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木清华BBS上提到了《天下无谍》,提到了一些共谍解放后的境况,不由得引起了一些想法,想聊聊他们的对手们。相对于军统,中统对于共谍的危险要大得多。中统至少还有一些有想法有信仰的人,情报工作还是主业之一;军统来说,主业是捞钱,副业是打打杀杀,至于情报工作,那个不着急。 V& M5 G' G! i8 V
# B( g! }+ h- l% P T2 \, E2 F4 M% ^$ i: X F5 ~
1. 陈果夫
0 T( f4 Z! u8 c* ?. c& \6 K% }+ l6 r5 |! q+ Z* e
陈果夫更准备确的说是中统的精神领袖,具体的业务是弟弟陈立夫在办。
+ T" z4 T$ U/ h+ @5 Y+ i$ k* t( i
“蒋家天下陈家党。”陈家兄弟一手创立了中统,开创了KMT的特务工作。后来小蒋(蒋经国)着手接班,也是自把陈家兄弟一脚踢开开始。而小蒋之所以没能传位给小小蒋,也是因为台湾的情报部门卷进了“江南”案,而小小蒋(蒋孝武)和当时台湾情报部门的负责人汪希苓关系密切,小小蒋也想效仿其父从情报部门下手。可惜本来是台湾情报部门清理门户的“江南案”,做的一塌糊涂加上江南已经是美国国籍,终于搞砸了小小蒋的政治前途。这就扯远了。
0 }3 P8 Y4 r* f- w; s5 K
4 _( {/ }' _6 J" K0 f4 K6 W" l陈果夫是哥哥,陈立夫是弟弟,兄弟相差八岁。兄弟二人的父亲是陈其业,陈果夫是长房长孙;二叔陈其美,不用多介绍了;三叔陈其采,412政变之后,常凯申的财源主要来源于江浙,而这就离不开他们的三叔陈其采。所以不要以为什么常凯申怀念陈其美的旧情,所以重用陈家兄弟,就算他放得下陈其美的旧情,也放不下江浙财团给他的支援。0 R8 |7 ?# F; d: U, O: v
) z8 g8 S0 `1 W5 }& n
* Q; z! q/ Z8 O- `3 J陈家的起步,是从陈果夫进入KMT中央组织部开始的。陈果夫是个搞政治斗争或者说办公室政治的高手。KMT的中央组织部本来里面一大票共产党,在陈果夫被引入之后,没用多长时间,组织部里面就剩下三个共产党了。
6 ?. p1 F& E' b5 K3 ~6 h. s( ~* Q/ l# C
1927年4月5日,也就是412之前的一周,陈果夫搞了一个197人共党首要分子的名单,还是很准的,里面毛泽东还是在很重要的位置上的,虽然毛泽东在共产党内部的地位还没有那么高。
3 R& v9 Y! u# x. P( k
' r1 X( Y- w+ e9 b% a, Q此后凯申公下野,半年后陈家兄弟组建了CC派,CC不是“陈&陈”,而是“central club”。二陈主持KMT中央党务学校,没少给凯申公培养人才。
; F: j6 L0 i" l8 o/ I @# ~" G* U4 T9 B" _) i" _1 T# t3 V
陈果夫身体不好,被踢开的早一些。很早陈果夫就被离开了KMT中央,后来出任过侍从室第三处主任,抗战胜利第三处被裁掉,陈果夫专心于他的农业银行和金融。5 q a) M# S/ y% }6 d" \4 }
* v' B& o" b U' m) b- O9 J, J
1950年7月到8月,常凯申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给陈果夫来了个无官一身轻。陈立夫全家去美国,众人都在挽留,唯凯申公送上美金五万作为路费。陈果夫也支持弟弟离开台湾,毕竟自己时日无多,弟弟日子还长,为免飞来横祸,还是远走他乡好一些。$ N# s# A j- W0 _; Q! y0 t: u
; M) }. V. V. K# C. L" Q2 {
不久陈果夫病逝,凯申公刻意致电陈立夫,告诉他不用回来奔丧。
* D4 Q3 `) N. i6 D- K8 Y
