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事业

相关日志

分享 一个遗产
gordon 2017-4-3 01:53
如果一门按照纯粹理性批判的标准来拟定的系统的形而上学可以不太困难地留给后人一笔遗产,那么这笔遗产决不是一件小小的赠予;只要我们注意一下通过一门科学的可靠道路一般所能得到的理性教养,并于理性的无根基的摸索和无批判的轻率漫游做过比较,或者也注意一下对渴望知识的青年时代在时间利用上的改善,青年人在通常的独断论那里这么早就受到这么多的鼓动,要对他们一点也不理解的事物、对他们在其中乃至世界上任何人在其中都会一无所见的东西随意玄想,甚至企图去捏造新的观念和意见,乃至忽视了去学会基本的科学知识; ———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 对于我自己,我不想说什么。至于这里涉及到的那桩事业,那么我希望它将不会被视为只是某种意见的表达,而是被视为一件正当的工作,人们在从事它时可以相信,它不是什么单纯为了建立某个宗派或辩护某种偶然的念头的事,而是为了奠定人类一般福利和尊严的 基础。希望每个个人因此都可以在其最独特的兴趣中……考虑这一普遍的福利……并予以支持。最后,希望人人都能对我们的这一复兴表示良好的信任,相信它决不会显得无穷渺茫和 超出人力,因为事实上它是无休止的错误的结束和正当限度。 ——— 培根 《伟大的复兴》 ************************************************************** 你说,遗产就解决问题了吗? 不一定完全解决问题 ,事实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 但是“趋利避害”,改造世界却简单的多。 “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阿尔贝·加缪 ​​​​ **************************************************************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认为 “加缪不亚于 培根和康德” 不是说,你把事物认识完全才去干的
2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我年轻的时候是左派,有莫名的正义感
gordon 2017-2-22 18:06
梯也尔这个侏儒怪物,将近半世纪以来一直受法国资产阶级倾心崇拜,因为他是这个资产阶级的阶级腐败的最完备的思想代表。还在他成为国家要人以前,他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就已经显出他的说谎才能了。他的社会活动编年史就是一部法国灾难史。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1871年5月30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57页 你是不是知道现在被法国人捧上了天的若米尼? 我只是从梯也尔先生的讲话里知道他的 ,大家知道,梯也尔无耻地抄袭过他的东西。这个矮小的梯也尔是当 今仅有的最不要脸的撒谎家之一,没有一次战役他能举得出正确的数字。由于若米尼先生后来投奔了俄国人,所以他当然有理由不会象梯也尔先生那样把法国人的英 勇业绩描写得神乎其神,在梯也尔的书里,一个法国人总是能打败两个敌人的。 ——恩格斯:《致约·魏德迈(1851年6月19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578页 这个矮子喜欢在欧洲面前挥舞拿破仑第一的宝剑,——他在自己的历史著作中就是一味替拿破仑第一擦靴子的,——实际上,他的对外政策,从1840年的伦敦公约起 到1871年的巴黎投降和这场内战止,始终是把法国引到极端屈辱的地步 。在这场内战中,他蒙俾斯麦的恩许,把在色当和麦茨被俘的军人驱去攻打巴黎。虽然他有些随机应变的本事,虽然他的主张反复无常,但是他终生都极端墨守成规。不言而喻,现代社会中比较深刻的变动,始终是他所不能理解的秘密;他那副头脑的全部精力都用来耍嘴皮了,所以甚至连社会表面发生的最明显的变化也不能领悟。例如,他不倦地把一切违反法国陈旧的保护关税制度的东西部指斥为渎犯神明。他在当路易—菲力浦的大臣时,曾经嘲骂铁路是荒诞的怪物:而当他在路易·波拿巴时代处于反对派的地位时,他把任何改革法国陈腐的军事制度的企图都斥为大逆不道了。他在多年的政治生涯中,从来没有办过一件哪怕是极微小的稍有实际益处的事情。梯也尔始终不渝的,只是对财富的贪得无厌和对财富生产者的憎恨。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1871年5月30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59~360页 他在官场上已经混了四十年。在政治或生活的任何方面,他从来没有倡导过一项有益的措施。他好虚荣、喜猜疑、贪图享乐,从来没有写过和谈过正经事。在他看来,事物本身只是供他动笔杆耍嘴皮的因由。除了对高官厚禄和自我炫耀的渴求之外,他身上没有任何真实的东西,甚至于他的沙文主义也不例外。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初稿》(1871年4—5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第557页 梯也尔是一个玩弄政治小骗局的专家,背信弃义和卖身变节的老手,议会党派斗争中施展细小权术、阴谋诡计和卑鄙奸诈的巨匠; 他一失势就不惜鼓吹革命,而一旦大权在握则毫不踌躇地把革命侵入血泊 ;他只有阶级偏见而没有思想,只有虚荣心而没有良心;他的私生活和他的社会生涯同样卑鄙龌龊,——甚至在现在,当他扮演法兰西的苏拉这个角色时,还是情不自禁地用他那可笑的傲慢态度显示出他的行为的卑污。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1871年4—5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60页 ******************************************************************************* 他们跟我年轻时候很像,不经世事 评论咋看像那么回事,一实践发现完全不同 。 麦克马洪元帅,你想说他很不行是吗? 为了学术上的荣誉与成就,或是为了事业上的成功,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相互竞争;但追根究底, 让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乃是我们由以往成功甚至是失败的无数先例中所学习到的知识。 ******************************************************************************* 在此, 我愿意矢志追随福尔摩斯( Sherlock Holmes )这位卓越的真象追求者的训示,这是他在也许是唯一一次表现得过度谦虚时所说的话: “我亲爱的华生, 我绝对不能同意将所谓谦虚与其他的美德并列 。服膺逻辑思维的人, 对所有的事都应该实事求是,贬抑自己与自我夸大,同样都是背离了真理 。”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UyNjE4ODg=/v.swf
