时间,从而引出了波斯福的工作,为了测定炮弹的阻力,他设计了一个电子计时器。 在欧洲到处都在进行实验工作,以便为标准火炮弹丸提供一个包含速度的阻力定律。 因此,正是在19世纪,对空气动力学有了较深刻的理解。阻力作为空气特性的函数已被确认,而且逐步形成了目前普遍应用的弹丸形状。 ******************************************************************************** 罗宾斯用他在1742年发明的弹道摆测量了滑膛炮弹的炮口速度,并导出了火药气体的压力。已知速度,求压力的问题。(简化模型) 在弹丸开始运动之前装药完全燃烧的假设下,计算压力和弹丸运动之间的关系,积分压力—— 弹丸运动曲线,还能计算炮口速度,这样可将其与实验结果相比较。 ******************************************************************************** 来复线 在黑火药时代的来复线,是手工拉出来的。 缠距很长,远远大于现代枪械的缠距,因为本身黑火药的推动力就不强。 ******************************************************************************** 甲午那个时代,正是黑火药、无烟火药的转换。 还有就是 滑膛炮、线膛炮 转换的时代。 ******************************************************************************** 青铜炮和钢炮 说实话,也就是远一点,近一点。青铜炮 又不是不能造 线膛炮。 青铜炮初速低,计算也不用考虑 漂移这种东西。 真有横风,试射 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关键是后勤,弹药跟上。(装备的标准化,减少后勤压力) ******************************************************************************** 注: 中国法律的原因,这个东西不能细说,也不要讨论。 知道就行了。 ******************************************************************************** 连发枪和单发枪问题 美国内战时期,就讨论过这个问题,就是考虑到后勤的压力 美国军械局局长詹姆斯·里普利和其他官员最初对后膛枪和连发枪所持的怀疑态度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第一,在1861至1862年,这些新式武器的优点还没有得到证 实。第二,由于从欧洲买回和国内生产一些型号的前装枪,军械局 要为不同的团队供应合适的弹药已感到十分困难,而更不用说还要为当时已有的十几种不同的后膛枪提供弹药了。第三,士兵使用后膛枪可能浪费弹药,因此就加剧 了已经严重的后勤问题。虽然最后证明用后膛枪和连发枪武装的士兵在发射中比以前更有效和准确,但是,在战争早期乱放枪、浪费弹药的情况就足以表明这种争辩 是有道理的。尽管前装枪有缺点,但在战场上尸体遍地也残酷地说明斯普林菲尔德式和恩菲尔德式前装枪是致命的武器。 参考阅读: 《火的考验:美国内战及重建》
1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1905这一年 中国近代史上关键时刻(转)
热度 1 gordon 2015-11-24 04:24
注:南风窗的文,对不对,得自己考证一下。(总是抱着怀疑) 不过也能看出来,日俄战争影响非常深远,比甲午对实际的影响,要深远的多。陆大在德国顾问之前,就是日俄战争的经验。有白俄教官,还有写日本教官。(陆大老认为 日本教官留一手,实际上日本人教的对着呢,只是 日本人比较死板。也可能是日本教官自己都没理解 。建国引入苏联顾问的时候, 有些事,苏联顾问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它们都是专业的人,工科和理科还是两码事) 德国顾问是从尖兵动作开始教起, 注:中国人对甲午战争,好多事情是没搞明白的。 **************************************************************************************  在中国近代史上,百年前的1905年是个重要时刻。