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91|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前线航空兵的梦魇——浅析“道尔”究竟强在哪里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4-22 06:37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4-24 12:57:4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忘情 于 2017-4-24 13:04 编辑
    7 N) a* O- \  \1 F; L2 Z5 V6 U, @- y3 N; \
           8 v- h2 b8 C6 H  @+ D" N! L; s, |
    本文刊载于《兵工科技》上,以下是正文:
    $ \' s1 e! t0 |# `8 |/ q6 ~: x/ e( D

    $ O9 M1 q% u! f% K2016年7月3日,俄罗斯陆军防空部队司令对外表示:俄罗斯陆军将在今年正式装备载弹量翻倍的“道尔”-M2野战防空系统,系统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_2 `# J( t7 a

    3 I5 U2 n" [8 B! F说起“道尔”,读者一定并不陌生。作为前苏联陆军野战防空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介绍“道尔”系统构成和各项技术参数的文章如过江之鲫。不过,这款武器为什么能被视为最为理想、最为凶悍的野战机动防空系统?它究竟强在哪里?这些却都不是那些枯燥的技术参数所能解答得了的。  \! Q) F- j- F2 o  |" x: S% [

    4 b- }2 R% \5 F4 N9 ~* C' f
    ) t3 ~+ n. O0 y参加防备展的“道尔”" h( P8 z7 `) U. O4 I
    7 Z9 p, }7 _, q+ I( O
    防不胜防
    - G9 _# U/ ]+ t
    9 E  p* W7 F  f) F/ j/ i" J前线航空兵的空中进攻,尤其是攻击敌纵深目标时,需要根据敌我态势、已方飞机性能和具体任务,事先在敌方空域规划出一条任务航线,并在进攻开始前,通过压制或摧毁任务航线附近的敌防空系统,形成一条相对安全的空中走廊,以利于已方空袭机群顺利通过。4 U; d8 M+ G! t" \! n
    9 y) I1 s# `% B9 G! s
    不过,除非对方的防空实力极弱,否则的话,想要一劳永逸地开通一条绝对安全的空中走廊,是件完全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因为守方完全可能用系统伪装、系统干扰,以及驱离空中侦察平台等方式,让进攻方的空对地情报保障间断化、碎片化,模糊化。而进攻方好不容易获得的情报片断,或是间歇性的情报,也是真假参杂,其可信度是要打折扣的。所以,航空对地侦察情报保障历来是最困难的。在没有可靠而全面的空对地情报保障情况下,别说建立空中走廊了,就连负责“踹门”的战术飞机自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J/ F. i6 s2 L, p
    # P, L  S2 u3 S
    退一步说,就算进攻方建立起了空中走廊,如果防守方的实力不是太弱,或是其防空体系在进攻方打通空中走廊时已经被摧毁殆尽,那么防守方一定会想方设法从别处将未受打击的野战防空系统机动到走廊附近,用以堵塞防空缺口。这些野战防空系统如果自身的反应速度很快,那么在残存的上级防空预警系统的体系支持下,是可以对通过空中走廊的敌空袭机群产生极大威胁的。因为空袭机群必定携带了大量的空地弹药,机动性变得十分笨拙,遇上突然开火的地空火力,基本上没有抛弃空地弹药,紧急机动规避的机会。
    , k0 l; K) |7 V( x, O. n: e* m. p: C/ z7 h! M
    因此,反应迅速,能突然开火,能机动补盲的野战防空系统,是前线航空兵飞行员们的梦魇。从理论上说,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和自行高炮也应属于野战机动防空系统的范畴。但是,前者受体积、重量的限制,无论是攻击范围还是威力都十分有限。况且在没有空情预警支持的情况下,其对低空、超低空突防的敌机常常无法作出及时反应。后者的有效攻击范围往往还不及常者,最重要的是命中概率并不理想。虽然这两者目前仍是防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体系中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但它们显然都不是足以让前线航空兵飞行员为之胆寒。本文所称的梦魇,显然专指诸如“道尔”之类的野战防空导弹系统。
    % `+ f8 z' v( u' Y% k" a3 l8 o+ z) I
    + N3 j8 |2 K- a% x) v: s8 ]
    道尔M1可在行进中锁定目标,短停发射导弹
    ( e* R, W) w' U$ o
    * B: ]6 z: T9 j% q" V2 R7 z对付这个梦魇,即便强大如美国空军,也没有能彻底克制的好办法。采用战术侦察飞机对空中走廊进行补充侦察,也会遇到诸如滞空时间不够,存在侦察盲区,战术侦察飞机受对方歼击航空兵或远程地空火力威胁等问题。防守方还可以采用让野战机动防空系统隐忍待机,对进攻方的战术侦察飞机视而不见,对敌空袭机群突然发起攻击等策略,进一步让进攻方防不胜防。& ~! a' X5 G, J% `' R- a  U
    # C. |' P* |4 C; L% V4 l
    科索沃战争、格鲁吉亚战争、两次伊拉克战争、以及再往前的阿富汗战争、越南战争都表明,即便强大如美、俄空军,在面对与自己实力相距甚远的弱小对手时,虽说能完全压制住对方的航空兵,但对对手的野战机动防空系统仍是一筹莫展。只能被迫采取同时开辟多条空中进攻走廊,让突防机群随机选择进攻航线,防止被敌方地空火力掌握规律,以及借助地形掩护,压缩对方预警时间的办法来尽可能减少已方损失。1 V6 U: {5 h2 [' I  @( \) y

