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87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黑红法王——噶玛噶举派的领导双核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21 12:15: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转世
  `( v3 J2 D( v) J* ?6 [# \, w

* s' j4 Z$ ]- @! _9 m* o0 F- L: h. T
( v  L, x( D% ?$ r, f4 k
活佛转世制度是藏传佛教最突出的特征之一,那么,它是怎么起源的呢?

7 E; M0 l6 N4 ?5 Z4 p    ' p$ M! ~( q& ?5 c+ Z( B$ E2 s
  “虹光交射的地界,; S/ v4 \3 U! x' J: k
  南部察瓦岗厄旺法台之上,
$ ~% D6 P) v" H) Z  雄踞绒赞山神卡瓦格博。$ ?7 ]6 ?, c9 D% b4 q2 q' L
  ……
* b; r2 @) g9 F& {: t  在有缘人我的心中,在具缘者我的眼里,
/ c: d* m7 b# o: K  山、树、沟、雪、水和岩,处处都是飞天的清静地,( P; e) j/ \0 D* h+ w9 \; A3 d9 h2 n
  处处都有无垢持明者飞行,处处布满了守境的空行勇士。
8 O7 L0 c1 Z$ ^  欢声悦耳乐轻扬,悲歌声中落花雨,观音善行似云覆。4 X' W* a7 F! i$ |" R1 Z  F; `
  我向您祈祷,请您悲悯……”
( ?5 C) r% [& r$ u0 Q, m% ~9 Z9 B, ?. v* p& z8 y4 i8 x
  公元1268年的一天,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脚下,一位六十余岁的老僧在崎岖山路上顶风冒雪艰难前行,在他不多的行李中,小心地保存着一顶做工精巧的金边黑帽。( m6 {" ?, z: R& l

7 ]; w: }/ ^0 k0 {; D3 A' I+ s: G  老人名叫拔希,是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的第二代领袖,也是上面那首《绒赞山神卡瓦格博颂》的作者。
% c0 E' I' P$ l! q
( k( b. B! O* ]2 m* a( Y, {* X  传说卡瓦格博原是藏族本土宗教苯教中的煞神,性情极为凶悍暴烈,后来被藏传佛教祖师莲花生收伏并皈依佛法,从此成为佛教护法神;而在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里,卡瓦格博则是无敌雄狮大王格萨尔帐下神将,征战四方后被派在澜沧江河谷镇守。拔希到来前,自古老的苯教时代起,梅里雪山已是藏区有一定名气的神山了。
. l9 M9 b1 D6 K) R0 y0 c% r, d3 a1 C- W3 {) |0 B
  此时的拔希刚刚度过人生最低谷。十二年前,当时还叫曲吉喇嘛的他,受到蒙古帝国蒙哥大汗及其幼弟阿里不哥的隆重接待,成为王室的应供上师,并从此改称“拔希”,这个词在蒙语中有“老师”的意思,据说来自汉语的“博士”。蒙古王室还赐给他一顶镶着金边的黑色僧帽以示尊崇,这顶黑帽从此便成为噶玛噶举派历代领袖的标志。
9 N. \# X# z) c1 F1 _9 v9 J% R, B* y* t+ c
  可惜好景不长,三年后的1259年,征伐南宋的战争中蒙哥突然暴亡,其弟忽必烈在中原抢先自立为大汗,与蒙古本土随后推举出的阿里不哥展开激烈争夺,蒙古诸王各自站队党同伐异,成吉思汗建立的统一帝国自此分裂。1261年阿里不哥败退中亚,得胜的忽必烈控制政权后,封一直追随自己的萨迦派僧侣八思巴为国师,并监禁了与阿里不哥关系甚好的拔希。( {3 D1 ?1 w/ Y+ [6 p