6 p& R9 l; I8 ^% t2 @& r- H陈果夫无后,弟弟的一个儿子过继到他的名下。+ ] E S: M7 o: ~$ {; y. F5 m
* {; q8 ]+ ?( H2 H$ @7 v" U: f: u$ D
2. 陈立夫
! B. j) a# @( J2 U- Q" `/ _# Z6 m7 [2 K# z6 R2 u! D. G
陈果夫是土鳖,陈立夫则是洋鳖了。1924年,陈立夫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专业方向是煤矿的机械化和电气化。; F4 C* I& s, |3 w: Z6 u
6 s9 s9 P5 e! c- p$ r陈立夫从常凯申秘书的位置上起步,从中央组织部调查科第一任主任开始起步,是中统的正式掌门人。中统与军统的风格不同,追朔也可以追朔到陈立夫这里。抗战期间陈立夫曾经评论戴笠“戴雨农喜欢蛮干、吃相难看,用便衣武装代替一切,还要情报技术工作有什么用?”可惜还是斗不过军统,大概也和这个风格与凯申公不合有关。
' N2 h' k8 D* B/ v/ P( l1 h! Y
6 M9 _1 R1 {, i- N; m1950年,为了给小蒋出山扫平道路,陈立夫果断地被踢了开来。7月26日,陈立夫发现自己榜上无名;8月4日,即飞离台湾,转赴美国。1 ~" C! R: N z9 a4 I
7 L$ t, Q4 Q1 m6 b& ?+ I到美国的陈立夫以养鸡为生,生活窘迫,但总比留在台湾的哥哥陈果夫好一点。陈果夫的职位统统被免掉之后,一时间甚至连车都没得坐。+ M6 X7 e# P. k( y, W8 k1 x$ o' Q
5 a( a# H" _+ ~9 M8 m1961年,陈果夫、陈立夫的父亲病危,陈立夫回了台湾尽孝,回台第二天去看忘了常凯申,发现凯申公对他态度并无改变,随在家侍奉老父,待送终之后,返回美国。7 f5 x* A) g9 G8 m4 `. `. ~
9 T+ M6 ^3 t! I5 A" I3 a5 U3 o
晚年陈立夫为两岸和平统一奔走,2000年百岁高龄喜丧。( y4 @: |7 Y: \& u
% G; l7 q3 g3 I: `5 A3. 徐恩曾
9 I- B' u. M* I9 t% k9 F% Q
. U& `, z3 j$ F' J2 @! ?关于徐恩曾,不要认为他的战斗力不行,虽然曾经被钱壮飞卧底整的好惨,那只是因为他比较倒霉,上来就遇到一群战斗力爆表的共谍而已。, ~4 V; I9 @+ m* s
% ~1 L. j0 y M
中统的发展壮大,徐恩曾功劳可排第一。他做的事太多,没必要详细写了。
* \" M) z$ z: A; k9 v
; [8 T, c! d& j5 ?4 w4 F' h% h1 F徐恩曾是1945年1月倒台的,倒台的主要原因一个是党国内部的倾轧,一个是他本人领会错了领导意图,另一个原因是他居然想脱离特务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
+ Y# k0 I; A, ^( J& U5 c* q3 Z2 A" m. Q0 M8 h/ P7 Q
首先,虽然中统干活很努力,给TG造成的危害也大,常凯申依然认为军统比中统干得好;而凯申公早就想打压二陈,从徐恩曾下手正好
5 O% T' ?) X3 z1 `! [, s- F6 D
) B3 V4 u o% E# ?其次,凯申公让徐恩曾当交通部次长,意思是让他建一个交通系统的特务网络。但是徐恩曾领会错了意图,以为领导要重用他了,就想再上一层楼当经济部长。不料陈立夫当时也想当经济部长,于是不光得罪了凯申公,还得罪了自己的恩主陈家
7 }5 D: M' k @# I' {- f6 M
) }% g; M( r" H" G第三,徐恩曾不愿意干特务了,这下让凯申公很不高兴。不要说他徐恩曾,就算是戴笠,刚有点不干特务的苗头,就被训斥了。0 e' I5 g: F; E( y% ~5 t