    : T3 I2 k6 F( h  m5 ^6 M进攻方的这种应对策略,对防守方的野战防空系统的机动性和反应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这两项指标的高低,才最终决定了野战机动防空系统的实际效能。相形之下,诸如载弹量、最大射程、最大射高等技术参数,对野战机动防空系统实际效能的影响,远不及一般人想像得那么大。: C( y6 ?8 g/ @

    评分

    参与人数 8爱元 +75 收起 理由
    农民家的狗 + 4
    重重无尽 + 6
    mezhan + 2
    齐若散 + 7 伙呆了
    MacArthur + 8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19-4-22 06:37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4-24 13:01:26 | 只看该作者

    / d+ q4 a! Z5 r/ t. s5 {( i青出于蓝
    - O' X5 ~4 F& u1 [& `( |6 Z9 P  M& J+ V4 v. S- L- e' V
    要分析“道尔”的强悍之处,就不能不提它的前辈——“黄蜂”野战防空系统。( e5 m7 }3 P6 ~
    # M& K4 ^/ ~3 Y2 V* a$ ^1 j( n

    : y1 G7 z3 r9 h* |“黄蜂”野战防空导弹系统" \7 T0 w7 V. c7 }4 N- c

    - K' i. v3 G! s, f. X1 d  `  \于上世纪60年代入役的“黄蜂”,是前苏联为其陆军研发的第二代野战防空系统,其系统型号为9К33。北约称其为SA-8“壁虎”。0 G) V4 o, q% E% H
    : p6 L: {5 K# o: _5 O( w* \
    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强大空中优势,苏联陆军对已方前线航空兵战时提供可靠的空中掩护信心不足,因此热衷于构建一个从方面军、军、师直到团级的,层次分明的野战防空体系。通过对以往战争经验的总结以及对军事科技发展的前瞻,苏联陆军认为,以野外机动防空为主要作战任务的“黄蜂”,应该将搜索、跟踪、制导等系统集成到一个平台上,以保证整体系统的高度合成化。而且该平台还应实现跟踪瞄准系统和火力单元共架。这样一来,如果不需要上级空情的共享,就可以不考虑水平、标定这些问题,由此可大大缩短反应时间,甚至有可能做到行进间射击。( u9 x: |( U. ~* p; a) p* C+ @- ?5 z