2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点错事业树了
热度 40 河蚌 2017-2-2 21:38
春节结束了,新的一年开始了,这时,总难免想回顾一下人生。 但一回顾,就发现很多地方都不太对。 似乎,似乎,自己,真的点错了事业树了, 而且似乎点错的年代已经十分久远。 而今年,似乎又要再点错一回。
个人分类: 工作之余|1361 次阅读|19 个评论
分享 王石的命门 宝能华润扰乱王石的万科事业合伙人计划
得大自在 2016-7-4 06:32
王石打出了最后一张牌。那就是他的万科员工,他是他们的精神领袖。 6月30日,一条疑似万科内部的重要通知流出:“今日上午,部分员工计划前往市政府请愿。该活动属于公共自发行为,请告知部门小伙伴,在不影响工作及生产的前提下,员工可自行选择前往。各项目部同事须保证生产,勿擅自离开岗位,如须请假,务必请示相关领导。 ” 员工请愿,这是大事件。深圳市政府不会坐视不管。但几个小时候后,万科请愿的员工全部撤走。万科方面回应,公司管理层第一时间知情后到现场劝回。很快,《万科周刊》官微辟谣,没发过那份重要通知。 不论是让员工去请愿,还是撤回,王石等管理团队一直牢牢地掌控着万科。但王石知道,现在不同以往。他已经做好悲情离去的准备,但他的内心在滴血。 6月26日,王石发布朋友圈:“人生轨迹(238)当你曾经依靠、信任的央企华润毫无遮掩的公开和你阻击的恶意收购者联手,彻底否定万科管理层时,遮羞布全撕去了。好吧,天要下雨、娘要改嫁。还能说什么?” 这句感叹不久,大股东宝能提出罢免王石等董事,意欲重建管理体系,并直指王石于2011年-2014年担任公司第十六届董事期间,长期游学脱岗,在未经股东大会实现批准的情况下从万科获得现金报酬5000余万元。 即便王石被逼走了,但他还通过万科事业合伙人制度持有万科的股票。他依然是个赢家。 抢在傅育宁到任之前 万科事业合伙人计划,起步于宋林东窗事发。 在宁高宁、宋林执掌的华润时代,王石、郁亮与华润高层如胶似漆,可以把酒言欢。华润作为万科第一大股东,秉持“大股不控股,支持不干预”的态度,长期做甩手掌柜。大股东不干预,小股东说不上话,如此一来,万科陷入股东层面实际控制人缺位的情况,万科的实质控制权,就落在了王石等万科管理层的掌控之中。 2013年3月的一则桃色新闻,或是今日万科控制权之争的导火索。这件桃色新闻与王石无关,王石并非体制内之人,他的桃色新闻充其量仅增添了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对万科的权力系统构不成任何冲击。这则桃色新闻的主角,正是原华润董事长宋林,在中国的官场舆论生态中,一个“副部级”央企董事长的负面新闻传出,并能够得已持续扩散,应该说,其背后不仅大有文章,而且离其被调查、被正式清算之日已经不远。事后梳理,万科管理层的“事业合伙人计划”,应该自此之后就开始谋划。 几乎就在宋林正式“落马”的同一时间,万科的事业合伙人计划在2014年4月正式推出。宋林的正式落马,标志着既有的万科权力系统,已经面临着诸多不确定、且注定无法持久。 真正高手的博弈,起码提前预判、提前准备5步之上。“万科事业合伙人计划”的提前谋划,来自到王石、郁亮对大股东华润权力更迭的预判,“万科事业合伙人计划”的正式推出,是在华润已经正式告别宋林时代之后,王石、郁亮为了防止万科实际控制权的失守,而在与大股东华润新掌门傅育宁坐实之前比拼速度。 两个神秘的资管计划 万科独立董事华生在《我为什么不支持大股东意见》中表示,华润作为国企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由政府及其官员管理,因而国企开门主要对上级领导负责,关起门来,就是人人都要对本企业领导负责,导致万科原第一大股东华润的长期不干政的态度。“管理层想保持自己对公司运行长期以来的实际控制权”。 大股东不干预,安邦以及一众中小股东无权参与,万科的管理权、控制权就落到了万科管理层手中,致使老牌上市企业万科成为名符其实的“内部控制人”公司。此前王石曾多次公开表示“中小股东就是万科的大股东”。 与45岁的姚振华相比,65岁的王石显然“老辣”的多。2015年7月份时万科股价尚低,急需资金支持,王石当时表示了暧昧的欢迎,表示宝能在那个时间点上选择万科的股票、增持万科的股票是万科的荣幸。当宝能增持到15%,成为第一大股东后,王石紧张了。 第一大股东易位,王石发现自己对万科的控制权受到威胁时,从长期生活的国外飞回,拜访华润。华润增持,重回第一大股东之位。但此时王石还是不放心的,毕竟宝能系手中有15%万科的股票。 因被深圳证券交易所问询,12月24日,公众才得知,王石在11-12月已紧急成立了德赢1号和德赢2号资管计划,秘密用万科企业股资产管理中心的钱进行融资配置,配置比例为1:2,在股价高位购买万科,巩固自己对万科的控制。根据万科的解释,万科企业股资产管理中心的钱是用于公益的,但公益的钱怎么去做了配资,王石承诺的礼物恐怕一直也没真正给到员工,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王石可左右这近10亿元的公益资金使用。 野蛮人坏了王石的“好事” 如果没有2015年股灾后宝能的意外扰局,万科的控制权或许在2020年前后,将会以所有权的形式,被万科管理层牢牢地、合法合规地掌握。 在“万科事业合伙人计划”正式推出,仅一年多时间,其所掌握的两个基金(国信金鹏和德赢1号)就已经持有了万科6%以上的股份。假以时日,管理层实质控制下的万科,只要在上市公司层面持续少分红,以相对维持万科的低股价,在事业合伙人层面多分红、多拿高薪,以相对增加万科管理层增持上市公司的筹码,在2020年前后,“万科事业合伙人计划”将增持万科股份到20%以上的份额。到那时,万科就没有管理层内部控制一说,人家既是管理层,又是大股东。 新官上任的傅育宁看到了这一点。他与王石、郁亮等人没有情感瓜葛,他只是在等待时机,等待“野蛮人”的闯入,加速了万科的“事业合伙人计划”的暴露和清算,从而好淡然地一并收网。 安邦在2014年买入万科后拜访王石,王石明确表示“不欢迎”。2015年12月,王石同样不欢迎宝能。2016年,王石主导引入深圳地铁,并盛赞深圳地铁,为广大股民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轨道+上盖”蓝图,但最多也只肯给到深圳地铁20%的股份。万科坚持分散股权,目的是在无实际控股股东的情况下,从而保证万科管理对万科的长久控制权。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410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学校没有告诉你的事情