第四就是军统中统的折腾了,无需细表。
+ ]8 Y- K4 {- z- m2 \0 I( t" E% T* \* y+ z: R
徐后来计划走工程师协会的路线东山再起,倒是当上了国大代表,不过徐恩曾到离开大陆也不知道,帮助他当上国大代表的这个工程师学会,也是共谍卧底的重灾区。
0 e8 D) U* {% @ @- O* l2 W. e7 }6 h4 @2 t; p1 p- M
! w7 U" K! H8 h4 R1 `
因为脱离权力中心很早,徐恩曾倒是平平安安在台湾做了富家翁。8 s8 [$ z3 p' s& |% T( D8 o
9 j) M% n+ K {# N& \4. 朱家骅" t( H' c# ^% E- r5 z7 [
' `4 r `3 g8 Y% p0 n0 N
朱家骅本来是局长,徐恩曾是掌实权的副局长。但是朱家骅很会耍手腕,慢慢把中统的权力逐步蚕食。
/ b1 X1 J; d! i1 H: a! o& G1 s( b- W, i- @
朱家骅好一点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是特务头子,还是地质学家,这个是还是经得住考验的。赴台之后组建中研院,做出了不少成绩。
2 w; h! \$ S' o. `; g& {8 R' z7 {
朱家骅去台湾之后生活也不好,代步靠的是下属送的二手车,一度窘迫到住院交不起手术费的程度。
6 X7 i$ I7 O# W2 ?
, [. x0 \# l" e1 O8 v5. 叶秀峰9 v8 `% ]1 o$ O8 V0 ~) M! i8 I7 }
叶秀峰也是科学家出身,有一技傍身就是好一点。但是和同学陈立夫想当工程师不同,他从一开始就想从政,而且从陈立夫还相当工程师的时候就傍上了这个同学。- Q8 ?7 t0 F3 @/ n/ R; A; R/ M
! Z' R/ ?2 `! i. }5 R0 B: }- M( `叶秀峰是中统第一个正经的局长,徐恩曾直到被赶走,也不过是徐副局长,叶秀峰很在意别人管他叫局长,因为他是正式任命的实职局长。% |0 g) V, w9 ?1 n6 C5 c, |
! G. d( u* {' {& x# l5 Y8 O& g2 Z但是叶秀峰人品不怎么样,贪财贪到了手下特务拿着手枪讨薪的程度,实在是不像话。然后就是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他的独生子带着他贪污的黄金坐太平轮出海,永远没能到达目的地。0 a& t8 X# d* m3 D/ e* A
6 [3 s2 m" h; z% A4 e Z/ S" J
…………………………军统和中统的分割线……………………………………………
/ w; O1 w* y+ C% l7 V4 `
4 e2 p. \( C8 _* K# p, O如果中统的特务头子们晚期过得比较郁闷的话,军统的特务头子就比较羡慕他们居然早一点倒霉了。
& z$ Z: l4 a F0 K. T5 `/ @* s: V. ~6 s& X' P: R$ \6 R* @! r* m* {
6. 戴笠
/ h. n! \; s. p4 ]军统第一任副局长戴笠,戴老板的军统和徐恩增的中统斗了个你死我活,终于中统垮了,军统也就没什么意义了。5 a$ ~( j2 z2 o+ C
/ a) {% b4 j7 z戴笠知道抗战完了,自己手里这么大的队伍肯定会保不住,走私这个来钱的口子也会被别人拿走。于是戴老板拼命向美国人靠拢想搞个海军司令,不想海军司令没拿着,连美国人梅乐思也“被精神病”了。
: N+ i& q+ v; m7 l% J1 \
6 @5 W! ]# a- n此后忠义救国军也没留住,警察权也没争过来,不过还是保住了一支交通警察部队。
6 m' y" \9 @& Z3 z, ~, J- X7 h