    8 G, @' A5 E) }由于“黄蜂”的设计始于60年代初,其最终产品不可避免地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在那个年代,前苏联强调大打火箭核战争,要求武器系统所采用的技术必须要适应核战争环境。因此,“黄蜂”主要采用的是抗电磁脉冲有先天优势的电子管,其带来的必然后果就是电子设备体积大、功率大,人机接口复杂。体积巨大的设备占据了系统炮塔内的宝贵空间,因此“黄蜂”的导弹储运发射筒就只能安装在搜索雷达天线的两侧了。“黄蜂”的早期生产型在搜索雷达两侧各携带2枚防空导弹,后期改进时曾计划每侧增至4枚。但试验表明,如此一来会造成炮塔转动时离心力太大,形成安全隐患,最后每侧导弹携带量只能增加到3枚。3 \# x  T5 e- }4 w/ |
    $ q. A1 ^% ~, M
    8 W, O# b) a1 k: r  F9 v
    . P+ |! h& |+ U4 E4 |( @/ }# o0 W
    改进型“黄蜂”
    * |+ e6 O  d1 @& m* H( D/ K
    * ^% Y9 |- E3 l) R( J6 K6 E由于最终设计出来的系统体积和重量大到当时根本没有合适的履带底盘可供配套。而重新设计一款新式履带底盘,对于强调装备体系化、标准化的前苏联陆军来说是完全不可接受的。因此,“黄蜂”的系统载具,最终选择了为载运短程地对地弹道导弹而研发的轮式БАЗ-5937底盘。采用轮式三轴底盘的后果,就是“黄蜂”的野战机动性能较当初的设想还有不小的差距。原本装备用于团属防空分队的“黄蜂”,无法对团级部队实施有效的伴随防空,只能将其配置于摩步(坦克)师属防空团。# `8 S7 I' l1 U' i0 k
      G8 p6 I3 C% _) a* _
    不过,即便是有这样那样差强人意之处,“黄蜂”仍以其较好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和短至8秒的系统反应时间,成为同时代全世界最强悍的野战机动防空系统。设计理念和系统布局与其类似的“罗兰”野战防空系统,虽说整体性能尚不及“黄蜂”,但它在马岛战争和两伊战争中却成为耀眼的明星。到海湾战争时,虽说“黄蜂”系统的电子设备早已落后于时代,但其依然以机动性好和抗干扰能力强的优势,成为伊军对美军威胁最大的防空武器。在多国联军被击落的37架固定翼战机中,“黄蜂”贡献了其中大部分战果。
    ( b* G) Y. h% u% I. X6 i( a0 j: W( t
    由此可见,“黄蜂”的设计理念是完全符合现代战争要求的。到70年代末,随着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前苏联开始着手研制“黄蜂”的升级换代产品,这就是“道尔”野战防空系统。
    % @$ _/ q& V0 Q; k. ]7 j
    : J4 G. J( X7 T% N
    $ h0 Z+ ?, Y8 K4 T' [$ T参加红场阅兵的道尔M1导弹系统$ R- X* B3 \4 W+ ?3 _7 S: H

    " L$ i/ l0 T# \  C& d“道尔”的系统型号为9К330。“道尔”-M1是9К331。最新锐,号称终极“道尔”的“道尔”-M2的系统型号是9К332。和“黄蜂”9К33的系列型号相比,其传承的意味非常明显。/ {! B. a5 f$ q: F* B  P. `
    ' O( A$ ^+ I- S# w1 {! _- O1 V
    不仅仅是系统型号,仔细对比“黄蜂”和“道尔”的炮塔,就可以发现后者除了导弹储运发射装置由倾斜安装改成了垂直安装,其他如搜索雷达和跟踪/制导雷达,以及指令传输系统等的布局没有大的变化。当然,二者之间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前者的轮式БАЗ-5937底盘换成了后者的履带式底盘。: q. C5 z# B  l" Q* L% u9 `) `

