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汉语

相关日志

分享 逗娃?斗娃!
热度 66 老马丁 2016-12-14 05:20
斗争是长期的,要时刻准备斗争是长期的,要时刻准备斗争是长期的,要时刻准备斗争是长期的,要时刻准备斗争是长期的,要时刻准备斗争是长期的,要时刻准备斗争是长期的,要时刻准备斗争是长期的,要时刻准备斗争是长期的,要时刻准备斗争是长期的,要时刻准备斗争是长期的,要时刻准备斗争是长期的,要时刻准备斗争是长期的,要时刻准备斗争是长期的, 1. 学校的确是洗脑的地方。我前不久和我儿子出去玩,在河边发现了一些芦苇的果实,看着像火腿肠,我摘了一根下来玩,就是这么 个玩意儿。 他不让我玩,让我扔掉。我说这是我发现我采摘,就是我的。他明显不同意,一直和我搏斗,抢夺。最后逼急了,他说,这是地球的... 好吧, 我只能远远的把火腿肠抛还给地球。 回来的路上再次经过河边,我一口气采了两根,让他一手拿一根,这下好了,忘了地球。 2. 最近在家工作比较多,儿子一放学回家就扑过来要我带他打游戏。我家打了两年的坦克世界坏了,不久前不得已跳槽到战争雷霆,小孩对飞机狗斗的兴趣浓厚。为了避免瞎用汉语,从第一天开始我就制止他使用无师自通的“打飞机”, 代之以“打空战” 。 有时候我正工作到一半,他吵着要空战,怎么赶他走呢?我点开 个网页,google一下“小女孩”,随便点开一个照片,问他:喜欢和这个女孩交朋友么?于是他就害羞的走掉了... 我还准备了个问题库,以免那个问题问多了不灵了。问题库里的问题有:这个女孩是你们班上的么? 这个女孩有你们班上的女孩可爱么?这个女孩你想认识么? 你想我介绍这个女孩给你认识么? 终极大招, 装着要关电脑的样子: 来,爸爸现在带你找这个女孩玩去...
个人分类: 生活笑笑事|275 次阅读|22 个评论
分享 今天把成人汉语课关了
热度 36 关中农民 2016-9-25 05:54
本来设计的是双语讲中医和健康,就来了一个学生。一个就一个吧,人家主要是想学汉语,虽说有一定的汉语水平,还在北京工作了一年。她姐姐在北京有公司,工作了20多年了。可是她的汉语并不能达到听懂医学知识的地步,所以我只能用英语讲了,可是这样她就不能练习汉语了。上了两次课,我也摸索到她的汉语水平在哪里,就把她转到我们的college chinese prepare班级里了。这个班7个学生,都在8年级到10年级的样子。我这个学生50多岁了,生活经历比孩子们丰富多了,她跟孩子们一块进行场景会话,倒是让孩子们学了很多别的课堂学不来的东西,很好。 这位大姐身高1米95,还有些胖,站在我身边,完全是大骆驼和小山羊的比较,就算我这头山羊有几块肉,也还是山羊 :) 终于有时间也打一会羽毛球。我们家长们有一个小俱乐部,水平相对高一些,不过里面水平比较高的一个兄弟说,他的水平,回北京都没法跟人家很多人打。现在国内注重锻炼,很多人水平很高的。 我这种野路子刚开始就是他们教我,都没法跟他们打起来,影响人家。我就在旁边跟没有学过的家长瞎打,出汗为主。后来我称呼小聚落布为五岳剑派,然后我这边的家长群为青城派,我当然就是青城四秀了,只是人家五月派缺人的时候,我候补支个桌腿。 哈哈,今天,五月派掌门人,也就是俱乐部技术最好的兄弟说,老校长这个青城四秀技术长进很好,尽管一个暑假没练习,可以列为五月派入门弟子了!不过要对俺们俱乐部大力支持啊 :(, 我就知道他们想打秋风!