& E" Z, z7 U+ e" [  其实拔希与忽必烈的相识甚至早于蒙哥汗。1253年,他在五十岁时离开噶玛噶举派主寺楚布寺(在拉萨附近),应邀到川西北,与刚率军征服了金沙江畔大片藏区的忽必烈王子会面。萨迦派十八岁的八思巴已于一年前赶赴军中,并成为忽必烈的座上宾。, P. ]8 v) P/ Y/ ~# J9 R" f# n
5 x( z5 T7 E, _. g
  当时的曲吉喇嘛声名日隆,威望远在年青的八思巴之上,王子当然希望他能留下来辅佐自己安抚藏区,但后者没有答应,而是继续前往西夏故地传教,在那里,他收到了蒙哥大汗的诏书,并且很快成为蒙哥与阿里不哥兄弟的上师。很显然,内心敏感的忽必烈认为自己受到了拔希的轻视,并一直耿耿于怀。
  g/ x* K7 ^. \, t) u, A8 s8 E0 |
- g% ?: R& Q3 g5 {0 v2 O( ^  汗位争斗中,忽必烈又听到拔希支持阿里不哥反对自己的传言,心中更添怨恨,终于动了杀机。按照藏族古代史书《红史》记载,拔希被捕后,忽必烈为了报复,下令对其实施火烧、水淹、刀砍、喂毒、钉头等酷刑,七天不准进食,但都被拔希凭借大神通一一化解,还使大汗心生敬畏不敢过于迫害,终于以流放代替了处死。
, X7 o3 R3 ~1 }. r' A. m1 [
; w% _$ g/ Z! S) L4 b8 [0 c1 w5 _  岁月如梭,转眼到1264年,阿里不哥战败投降,忽必烈的政权已经巩固,志得意满的大汗也有了足够的资本来体现自己的慈悲大度。据说,由于并没发现对拔希不利的确凿证据,又得知他遭难后仍潜心修行,造诣和声望与日俱增,忽必烈渐生悔意,历经磨难的拔希终于获释,被以极高礼仪重新迎入宫廷。不过经此劫难,拔希已无意红尘,取得了忽必烈允许自由传教的承诺后,他谢绝大汗的挽留,返回藏区边缘地带,开始了八年的弘法历程。后人认为,藏传佛教之所以能在康巴地区发展壮大,拔希功莫大焉。+ ^/ _9 }8 Y" q" u+ T" j

  K, a& J, ]; y$ f& @- `! X  四年后,拔希完成了艰辛的梅里转山行程。他走的路线大致由现在澜沧江畔的羊咱村开始,过多亚拉垭口、永希通,翻过多格拉卡等山口,到达西藏左贡和察隅,随后在怒江流域翻越数座大山垭口,经说拉山口返回云南,再由梅力水沿澜沧江回到梅里雪山脚下。沿途翻过七座高山,跨越澜沧江、怒江两条大江以及察隅河,全程超过二百公里,一路坎坷与美景共存,流传后世的《绒赞山神卡瓦格博颂》便是拔希当时的感念之作。
& a2 T! b4 K% F3 P2 Z+ i- t$ q7 V8 w9 i, F
  梅里转山三年后,拔希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楚布寺,全身心投入整修和扩建这所他走后日趋衰落的寺院。1278年,蒙古帝师八思巴奉命回西藏创建萨迦政权,在楚布寺与拔希相会,两位当年的对手一笑泯恩仇,这次会面后不久,他们便相继辞世。
7 c/ S2 `% v: |2 q: Q" L# o* G; J8 x  i* y
  圆寂前,拔希要弟子们按他的指示寻找其下一世化身即转世灵童,由此,他开创了活佛转世制度,并成为第一位转世的活佛。从拔希开始,藏传佛教各派别逐渐采用了这种独特的宗教领袖继承方式,即上任领袖去世后,弟子信徒们根据他临终的提示或留下的偈语,寻找符合条件的儿童做为继承人,这便是转世灵童。
, c0 o4 q( C: `9 i/ @2 T0 M1 L4 s1 w5 T$ {/ ^) b+ V
  此前,高级僧侣地位的传承与世俗统治者十分类似,早期藏传佛教戒律并不那么严格,一些宗教领袖甚至是俗人而非僧侣,如萨迦派最有名的五位宗教领袖即萨迦五祖中的前三祖,都是娶妻的在家居士,而噶举派的两位祖师玛尔巴和米拉日巴,也都没有经过正式剃度。因此,他们的继承方式不外乎父子相传、兄弟相传、叔侄相传,亦或我们更能理解的师徒相传。: ^: E+ v0 @9 V# x' `; s/ f8 `