    $ q: ^- f3 z5 b0 ?$ U' Z产生这些变化的根源,一是“道尔”设计时,正值前苏联集成电路工业奋起直追的年代。“道尔”开始大量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8位处理器(在同期的西方国家,中等规模集成电路也是主流,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刚诞生不久的高端产品,在战术导弹上的运用还很罕见),从而极大地缩小了操控系统的体积,不仅使之能装上履带式底盘,而且还能在搜索雷达天线和跟踪制导雷达天线间的空隙垂直安装两组四联装防空导弹。由于导弹安装位置接近质心,因此不仅一举解决了转动惯量问题,而且导弹垂直发射还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反应速度和360度环射能力。二是到七十年代末,苏军的战役法发展到了冷战时期的巅峰,其对机械化部队的进攻纵深及进攻速度等要求大为提高,客观上也要求野战机动防空系统必须采用履带式底盘。8 l5 R8 a& x& {+ t* }. f1 q

    7 C7 D4 F2 r, {2 w5 j8 Z+ g3 J, d
    4 Q0 |* S1 C0 y- {俄制道尔-M1近程防空导弹系统& u5 V, g! F) Z* k6 T

    7 z8 ?' W- c# m. V经过以上改进的“道尔”,在性能上较“黄蜂”几乎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采用高机动履带底盘的“道尔”公路时速不低于65千米,在土路和无路的情况下,时速分别不低于35千米和15千米。它不仅野战机动能力很强,能够伴随团以下分队作战,而且其搜索天线拥有自动稳定系统,跟踪天线可以在通过波控自动找平。车载罗盘设备能够自动寻北,自动合并战区指挥坐标系。因此“道尔”接到上级指令后,能够立即进入射击状态,系统最快反应时间为5秒。该系统的独立预警时间远高于其他系统,跟踪雷达接班和捕获也比其他系统快得多。# s4 Z. n3 t3 @6 |& g3 o+ }
    2 s; X' w' \% ~1 N
    “道尔”可以在行进间打开搜索雷达。一旦捕获目标,可立即选择位置短停,由跟踪雷达接班,完成射击后继续机动。在实际运用中,几辆“道尔”可采用交替接通搜索雷达高压,同时机动的办法,产生对生效应,使得敌方电子侦察无法精确定位。使用跟踪雷达时,也可让雷达跟踪和光电跟踪交替进行,从而使敌方反辐射导弹无法持续跟踪且位置记忆手段也同步失效。加之“道尔”的系统集成度很高,一辆车就能构成一个独立作战单元,因此其战场生存能力颇高。5 D+ @9 t, o& W  q$ k9 g3 T+ B

    5 T! ~1 g5 n% J
    5 N! }; Z2 ~4 s% @/ Q道尔-M1防空导弹系统所配用的导弹
    6 L1 J* t) f1 X& v6 ?8 O; K( L# b0 W) {+ g% f
      “道尔”和其他苏系武器装备一样,非常可靠耐用。它可以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在-50度至+50度、98%的湿度,风速20米∕秒这样的恶劣环境下正常使用。其底盘的平均无故障间隔为100小时,出厂前密封在发射箱内的防空导弹在10年内不需要检修。“道尔”基本型发射单发导弹对巡航导弹的命中概率为45%-95%(“道尔”-M1为56%-99%);对战斗机的命中概率为40%-88%(“道尔”-M1为45%-93%);对武装直升机的命中概率为命中概率为50%-95%(“道尔”-M1为82%-98%)。
    9 D' N1 x1 x' g! C) {. W+ I$ Y1 e' \6 C/ g/ l% ^: ?9 Y& R  A! ?
       目前,即便强悍如美国空军,对付“道尔”也没有太有效的办法。传统的电磁干扰对于装备了光电瞄准设备的“道尔”来说,并不足以使其瘫痪。使用机载反辐射导弹摧毁吧?一则“道尔”具备多种作战模式,摧毁不易;二则“道尔”属近程低空防空武器,攻防双方短兵相接,在几秒至十几秒的时间里便已决定了胜负。这么短的时间,机载反辐射导弹连能否顺利发射出去都是个未知数,更别谈命中和摧毁了。
    & n4 r/ U" D! D# ^: U$ F8 w
    5 f( j: O' h% g5 [" |8 Q 4 ^* i9 M( H/ M$ a