在这一年,立宪派、革命派和清王朝这三种政治力量在中国这个大舞台上的彼此角力更为激烈,都在 尽最大努力实现自己或改革或革命或自保的目的,不少影响中国未来命运的关键性事件均在此年发生。风云变幻,世纪沧桑,“再回首已是百年身”。将百年前历史 之幕的一角重新拉开,仍使人如观新剧,感慨万千。   立宪运动风生水起   自1898年维新运动失败、康梁逃往海外后,维新、立宪运动进入低潮。虽经过几年惨淡经营,并无大起色。在1904年之前,立宪运动仍囿于海外 少数“立宪派”的舆论宣传,声势不大,国内影响有限。但从1905年起,情况突变,立宪运动骤然高涨,开始发展成为全国性的政治运动。一个直接的原因,则 是日俄战争的刺激。   日俄战争是日本和俄罗斯两个帝国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侵略、争夺我国东北,在我国领土上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甲午战争后,日本侵占东北的“大陆政策”与俄国想把东北变成“黄俄罗斯”的野心激烈冲突。1904年 2月6日,日本对中国旅顺口的俄国舰队发动突然袭击,日俄战争实际爆发。对这场以中国领土为战场、使我国东北居民饱受战争祸害的战争,清政府竟然在12日宣布自守“局外中立”,甚至声称“彼此均系友邦”!   对这场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直接关系中国利害甚至命运的战争,国人当然极为关注。但 有意思的是,国人虽然谴责这场使东北居民惨遭兵燹之祸的战争, 对国家衰败如此、遍地生灵涂炭深感痛心,却对这场战争的胜负更感兴趣,纷纷预测战争进程、结局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此时仍十分弱小的立宪派敏锐地感觉到这场 战争有可能使国人的思想发生有利于政治改革的变化,自然关注异常。他们作出判断,认为实行君主立宪的日本可以战胜仍行君主专制的沙俄。就在日俄宣战后的第 三天,立宪派的《中外日报》即发表社论,认为长期以来都是白种人打败黄种人,白种人对非白种人进行殖民统治,而这次战争将使人认识到“国家强弱之分,不是 由于种而是由于制”。 明确提出国家强弱的关键在于制度,而不在其他。 还有文章预料日将胜俄,而此战之后“吾国人之理想必有与今天大异者矣”。甚至还有人认 为这次战争将使国人“悟世界政治之趋势,参军国之内情,而触一般社会之噩梦,则日俄之战不可谓非中国之幸”。他们说得很明白:“盖专制、立宪,中国之一大 问题也。若俄胜日败,则我政府之意,必以为中国所以贫弱者,非宪政之不立,乃专制之未工。”这样,中国的立宪改革将更加困难。   与立宪派预料并希望日本获胜相反,清廷和守旧派则预料并希望俄国获胜,而且已经具体制定了亲俄外交方针。他们认为日本为一小小岛国,远非地大物 博的俄国的对手。他们还认为日本实行君主立宪是“以权与民”,这样士兵在战场必然会“各顾其命”,难打胜仗;而俄国是君掌大权,军队一定令行禁止,因此必 然是俄胜日败。对此,立宪派反驳说,国家的强弱不在大小,而在精神。日本虽小,但经君主立宪后精神蓬勃,“俄国虽大,而腐败之气象与我国等”。另外,民权 乃天赋之权,“故立宪国民每至战阵之场,各以保守天权为务,生死不计也”,而这是 “专制之国以军令示威者所可同日语耶”?   战争的发展证明立宪派预料的正确。1905年1月,旅顺口俄国守军投降。2、3月间,双方以60万兵力展开沈阳会战,俄军败北。为挽回败局,俄国从欧洲调舰队东驶,结果于5 月在对马海峡被日军全歼。历时一年多的日俄战争,终以日本大获全胜告终。    日胜俄败的结果一出,立宪派更是借此大做文章,宣传这场战争“非军队之竞争,乃政治之竞争。卒之日胜而俄败,专制立宪,得失皎然” 。“此非日俄 之战,而立宪、专制二政体之战也。”“以小克大,以亚挫欧,赫然违历史之公例,非以立宪不立宪之义解释之,殆为无因之果。” 对于一直处于民族危亡的近代中 国来说,“立宪”对于多数国人的吸引力其实并不在于对君权的限制,而在于可以“救亡” 。此后,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立宪可以富国强兵、可以救亡图存,社会舆论 和观念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立宪“乃如万顷洪涛,奔流倒注,一发而莫之或遏”,甚至某些原先反对立宪的守旧人物也转而倾向支持立宪。   