. ^) {8 p8 x# K+ r$ z* |  如同父亲死后儿子们争田产一样,这类继承方式的弊端十分明显,最后往往因利益分配,演化为不堪入目的撕逼大战。比如八思巴法王的萨迦派,在他死后没多久就因继承人之争而一分为四,各支系之间互相拆台严重内耗,地方诸侯趁机崛起,最后导致萨迦政权土崩瓦解。直到这时,四个支系才终于再次合为一体——不是因为大家觉悟了,而是其中三支都绝后了。
& _* t! B0 S: K2 z1 b( n2 [# b3 H& Z# m5 J% W+ \5 B4 k% X
  噶玛噶举派也是如此。从师承上看,拔希是该派创始人德松钦巴再传弟子崩扎巴的学生,在德松钦巴圆寂十一年后才出生,也就是两人并没有直接关系,期间由于种种原因,各位大佬意见不一,噶玛噶举派最高领袖——世人称之“嘎玛巴”——的法座也就一直空着,这显然很耽误事儿。" T) Q9 y2 I' C2 W+ T

% l2 K+ P1 |5 z0 s  也许正是鉴于传统做法的种种弊端,拔希才动了发明一种新方案的念头。在这种制度下,转世前后的两任领袖,被信徒们认为是同一灵魂在不同身体上的存在,也就少了许多不必要的争执。于是,转世制度很快被藏传佛教各派别纷纷采用,就连一向家族相传的萨迦派,也部分接受了新规则。  I8 j1 p8 i! K9 S
3 R$ ]& }- j1 z3 O, y, e) T/ o
  有意思的是,尽管拔希是史上第一位正式宣布圆寂后转世的活佛,但藏族传统上却将尊他为二世而不是一世噶玛巴,德松钦巴则被追认为拔希的前世即第一世嘎玛巴——虽然与拔希不同,德松钦巴圆寂时没有表达过任何自己将要转世的预示。/ m; d; I" [8 P9 x8 p" g
$ a, ~/ {. q+ l2 V1 g4 J9 [. H, U* E
  三世噶玛巴则是拔希的继承者,藏传佛教第一位真正的转世灵童让迥多杰。继拔希后,让迥多杰又到云南传教,由于他们的努力,元朝以来噶玛噶举派在西藏本土之外迅速传播,梅里雪山也因几代噶玛巴活佛的推崇而成为最重要的藏传佛教神山之一。
- c& s4 F- U6 [" R" K, r$ N4 S/ s) [1 A5 S  U! F% S
  拔希当初的转经之路,今天已是经典的梅里外转路线,每逢卡瓦格博的本命年——藏历羊年,传说此年转山能功德倍增,朝圣者更是络绎不绝,常达十万以上。拔希沿途留下的脚印、石刻等遗迹早成为信徒朝拜的目标,今天这里迎风飘扬的五色经幡,莫非正是挂在当年拔希悬起风马的树上吗?最初的风马旗于拔希之前一百余年开始在噶举派寺院盛行,如今它已成为藏区最绚烂的标志之一。
  i2 z6 P+ k5 C8 G9 S, u
9 W: S9 P0 V0 Z2 H- s  从今人的角度来看,拔希和他的噶玛噶举派,无疑是政治斗争里站错队的失败者,而西藏史书上描述他的那些盖世神通,虽然无法证伪,但更无法证实,很可能传说的成分远大于事实。不过另一方面,失意的拔希们心如死灰,从此离开权力斗争中心,下血本投入偏远农牧区发展壮大,直至农村包围城市,终于在公元十六世纪中叶建立了统治西藏的噶玛噶举派政权,成为黄教崛起前势力最大的藏传佛教流派,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2 w8 P! W+ d/ B! B" L# P

评分

参与人数 10爱元 +60 学识 +4 收起 理由
老票 + 16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安静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龙血树 + 4 谢谢分享
MacArthur + 8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平沙落雁 + 6 涨姿势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3-21 12:16:23 | 只看该作者
- U) C# ]+ c# f$ h3 c0 o
建了个微信公众号“京华小屋”,不定期发一些文章,欢迎光顾。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8-5-19 01:32
  • 签到天数: 90 天

    [LV.6]出窍

    板凳
    发表于 2016-3-21 15:20:30 | 只看该作者
    好久不见。太赞了。前排支持~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5-11 21:52
  • 签到天数: 674 天

    [LV.9]渡劫

    地板
    发表于 2016-3-21 15:24:51 | 只看该作者
    京华烟云AMIP 发表于 2016-3-21 12:16- a# X2 t8 q* Y( A
    建了个微信公众号“京华小屋”,不定期发一些文章,欢迎光顾。