3 B5 D$ ^' ]% a8 @ G都知道戴老板后来是坠机身亡,戴老板为什么坐飞机赶路现在已经有了好多好多版本了,这里不扯那么多没用的。
6 e, o' r, n& A# V d1 r8 [ H3 y
/ Z/ ?* B9 a" S" |8 Z当时是常凯申要在重庆开会,开会的主要内容戴笠已经知道了,是裁撤改编军统的。这样戴笠很着急,这种会议他必须出席,该争的时候一定要争。但是当时他的飞机航程比较短,直飞到重庆是不行的,而南方天气不好,如果不着急赶去上海或者南京,就可能赶不上会议,而这个损失不是戴笠所能承受得了的。
" A- E$ |1 ?! O' |1 m2 g5 s
1 R4 x5 O1 @" J7. 郑介民* u1 P( B: t5 w( A' K/ K
戴笠之后是郑介民,《潜伏》里面路桥山走的就是郑介民的路子。郑介民这个局长是国防部二厅的厅长兼职,
9 B% p' K c2 F' n# p0 {
7 W9 w% S1 {5 V* q1 l9 q郑介民是个搞情报的人才,在军统里是个高手。因为和毛人凤的矛盾,去台湾之后被蒋经国重用。他脑子也很清楚,情报口终究是老蒋留给自己儿子的。
/ m/ x2 O' M. Q) a% t
: S5 r6 D2 O/ e8. 毛人凤6 n4 }$ D+ X( |) ^0 c0 f
毛人凤是戴笠的人,和郑介民不同,毛人凤工作极为刻苦。曾经有一次,戴笠想找个人接替毛人凤的工作,然后这个人知道毛人凤工作刻苦,于是有一天很早就来办公室,想体验一下。不料发现毛人凤正在办公,于是就问候一下说“您早来了”之类的话,不料毛人凤告诉他,从昨天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早晨。此人回去之后立刻向戴笠告辞,说干不了这个活。2 J8 n4 w. R9 k" t5 Q3 v
9 a! R7 q1 ?5 a0 f$ ]' x+ k* k4 K) t
《潜伏》里面马奎走了就是毛人凤的路子。毛人凤喜欢调查内部人,正好里面在马奎身上有所体现。《潜伏》的导演确实是下了真功夫看资料了。7 S( w3 [( }# y Q( E* W2 M7 {
) P+ q& {; L D8 Z大批中共叛徒没能去成台湾而是被留在大陆,就是毛人凤的主意。
5 y. z# R& E2 E* S* _- G" M- f
毛人凤吃亏在居然不想把手里的权力转给未来的接班人小蒋,以他的能力,小蒋有老蒋的栽培、支持和在苏联大肃反期间的历练,毛人凤斗不过小蒋实属正常。7 i, u9 c" B: K. t8 b5 h) x# T
* W( c4 F$ y) H- I, b T; l( ~1952年手下大将杜长城和胡凌影被小蒋抓住把柄干掉,此后失掉权柄,1956年因肝癌去世,年58岁。去世前一年,保密局改名情报局,仍然隶属国防部。
! O' ?- \4 d: p- Z. c3 i- I/ h
) {( ?4 |' P0 V' R% {( m9.毛森, |/ l( G; d( U& J$ G& D
毛森是毛人凤的亲信,毛人凤倒台,他倒霉也属正常。但是没人能想到的是他居然被常凯申通缉,这个很是意料之外。不过毛森属于夫人派,输给太子党倒霉是必然的,倒霉到了被通缉的程度确实出乎意料。而且毛森不是个有钱的特务,曾经日子过得好囧。+ ^; F* D8 R6 e+ @# u
1 j& k" v. n1 x/ u% p8 o9. 汪希苓6 n0 S8 n$ o/ x& Q
汪希苓,情报局的最后一任局长,此后因江南一案情报局再次被改组。作为蒋经国亲信大小汪之中的小汪也成了丢车保帅的那个车。
4 K) B9 i2 Q* N3 K8 j( Y
9 ~7 C* l. i6 @8 b( T汪希苓1985年被判无期徒刑,1991年经减刑后假释出狱。同案被捕的手下陈虎门改名后继续做特务教官。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