gordon 2016-5-12 23:54
商学院不断打的鸡血是,你们是要改变世界的。而真正改变世界的人远远少于被世界改变的我们,读商学院的人,已经做出了自己不愿意甘于平淡生活或事业的选择,但选择不代表过程和终点。 你所做的事情,都是你本人的真实的反应,只是MBA 放大了你人性的缺点或善良。 这些商学院招生简章里不会告诉你的事,取决于你的内心和每一个选择。 ******************************************************************************* 我不是商科出身。 其实这一次对我影响最大的是,竟然发现科学技术也没办法解除农民的困境。 反而搞得大家不得不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但收入并没有增加,只是对消费者有利而已。 或者换句话说,就是对城里人有利,对农民没利。迫不得已,只好迁移。 现在看,整个农民的思想都不对。 包括期望科学技术能够改善自己的生活。所谓上理工科。 ******************************************************************************* 反而是美国人的选择都是对的。 美国人都选商科,为什么你们都跑去美国打工? 不要再说了。 就跟 某河的工业党一样, 把工业夸的再没那么好了,结果欠一屁股债,起来闹事的还是他们 。 这里不包括忘情,因为忘情就是铁路上的,收入增加 有他的理由。 反而另一批人是无厘头,根本就不是利益相关方。 再没有把工业化吹的那么好了。 我就是干这个的, 所谓“工业党” 说的,没有一个是靠谱的 。(我都没找到一个说的稍微靠谱一点) 参考阅读: 多收了三五斗 2 —— 科学技术 能使你致富吗? http://www.aswetalk.net/bbs/home.php?mod=spaceuid=663do=blogid=59561
26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善于表达,学会分享 (转)
gordon 2016-3-12 10:41
赔钱时,我也很伤心;赢钱时,我一样很开心。否认自己的感受,是最自我毁灭的事情了。 一旦你警觉到自己的感受,你可能觉得没必要表现出来,但有时候, 特别在你遭受极大压力的时候,隐藏感受,会让你的压力更忍无可忍。 我记得在事业初期,有一次我把自己账户里的钱都赔光了,但我必须继续工作, 装做没发生任何事,那个压力大到令我午餐后几乎无法回去上班。 这就是为什么我鼓励同事分享彼此的问题,只要他们有任何问题来找我,我都非常支持。 ———— 摘自 2008年7月索罗斯接受台湾《商业周刊》专访的谈话 *************************************************************************************** 一个敢于与人分享自己经验和感受的人,必定是心底无私、胸怀天地的人。每个人都想成功,但是如果到最后只有一个人单独面对自己的成功,那也只有自己心里暗暗自得而已。无人分享的那种孤寂还是会让自己觉得并没有成功。 于是,否认痛苦、隐藏感受的索罗斯开始鼓励分享问题和经验。1985年索罗斯开始将自己的投资构想过程记录下来。后来形成了他在金融领域的重要著作《金融炼金术》,此后,每次在金融危机中赚了钱,索罗斯就会写书分享他的投资逻辑。他知道,人生很无常,也很不可测,懂得和他人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喜悦和哀愁,能让你与周围一切事物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 我们的出发点都假设市场经常是错误的,实际上,我和罗杰斯最大的差别,是 他认为流行的观点总是错误的,我却认为我们也可能犯错。 我们把华尔街的看法视为凡俗之见,因为我们不但希望与众不同,而事实上我们也的确与众不同,带着凡俗之见加入的人,一定不能配合我们的操作。罗杰斯对这一点非常坚持,我没有那么固执,我愿意从华尔街聘请一些人,但是因为他的观念如此,又是他做所有的工作,我只好服从他的意见。 ———— 摘自索罗斯和摩根斯坦利投资专家 拜伦韦恩 的访谈
2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后悔无期》——浩瀚的事业
热度 1 gordon 2015-5-24 20:17
男人嘛,不要为儿女情长的事情所牵绊,最重要的是事业 你什么事业啊? 出海捕鱼4年,出租车司机开了3年, 跑运输跑了两年,幼儿园保安干了一年,积累了很多资源, 本来想回家乡大干一场, 可现在连家乡都没了。 哈哈,大家都是没本事的人 注:一个修摩托车的,一个小学老师,一个是浩瀚 整了一个有纪念意义的头盔吧,也被破了。 有纪念意义的车玻璃也被偷走了。 ************************************************************************************** 平凡之路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zQxNDY1NDMy/v.swf ************************************************************************************** 豆瓣影评 致朴树,致韩寒,致我再也没见过的人 作者:李尛皛的算命馆   2004的时候,高中,上学比较晚,青春期相对比同龄人早。   那年,我看了一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至今我都这么觉得。   用现在一个时髦的词叫我开始走伪文艺路线,高中的时候独自离家,找地方挣钱,开着带音响的摩托在半夜从城市一边开到另外一边,抽烟飞叶子,但是同时读米兰昆德拉,看昆汀,听黑金,上学的时候衣服全是洞,各种各样的金属链子。当然,要保证一个还说的过去的成绩。   那时候一个时髦的词叫“垮掉的一代”   没错,这本书叫做《在路上》,来自杰克·凯鲁亚克。      那时候我和同桌小黑说,我觉得我这辈子都会在路上。   然而这辈子是个什么概念,我那时候不知道,现在若有若现的可以感觉到。      很多小说里面的情节都会在我的生命里真实的上演。   考上了大学,四年没有挂科,但是从事的行业与大学一分钱关系没有。   抑郁症如同感冒一样的突然发生,独自行走至西北至东北至西南。   然后自残和自杀来的理所当然。   在路上,让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思考在路上的意义。   然后到现在,我记得我说过2010年的那一年,我毁掉了我所有的过往,新的样子、名字、圈子。那时的QQ,四年没有用,签名始终挂着“此人已死”,我一直想,知道我还活着的过去的同学恐怕都没有几个。      预告片里面有一句话:你连世界都没观过,你说什么世界观。   有点像失恋33天里的一句话:你连人都没生过,你说什么人生。      