    6 W" g' I/ y+ b# `" A/ q6 M, g, A赶紧关注一下。以后手机又多了一个看文章的地方啦。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6-3-22 09:24:14 | 只看该作者

    【下】掣签


    2 i2 E& x" l' K+ Q

    与格鲁派(黄教)存在达赖和班禅两大最高活佛系统类似,噶举派(白教)最重要的支系之一噶玛噶举派也有两大活佛——黑帽系和红帽系。被藏族人称为“嘎玛巴”的黑帽活佛,起源于活佛转世制度的开创者拔希,蒙古大汗蒙哥曾赐给他一顶黑色金边僧帽;而红帽活佛在清朝史籍中称为“沙玛尔巴”,由三世嘎玛巴的学生扎巴僧格创建,他后来被元朝皇帝封为灌顶国师,并赏赐了一顶红色法帽。


    1 A2 M/ m* c$ P' J! f

    二世红帽活佛是四世黑帽活佛的学生,又在十五世纪后期做了五世黑帽活佛的老师,从此以后,两者也如同黄教中达赖和班禅一样互为师徒。不过与黄教不同,达赖与班禅虽然政治势力相差悬殊,但二人的宗教地位却完全平等,而噶玛噶举派的两大活佛在法统上则有高下之分。


      d2 m; h/ D4 J" F+ z$ ~

    长期以来,黑帽活佛嘎玛巴一直是噶玛噶举派法定的宗教领袖,红帽只能当老二,由于永乐皇帝曾封五世黑帽为“大宝法王”,因此民间俗称红帽为“二宝法王”。

    2 y, w' _# r: g2 d

    不过后来,红帽方面搞出了个理论,据说噶玛噶举派创始人德松钦巴圆寂前有遗言,自己将化成黑帽与红帽两个系统分别转世,也就是说这两顶帽子其实是平等的!但是,早一些的西藏史书上并没有类似记载,因此这种说法没有得到广泛承认。


    2 E4 f9 s; B- [  C& R

    到了十六世纪中后期,信仰噶玛噶举派的政治强人藏巴汗在日喀则建立了统治西藏本土的藏巴汗政府,他为嘎玛巴奉上“卫藏之主”的头衔,将其尊为西藏名义上的首脑,因此这一政府也被称为噶玛噶举政权。红帽活佛则成了藏巴汗的上师和谋主,风头一时无两,红帽系也达到极盛。

    8 a! L5 B" R/ i2 A1 E' H4 Q  y

    可惜好景不长,与黄教结盟的和硕特蒙古人于十七世纪上半叶杀入突然西藏,一路狂飙突进。最后藏巴汗兵败被杀,噶玛噶举派全面失败,不得不向黄教表示臣服,不但大批寺庙和僧人被迫该宗黄教,还被迫接受了屈辱的条件,允许黄教在自己的重要寺院派驻督察。在达赖喇嘛的严密监视下,噶玛噶举势力日益萎缩,接连几世红帽活佛都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 j. y; ^7 a5 w9 Y

    到了十世红帽曲朱嘉措时期,事情有了变化,他是权势显赫的六世班禅的亲兄弟。六世班禅去内地庆贺乾隆的七十大寿,不幸感染天花病逝于北京,皇帝、诸王大臣以及蒙古王公贵族都馈赠了大量丧仪礼金,按红帽活佛的理解,这笔巨款自然是送给班禅亲属的抚恤金,也就是说自己也有份。

    * ]9 h' H9 C! n' o

    可是班禅的另一位兄弟仲巴活佛,正好是班禅主寺扎什伦布寺的大管家,也是财产分配的负责人。这厮贪图钱财,以红帽活佛不是黄教徒为由,拒绝将班禅的遗产分给他,据说数目达数十万两银子之多。

    9 h" m" V, ^5 r: R* }

    红帽活佛十分受伤,咬牙切齿要发誓报复。于是他联系上了觊觎西藏财富的尼泊尔廓尔喀王,极力向对方渲染扎什伦布寺如何富有,使得廓尔喀王食指大动,一定要去扎寺分一杯羹。

    " B/ x" }, ~1 a7 X1 j1 A

    于是,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和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廓尔喀人两次入侵后藏,最终将扎什伦布寺洗劫一空。期间,祸首之一的扎寺大管家仲巴活佛表现得极为懦弱,不仅不组织抵抗反而带头收拾钱财逃跑,导致僧众一哄而散,甚至还有几个喇嘛决定改换门庭赌一把,留下来当了敌人的导游,让廓尔喀人的抢劫之旅变得格外惬意和轻松。


