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我不是马甲 于 2015-3-16 18:59 编辑 " [' P( p/ `: j, @
* W4 Y9 p/ I. V6 ~' v" l! ^5 W
2015年,于敏获得了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能够给于敏老爷子发这个奖,是这个奖项的荣幸。随后于老爷子获得了“感动中国”这个奖,其实这个奖要发给于老爷子的时候,应该改个名字,叫“敢动中国?”
5 {( B6 Z% k' L2 [( Q
* M ]; b: L; m8 M- W" E1 Y: u随着对于敏的宣传,氢弹作为五大流氓的标志之一,已经广泛深入人心。有了这玩意,才能在安理会办公室里面有把椅子;才能在世界这个大棋盘上不作为棋子被人摆来摆去;不会在屋子里别人开会讨论自己国家命运的时候,自己坐在走廊上等着宣布结果。有了这东西,张爱萍才敢说“杀人放火足够了。”- d, p0 J+ k0 o, c* @
) m; s& a3 ^; g
于敏提出了中国的氢弹模型,但是第一个向中国人介绍氢弹的并不是他,在这次介绍氢弹的时候,于敏还是个本科毕业刚刚一年的毛头小伙子,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更对氢弹的威力毫无认识。这倒真的不怪他们,因为这个时侯距离世界上第一颗氢弹的爆炸还有两年时间。: |) D2 E' j7 s2 f6 Z9 z5 |
: m' y; L0 F( [5 ~3 u3 n6 B
这篇介绍氢弹的文章发表在1950年,只有豆腐块那么大,在一份刊物的某一页的下面三分之一的部分,上面三分之二介绍的是烧瓶、烧杯、锥形瓶的使用。在这片豆腐块大小的文章里,首先向读者纠正了氢弹的名字和定义(不是什么氢气弹);然后指出氢弹可能研究成功(果然有五个国家成功了,在去世之前他见到了中国的成功,只是他已经无暇顾及这些了);随后对氢弹的爆炸当量进行了估算(他估算是几十个原子弹大,这个基本正确,除了刻意制造的超大当量核武器,那些没法作为武器使用);再对氢弹的引爆原理进行了预判(必须通过原子弹引爆);再其次指出氢弹的重量和成本可能会低于原子弹(这一点是正确的,),最后一句话是判断美国和苏联可能已经掌握了氢弹技术(1952年和1953年,两国相继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 W: {5 t" _* r& n6 o2 F
9 y, N: l, N0 m7 X6 E: I1 C最后,这篇文章的作者并不是核物理学家,甚至不是物理学家,否则这篇文章不会发表在一堆烧瓶和锥形瓶如何使用的文章下面,这位作者是化学家。这份刊物甚至不是什么学术期刊,更像是《中学生数理化》或者是《科学美国人》之类的科普读物。
- J0 Z, _4 f+ A/ n* i% |) T, g6 p# N! j$ R+ a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呢?我们得从北大化学系的兴起开始说起。北大的化学系早就有,但三十年代之前在国内的地位并不高,直到这个人的到来。说起来国内大学化学系比较出色的,北大化学系因他而兴起,吉林大学的化学系是因为他把自己最得意的学生给派了过去,武大化学系也因他而蓬勃,中科院的化学研究他的付出也占有很大比重,南京大学他也在那里工作过。哦,最后还要补一句,老先生是清华出来的,清华化学系之所以衰落的原因是院系调整,和老先生没啥关系。
0 Y# [* u) t% [, G* v7 \: A
9 X! S' e! {" \) o说起他到北大来开创事业,还有段很有意思的故事。1931的某一天,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的校长朱家骅召集全院教授系主任开会,这是一次见面会新来的校长要和教授们认识一下,作为最牛大学的校长的朱家骅开会前早早就到了会场。当时朱家骅三十出头、仪表堂堂、气度不凡,而且作为著名的地质学家,学识也是要高于常人的。会场之内,他见到了一个和他差不多大的男人,看上去极为邋遢,让他甚是不悦。但见此人衣衫很旧;旧也就算了,还破;破旧也就算了,还极其的脏;脏也就算了,鞋子还就要把脚尖给解放了。那时候是《济公》这电视连续剧还没有问世,否则朱家骅就会第一时间联想到济公活佛了。朱家骅很不悦,校长召集系主任教授们开会,来了个工友这么脏,太不像话了。+ J# S( a% z( h# r/ Z4 h
