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无聊 2016-1-14 10:34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
我从我当年在学校学到的东西,总体来说可以归结为两种:% H& ~: B; V+ K% R* r4 O8 i. c
因果逻辑学和科学方法论。
7 m' j8 B3 a3 R3 y- Y V% V0 M' S% \- w
因果逻辑学说的就是因果联系,比如某水库内发现水华现象,检测水质出现大量含磷化合物,BOD与COD均大幅度飙升,那必然是附近有污染源,可能是工厂,也可能是人口聚居区比如度假村或者旅馆酒店等服务设施。
/ }6 E9 q0 |5 X8 A s$ Y5 E
6 E) n2 z0 I! \% e, B+ `这个就叫因果逻辑学。- h& v+ T a* r% M
6 l8 u# t4 I" @# @; }比如化学反应A+B=C+D,在条件确定的情况下,C+D是已知产物,要根据已知产物倒推反应原理,这也是因果逻辑学。
( A! r; h& `+ k, j7 H. D' F/ T: P7 z% z- A
柴主持的苍穹之下纪录片,北京雾霾联系到中国只有一家中石油,美国六千家石油公司,这叫发散思维,感性思维,不是理性思维,也不属于因果逻辑学。
% d& F* c% W) Z) @( U, o- i( G. l }5 E% W( T/ Z
在理工科领域,要切记不要脑补,不要发散思维,我们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一切推导要建立在坚实的因果逻辑学的基础上。7 L2 {, Q+ @! Q$ O9 t
s4 P/ d+ v! V( t+ X: S5 m科学方法论太大了,各学科有不同,我就说说化学,化学的科学方法论简单来说就是:* @6 m" o8 Z# a
1可重复性。
2 ]6 o4 o4 J% Y2 ]. o5 H; ^2数据翔实。
% n; D; A$ N0 o: ^9 t2 U3 p
. J0 @: _( n! h! s5 ?$ k而这两点是建立在:空白试验,对照试验,破坏试验的基础上,交叉验证的。9 x6 q' y% S0 n* Q; t
具体说就是,空白试验确定反应原料的唯一性。
$ ]: h' C' P* @* T对照试验优化反应条件达到最优结果(收率最高或者后处理方案简便). l; l# A" [6 A* Z: |5 R a
破坏试验明确危险性以及反应条件极限。! k7 [" a! y1 @: w1 c
, M* w7 ]! K% I- @& L
最后交叉验证,类似药理学的双盲。5 H1 T2 n3 C+ k2 h. C5 t: n, J
最终得出的结论才是准确翔实的。
$ t" I; c6 G& m6 e& v: [- u; D
4 m* _4 k, f0 Y! g比如pm2.5到底能不能致癌,直接拿出WHO的观点就当权威我认为是不妥的。
1 U6 M0 @; F7 h) F) l: R首先pm2.5抛开一些附加定义,本质是所有颗粒直径在2.5um的颗粒物的总和。
9 Z' B. H9 a# k/ j1 R/ @' f
8 [ R: x+ R% t2 x那么这里面必然有一个不同颗粒物的问题。. T8 R3 S9 e/ V, q& v9 Z% o
我说过了,石棉的2.5un的颗粒物和淀粉的2.5un的颗粒物对人体的作用肯定是不同的。
+ k/ |- o' x$ _- j1 EWHO我没看到有类似分类并做针对研究。
; x1 U0 S' J7 b5 K8 N
4 k3 _7 f0 u& B( Y科学的本质在于怀疑,科学的发展也在于怀疑,科学方法论的本质依然是怀疑,空白对照破坏交叉验证的基础都是怀疑。7 P5 h, Q* V: Z* F! u
科学没有永恒的真理,如果非说有,那就是怀疑。+ R. f% v* h5 L+ D
$ w( g0 U, f6 |何况WHO在DDT的使用上本来就有一屁股大便。
7 \, o5 _; A1 }就好像FDA当年把盐酸海洛因当儿童止咳药买了6年还是7年,是永远的污点一样。
+ A" k' L" B; g7 k, D6 r6 }6 n M3 z' X% ~( b1 F/ l9 w+ o W
你想说服我,拿出证据来。2 m+ Z0 V& S+ i8 a" a/ `2 _' a2 ^. Y; g: b
' Y9 Q1 [0 v% v9 O0 o3 L: {
你说pm2.5致癌,让我看到WHO针对不同物质的2.5um的颗粒做了相关研究,证实所有颗粒直径小于2.5um的颗粒物,无论是哪种物质,都对人体有致癌性。
& h& z2 \( w+ A3 f9 a这才是科学的精神。
% I) ~7 m$ z) q. s3 _! u$ p+ f, M4 T" I2 x% ^) P; V2 r8 _
最后为楼主点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