革命力量大联合   1894年底孙中山在海外创办中国第一个革命小团体“兴中会”,并于1895年秋发动了“广州起义”,这是革命者第一次武装发难。虽然影响有限,但这毕竟是孙氏革命事业的重要起点。   到1905年,孙中山开始革命活动恰恰10年。在这10年中,孙中山颠沛流离,矢志不渝为革命奔走,而中国的国内形势也开始悄悄生变。他曾于1900年秋发动惠州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却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孙中山明显感到民心丕变: 5年前的起义失败后,“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甚至亲人都将他视为洪水猛兽;而此时“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在这10年间,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一支革命的重要力量:现代知识分子群体开始形成。随着国内新式教育迅速发展、出国留学盛极一时,与中国传统文 人迥异的现代知识分子人数骤增 。他们深受新思潮影响激荡,成为革命派的重要力量。上海和东京是这些新式知识分子最为集中的地方,在1903年前后,革命小 团体纷纷涌现,并形成办刊办报、出书宣传革命思想的热潮,在短短两三年间出现的政治性刊物就有近20种。卢梭、伏尔泰、华盛顿……悉数被介绍进来。有人撰 文欢呼:“今者卢梭之《民约论》潮汹汹然,蓬蓬然,其东来矣!吾党爱国之士,列炬以烛之,张乐以导之,呼万岁以迎之。”有“号角一声惊梦醒”之誉的《革命 军》更是宣传只有“革命”才能“扫除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体,脱去数千年种种之奴隶性质”,“使中国大陆成干净土,黄帝子孙皆华盛顿。”   1905年4月,《革命军》的作者邹容病逝狱中,两年前引起巨大反响的《革命军》再引万众瞩目。1905年12月,革命党人陈天华蹈海自尽,他 的革命檄文《警世钟》、《猛回头》亦再引万人传诵,甚至被“奉为至宝”,尤其是在两湖地区,“三户之市,稍识字之人,无不喜朗诵之”。革命思潮,汹涌而 来。   在许许多多的革命小团体中,影响比较大的有华兴会、科学补习会和光复会等。但就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而言,这些团体基本上都没有脱离旧式会党,且 有浓厚地域色彩,因而使革命派的力量大受影响。到1905年,随着形势的发展,成立统一的全国性革命政党已是大势所趋。1905年8月,经过孙中山、黄兴 等人的多方努力,将分散的革命小团体联合、统一起来的具备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规模的中国同盟会终于正式成立,并于当年10月创办了影响深远、在革命宣传 中起了重要作用的机关刊物《民报》。同盟会将原本分散的革命力量汇集一处,因此力量空前壮大。自此以后,“革命风潮,一日千丈”。   但意义更深远的,还是中国同盟会制定的革命纲领。在同盟会成立大会上通过的《军政府宣言》规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 宗旨,而孙中山1905年10月在《民报发刊辞》中,首次将这16字纲领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的提出,使革命派有了比较完整 的理论基础,而且深深地影响了此后半个多世纪中国的命运。   清王朝的被动变革   对清王朝来说,1905年也是个非常重要的年头。   从1901年慈禧在西逃途中颁谕同意“变法”开始,虽有诸如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之举,但不外“洋务”旧议和几年前“维新派”的举措, 几年来“新政”并无重大进展。但 到了1905年,它终于不能“原地不动”了 ;而它的点点“进步”,则与立宪派的辗转推动大有关系。   “立宪”不是革命,而是在体制之内的改革,所以“立宪派”十分注重策动清政府内的王公大臣、封疆大吏要求立宪。在他们多方策动下,许多权要也认 识到立宪的重要性。