看世界,绝对不是去马尔代夫毛里求斯看看海,也不是去巴黎罗浮宫或者在东京铁塔一个人眺望。   当然也不是徒步去西藏和伪藏民打个炮感受一下自然的洗礼,更不是去丽江找个酒吧喝杯风花雪月然后找个艳遇。   看世界,重点在于在路上,思考你需要思考的事情,仅此而已,享受的仅仅是过程而已。      世界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刺激那么美好。   (保留追责匿名转载的权利)      ————————————分割线——————————————   我把我的结尾保留了最后一句,我从上初中开始看韩寒,现在是靠写东西吃饭,高中时候的班主任说,你写东西带着深厚的韩寒的风格,我想假如我是韩寒,这部片子我一定也会这么拍,但一定没有他的台词更犀利。   两个(三个)男人的旅途更像是《人在囧途》的一个翻版,各种的狗血凑成了整部片子,我倒是觉得更像是《一座城池》等众多带着韩寒黑色幽默风格的一个延续。   我不会剧透里面的尿点,但是我记住了几句台词一定要和大家分享:   1、(乐观)更像是说你一事无成,还在这傻乐   2、喜欢是放肆,爱是克制   3、 如果要告别,一定要用力一点 ,因为任何多看一眼,都有可能成为最后一眼,多说一句,都可能是最后一句。      我始终在说,只有有经历的人,才看得懂这部电影,才能被电影所触动,我之所以一直强调年龄,是因为我真的可以武断的说现在还在上大学的95后经历的太少了,很少有人经历过背叛、没有钱、朋友的暴毙、自己的濒死、独自行走这些可能电影或者小说中的情节。——甚至很多90后也没有体会过。   但是我绝不会因此而教育90后你们过得是错的,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你可以选择安稳的走康庄大道,你会错过很多风景和别人聊天时少了谈资,一样的选择在路上就会对朋友失望对现实失望,自己变得像个刺猬,两种方式没什么不好,年轻人才谈对错,只是针对这部电影。   因此,我不想和给1星2星的人去争论电影的好坏——正如同我不会喷小时代一样,我会给你们分享几个我的故事,至少你们会知道我为什么给这部电影5分。      2012年8月23日,我去丽江早晨的飞机。8月22日一个同事给我打电话,说晚上一起去喝酒,我说,我不去了明天一早的飞机。同事说,操,都说自己有事儿。我说,等我回来,陪哥你喝酒。第二天早晨飞机起飞前,收到同事的微信信息,跟我说,那个同事死了,钓鱼的时候淹死了。所以最后一句,我想起了那个同事,久久不能回神,有些人,一句告别之后再也没能见过。   更早一些,和初恋的女友分手,最后一次见面还在一个公交站,我们还在一起拥抱接吻,然后因为家里的原因分手了。我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非常非常努力的工作、挣钱想要摆脱家里的束缚,我成功了,我自己挣了钱买了房,但是,她已经嫁给了别人。结婚前给她的信里告诉她,我一直爱着她,更多的时候,爱可能就是克制。      我走过很多地方,我知道韩寒偏爱的不是上海,而是小镇,我也一样,我去过的地方都是诸如赣州、阜阳、宝鸡、咸阳这些在很多人看来不可思议的地方。   从那年行走,抑郁症最严重的时候,包括父母在内都会跟我说,人家出去玩都是去旅游城市,你怎么只去这些地方,我说,我旅游没有目的地可言,更多的时候,就是当我想出发的时候,带上内衣内裤手机充电器数据线钱包身份证银行卡信用卡,看最近的一班有卧铺的车票去哪里,然后,出发。   在陌生的城市的经历是有趣且坎坷的,我经历过那种打电话上门的小姐,经历过去在咸阳教人家怎么摊煎饼,抑郁症发作的半夜在平遥古城一圈一圈的围着古城行走,经历过在阜阳配置还不如我的笔记本的网吧里上5毛钱一小时的网然后浏览记录只有色情网站,在重庆的马路上淋雨,在千灯的客栈听昆曲到入迷。   我一点都不文艺,一点都不行为艺术,我只是享受我没经历过得一切。   但是,这不妨碍我思考,我学会了很多,经历了很多。   我一路上听过许巍、万晓利、左小、谢天笑、张楚   我爱他们,爱的不是他们的打炮泡姑娘愤世嫉俗,爱的只是其中某一句让我潸然泪下的歌词。      人生总归要回归平凡。   然后,我的后来是这样的,不算北漂的漂(没有租房和出行、吃饭、钱的压力),做了广告公司的总监,不算富有总算衣食无忧。   谈了恋爱,又在更好的地段不能免俗的贷款买房,准备结婚,旅游去了女友想去的地方,不再是没有人的小镇。   但是我庆幸在我需要思考的年岁里,我思考过了。   后来,有一个和我同样经历的我大学唯一的哥们,在一次夜聊中和我说到,最不能接受他们(大学同学们)的就是甘于平庸,他们的生活似乎永远被父母操控,做老师、去银行、去公务员,总之一辈子即时拿了再多的灰色收入,也就是每天搪瓷缸子人民日报的日子。而我们,才是真正的在享受生活。   用他的话说,我们这是回到平凡,而不是始终平庸。         看到这篇影评的朋友们,如果你身边有人说这部片子特别烂或者特别好,我建议你有自己的判断力,如果你有经历,不是屌丝宅男,我相信里面总会有一句或者几句或者更多的台词,会触碰到你心底最柔软的那部分,至少会比所有的烂片值得你花30多块钱去看这一场电影。
20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祝贺台湾人民的民主事业取得阶段性胜利
热度 55 假如十八 2014-6-9 18:49
【大陆罕见暂停两岸各项协商】台媒报,两岸服贸协议争议加上两岸协议监督条例闯关难度高,大陆方面近期已暂停各项两岸协商,包括两岸货品贸易谈判、争端解决机制,以及航空、观光、海运与邮政协商等。这是2008年两岸恢复制度化协商以来,罕见的协商中断情况,台方面正极力谋求补救。
1414 次阅读|23 个评论
分享 科学本来就是一项社会性事业(转)
gordon 2014-4-15 16:01
科学本来就是一项社会性事业,与流行的观念截然不同的是,科学并非一种孤独的、与世隔绝的对真理的追求。 除了极少数例外,科学研究不依赖于他人的工作或者不与他人合作就不可能进行。 科学研究不可避免地发生于一种宽广的社会语境和历史语境中,此语境提供了主旨、方向,并确定了科学家个体之工作的最终意义。 ———— 《怎样当一名科学家》 当然,这是英美国家的看法,也是科学最初的思想。 对于法国人来说,科学就是军事工程师;对于中国人来说,科学就是考试。 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讲授的科学观念就是错的。
1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ZT 他姓毛
热度 16 小老虎爹 2014-4-4 13:54
他姓毛。 后人总是以他的口,诉说别人的智慧。从他口中吐出的名言,影响了一代人。 人无完人,他和妻子犯过最大的过错延续了10年。因他而死的人数不胜数。 发生冲突的时候,他总是退居二线。 但很幸运,他有一位姓江的晚辈继承了他的事业。 在开创新的世界之时,他虽然不是最闪耀的,但他是贯穿整个故事的线索。 人们称他为沉睡的雄狮。 他就是毛利小五郎
1555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4万亿的后果就是 公共事业私营化
