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1-9-30 11:20 编辑 1 W: `7 |. k+ b/ l! f0 @& T+ |
! w l5 e/ l8 i9 _
彩虹无人机是航天科技旗下的,这是中国无人机的生力军,很能打。彩虹-4、彩虹-5在中东大出风头,成为第一代中国新质军工产品的佼佼者。在憋了三年之后,彩虹在珠海再次放出大招,彩虹-6和彩虹10很出风头。彩虹-7缺席,但总师说到,一两年内可以看到实机首飞,这是比到珠海刷脸更重要的事情。
) S5 m+ z. k& W
3 L, g* L1 U& n0 l% N 5 E# o0 X! i" D
彩虹-4已经出口到缅甸、巴基斯坦、埃及、沙特、阿尔及利亚和伊拉克
W/ E: h& G7 r& [$ e3 ]
4 }* ?' I R7 D5 C/ Z![]()
5 S8 u. v8 k0 C1 J& q# q) o彩虹-5更大、更猛,留空时间达到60小时,改进型将延长到120小时
) M+ c0 G7 k5 _% V3 J6 j; e+ A; T; m, b6 f7 i/ i
1 g' K& b& R( x/ ~2 T$ J- I" G
彩虹-6速度更快,升限更高,载弹量更大
# P2 x; g2 y+ z: I% X5 d, ~
* e) D+ L& b Y& z" ^2 Q- `+ Z G+ s- p: h& W* T/ o0 X- L, D
彩虹-7还只是模型,但展示的潜力更加令人遐想3 _1 s7 r% @. ^
0 q3 @5 a1 d N8 Y 6 n% A7 _( m! A* t* d4 Y3 ~9 C" E! A
彩虹-10则是垂直起落的,指向另一个发展方向
J, A4 c+ f6 j( E; d$ L' o0 ~- V. ^4 x" [. d6 h- K1 r/ M" ~
但最有意思的彩虹是这个小不点:彩虹817。, w' [, C0 ^$ p' q5 N
) s3 K0 c+ W) M' f3 L4 c% u
% a5 S0 M+ k& b/ D' y4 Z$ F
彩虹817,最小的彩虹可能体现了最天才的设计。本来已经很小巧,不用时旋翼可以折叠起来,进一步减少尺寸
" L4 M9 H4 B: Z# i# t9 e) T
, N4 p) F# d3 A; \2 G3 `) f+ d![]()
" f/ j" X: J! q3 \2 G5 L小东西很小,中国乒乓球队的水杯大小,重量约0.8公斤,载荷约0.2公斤,典型的微型无人机的个头- h1 Y- V6 ]* w& s( Z) W
0 d- w5 y# E, a, R9 y
看来彩虹817不是“嫡系”,是“旁系”,否则不会用跳出常规命名序列的817,而不是彩虹-11、彩虹-12什么的。但这个迷你彩虹说不定是最重要的彩虹,形成比什么彩虹都大的影响。% E( x! E% ^: ?2 _, u
; [8 D4 C7 q! x% S: n1 r& V; m首先,在设计上,这堪称天才,打破了一系列常规。" B$ Z* n5 U! E4 X9 L2 J) R+ A4 `
" A+ S |, C5 d( \2 n7 B) Y很多评论都指出,共轴反转双旋翼太复杂,使得这个设计“不必要地高配”,这是完全错失了设计的精妙之处。
6 o. I3 |7 N, Z& j8 q1 M
5 ?- a/ F- i0 P& W( O+ K![]()
, V9 }; Y" o, q* ?, D直升机用旋翼旋转产生升力,需要一定的手段产生反扭力,最常见的就是用尾桨
4 x) m. W6 o. F/ U" {6 M, U) ^
5 s1 R/ c% G% i9 G5 ^" [ p ^ X5 Y9 Z* }
也可以用串列双桨,这样前后双桨都用于产生升力和推力 b0 a& u" g+ T9 q3 X7 E2 k
, N* z* Q4 h* A4 L V
![]()
3 L6 x: L( L0 K! t) S或者并列双桨
2 N8 [7 W$ M$ n) [" v
# Y! W5 T: z( m p9 e$ j2 E: f1 w8 x , N( n* M3 U! [- W6 F
当然还有俄罗斯卡莫夫最拿手的共轴反转双桨- A- q' p$ i" T/ R$ v* Q- C0 ^
. P1 n0 S( N/ b直升机用旋翼旋转产生升力,需要一定的措施产生反扭力。最常见的是用尾桨,但还有串列双桨、并列双桨、共轴反转双桨。彩虹817与卡莫夫的共轴反转双桨最相似,但也只是相似。两者实际上是南辕北辙的东西。
6 {7 }9 A2 y$ \$ ^5 E* ?2 R
& s3 e) a$ e: n2 |; G* n用旋翼旋转产生升力,可以垂直地起飞、降落,这个道理很简单,做到也不难。难的是如何使得垂直起飞的直升机向前飞,如何控制俯仰和横摇。光靠旋翼和尾桨是不行的。
' A7 X! ]" M! I- o z+ @; O9 ~
, U z& _6 F5 w. z+ ?