个人分类: 农民乱弹|816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分享 汉语2:【阿基里斯/亚历山大大帝主题MV】伊利亚特的回响
热度 1 gordon 2015-4-18 08:50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TMxNTc2ODUy/v.swf
2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汉语已经影响到我思维进一步的提高
热度 1 gordon 2015-4-18 08:22
注:如果你想成功,强烈建议你放弃汉语。但是也不一定,也许你想的是利用汉语的模糊性,和他人的愚蠢 ************************************************************************************* 摘自《 中国人的性格 》 我们把“思绪含混”说成是中国人的一种特性,并不是指只有中国人才有这种情况,或者所有中国人都是这样。作为整个中华民 族,他们完全有能力自主于世界民族之林,他们的智力当然并不低下,而且没有任何衰退的迹象。同时又必须记住,在中国,教育并不普及,那些没有受过完整教育 或根本就没受过教育的人,他们在运用中国语言时,造成了思绪含混,有可能犯了律师所说的“事前从犯”的罪行。 注:这是在义和团时期写的,所以他说中国教育不普及。   不少人已经知道,汉语的名词是没有格的变化的,它们既没有“性”,也没有“格”。汉语的形容同没有比较级。汉语的动词也不受任何“语态”、“语气”、 “时态”、“单复数”和“人称”的限制。名词、形容词和动词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任何汉字只要能用的,都可以通用,不会有什么问题。 我们并不是要说中国语 言不能用来交流人的思想,也不是要说中国语言很难或不能把人类的各种思想都表达清楚 (尽管这样说有道理),而只是认为,这种语言结构,正像夏天的酷热自然 要引起午睡一样,会招致“思绪含混”。  注:没有什么天才,只是由于工具或者是训练的缘故。(如果看过研究贫穷的著作,就明白了。对一个阶层来说很简单的事,对另外一个人来说,就很难) 如果你走过这一段路,你就明白你做过的一切都是因为这个, 逐渐习惯新生活,和旧世界作切割 。(锻炼是很辛苦的) ******************************************************************************************* 汉语动词没有时态,中国人讲话没有说明时间,地点变化的标记,这些都是事实;但同时,他们的思绪经常处于含混状态。在这 种情况下,可怜的外国人若对一连串稍纵即逝的想法仍然抱有兴趣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始提出一系列问答式的询问,就像一位边远地区的猎人用斧子在无路的森 林中“开出”路来,“你现在说的这个人是谁?”这个问题搞清楚后,还可以接着问,“你说的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这个人做的是什么?”“他们为 什么要这样?”“后来呢?”每问一个问题,你的中国朋友都会带着一种困惑或许是一种恳求的表情望着你,似乎在怀疑你可能没有五官。但是,沿着这样的线索不 断地追问下去,就会找到 “阿利蒂纳”把人们从无望的迷宫中解救出来的路线。  注: 阿利蒂纳, 古希腊神话中米诺斯的女儿。她用丝线引路将提修斯从迷宫中解救出来。 实际上,中国人也很习惯用 “ 不断发问” 的 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只是还处于诡辩阶段。黑格尔把智者提升了一个档次,智者是智力达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对没有受过教育的中国人来说,无论什么想法都会令他惊讶,因为他肯定没有心理准备。他搞不懂,因为他也不想搞懂。他需要花一些时间增加思维能力,以便 进入新的状态。他的头脑像一门生了锈的旧滑膛炮,架在腐朽的炮架上;在瞄准前,需要先调整方向,而最后肯定还是打不响。因此,当问他一个简单问题,比如 “你几岁?”他会茫然地盯着问话人,并反问道:“是问我吗?”你说:“是 的,是问你”;这时,他振作起精神,又问:“是问几岁吗?”“是,是问几岁”;他再一次调整他的注意点,“是问我几岁吗?”“是”,你说,“是问你几 岁”,“58”,他回答说,这回他的炮才运转正常,对准了目标。    思绪含混的一个突出事例是,中国人习惯于用事实本身来解释事实。你问一位中国厨师,“你为什么不在面包里放些盐?”得到的解释是,“我们都不在面包里 放盐。”“你们城里有这么多好吃的冷冻食品,为什么不留一点冬天吃呢?”“是的,我们不留冷冻食品到冬天吃。”