    5 Q( r5 ?, {. g3 T, [

    在此期间,仲巴那位势不两立的兄弟红帽活佛不但一直推波助澜,还赤膊上阵亲自担任了廓尔喀人的谈判代表,对西藏地方政府极尽威胁恐吓之能事。而清朝官员颟顸无能,为了尽快结束战争,他们不顾藏方反对,私下与敌人签订了赔款协议,后来又拒绝支付,给了尼泊尔再次入侵的口实,最终导致扎什伦布寺沦陷。

    $ f" d+ g$ }& n! |

    乾隆皇帝终于大怒,派出了他最得力的将军,也就是那位后世一直谣传是他私生子的福康安率军前往西藏平乱。关于这场战争的进程,中外史料的记载颇有不同,中方的汉文和藏文史料都说福康安连战连捷,不仅将廓尔喀人赶出西藏,而且一直打到其都城加德满都城下,只是因为冬季开始,军队行动不便才同意了敌人的投降哀求,廓尔喀从此向大清纳贡称臣。红帽活佛畏罪自杀,在清军的威逼下,廓尔喀王不得不献出了其骨骸。

    & z5 N9 I$ N; w  B2 }

    但还有另一种说法。福康安的军队先胜后败,在加德满都城下损失惨重,而随着凛冬将至,清军想全身而退似乎已成奢望,可就在这时候,对方却突然主动求和。原来,尼泊尔人得到消息,印度的英国殖民当局很可能会趁火打劫,据说英国人已经和周边几个小国合计好,大伙一块瓜分尼泊尔。在这种情况下,精疲力尽的尼泊尔当局不得不向清军求和,福康安喜出望外,于是草草收兵了事。柏杨所著的《中国人史纲》就采信了此说。


      s% J$ F, N5 S- s& v. T; m

    不管怎么说,此战清军还是基本达成了事先目标,赶走了廓尔喀人,收复了西藏领土,也抓到了肇事祸首,尽管不是活捉。乾隆皇帝对红帽活佛恨之入骨,他特地颁下圣旨告诉福康安,红帽的尸体不必送到北京,分尸后分别悬挂前藏布达拉宫和后藏札什伦布寺示众,然后把前后藏及察木多直到打箭炉一带的各大寺庙列个清单,到那里一一巡展。

    不久,乾隆的怒气平息了一些,冷静后他又颁下一道圣旨,说将死尸挂在布达拉宫、札什伦布寺这些佛教圣地,实在太不吉利,因此只将骨殖在前后藏及察木多一带的交通枢纽悬挂示众就可以了。

    : E4 d( N- Q3 q

    廓尔喀入侵事件导致了一个影响深远的结果,那就是对活佛转世制度的重大调整。这场变乱的起因,是兄弟两人分配遗产引发纠纷,往更深层次追究,则是活佛家族势力不断膨胀盘根错节而造成的,而这些活佛的转世灵童往往又是借几大护法神巫之口产生的。

    - B+ U2 p" o( y. w+ k2 \! @) b

    此前,虽然转世制度已被广泛采用,但这只解决了传承问题,而无法解决随之而来的遴选问题,因为符合灵童条件的孩子往往不止一个。这时候就要请巫师跳大神,请示一下神仙的意见,可问题是巫师也不止一位,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神仙,而神仙们的话又往往打架,导致灵童难产。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巫师和别人串通,那结果可想而知。事实上,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当时藏传佛教的许多活佛,即使教派有别,但彼此之间常沾亲带故。

    " l6 k3 }3 ~9 C% n7 ?! [# V

    有鉴于此,清朝决定,达赖、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灵童不再由巫师降神来认定,变为将几名候选孩子的名字、出生年月,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写在象牙牌上,放进金瓶内,由驻藏大臣主持仪式,在西藏最神圣的大昭寺觉卧佛像前当场抽签,这就是著名的金瓶掣签,此后该制度遂成惯例。


    * C' A* I! U% r$ V9 S: A

    通俗一点说,以前搞的是审批制,由巫师们借着神仙的嘴,在几个候选小孩里面找一个,过程被暗箱操纵的可能性非常大;而现在改成了摇号制,虽然也不能完全避免舞弊,但毕竟设立了较高的技术壁垒,更多靠的是听天由命的运气。