      Y8 L* y6 E# h8 i0 z俄军道尔-M1导弹四联装模块式发射箱
    8 S7 t% b7 h" Y( z) J: M5 |! Q# m$ R8 S& ^) N4 h
    世界各国研发的同类武器系统,目前还没有一个能达到“道尔”这么高的水平。因此,将“道尔”称为世界上最为强悍的野战机动防空系统,一点也不为过。7 h& }/ |( }! @

    评分

    参与人数 4爱元 +14 收起 理由
    农民家的狗 + 4
    mezhan + 2
    laser + 2
    料理鼠王 +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4-22 06:37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4-24 13:03:34 | 只看该作者

    5 m, V7 d9 J1 x+ e& M谁更强悍
    $ K' D! R/ G! v: k9 q% |9 O0 o. U1 I" l, m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道尔”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就拿新近推出的“道尔”-M2来说,它的最核心变化是使用了全新的9M338K拦截导弹,载弹量从以往的单车8枚增加至16枚。% w- q1 ^) P( u: I. ~( t# c
    7 W) Z  a$ }- c7 ^
    + o. w1 m4 I# j" D
    9M338K导弹( M) p. l, @; P% g3 X) ^

    * j8 |% |0 U3 O9 a* J4 V) ~根据俄方披露的资料,9M338K导弹弹长2.94米,弹径0.24米,弹重163千克;最大飞行速度1000米/秒,最大射程16千米、射高10千米。而之前的9M330导弹最大飞行速度仅为700米/秒,最大射程12千米、射高6千米。$ @2 Z0 l' X: b, X
    + O0 M2 j- b% d3 o9 B' y! w) [

    5 R  e7 I5 c. d1 K/ {6 S9M338K导弹尾部特写% v/ C% Q0 F8 t2 f; T
      z3 I5 G- g0 Y9 k7 }
    “道尔”-M2的生产厂家——金刚石安泰集团颇具自信地宣称,随着新型导弹的引入,达到最终状态的“道尔”-M2仍是世界上同类系统的标杆。
    ' k- i- ~7 Z# T
    * @) U. L+ W8 M: d/ W& F" P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觉得未必。因为“道尔”还有个异国兄弟——红旗17。
    7 U3 V7 Z. Q2 ~5 x2 [/ D: z* f7 n# q* n$ }
    上世纪末,采用9M331导弹的“道尔”-M1开始落户中国。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部队试用,中国陆军对其非常满意,国内厂家随即开始了仿制工作。“道尔”-M1的国产型号被命名为红旗-17。6 Q5 e2 a3 T; X4 z! }  Q% e
    1 B7 B5 |0 w9 U. N, v0 g

    * w4 F; V3 a& v7 u- ~央视曝光的国产红旗-17野战防空导弹系统
    7 h& r! x' p& v- D8 ]" ~& U
    % U0 S4 ?1 L& J0 E, a+ c; R在仿制过程中,中方并非原样抄袭。因为“道尔”的设计理念虽然先进,但毕竟其基础设计完成于上世纪80年代前期。受时代局限,系统采用的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显示用阴极管,处理器存储器容量低,因此系统功能不得不由多个装置分担,从而使得系统重量、尺度仍然偏大。此外很多人机接口用的是逻辑电路,智能化程度很低。根据公开报道中披露的信息,中方在摸透其设计思路和工程实现细节后,全部用微机系统+接口+传感器和武器的结构替代,使得系统变得更加精简高效,而且还有很多富裕处理带宽,用于决策情报分析等方面。如此改进还带来一个好处:今后系统升级可以采取小升级换软件,大升级换微机的方法,在较长时期内让武器系统作战效能不随时间推移而衰减。
    ( c; V( I+ v* Y* H$ \0 }5 |* m. P) K& Y, ~* `
    此外,国产的红旗-17在雷达方面也作了较大改进:搜索雷达由频扫三坐标雷达,更换为抗干扰能力更强的相控阵搜索雷达;火控雷达也具备了更强大的多目标接战能力。  `9 L, o4 H, s9 g' K