一位拉丁诗人说过:“能够知道事物缘由的人 是快乐的”;如果他生活在中国,他就会把他的格言修改为: “试图找到事物缘由的人是自寻烦恼。”   ******************************************************************************************* 善于观察的外国人处处会碰到这些奇特的现象。你就某种反常行为问道:“他为什么这样做?”“是的”,回答就是这么简明扼 要。在这种含混不清的回答中,一般附有几个令人恼火的常用词。既有表示疑问的“多少”,又有表示肯定的“几个”。你问:“你在这里住几天了?”回答是: “是的,我在这里已经住了几天了。”在中国人的言语中,也许最含混不清的词是人称(或非人称)代词——“ta”,这个字既可以表示“他”、“她”,也可以 表示“它”。有时,说话人为了表明他所说的人指的是谁,就用拇指含混地朝这个人的家的方向指一指,或者指向这个人目前所处的地点。但是,单音节的“ta” 更经常被看做是一个关系代词、一个指示代词和一个指定形容词。在这些情况下,中国人的谈话就像英国法庭上证人作证,他以下列的语句表述一场斗殴:“ 他拿着 一根棍子,他也拿着一根棍子,他打了他,他也打了他,如果他像他打他那样狠地打他,他就会打死他,而不是他打死他。 ”  注:呵呵 ******************************************************************************************* 注:下面的这个,我倒是知道原因。治这个,当当的兵就好了。(象苏军,头就象高处有根绳子吊着一样) 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偷懒、装糊涂、开小差、假装顺从、偷盗、装傻卖呆、诽谤、纵火、暗中破坏等 稍微一停止划水,就会被水 掩没的生活,是不会考虑太多的。 你向一个散漫的仆人提出质问:“叫你,为什么不来?”他回答说:“没为什么。”坦率得不得了。这种思维含混的状态会导致 各种往往令人为难的举动,使得讲究条理的外国人总要为此而生气。厨师做饭时,总要把佐料用得够,而做下顿饭时,就少用一些。问他是怎么搞得?他坦率地回 答,“佐料用完了。”“那你为什么不及时再弄一些呢?”“我没再弄一些。”这就是他的最好解释。你向某人付一笔钱结账,于是就很花功夫地打开保险箱,非常 细心地点钱给他;付完钱后,他坐下来聊了“老半天”,乱七八糟的什么都聊;然后,若无其事地说:“除了这笔账,我还有一笔账在你这里。”“那刚才我开保险 箱时,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不然我可以一次统统付清。”“噢,我是想那笔账与这笔账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再比如,一位病人在诊所看病,已经随意地花掉了医生 的大量时间,但不一会儿,他又回到候诊室;医生告诉他,他的病已经看过了,他则爽快而简要地说:“除了刚才看的病,我还有其他病!”    在我们看来,最愚蠢的是普通中国人习惯于生了病而不及时治疗,也许是因为当时太忙,或者是因为治病要花钱。他们往往认为,忍受一阵阵的打摆子要比花 10个铜钱——约1美分——买一剂能治好病的奎宁更便宜。我们看到许多病例,都只是因为病人拖时间而使本来不需要花什么钱就可以治好的病发展到不可救药的 地步。    一个人的家离外国人的医院不足半里路;他外出时染上了眼病,回家后痛苦地拖了两个多星期才去治疗;在这期间,他每天都希望病会自动好起来,但与此相反,他的一只眼因角膜溃疡而瞎了。    还有一位病人,他因脖子深度溃疡而每天都要接受治疗;当治疗到18天时,他说他的腿疼得让他睡不着觉。经检查才发现,他的腿上有一处像茶杯那样大、那样深的溃疡!他是想在他的脖子治好后才说他的腿!    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这类现象会使我们想起查尔斯·里德的一本小说中的一段话:“人类不是没有头脑,而是他们的头脑有毛病——头脑含混!”    中国的教育根本无法使受教育者在能够理解和能够运用的意义上掌握一门学科。西方各国都有人在传说,某些布道者可以确切地证实,即使他们的经书上有天花 病毒,他们也不会染上。而在中国人当中居然可以看到这类事。中国的狗一般不会自己去追捕狼,当看到一只狗在狼的后面,若不是朝相反的方向跑,那么至少是朝 相互成直角的方向跑。与此相类似,中国人在谈论某一话题时,总是离话题越来越远。他往往触到该话题,时而像是要作彻底的探讨,但最后还是离它而去;说得非 常疲倦了,还是没有把话说完。    中国是一个两极分化的国家。富贵者与贫穷者、受高度教育者与愚昧无知者,都生活在一起。成千上万命该贫困而又无知的人,他们的眼界狭窄,自然头脑含 混。他们就像井底之蛙,看到的天空只是黑暗中的一块。有不少这样的人连10里以外的地方都没去过;他们并没有想过要过上比周围的人更好的生活。