热度 1 gordon 2014-4-2 07:23
投资建设股份化、债券化、社会化,运营市场化, 公共事业 公共负担,政府只做发起和协调、监管工作,不涉入投资和运营,不加重财政负担,不增大腐败空间。 每到股市大跌,就看出 公共事业 股的稳健了。港股最典型的公用事业股是2.hk和6.hk。港灯港电,经济不好也得用电,所以稳健。 ×××××××××××××××××××××××××××××××××××××××××××××××××××××××××××××××××× 货币发多了嘛,它得抛资产。 加藤嘉一《刘志军的高铁遗产》 值得一读。 ×××××××××××××××××××××××××××××××××××××××××××××××××××××××××××××××××× 把某些爱国人士的脸打的“梆梆” 的,光知道高铁好座,钱从哪儿来的。 好了,他们又开始骂买办了。 3G 网络没整多长时间,就要上4 G ,真以为政府是万能的,呵呵
3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回答 holz 的问题,为什么学校的方法在社会上行不通
热度 4 gordon 2014-1-24 09:02
holz 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人的一生会有多少次酝酿去(逐步)完成一件伟大的事业,又有多少次得以真正的实现?(当然了,实现一件就够了…… ×××××××××××××××××××××××××××××××××××××××××××××××××××××××× 我当时开了个玩笑,我说,人生实现一件是根本不够的。俺的理解是 抓权、抓利,抢钱、抢粮、抢地盘。 后来觉得这个不妥,改成了中性的 “别被理想绑架了,在门槛外边的时候,很多想法都是不靠谱的。” 俺想来想去,这个问题没讲透。 ×××××××××××××××××××××××××××××××××××××××××××××××××××××××× 如果你们注意的话,就会发现 牛顿写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本力学书的时候,工匠们已经先做过了 ,只不过牛顿把它总结成 “理性的形式” 。(读它的序言,微积分没有发明,用几何无法解释运动的问题.) 现实中,往往是先有成果,后有理论的。 不是理论指导实践,而是实践产生理论。 但是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个事其实很简单,信息经济学中有论证,就是 市场经济啊,它需要的信息量最少。 例如, 你去市场上买东西,你对商品一无所知,但是只要让供应商进行竞争就可以了 ,然后货比三家,就能买到心仪的产品。 诺,就这么简单,呵呵 不是设定计划,然后再去实现它,真的不是。真的不是搞计划的, 计划经济害死人啊,呵呵 注:这个跟元数学一样,它需要的条件是最少的,象拓扑学;啥叫普适真理,就是抽象度更高,更一般,覆盖面更广。 从信息的角度也可以解释后发国家和先发国家采用的不同策略。 “后发的跟随策略”为什么能行得通,因为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但是先发呢,就不能采用计划,要采用需要信息量较少的方式。 后发国家采用计划经济,还有几个原因,例如 外部效应和规模经济。 外部影响指 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 。
266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现在这个社保和退休制度貌似所有人都不满意
热度 16 瓦片儿匠 2013-11-30 13:14
私企职工不满意,本来没多少钱,还要被扣这虚无缥缈的社保,还要延迟退休?延你妹! 国企职工不满意,被税务查没法只好就高缴……凭啥我要去拿个人的钱去养别个啊 事业职工不满意,本来也不高,为啥还要被并轨啊……当初我们都是费了好大力才有事业编的 公务员也不满意,我家里两个退休了不能再发光发热脾气就变得巨坏无比
1077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分享 <转>新中国特钢事业的拓荒女杰----林纳
热度 4 gordon 2012-7-29 18:01
在新中国的工业化史册上,镌刻着一个光辉的名字---林纳.这位1931年就投笔从戎的传奇女性,在她53年的生 涯中,始终不失革命先锋的本色:东北林海雪原抗日游击战争的出生入死,莫斯科东方大学与康生错误路线严辞相对,延安时期忍辱负重接受审查做好本职工作, 建 国前夕奔赴东北解放区为本溪煤铁公司复产重建呕心沥血.尤其是1952年响应党的号召,舍弃副经理兼第一钢厂厂长的优越工作和生活条件,毅然领命来到冰天 雪地,野狼出没的北满荒原,肩负起筹建北满钢厂(现东北特钢集团北满基地前身)总指挥的重任。 涛涛嫩江水,巍巍特钢城,作为永恒的历史见证,铭记着林纳为北满钢厂创建之功。在北满特钢公司迎来投产五十五周年 华诞之际,当初曾跟她一道渡过那段激情燃烧的火红岁月的老同志,又一次聚到一起,回首当年,缅怀英灵,感慨万分.经过半个世纪的历史沉淀,林纳----这 位新中国特钢事业的拓荒女杰的形象在人们心目中更加清晰了. 艰苦创业打先锋 新中国建立迄始,为确保人民政权的长治久安,在制定国民经济计划中,中国党和政府领导人尤其重视东北的重要作用, 争取把它变成中国的国防基地、工业基地,应该能够生产汽车、飞机、坦克和其他武器。根据毛泽东与斯大林在莫斯科签订的中苏友好条约和相关经济互助协定,苏 联帮助我国设计的50个重点工业项目(此后苏联帮助中国建设又陆续扩大为156项工程)。156项工程中惟一的特殊钢厂富拉尔基特钢厂是由毛泽东、周恩来 亲自委托苏联设计的第一批50个工程之一,最初设计年产优质特殊钢16.6万吨,总投资达四个亿人民币。 1951年正月初三,根据国家经济和政治战略部署,经报请毛泽东主席批准,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签发,任命林纳为富拉 尔基特殊钢厂北满钢厂(当时对外名为本溪煤铁公司第二钢厂)建设筹备处主任的命令正式下达。 富拉尔基特钢厂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掌上明珠”,是新中国在工 业基础极端薄弱、建设经验近乎空白的条件下,首次通过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设备建设的惟一的特殊钢厂, 这一工程作为中国冶金工业现代化的基石与里程碑,在新中国建设和发展的史册上留有辉煌的一页。而一名女性,能被委任为首批国家大型重点企业的主要领导,当 时在全国来说可谓凤毛麟角。 富拉尔基,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当时是个陌生的名字。这里有千年的荒原,人际罕至,经济落后,只有少数游牧民族在 此活动。这里有一条宽阔的嫩江从大兴安岭流过此地,为大工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充裕的水源。