    . G; e/ b1 L1 J6 I$ x
    - O) ~2 t3 M6 o  y& E$ t, N0 l7 a道尔M1配备的9M331近程防空导弹) [* ^3 s' n! v
    4 W! o2 y# L* f( K
    两厢对比可以看出,俄方对“道尔”的改进,主要集中在增大携弹量,扩大攻击范围等可视的硬指标上。而如前所述,笔者以为,中方的这些改进,才是提高野战防空系统作战效能最根本、最事半功倍的办法。鉴于俄罗斯军用电子技术已经大大落后于中国,因此俄方即使对“道尔”-M2也作类似改进,其效果超过中方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 }6 j2 o% N; J# A  H
    4 X0 n0 P$ m) G, M8 s+ m结语
    + ^" W7 O% d  q3 v' r+ h* t' |4 N0 F$ ]7 F: z
    综上所述,全系统体积小、机动灵活、反应迅速、生存能力强的“道尔”野战防空系统,只要存在于战场上,就会成为敌方前线航空兵挥之不去的梦魇,极大地压缩敌方的战术选择途地。7 }& C1 O! d( ?. b/ o

    4 n5 d2 v- U+ N1 x) ~; E

    点评

    油墨: 5.0 油菜: 5.0
    给力: 5.0 涨姿势: 5.0
    油墨: 5 油菜: 5 给力: 5 涨姿势: 5
    加油!!!!!  发表于 2017-4-28 10:28

    评分

    参与人数 7爱元 +24 收起 理由
    重重无尽 + 6
    小剪子 + 4 涨姿势
    mezhan + 2
    然后203 + 2 涨姿势
    馒头笼子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2-15 09:0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地板
    发表于 2017-4-24 14:26: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10-17 10:12
  • 签到天数: 2968 天

    [LV.Master]无

    5#
    发表于 2017-4-24 16:31:04 | 只看该作者
    对于战争,不仅仅取决于武器,还在于用武器的人。$ s5 v+ K1 _0 f7 Q; I% S+ z) C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7-4-25 03:05:22 | 只看该作者
    忘情 发表于 2017-4-23 23:03
      b* v/ {% l) p9 ]& s# {# l+ c4 T谁更强悍
    3 O( V& W( `$ _/ ~( C% w* W% v* Q8 S6 x/ N% Z9 N) M; j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道尔”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就拿新近推出的“道尔”-M2来说,它的最核 ...

    8 L  ~, k- a) C6 x道尔这样的SHORAD最大的优势和问题都是较短的射程。射程短,压缩了反应时间,入侵飞机不易做出反制;但这也使得防空系统只能覆盖很小一圈,整个战场还是千疮百孔,防御方依靠遭遇战拦截。如果对方有有效的战场监视,这样的SHORAD只有很短的生存期,而且难以填补。2 T' b0 l0 _$ x' o( Q, K; u
    & j; h9 v3 x* `; r' D4 r6 K
    SORAD最需要的升级是网络化,由外部信息预警、引导甚至控制拦截。俄罗斯的电子技术和思路都还在各自为战的地步,落后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7#
    发表于 2017-4-25 03:46:15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7-4-24 14:05
    ; p/ ]* _; s9 E; ?7 I" b6 Z4 [" s" L道尔这样的SHORAD最大的优势和问题都是较短的射程。射程短,压缩了反应时间,入侵飞机不易做出反制;但这 ...
    ( o+ i) E& S& E- d& ~$ |. ^
    没准儿俄罗斯真打算遵循《全频道阻塞》的思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4 `( |5 O8 Z, _, C. l; f+ j; _
      J1 @4 t5 a* ?  p- |; h9 {
    大不了最后EMP洗地,然后大家一起回到“子弹是懦夫,刺刀是好汉”的时代。。。, a( r/ i2 V- v! t! E