在他们身 上,任何人都具有的天生的好奇心似乎已经泯灭。即使当他们知道,离他们家不到1里的地方住进了一个外国人,他们也从来不打听一下他从何处来,他是谁,他要 干什么。他们只知道如何为生存而斗争,此外,就一无所知了。他们不知道人是否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有3个灵魂,还是只有1个,还是1个都没有;凡是与粮食 价格无关的事,他们无论如何也看不出其中会有什么重要意义。他们相信来世,相信来世中坏人会变成狗和虫;他们也纯朴地相信,身体最后会变成泥土,灵魂—— 如果有的话——会消失在空中。在西方,造就了“实际者”的力量,同样也造就了他们,他们的生命由两部分组成:肚子和钱袋。这种人是真正的实证主义者,因为 你无法让他理解他没见过或听过,当然也没有任何概念的事物。生活对于他来说只是一连串事实,而且绝大多数是不称心的事实;至于涉及事实以外的任何东西,他 立刻就成了一个无神论者,一个多神论者和不可知论者。给他一些意想不到的尊敬和食物,就足以满足他的依赖本性,但是,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周围人的 习惯。在他看来,人的肉体只是独自地生长发育,而与心理的和精神的因素无关。要把这些人从麻木的状态中解救出来,唯一的办法就是输入一种新生活,向他们展 示古代基督教创始人所讲述的终极真理:“人是有精神的”,因为这就是所谓“上帝的感召赋于他们知性”的全部含义。 
12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汉语的魅力
热度 36 老芒 2014-8-20 14:16
转发的!brdiv郭美美曾经发布了一条纯英文微博/divdivTonight go party,I'm a sexy girl.I sometimes good sometimes bad,this is me,you don't like me you can get out!/divdivnbsp; nbsp; nbsp;引起了翻译高潮,各类神翻译层出不穷。虽然有点俗,但看完觉得民间高手实在多,有的网民真的太有才了,忍不住转发一下,奇文共欣赏:/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nbsp;nbsp;/divdiv1 nbsp;普通话翻译:我今晚入党,我是一名从事性工作的女孩。我的活儿有时好有时坏,这就是我。你若不喜欢我,请滚蛋。 nbsp; nbsp;nbsp;/divdivnbsp; nbsp; nbsp;/divdiv2 nbsp;三字经式翻译:夜奔党,失足妇。时极骚,时若木。吾本色,君可入。如不喜,请自顾。 nbsp;/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nbsp;nbsp;/divdiv3 nbsp;楚辞版翻译:夤夜不寐兮,奔赴支部,我身姝媚兮,心常反复,颦笑且由己兮,匪喜莫顾。/divdiv4 nbsp;唐诗版翻译:一朝弹冠入凤池,篷门湘华洗凝脂。娇吟婉啭韵不定,云雨无情君自辞。/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nbsp;nbsp;/divdiv5 nbsp;宋词版翻译:夜入支部,性感夺目,时常喜怒无度,尤物,尤物,非干爹勿入。/div
678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分享 论汉语是一种很糟糕的语言
热度 5 gordon 2014-7-25 07:18
这个事我早就想说了。只是苦于找不到引子,现在用张益唐的访谈做个引子。 中国教育太强调基本功训练,毕竟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那会限制你的思维方式,如果细节一定要搞得很清楚,就可能造成广度不够,很难发现和其它东西的联系。 ——— 张益唐 用一个大多数人都能理解的角度解释这个问题 ,太关注细节,就会在宏观架构上关注的不同,细节和宏观之间要有一个权衡。 汉语传统上是和梵语配合的。 问题在于汉语和梵语分别是两个极端。 汉语和梵语互相渗透的结果就体现出中国文化,“顿悟” 。也就是禅,所谓 “当头棒喝”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但实际上呢,这是不可能的,很多事情都有一个演化的过程。 中国文化就是“死出力,不动脑子” ,然后期待有朝一日 “大彻大悟” 。 其实从心理学上我们也明白,“行为可以产生认知” ,但是这个认知是真是假 就没人知道了。 那些顿悟其实一钱不值 。 说白了,还是知识贫乏,简单粗暴。 中国是一片贫瘠的土地,就象沙土地,留不住水,留不住养分。 扩展阅读: 洪堡 《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