1904年春,不少大臣上奏,或要求派臣出洋“考求新政”,或要求“一切尽行改革,期于悉符各国最善之政策而后已”。而出使法国大臣孙 宝琦则上折明言应该“立宪”:“各国之立宪政体洵可效法”,应“仿英、德、日本之制,定为立宪政体之国”。这些奏折虽然并未打动清廷,却引起巨大社会反 响,使立宪派深受鼓舞,加紧活动,赞同立宪的王公大臣也越来越多。   1905年1月,出使日本大臣杨枢奏请立“变法大纲”,“似宜仿效日本”定为立宪政体。6月以后,直隶总督袁世凯、两江总督周馥、湖广总督张之 洞、两广总督岑春煊等或联名或单独上奏、有人还多次上奏要求立宪,甚至具体提出以12年为期,8名总督中已有5名主张立宪,而主张立宪的巡抚和驻外使节更 多。深受慈禧倚重的军机大臣瞿鸿机和奕这时也支持立宪。在这种情势下,清廷终于在7月16日发布谕旨同意出洋考察政治:“方今时局艰难,百端待理,朝廷屡 下明诏,力图变法,锐意振兴,数年以来,规模虽具而实效未彰,总由承办人员向无讲求,未能洞悉原委”,现在决定派员“分赴东西洋各国,考求一切政治,以期 择善而从,嗣后再行选派,分班前往”。   虽然此谕并未提及“立宪”,但这毕竟是清政府预备立宪的标志,因此得到国内外广泛好评。有外国舆论认为这说明中国“已如梦方醒”,而“京内京 外,学界商界,欣然色喜,群相走告”;“学界谱诗歌,军界演军乐,商界则预备金花彩烛”,准备热烈欢送五大员出洋考察政治。11月末,清廷下令成立了考察 政治馆,其职能是研究、编选各国宪政资料供朝廷参考,在预备宪政的路上又走了一小步。经过一番曲折,五大臣终于在12月底离京,踏上出洋考察政治之路。    1905年清政府的另一个重大举措是“废科举” 。早在洋务运动时期,近代新式教育就开始在中国出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科举制对新式教育、对社 会发展的束缚越来越明显,显然早已过时。 虽然一些洋务大员和维新派人士对科举制度早就多有抨击,但无人一直敢正式提出废科举 。1905年9月,张之洞、袁 世凯、赵尔巽、周馥、岑春煊、端方等将军、督抚终于会衔上奏,要求立即停开科举。他们警告说:“科举不停,学校不广,士心既莫能坚定,民智复无由大开,求 其进化日新也难矣。” 清廷对社会变革的态度明显比政治变革积极得多,当月即谕令从1906年开始废除已有千余年历史的科举制 。这确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事 件,时人认为“言其重要,直无异于古之废封建、开阡陌”。科举制的废除使社会统治的传统基础士绅阶层开始分化,新式知识分子开始向“中心”挺进,加快了传 统社会系统的解体。新的社会结构,更需要新的治理方式。   如果说1905年以前、立宪派、革命派还过于弱小,根本不是清廷的“对手”的话,那么此时,他们的力量空前壮大,已可与清廷比试一番。此后,这 三种力量的互相角力,最终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命运。立宪派与革命派激烈论战,以革命派胜利结束。立宪派之所以败下阵来,其实并不是其理论无力,而在其理论的 基点是清政府能立宪。然而,清政府1905年在重重压力下迈出不小的一步后,却又基本踏步不前。这时,时事发展的逻辑只能是革命。   历史说明,虽然也感到“时局艰难”,但清廷对历史大势和局势的紧迫并无真切了解和感受。它似乎对民意全然不解,攻击朝政的“谤文”历来都有,并 不足怪,但这种“谤文”能得到普遍叫好时则大有深意。如果清廷在镇压革命党人时也能认真想一想诸如《革命军》、《猛回头》、《警世钟》这样“犯上作乱”之 文为何能人皆拍手称快,当不至对民意如此无知。同样,清廷也没有重视、珍视当它宣布“考求一切政治,以期择善而从”时国内那种人心振奋、欣喜相告的民情民 意。对已处风雨飘摇中的清政府来说,这确是非常难得的一次得到举国称赞之举。然而,它却没有依民情顺民意在立宪的路上继续前进,而是踯躅不前。它不愿放弃 任何权力,并过于相信自己力量强大,一切都能在它掌控之中,仿佛历史也可以按照它理想的节奏发展。因此,它终只是被动地“走一步算一步”。它已经丧失了 1898年的机会,眼看着又丧失了1905年“开局不错”的机会。它,终于没能把握住历史的机会。(南风窗 雷颐)
3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从金融角度读懂中国近代史
gordon 2015-3-1 18:44