    + A. v% H' w# L. [) }
    ) \8 o# ?# [, |  A: O% w( r9 W* y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7-4-25 05:55:36 | 只看该作者
    MacArthur 发表于 2017-4-24 13:461 h$ e1 R# _& V: n  L
    没准儿俄罗斯真打算遵循《全频道阻塞》的思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 E# F2 e" u- Q6 p2 E2 C' q% m

    # h( [0 }  L4 n$ ^4 m4 j大不了最后EMP洗地,然后大家 ...
    8 z4 M- z0 j$ V" z( H/ J+ T
    俄罗斯人口下降这么厉害,拼刺刀都找不到人啦。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8:50
  • 签到天数: 2455 天

    [LV.Master]无

    9#
    发表于 2017-4-25 10:19:1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用长航时无人机压制道尔呢?巡航高度就定在道尔够不着的一万米
    7 F, G+ v$ A9 H, D3 ~
    " ?' I) P3 f( _( N  l

    点评

    油菜: 5.0 给力: 5.0
    油菜: 5 给力: 5
    +1  发表于 2017-4-25 11:23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8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594 天

    [LV.Master]无

    10#
    发表于 2017-4-26 04:23:31 | 只看该作者
    李根 发表于 2017-4-25 10:19# D9 q6 \6 G/ n& T' \6 f
    如果用长航时无人机压制道尔呢?巡航高度就定在道尔够不着的一万米: F, q% \3 A$ a" o1 k* r4 V# W

    3 i! c' A3 p+ Y) i) y8 q ...
    3 o- x9 Z9 ^  w7 Z& C
    其实不用那么高,6k以上就足够了,在这种高度上,道尔的拦截区域会变得非常小了。
    ' j1 c) l" \& ^$ V而且9K330的最大问题是助推器工作时间很短,大部分飞行时间都是惯性飞行,速度越来越慢,机动能力越来越低。所以实际有效拦截范围比广告宣传的要小不少的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7-4-26 07:33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8:50
  • 签到天数: 2455 天

    [LV.Master]无

    11#
    发表于 2017-4-26 07:37:32 | 只看该作者
    北京阿新 发表于 2017-4-25 15:23
    4 v+ L4 m3 k# E+ v. z其实不用那么高,6k以上就足够了,在这种高度上,道尔的拦截区域会变得非常小了。
    9 E0 m: Z$ V, Q+ l% @" o/ K而且9K330的最大问题是 ...

    1 I; A* F9 O9 z9 v6 H  U对,不用那么高,再加上一些人工智能辨认导弹来袭自动躲避的功能,应该就可以让道尔吃瘪了。
    2 f9 e3 L- W# T& b4 ~/ ]5 h+ Z2 B9 L! ]+ u8 S+ K2 i) v0 h
    道尔主要还是打低空突袭的目标的,就是要从你想不到的地方,在你来不及反应的那一下,把你打掉。看过国内军事频道的节目,道尔的助推器确实就是轰那么一下子。
    7 c7 T. X/ ]) G+ _' B# b4 e4 U6 V' O6 f# F; z8 Q
    无人机必将成为游戏规则的改变者,很多东西都会大不一样。
    9 u1 L) w1 @* U  V$ T
    : f' r& n8 Q- l% f$ n/ V5 V9 k" O1 n5 v% i' b; a( v. b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11-8 08:26 , Processed in 0.043999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