307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俄国贵族的汉语族徽
热度 44 草蜢 2013-12-15 10:01
在俺的 《尼布楚条约背后的故事》 中提到了俄国著名通古斯贵族Gantimurov家族 俄国著名通古斯贵族 Gantimurov 家族的中西合璧汉语族徽是根特木耳小王爷在1904年 的 家族族徽 俺没有仔细查,但俺觉得 其中汉语 ”行杜木拉“ 很有可能是小王爷尼古拉.根特木耳Nikolai Gantimurov作为沙俄帝国军官又回到了他祖先离开过的白山黑水之间的时候,雇人将他的姓氏Gantimurov从俄文翻译到汉语的,而且很可能是东北口音翻译的。 为毛? 因为在《尼布楚条约》签订时期,黑龙江流域的汉人很少。 清帝国在此的官方语言是满文。《尼布楚条约》用满文、俄文、拉丁文三种文本,以拉丁文为准。 拉丁文的运用是因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从明末开始就在北京宫廷活动希望自上而下滴传播基督教。 明代崇祯朝的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就是天主教在明代中国所吸纳的第一代基督徒里最有成就的圣教三柱石之首。 徐光启的洗礼名字是Paul,当时中文又翻译为保禄。 保禄.徐 欧洲人书籍中的徐光启 清军进关以后,好不容易学会中文的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又不得不改攻满洲语, 因为早期满洲统治者主要还是说满洲语的。 耶稣会传教士换上满大人的服装 康熙帝的汉语水平是相当的不错,但他平时还是说的满洲语,特别是和亲信大臣交谈之时。 以研究满文档案著称的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教授欧立德教授说过: 清朝早期,在外面当官的旗人,很多是不会汉语的,他们也不是通过科举升官,因为是旗人,他们不用考试就可以做很大的官,即便是满文,他们也不见得写得很好。他们报告任何事情,都是使用满文。 。。。 三十年以前,中国和外国的学者对满文资料不太关心,大家认为满文的文献要么是从汉文翻译的,要么都被翻译成汉文了。所以研究者认为,只有1644年入关以前的满文资料才有价值,入关后没有必要去看满文资料,因为跟汉文资料是重复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台湾和北京的一些学者开始利用档案研究清代历史,之前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很难看到原始档案。他们看了档案以后,发现实际情况并不是以前认为的那样, 满文资料里有很多是汉文资料里没有的 。 目前我们对满文档案的研究还处于学习阶段。清代档案的数目非常庞大,大概有一千万件,其中五分之一是满文的,也就是两百万件左右。有的很长,有的很短。能读满文档案的人不多,所以要花很长时间的阅读和研究才能得出比较确切的结论。比如十九世纪的满文档案,我们还没有很多了解,但十七、十八世纪的档案已经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康熙朝发明了一种新的信息交流体制,就是我们说的朱批奏折。奏折和题本的形式不一样,题本是走公道,奏折是走私道,奏折是向皇帝报告许多未必是官方的信息,比如气候灾难,还有黑龙江金矿的消息,很多是与蒙古、准噶尔的关系和战事。康熙朝的一万多件朱批奏折当中,满文的比汉文的多, 满文的朱批奏折当时也没有汉文翻译 ,如果想知道康熙朝发生了什么事情,内地也好、边疆或朝廷也好,不去参考满文档案就会有缺失。 而和康熙帝交谈时,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们是用满洲语交谈的。 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在顺治朝就开始被清廷重视。 到了康熙朝,更是参加了许多重要事件,包括为清帝国军队制作西洋大炮。这些国产红夷大炮在对准格尔帝国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和俄罗斯关于边界勘定的《尼布楚条约》当然也有康熙信任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做翻译和帮助交涉。所以《尼布楚条约》用满文、俄文、拉丁文三种文本,以拉丁文为准。 扯远了,拉回来。 根特木耳事件在清帝国最初也是用满文记载的,然后他的名字又从满文翻译为汉文,成”根特木耳“。 就连在《尼布楚条约》签订169年以后,在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黑龙江将军奕山和沙俄在瑷珲城签订的, 割让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领土的《瑷珲条约》, 签订时有满、蒙、俄文本,没有汉文本。 