5 y* f" e5 ~# f' ]# E) a6 U2 N
主轴(绿色)带动旋翼桨叶(灰色)旋转,飞行员的飞控是的控制连杆(黄色,下)上下偏转“固定滑盘”(蓝色,也叫下滑盘),这里固定只是不随着主轴和旋翼转动,旋转滑盘(红色,也叫上滑盘)随主轴和桨叶转动,但倾转角度通过滚珠由贴住的固定滑盘决定,俯仰控制连杆(黄色)拖动桨叶边旋转边上下挥舞,实现桨盘指向的改变。桨叶本身还可以改变迎角,以控制出力
1 U# L; R2 Q1 e" J9 m, Y, Q% K5 U$ j* L; M9 {% }* i- _: G
![]()
" l& L% o) `& `共轴反转双旋翼就需要上下两套这样的复杂机构,看着就头大,这是卡-26
4 P' L' R% A1 h; J. _7 j
: }+ @' f6 l1 h伊戈尔·西科斯基在30年代发明了这套复杂但有效的机构,至今依然是直升机的基本结构。问题是,一套这样的机构已经够复杂了,卡莫夫这样的需要上下两套。加上轴套轴的驱动机构,机械复杂性确实很高,用于轻巧、廉价的直升机不合适。& T- N& ]1 q+ c0 M# e
) _7 g; |+ d! u9 D6 Q ^! L2 Y但这是在有人直升机年代的限制,全电无人机时代就新时代新招数了。
* }8 Q$ a4 j; }# m, ]1 N9 b8 ^8 u7 [3 j& a0 X! ~' t2 i" R$ i
$ G$ P5 _) E. a9 c- R" x
仔细看看,没有任何控制连杆和滑盘结构: F1 [/ }+ e- K7 ]9 T
2 S# U2 n( L% B' [$ y" u3 s2 }4 r- l
在全电时代,可以用固定在中轴上的盘式电动机驱动旋翼,这个不难想到、做到。上下两个盘式电动机反转,就自然抵消扭力了,而且中轴和机体并不转动,有利于载荷观察。控制上下电动机转速的差异,可以使得机体绕轴转动,这个也不难想到、做到。但如果单是要做到这些,彩虹817只需要“一坨”机体,并不需要哑铃形的上下两坨。垂吊在旋翼下的一坨还有利于自然稳定。为什么要多出来上面这一坨呢?( k- h" x2 A5 u; x! V
$ y# q. n5 z1 I( Y
反常即妖,彩虹817的“妖”正在上面这一坨。
% r6 v) A: U6 e$ O, k2 C( w0 s: {* a# C! T2 N& d
反转双旋翼做到了稳定,接下来就是要有办法改变姿态。气动是一个办法,滑动配重是另一个办法,只是在飞机上很少用而已。其实,在莱特兄弟之前,李连达尔已经用滑翔机飞了好一阵了,就是用改变身体位置控制横滚和改变方向的。弹道导弹再入时,也用这个办法改变姿态,因为再入初期没有气动控制力可用。
- q! O; H' n0 I' W; y7 J# K- q
) H4 z- c- W: I# p) G; x8 c0 P0 b# M1 i下面是educated guess了,因为彩虹并没有说他们是怎么做到姿态控制的。但设想哑铃的上面这一坨里有一个滑轨,用步进电机控制滑块的移动。这样,有上下旋翼差速控制把滑轨对准前进方向,滑块向前滑动,就可控制机体前倾,双旋翼就在产生升力的同时,产生前飞的推力了。
4 W; l' a. y5 w8 H- n. \1 H
) p% o9 b2 u3 B7 h3 t1 s, ^![]()
0 D* m& S$ o: p/ b) a这里有十字形的两根滑轨,倾角控制更加方便,但未必必须,只要一根加上绕轴控制就可以了,当然控制律要复杂一点
O( t7 R7 g9 A! G4 T9 L$ [4 Y% ?! H/ |
这未必是彩虹发明的,其他地方也看到有这样用滑块控制重心移动而改变飞行姿态的。可以用十字形的两个滑轨,两个滑块,控制比较方便;或者将滑块控制与绕轴控制结合起来,节约重量,降低复杂性,但控制律要复杂一点,控制精度也要低一点。看彩虹817上面一坨挺高大,估计是十字轨。' v0 c( J. O2 @9 ?* @* H
- ~4 T& f0 }1 [# G" c% A这里是另一个差别:在理论上,在下面这一坨里加上十字轨,也可以做到滑块姿控,就像上图所示。还更加紧凑。但重量垂吊在旋翼下,容易过度稳定,滑块需要移动很大幅度才能起作用。上下平衡的哑铃型降低稳定性(但不是不稳定),滑块移动幅度不需要那么大,就可以达到相同的姿控效果了。' k7 @8 p/ m. E/ c* k
) m& _; B; Z) k4 e: h这样的飞行和控制机制在理论上也可以用到大型直升机,但大型直升机的全电驱动问题现在还解决不了,有人的要求和无人的也不一样,所以这是微型无人机独特的机会。7 X7 z6 b2 F; X: g+ l+ J; c3 a