    ( m% D9 \6 [0 {, e2 l6 l) G/ m$ i, A

    对于孳生祸端的十世红帽,乾隆下令从此再不许转世。随后,红帽活佛的财产被全部充公,主寺羊八井寺也被移交黄教,寺内供奉的几尊镀金活佛像都被销毁变卖,喇嘛们则改宗黄教,分散送到拉萨三大寺严加管束。羊八井寺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恢复过来。

    , c3 X2 _6 \! s' N3 J

    不过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尽管皇帝令行禁止,但噶玛噶举派内部仍秘密操作着红帽活佛的转世事宜。过了一百六十多年,时间已经来到西藏和平解放后,黑帽活佛十六世嘎玛巴向达赖请求,希望能够正式解除针对红帽活佛的转世禁令,还说他已找好了灵童——其实,这个孩子正是嘎玛巴的亲侄子。


    1 [; r9 z- i. v

    禁令还没来得及解除,西藏就爆发了叛乱,达赖和嘎玛巴都逃到了印度。到了1964年,灵童终于在印度控制下的锡金正式坐床,按照传统成为嘎玛巴的弟子以及教派的二号人物,是为第十四世红帽活佛,至于十世之后的那几个,据说都是秘密转世的。


    / z+ _! R& k4 M% O

    2014年6月,十四世红帽活佛在德国去世,生前他曾引发巨大争端——十六世嘎玛巴圆寂后,中国政府寻访并认定了转世灵童,得到了包括达赖在内的大多数人的承认,但身为噶玛噶举派二号人物的红帽活佛却自己认定了另一个孩子,时称“大宝法王双胞胎事件”。双方互相攻讦,问题至今没有解决,而印度政府也以此为由,一直扣留着十六世嘎玛巴的庞大遗产。


    * F" N2 D; U+ L

    评分

    参与人数 3爱元 +20 学识 +2 收起 理由
    重重无尽 + 4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MacArthur + 8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燕庐敕 + 8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22-1-1 00:00
  • 签到天数: 793 天

    [LV.10]大乘

    6#
    发表于 2016-3-22 10:05:51 | 只看该作者
    上大学看过一本 青史,最后都到空行刹土去也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7-2-21 00:06
  • 签到天数: 23 天

    [LV.4]金丹

    7#
    发表于 2016-3-22 10:19:21 | 只看该作者
    最后那个是大宝法王吗?
    8 [+ H, S! E. J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6-3-22 17:12:00 | 只看该作者
    松阿察 发表于 2016-3-22 10:194 C) ]- G( g9 J! W, P. C
    最后那个是大宝法王吗?

    4 F2 x: P/ {% n! J0 @9 |* `5 ~黑帽活佛=嘎玛巴=大宝法王
    $ ?1 g/ y2 P/ b% j2 K3 z' X3 G' F! V9 v
    现在有两个大宝法王,一个是 中国和达赖承认的,也就是我们都知道的那个大宝,很可能是流亡藏人的下任leader;另一个是红帽立的,虽然支持者少,但据说那顶黑帽子在他手里。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4-30 00:02
  • 签到天数: 1213 天

    [LV.10]大乘

    9#
    发表于 2016-3-22 21:00:42 | 只看该作者
    京华烟云AMIP 发表于 2016-3-22 17:12# v# Z( b& ^3 C; m- o- F' p
    黑帽活佛=嘎玛巴=大宝法王
    3 K8 X5 T  t* t4 U" E+ s) G0 H& ^6 l! M0 ]( {
    现在有两个大宝法王,一个是 中国和达赖承认的,也就是我们都知道的那个大宝 ...

    1 `1 Y. u' M6 ?+ q9 G2 A原来如此,记得这个大宝法王出走时,留了封信,其中提到要去找那顶黑帽子。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6-16 23:34
  • 签到天数: 1277 天

    [LV.10]大乘

    10#
    发表于 2016-3-22 21:34:58 | 只看该作者
    索伦 发表于 2016-3-22 08:00$ M: n1 V$ B5 C4 k' }
    原来如此,记得这个大宝法王出走时,留了封信,其中提到要去找那顶黑帽子。 ...

    : g: ~8 T# J) W. u) f) \9 K当时中央政府太小气,怕人家叛逃,死活不给走。最后搞出了个出走的幺蛾子出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7-25 20:30 , Processed in 0.06528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