根特木耳在康熙六年(1667)出走的时候,这厮肯定不懂汉语,也更不会用汉语来做家族族徽。 从“回归”俄罗斯开始,他们一直坚持自称和大清皇帝有亲戚关系”可能是该家族为了提高社会威望而故意与清朝皇帝攀附关系(这样俄国人更重视他们),因为中国史料中根本没有提到这回事“。 但日后根特木耳家族成为俄罗斯的著名通古斯系贵族,族徽还是需要的。 所以觉得很可能是小王爷尼古拉.根特木耳Nikolai Gantimurov到东北上任的时候,找来一个老先生把自己的姓氏直接从俄文翻译成汉语,重新打造的族徽。 因为1904年时,旗人都很少知道满洲语了,加上小王爷不一定晓得还有满文这种东东,反正要和中国皇帝拉亲戚关系,翻译成中文就行了嘛! 于是俄语的Gantimurov就被翻译成了”行杜木拉“。 用东北口音(也可能要用大连口音读,因为这厮驻扎在旅顺口)读一读”行杜木拉“,是不是和Gantimurov相似? 不过这个翻译还好, 到了现今大家稀饭恶搞的时代,再来翻译的话。 可能俄罗斯小姐Natalia Gantimurova娜塔莉娅.根特木耳娃就要被翻译成”钢铁木耳“了 不是哥太矮,贵族出生的木耳姐是1米81
2096 次阅读|14 个评论
分享 超实用汉语教材(日文版)
热度 23 就爱抬杠 2013-11-13 14:08
超实用汉语教材(日文版)
个人分类: 杂谈|783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咬文嚼字之别动队
热度 28 夏翁 2013-9-20 01:50
按照汉语缩略的一般规则,彩色电视机缩略为彩电,高大富裕帅气缩略为高富帅。没听说过色机或是大裕气的吧。别动队的别动是怎么缩略来的呢?顾名思义连猜带蒙应该是特别行动吧,那为什么不叫特行,特行队听起来也很铿锵啊。有人说别动还有不准动的意思,那我说特行也有特别行的意思,还可以联想到特立独行呢,如此说来,特行队还是更好些。。。哈哈哈。。。
812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分享 如果汉语完全字母化
热度 32 草蜢 2013-3-30 08:41
《施氏食獅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 氏时时适市视狮。 十时,适十狮适市。 是时,适施氏适市。 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 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 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 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尸。 食时,始识是十狮,实十石狮尸。 试释是事。 字母化汉语: Shíshì shīshì Shī Shì, shì shī, shì shí shí shī. Shì shíshí shì shì shì shī. Shí shí, shì shí shī shì shì. Shì shí, shì Shī Shì shì shì. Shì shì shì shí shī, shì shǐ shì, shǐ shì shí shī shìshì. Shì shí shì shí shī shī, shì shíshì. Shíshì shī, Shì shǐ shì shì shíshì. Shíshì shì, Shì shǐ shì shí shì shí shī. Shí shí, shǐ shí shì shí shī, shí shí shí shī shī. Shì shì shì shì.
776 次阅读|11 个评论
分享 汉语就是如此博大精深
jonathanyj 2013-2-13 13:15
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点评爱吱声几个Avator
热度 8 老马丁 2011-12-16 12:12
Avator就是个人图标。 先谈文字作为图标元素。 看看这位的。我觉得从上往下看是 B 2, 不知道按这个顺序念对不对。如果我错了,那是我英文修养不够。 这位?我觉得从左往右看,读作鸟 舍。如果我错了,那是我汉语修养不够。 再点评几个性别倒挂的。下面据说都是纯爷们,不过我看着就是别扭啊
个人分类: As We Talk|12 次阅读|5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5 07:10 , Processed in 0.037897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