不懂金融啊,中国近代史看不明白。 中国何以在19世纪上半叶,由盛转衰,这是很多人的一个疑问。 嘿嘿嘿 别看张牙舞爪的人多,真搞明白的,还真不多。 注:很多人的话,都是屁话,没什么可听的。没什么味道,呵呵 ************************************************************************************ 开篇之前,向中国的社会科学学者致敬 ,尤其是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诸位先生,你们弥补了我对中国历史知识的空白。 中国人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犹如鬼怪。 一群xx,我怎么说呢 我说过好多回了, 中国的问题,在于 “愚” ************************************************************************************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呢,跟拿破仑战争有关。 拿破仑战争使得西班牙政府无法维持墨西哥的银矿业,加上拉美独立运动,所以在1790-1799 和 1820-1829年间世界金、银产量减少了大约50%,鸦片贸易于是被用来吸纳中国的白银。 尽管在这些巨变之后,世界银产量又逐渐恢复,但直到1860年才真正达到1800年的生产水平。 大约自1755年起,除了云南和广西以外,中国的白银几乎全部是通过欧洲国家从拉美地区进口而来。 在拉美独立运动爆发后,怡和洋行和许多西班牙商人放弃了该地区的白银贸易,并转而开始从事鸦片贸易。 西方国家开始不再向东方国家供给白银的 1808年,也是中国市场上的银钱比价涨至官订比价之上的那一年 。 到了1833年,英国不但停止向印度提供白银,反而利用卖出的棉花吸纳印度的白银。 1856年,西方重新向东方供应充足的白银。冯桂芬此时也对白银流向的突然转变以及银贵钱贱危机的突然舒缓而大为惊叹。 19世纪前期中国的银贵钱贱危机大约始于1808年,从1820年代起逐渐恶化,并在1844年-1856年达到极点。1856年之后,白银开始逐渐流入,银钱比价下降并保持在适中的水平,直到清王朝结束。 注:清政府在1820年才认识到这个问题。 清政府对白银的态度,跟它对马匹的态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 清代对马匹非常重视,为什么造成这种情况?原因不明 来自纽约的传教士 卫三畏在1863年出版了《中国丛报》,该刊物提及:“在如此商业化的中国社会中,她的人民竟然缺乏自己国家所铸造的贵重金属硬币...这甚至在亚洲国家中也是唯一的例外。” ************************************************************************************ 同治中兴 据估计,在太平天国、捻军和回民的反抗过程中,中国的人口从1850年的4.3亿下降到1865年的3.18亿,几乎灭绝了中国四分之一的人口, 在1808-1850年间中国白银约外流了3.68亿西班牙银元之后,在1856年和1886年间约有6.91亿墨西哥银元涌入中国,并且清政府通过几种商业税的征收利用了这笔收入。 胡林翼说,“军政系亿万生灵之命...与其饥军而误地方,无若取商贾之利以援大局。” 与清前期相比,商税在晚清时期的作用至关重要。 明末的税收以田赋为主而商业税收微不足道,当政府加重更多的田赋时,就爆发了一系列的动乱,并导致明王朝的灭亡。 然而清政府却可以从回流的白银中获得许多新的商业税增加平定太平天国等运动的资金。 ************************************************************************************ 货币制度 当英国在19世纪前期因世界白银减产而面临货币供给成长率减少的情况时,它通过发行现代银行纸币加以弥补。 从16世纪到18世纪期间,当日本的白银因出口到中国而使得本国用以铸造货币的金属供应逐渐不足时,幕府发行面值高于货币本身价值的硬币,大名们也发行可以兑现的纸币,这使得 日本发展出自己可以控制的货币制度 。 从理论上来说,当19世纪前期中国的银价上升时,清政府应该向市场投放更多的白银,但清政府储存的白银数量此时正不断减少。 1838年刑部侍郎黄爵滋哀叹道,尽管道光皇帝在生活上比他的父亲和祖父都要节俭,但国库却日渐亏空。 