+ _1 w* B7 \! V' c3 A b K3 T校长大怒:“你干什么的?”" e4 C$ q' ~' W: W
邋遢男坦然:“开会的。”
8 Y+ b% g$ o1 O( Z5 X5 Q) E校长大惊:“你那个系的?!滚,叫你们系主任来。”
2 W; w% L* z9 ]1 v7 \邋遢男愕然:“化工系的。好。”
+ S+ @" `, P7 b2 r, y" _) J2 d邋遢男遂转身离去。$ v1 i7 N7 _9 N! O1 J: K) X. ~3 c
! z) }7 `! R1 L; Q- G1 B
然后校长开会,化工系主任居然没来,一点也没有给这个新来的年轻有为的校长面子。一打听,这化工系主任他还惹不起。其实不光这时候的朱家骅惹不起,就算十几年后的朱家骅做到了中统局长、中央党部秘书长,这个化工系主任他还是惹不起。其实啊,向大家透露一下,就算是到了台湾,共产党得了天下,甚至到了大家看这篇文章的今天,这个系主任他还是惹不起。这件事最后以系主任向校长辞职,然后转北大而告终。
9 k5 [6 A& X" d8 e/ C2 C: _1 T* N" {/ `1 c- J- y. H" M
为什么一个系主任,校长不仅仅要敬他三分呢?都是因为这个化工系主任背后的关系网太深厚了。他老婆有个哥哥,叫俞大维,是蒋介石身边的红人,去台湾之后俞大维当了十几年的国防部长,期间俞大维的私生子娶了蒋经国的女儿。除了俞大维这层关系,系主任还有个妹夫叫谭季甫。谭季甫没啥名气有个妹夫叫陈诚。他老婆还有个堂哥,这就转到了共产党这边了,这个表哥有个儿子叫黄敬,黄敬有个未婚同居的女人叫江青,江青是黄敬姑父赵太侔看好的学生,是黄敬的姑妈俞珊把江青介绍给黄敬的;黄敬后来娶的老婆叫范瑾,两人的儿子回归了祖姓,名字叫俞正声,现在七位长老中排名第四。, B' R& x w" V( \' Y
; ]+ o$ r4 w P; c3 h$ g6 y& R, U不光这个系主任的老婆家里关系厉害,他自己家族关系那更是了不得,他的太爷爷一生几乎都在家务农,执掌家务,没有出来做官;但是太爷爷的两个兄弟都做官了,一个叫曾国藩,一个叫曾国荃。而且就算是他家这边的关系到了今天,也是很强的,他有个快出五服的侄女,叫曾宪植,曾宪植的儿子叫叶选宁,叶选宁的父亲叫叶剑英。
* Z m; V. j4 b. d
3 Y5 ?* F* R7 @/ U' ~{有没有人能够把整张的Excel表格转成图片,简单画了张家族关系图,但是Excel表格传不上来}
2 O- Q/ e: h) `9 R
% H7 w4 l u; e% Q/ q A. F) }在他的专业方面,这位化工系主任的地位更是超然。他曾经带两个学生去美国学习原子弹,但是美国人对他们关上了这方面的大门,于是这两个学生就转向基础研究。两个学生中的一个在他的召唤下回国了,之后成了化学界的第一学霸,即唐敖庆先生,化学界的学霸很多,但唐敖庆第一学霸的地位没啥可动摇的。唐敖庆回国后又召唤了另一个朋友回来,这个朋友是徐光宪院士,前几年也得了最高科技奖。刚回北大的时候,这两个大牛还是年轻人,没住的地方,曾先生在北大燕东园和城里各有一套房子,唐敖庆住燕东园客厅,徐光宪当时结婚了,和高小霞院士住曾先生城里的房子。
0 W' Z+ O" E7 j9 B, h9 _: b3 c* ?4 M8 |/ T4 }
0 t4 ?7 a+ z: }8 x; Q. [9 c0 i& e1 N1 A5 n
我们这片文章的主角应该出场了,这就是著名化学家曾昭抡,曾先生的夫人是俞大絪。曾先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书生,要是按照现在的身份去套的话,曾先生得说是军武宅,但是曾先生是一个有行动力和影响力的军武宅,而且曾先生按照现在的说法来说,可以叫键盘军事家。
O+ _7 e1 \ J: g# e( a, F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