更为重要的是这里有优越的地理环境,离中苏边境只有几百公里,在 中苏友好时代和抗美援朝战争年代是国防的大后方,符合当时“背靠沙发”的政治地理要求。 党中央、政务院的号令,对于这个有着几十年军龄和党龄,并有着几年企业建设和管理经验的女同志来说,不啻又是一个 战斗指令。办事作风一贯雷厉风行的她经过三天的筹备,即率第一批先遣筹备人员七个人踏上奔赴北满的列车。出发那天是1951年正月初六。这一年,她刚好 36岁,是一个三个孩子的母亲。大女儿在苏联,第二个孩子三岁,另一个出生只有三个月。她把家安顿给丈夫、自己的搭档,后任副厂长的苏明,自身只带少量生 活用品,象战争年代一样,打起背包就出发。 当时的富拉尔基工业基础特别薄弱,没有一家象样的工业企业,只有一个给马打掌的铁匠铺子。林纳他们一行人乘坐的美 国吉普车,一到村子里,就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人们好奇地问这问那,不知这种铁做的马是吃什么时候才跑这么快的。最初,一些老百姓听说他们是来建钢厂的, 甚至不懂什么叫钢厂,以为是建“缸”厂呢。 解放初期的富拉尔基,生活条件特别艰苦,与林纳所在的本溪是天壤之别。 在本溪,已经渡过了战后建设的恢复期,林纳 住的是日本的小洋楼,出入有轿车接送,工作是有条不紊进入正常管理轨道。而对于北满的艰苦,本钢人们都有耳闻,最令一些人害怕的就是气候,甚至有人传说, 那里冬天冷到在室外撒尿顿时就会冻成冰棍。 注:本溪钢厂是一个重建项目,北满特钢是一个新建项目,是有一定差别的。 来到北满荒原,这里没有大米白面,天天吃的是玉米面窝头,喝的是土豆罗卜汤;这里没有带暖气的小洋楼,开始是住帐 篷,后来租住当地人的小土坯房。那些年,北满的冬天特别冷,最冷可达零下37度,是四面透风的土坯房中也是在零度以下,睡觉要戴着皮帽子,穿着棉袄,就是 这样,半夜也常给冻醒。林纳从不叫一声苦,她用战争年代的精神鼓励同行的人员,与大家一起啃窝头,嚼大咸菜。她还给大家讲战争年代的故事,讲这个大工厂建 成后对国家的贡献,林纳那种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精神,深深地影响和带动了广大职工群众。 施工建设总指挥 北满钢厂是新中国第一座全套设备从前苏联引进的大型特殊钢企业,技术新,规模大,工期紧,要求高,随着第一根桩在 北满荒原立起,千百吨的设备、原材料源源不断地运到,在施工现场堆积如山。随着建设的进行,新项目一个一个落成,企业生产和管理的难题不断出现。在重重压 力之下,林纳表现得十分从容。 面对全新的现代化企业,林纳坚持对外开放,在学习、消化、吸收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当时,前 苏联提供的设备是世界较先进的,派来的专家也是负责任的,林纳在学习好的经验,利用先进技术、设备的同时,还分期分批派技术骨干到前苏联学习技术和经验, 造就了大批国家急需的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增强了我国对各种工程的自选设计能力和应变能力,促进了重点工程的建设。 她坚持“企业建设和管理,核心的问题是要尊重知识,尊重科学、按科学规律办事”的观点,一方面从容地指挥着这场战 役,处理着浩繁的日常工作;一方面大量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在全厂各级党政干部和职工群众中间带头树立起学习业务之风。 当时,在高层领导中,国 家从全国各地选调了一大批党政干部,其中县团级以上的就有一百四十六人,其中大多数领过兵,打过仗,除少数人在八路军山沟军工厂中造过步枪手榴弹外,却没 有多少人真正专门学过科技文化知识,特别是冶金专业的管理和技术知识。面对这种情况,林纳贯彻毛主席的号召,大兴学习之风,由外行向内行进军。而她亲自带 个好头,除每周请中苏专家讲两次业务课,还抓紧时机,向内行人物学习。工作之余,她还与秘书组成自学小组,一块演算一块切磋难题。当她大女儿从前苏联回国 后,她就向女儿求教数理化知识,由于她知难而进,坚持不懈,经过工厂建设的六年,她已经成长为一名熟知企业各个生产环节的内行领导,并培养了一大批懂业务 的专家型领导干部,日后成为全国各骨干企业的重要科技和管理综合型人才。 注:不是什么大问题,培养一些车间工人就是了,中专、技校的培训。 在处理与苏联专家的关系上,林纳是尊重而不迷信,合作而不依赖。最初,苏联专家开始认为林纳是延安下来的老革命, 在技术领域只能是土包子,处理生产技术问题很专断,很少与林纳沟通。林纳本着为国家、为企业负责的态度,坚持要参与进去。如工厂的大型初轧机和水压机都是 关键设备,最初试运行中调试不好经常停工,不能正常作业。 苏联专家对这些在国内也是比较先进的设备也不太熟悉,有时也会卡壳。在这个时候,林纳经过深入调 查研究,听取中方技术人员和老工人的意见,在与苏联专家探讨论证中提出不同观点。实践证明苏联的洋办法不灵,而林纳组织中国专家搞的方案,成功地解决了一 个个棘手的疑难杂症。在事实面前,苏联专家组长不得不说:“林厂长走群众路线,搞出来的土洋结合的技术方案过得硬。”他还翘起大拇指:“林厂长有办法,能 打仗,又能搞生产,我看可以到莫斯科当冶金工业局局长,可以做第二个巴特曼洛夫 (注:苏联小说《远离莫斯科的地方》中苏联西伯利亚石油管理局局长)。”他 不止一次地佩服道:“在中国人手里没有完不成的事。 知识分子的挚友 林纳是一个有着丰富革命经历的老共产党员,她对党的政策方针理解得很透。在历史上,曾受过错误政治路线伤害的她, 对党内一些反面教训记忆犹新,深恶痛绝。她懂得,为了建设好一个在世界上也是一流的大型特钢企业,人才是第一要素。北钢能不能按时达产,能不能按科学规律 办事,关键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特别要发挥科技人员的主导作用。但是,当时在建设北钢的时候,正是国家强调阶级斗争,开展肃反和三五反的高潮时期。许 多知识分子,特别是有着较高文化技术水准的老知识分子,大多出身于旧家庭,社会关系比较复杂。林纳从革命利益出发,对这些人是尊重信任的同时,也给予了力 所以及的保护。她有句挂在嘴边上的话,"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贝,是我们厂的宝贝."这句话放在今天很平常,但放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敢于这样讲并在实际工 作中体现,是要有较高的政治品质和革命胆略的. 当时,北钢是一级保密单位,对人员的选择和作用很严格。尽管是建国初期,知识分子很缺乏,但由于是国家重点支援的 企业,职工中的知识结构比较高,其中一部分高级科技人才大部分是出身于旧家庭,毕业于旧学校,工作于旧社会的老知识分子,还有从国外留洋的“海归派”。受 特定的政治环境和历史条件影响,有些领导对这些“旧”字头的知识分子既想利用又不敢大胆放手让他们工作.林纳却不然,她非常重视和信任这些知识分子、包括 那些旧社会留用的旧家庭出身的老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不仅在工作上做到信任和依靠,而且在政治上做到团结和帮助.