注: 朴素价值观的兄弟们,脸往哪儿搁 ,呵呵 ************************************************************************************ 清初当银价上涨时,通常是通过减少制钱供应数量来降低银对钱的相对价格。 注:少发货币了嘛 面对19世纪初期这场银贵钱贱的危机,政府采用了同样的办法。但清政府如此做主要还是由于以下两项理由:第一,铸钱费用通常用白银支付,此时白银价格越来越高;第二,铸造制钱花费的白银还多于所铸铜钱在市场上可换取的白银。 但是,尽管制钱的供应量减少,白银相对铜钱的价格却依然不断攀升。 现代社会也有这种现象: 三人合伙造假1元硬币 投入18万仅造出16万 http://news.ifeng.com/a/20150228/43237014_0.shtml 1744年乾隆皇帝的一道上谕提到:“今惟以钱为适用,其应用银者,皆以钱代。” 大量依赖铜钱使得钱贵银贱,此后政府又鼓励使用白银,由此来降低铜钱价格。 直到1775年左右大量便利的银元流入,才开始转向由白银主导的货币体制。 注:现在看啊,即使 银紧张,用钱也不行。钱也紧张。 ************************************************************************************ 经世之学兴起 我个人觉得, 应该给晚清的人一定的尊重,他们毕竟是我们的前辈 。 他们不易。 乾隆和嘉庆时期的学者官员大都热衷于刊印自己的诗集,但道光时期的学者官员大多出版与时政有关的著作。 19世纪前期的学者官员关于政府在货币政策或经济领域中应扮演何种角色的焦虑,比公元前81年汉朝的《盐铁论》争辩更为激烈。 ************************************************************************************ 鸦片危机还是白银危机 以前关于这场危机的研究都强调是鸦片进口导致白银短缺,但事实上,1856-1887年间尽管鸦片进口成倍增加,但同时白银也重新流入中国。 在1856前后,中国的国际收支由赤字到盈余的转变中, 全球白银供应比鸦片进口因素更为重要 。 ************************************************************************************ 日本何以在甲午战争取胜 19世纪前期的世界市场对中国茶叶和生丝的需求萎靡不振,而在此后的1850-1870年间,这些产品的销售逐渐增长,从而导致了中国人的自满。同时代的中、西方人士经常评论说,即使没有技术进步,中国的产品依然市场活络。 而日本为了挤入世界市场,则在1870年代开展了一系列改进技术的努力,并在1880年代后期超过了中国。 ************************************************************************************ http://www.tudou.com/v/tFlADj_NCgs/rpid=110446538resourceId=110446538_04_05_99/v.swf
1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探索发现:燃烧的黄龙旗(一):秋风宝剑
热度 3 gordon 2012-11-3 18:01
http://www.tudou.com/v/dv75FwFjIh4/resourceId=0_04_05_99/v.swf 说明: 淮军是中国近代史上继湘军之后又一支著名的地方武装。淮军(1862~1900)自成立到消亡的近40年间,正 值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频发的苦难岁月,从淮军演绎到后来的淮系集团,涵盖并极大地影响了晚清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有专家称,淮军 史几乎就是一部晚清史,一部完整的晚清军事史。
578 次阅读|1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2 14:04 , Processed in 0.052027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