$ h0 N4 z7 w. e但这样一个微型无人机的用处可太大了。首先,这东西军用的话,除了遥控和载荷要达到军标外,其他民标就可以了。故障了,损失了,换一个再上,反正也没几个钱。丢失了,缴获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o, C2 Y" u! B# J
4 `' ~# z; u$ i# }0 `. a' u
这东西也不重,无人机加载荷才1公斤,和过去的反坦克手雷差不多,完全在步兵可携带范围里。15分钟的续航时间对步兵班也够用了。如果是机械化步兵班,车上装一箱也没有多重。/ M8 T/ H) K4 m
- V- c" m$ M5 n6 P; t- }
但步兵班手里有几个这东西,那就厉害了。带上摄像头,可以飞过去到前面院落或者山坡上的山洞口看个究竟,带上榴弹则是巡飞弹了。估计是遥控的,但要改造成自主制导也没有什么难的。步兵把手里“战略步枪”拍下来的目标图像通过数据链上传到迷你彩虹,然后放飞,接下来就是到敌人面前炸个满脸花了。只要距离在步兵轻武器射程内,遥控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甚至可以飞到半途打开红色闪光灯指示自己的位置,便于遥控,更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和火力。谁都不会看着这么个小东西飞过来而无动于衷的,但这就是步兵班发扬火力和机动的时候了,乘敌人注意力被迷你彩虹吸引过去的时候,摸上去打,或者趁机脱离战斗。
6 p! P( [7 D0 C( {6 l5 m
$ z* I8 t5 U8 ^7 A" G这还可以从飞机上抛下来,用翼伞减速还可以滑翔一段,避免飞机飞越阵地。然后把遥控权交给地面的战友,由他们控制去打击所需的目标。试想:: z5 T3 F" F* u- S5 R# V: P
9 e- y- [# U" p) n- @
“喂,小飞哥,抛7个宝葫芦下来呗。”" I7 d6 H2 r* R" y8 {$ M7 t) S
“饿了吧忙着呢,我们美团要不要?”( l) J, N T5 ?- L( q" @
“我们不挑食,谁来都行。”( S4 q+ z2 n i, [: w3 w+ z7 v
“来啦,接着。”
/ N+ L# ]6 \ @6 Q* R: W
6 D: B3 a$ m) u6 ^( S1 Y$ j这等于飞机帮着送弹药了。7 y4 g. o2 I8 S' e
* \8 ?/ B& N* U彩虹817也有广泛的民用应用。这样的廉价双旋翼比大疆那样的四旋翼的成本还要低,作为玩具或者工具,有广泛的民用前景。0 Z& h2 M) n9 l* ]
4 \1 D. u: G4 J0 y) b3 F% C 4 \8 K3 }- j. ~- a/ [0 D' j9 v% z. f
连接翼作为概念已经存在很久了,但无侦-7是第一个实现的
4 r; b2 }5 F" E. Y" X7 k0 E3 J; T+ l& P# c6 ?* ]
a) J7 ^7 B- p7 W) N9 G7 ^
“神雕”双体无人机是另一个突破常规思维的产物
+ T" r. F0 w% [/ @
9 i1 @ V. d6 q7 u! c6 x2 ~* X![]()
& Q: F7 m/ l1 O/ E6 }7 ^; E如果说飞鸿901巡飞弹还能找到外国现有产品的影子
+ c3 u1 e) P+ i ~& x2 A( o- [% X* ^) a+ _
j7 b2 @3 f% X- H飞鸿97这样就直逼世界领先水平了
; J2 }; c1 l0 D J" E
- f9 s6 B/ F6 \+ z" x6 w! t在过去几年里,中国航空科技是世界上最活跃的。在常规飞机方面,中国航空还是追赶为主。但在无人机方面,由于门槛低,应用范围大,货架元件齐备,新发明的门槛很低。同时,军民应用的需求旺盛,使得各种新发明都有机会得到检验,优胜劣汰。无侦-7这样的连接翼在航空科技界里讨论了很多年了,但中国直接就做出来了,彩虹-10的带外翼倾转旋翼也是,还有至今依然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雕”双体无人机。现在又加上彩虹817。几近内卷的激烈竞争也逼迫厂家创新,彩虹817这样的新质无人机会越来越多。好事!
/ g$ u6 Y& [! g' \7 y
: [: F D* |7 Y) Z接下来要在小涡扇、小涡桨方面取得突破,还要在飞控、载荷方面更上一层楼。飞得高高的,让美欧担心如何拖住中国的发展步伐吧,中国只需要考虑如何领先。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