出身于上海资本家家庭的工程师马迪章,社会 关系比较复杂,但他热爱社会主义,积极要求进步,业务能力强,为工厂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对于他的入党问题,从基层到上层都有争议,林纳在厂党委讨论时 旗帜鲜明地表态,肯定他本人的表现,并从党和企业建设的大局,说明团结和教育知识分子的重要性,她还耐心地做持不同意见的领导的思想工作,同时还严肃尖锐 地向马迪章指出缺点,使他心悦诚服地接受大家的批评.在党委批准马迪章入党的问题后,林纳还主动担当他的入党介绍人.这个同志入党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科技 干部,先后在北满钢厂,舞阳钢铁公司,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等国家重点工程中担任重要职务,为我国的钢铁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呕心沥血,积劳成疾,病逝于 工作岗位上.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政治运动一个接着一个,许多旧知识分子首当其冲,成了“运动员”。林纳正确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 策,顶住来自社会上的政治冲击,大胆地保护了一批新老知识分子.老工程师李才全因在旧社会曾在台湾谋过职,受到组织审查,林纳与厂党委坚持实事求是,正确 予以结论,继续受到信任和重用.后来,李才全调黑龙江工学院任炼钢系主任,成为我国同行业知名专家.林纳还大胆提拔重用一批非党积极分子,如中央试验室副 主任沈晓青,生产科副科长石若旬,电炉车间副主任孙令路,医院副院长车习平等同志。她亲自拍板,让沈晓青、吴连进,孙令路,车习平等高级技术专家但任要 职,并住进丙区高干小楼,享受厂级领导的生活待遇。留法工程师田广志年过五旬,每天同厂级领导同乘中轿车上下班,林纳还多次叮嘱从苏联留学回来的同志, “在技术上要尊重田工,在处理钢材质量异议的大事上要多听从田广志同志的意见。” 林纳对有实践经验的老工人是十分尊重的。她虚心拜他们为师,有了问题常找这些“土专家”们商量,伪满时期就参加工 作的唐德清在电气方面很精通,林纳经常向他求教,并树他为全厂电器方面的技术权威。柳长斌是一位老轧钢工,生产经验很丰富,但当了车间主任后,仍然舍不得 把土撬棍交给别人,致使顾了撬棍顾不了其他工作,指挥全局很吃力。林纳听说后,就常来轧钢车间,向他言传身教工作方法,还有意识在别的车间领导做汇报时把 他找来旁听,终于使柳长斌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基层领导干部。建厂初期,林纳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包括苏联专家)和工人相结合的治厂 体系,她一面注意依靠科技进步,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一面注重发挥工人的实践经验,并大力培养一批懂理论,有经验,会管理的工人干部。开工时,工人出身的 柳长斌担任轧钢车间主任,贾鼎勋担任电炉车间主任,边福国担任劳动组织科科长,唐德清担任副总动力师,根据工作需要,工厂还先后派出了146名生产工人和 技术骨干去前苏联系统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 林纳对青年技术人员更是关怀备至。她经常深入宿舍,看望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生。1952年,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 业的贡正国刚下火车,前来迎接的林纳握住他的手,目光慈祥地望着他说,“从祖国最繁华的城市来到北大荒,生活上可能要不习惯,高梁米,窝窝头,土豆汤很考 验人啊,你们这些有志青年,要用自己的手,把这里建设项目成北国的江南,中国的乌拉尔。”以紧张的生产施工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中,林纳经常驻机构用宏伟的革 命理想和高尚的生活情操来教育和鼓励青年建设者。在夜色下,林纳,吴力永,孙子源等党政领导经常与新来厂的大中专学生在嫩江之畔燃起篝火,赋诗唱歌,跳起 集体舞。这火热的生活氛围,使远离家乡的青年知识分子忘记了苦寂,更激发起为工厂建设奉献青春的决心。 职工群众贴心人 在北满钢厂初建时期,林娜发扬战争年代那种关心群众、深入群众、同甘共苦的光荣传统,以致于几十年过去,她在群众中留下了不少传奇般的回忆。 建厂初期,环境艰苦,尤其是北大荒的冬季,给职工生活带来很多困难。林纳把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积极创造条件,尽 力为职工解决好衣食住行几大难题,以及子女入托、学生上学,看病就医等生活问题。在她的亲自指挥下,当时在国内属一流水平的甲区住宅区,浴池、医院、学校 和锅炉房仅用一年就竣工,职工食堂、独身宿舍,中小学校、托儿所是她经常光顾的场所。她说,“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这是毛主 席和党的一贯方针。我们的职工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来到艰苦的北满钢厂,企业各级党政组织要尽量帮助大家解决生活困难,使大家安心工作。” 林纳在北钢曾留下不少佳话,其中“为工人住进协和医院走国家主席的后门”最为人称道。1956年,电炉车间有一名 工人被传送车挤坏了膀胱而生命垂危,工厂联系转往当时国内最好的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但因当时这家医院对外地转院患者只收行政十级以上的高级干部, 一时不予接收。正好林纳在北京出席党的“八大”,闻知此事后,她亲自前往医院商量,院里答复,“要破例必须经刘少奇主席批准”。林纳当即去了中南海,请刘 主席亲笔写了一个批条,使这位工人的性命及时得以保全。至今还健在的那位工人还记得林厂长那铿锵有力的讲话,“搞工业也是一场‘战争’,也要有人牺牲和负 伤,但是作为一名指挥员、领导干部,要尽量减少伤亡。工人的生命保不住,是我们最大的失职。” 林纳在北钢工作期间,表现了极高的党性,她的一言一行都展示出一个老共产党员的风范。林在关心群众生活的同时,从 不为个人、亲属的利益,损害组织纪律和职工利益。她丈夫苏明(任第一副厂长兼总工程师)的外甥张德显考工来北钢,林纳先给他上了一课,“我们是共产党,是 为人民服务的,不能一人当官,鸡犬升天。”她还再三叮嘱,“我们之间的关系,对任何人也不许说。”张德显自1954年入厂以来,一直是工作在基层,并全靠 个人努力入了党,提升为工程师。只是在“文革”中,林纳被打成“苏修特务”,张德显被株连下放农村,周围同志才知道他与林纳、苏明的关系。 大业成功铸丰碑 林纳率领创业大军,战严寒,卧霜雪,艰苦奋斗,精心施工,仅用三年,就完成了厂房施工,设备安装工程,并一次开炉 成功,1954年7月炼出了第一炉钢。工程质量在126个专业的26项工程项目中有116个专业的24项工程项目达至优良等级。1957年11月3日,经 她亲自创建的北满钢厂全面开工投产.国家重工业部部长王鹤寿、黑龙江省省长李延禄和苏联驻华大使馆经济参赞到会剪彩。北钢的建成投产,有力地促进了新中国 工业,农业和国防现代化的发展,大大改变和提高了我国特钢产品的结构和水平,为新中国工业、农业、国防史上许多个"第一"提供了优质材料.特别是早日夺取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最强有力的物质支援。并成为国内轴承钢、冷拔材、合金钢锻材的生产基地,成品钢材可生产轴承钢、汽车钢、齿轮钢、弹簧钢、工模具 钢、冷轧辊、无缝管为主的八大类700多个品种的优质钢材,达到年总体冶炼能力35万吨,年总体锻压、加工成材能力16万吨。 林纳几十年对党忠心耿耿,功劳卓著,深受群众爱戴,党和人民也给予她很高的荣誉,她曾被选为党的“八大”代表,第 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周恩来总理和许多中央领导人对她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象林纳这样担任国家重点企业主要领导的女 同志很少见,这位精通业务,俄语对答如流,有资历又有水平的女厂长闻名一全国冶金行业。然而,她却十分谦虚,从不愿表白自己,有一年,一个20人的苏联代 表团来厂里访问,客人们坚持要“女厂长”介绍经历,僵持了很久,林纳无奈只好用俄语说了一句“打过游击,搞过土改”。 不朽英名留青史 然而,在十年浩劫中,在林、江反革命集团的主犯康生的一手策划下,一场厄运降临到林纳头上。1933年,林纳被党 组织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研究班期间,与来自东北义勇军的金明结了婚。由于林纳、金明与当时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领导的康生有些分歧,金明被秘密逮捕流 放,林纳于1939年回到延安,本人接受组织审查,当时 又是叶群插手,极力想从中捞取政治资本而整倒林纳同志,林纳在组织与同志们暂时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仍支持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使叶群一无所获。后来中央 妇委和中央组织部负责同志亲自过问,终于做出了正确结论。然而,到了1967年11月,康生又放话污蔑林纳同志是“苏修特务”,使她连遭批斗,非法关押, 人身污辱,株连亲属,一连串的精神肉体催残,直至把这位宁折不屈,刚正不阿的女杰迫害至死,消息传来,北钢人无不感到震惊和悲痛。 粉碎四人帮,林纳的冤案经时任中央组织部长的胡耀邦同志亲自过问和批准,终于得到了平反昭雪。1979年1月,林 纳同志的骨灰安放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康克清,吕东,袁宝华等生前老领导、老战友出席。陈云、胡耀邦同志和中组部、冶金部,中央妇委送了花圈。 北满钢厂开工时,职工为做纪念并表示对老厂长林纳的敬意,曾用第一炉不锈钢水浇铸了一颗钢印。经过十年动乱,林纳的许多物品遗失了,包括她的骨灰,然而这 颗凝聚着她与北钢人共同奋斗情义价的钢印却保留了下来。在骨灰安放仪式上,北钢人与林纳的子女把这颗刻有英魂名字的钢印放入骨灰盒,陪伴老厂长的英灵长眠 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林纳离开北满钢厂已经五十多年了,她走后对这块黑土地仍然魂牵梦萦,对这里的职工群众仍然一往情深。她调到北京冶 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后,仍关心北钢的建设与发展,努力提供技术援助,甚至到了要“月亮给不给星星”的程度。五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新中国的特钢事业已 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发展,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更有了令前人梦寐以求的飞跃。可以告慰老厂长的是,如今的北钢人正抓住时代赋予的大好时机,进行历史上的第二 次创业,一个强强联合的特大型东北特钢集团正在祖国北方崛起。如果林厂长在九泉之下有知,也一定会为今天的成就而含笑九泉。 (本文首稿经唐德清、柳长斌、胡同章,贡正国、齐正阳,沈晓青、张德显口述,并参考了陈溪、唐启文同志的回忆文章,成文后曾经樊光、付双城修订,这次发表前作者又作了补充) ========================================================================= 一点解释: 苏联专家对这些在国内也是比较先进的设备也不太熟悉,有时也会卡壳。在这个时候,林纳经过深入调 查研究,听取中方技术人员和老工人的意见,在与苏联专家探讨论证中提出不同观点。实践证明苏联的洋办法不灵,而林纳组织中国专家搞的方案,成功地解决了一 个个棘手的疑难杂症。 注:这个很正常,有建厂经验的人都知道,有时候是需要现场解决一些问题,有时还要查一些资料。 在事实面前,苏联专家组长不得不说:“林厂长走群众路线,搞出来的土洋结合的技术方案过得硬。”他还翘起大拇指:“林厂长有办法,能 打仗,又能搞生产,我看可以到莫斯科当冶金工业局局长,可以做第二个巴特曼洛夫 (注:苏联小说《远离莫斯科的地方》中苏联西伯利亚石油管理局局长)。”他 不止一次地佩服道:“在中国人手里没有完不成的事。 注:这是乙方给甲方客气,主要功劳还是专家组的。
488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一生事业略存诗
热度 7 没事哼两句 2011-10-9 14:23
"百岁光阴半归酒,一生事业略存诗"--------陆游的诗 我这一生没什么事业. 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事业的话,那么,也就和陆游一样:一生事业略存诗. 当然,没法和他的水平一样.可以说是有霄壤之别. 有时候也不免沮丧:相比古人,我们实在显得太那个神马了...... 聊以自慰的是,我也在尽量表现出我们的这种渺小的生存状态来.绝不故作高深. 卢梭的话:我虽然未必比旁人好,但总算还与众不同罢.
1175 次阅读|1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2 12:04 , Processed in 0.044055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