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5G之前,“代”是指手机技术的划代。3G以前以通信为主,4G带入了移动数据,5G则跳出单纯的通信,也跳出单纯的移动数据,进入高速海量巨联无线数据时代了。这与4G是56K拨号上网和宽带上网的差别。0 m3 k+ _" l w
' z( [; }4 D7 @1 a6 I在5G之前,世界已经进入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了。但高速数据传送主要还是通过有线网络,无线数据的应用相对有限,速率也不够高。从有线数据进入无线数据时代,好比交通从铁路转向公路,覆盖的范围极大增加。铁路转向公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之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可能启动第四次工业革命,而无线数据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公路,对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至关重要。2 Y1 i0 ?8 }- Z
! m7 R0 o3 [+ r' X- }. C中国在5G领域领先于世界,而美国实际上被排除在外,这使得美国既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又感受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脆弱感和无奈感,因此用举国之力来阻止中国5G在世界上成为主导。封禁华为导致“数字柏林墙”的建立,只不过这一次是美国把自己圈进了墙里,用各种威胁利诱阻止人们翻墙,而中国5G在墙外。但“数字冷战”可能使得受到美国胁迫的整个西方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 b) ? {# a# ~. c) _* e' D1 ~& z' B( e `9 S3 o
美国对与中国竞争的关键所在很清楚:美中竞争的关键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反而是次要的,因为美苏冷战中美国就是这样胜利的。软实力再强,毕竟是软的,经济才是硬道理。在经济上“失守”了,在国际政治中的领导地位就不可维持,军事领先更是难以为继。中国经济增长快,人口基数大,发展空间大。一旦中国经济规模赶上了美国,基本上不可能马上停下来,而是继续增长,直到决定性地超过美国后,才可能在某一高度停下来。对美国来说,必须乘还不太晚,就着手阻滞中国经济的继续发展,必须首先在外贸和科技上“停止向中国输血”,美中脱钩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推出的。6 k9 k( e+ \; S! ^2 ?- u7 A, H
: z. P5 U- T/ u0 B# \. J美国动手已经太晚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太晚的时候“没必要”动手,到了“有必要”动手的时候已经太晚了。世界上的事情常常就是这样的。美国有“被欺骗”的感觉,认定中国用不正当手段赢得了发展,这是美国的傲慢和自恋导致的。美国总是自以为能影响全世界,当然能在改革开放中影响中国。中国要改革,要开放,但这是从中国利益出发。这会有与美国利益重合的地方,也会有不重合的地方。美国每一次看到一点变革,就自以为是地片面解读,而惘然无视中国按照自己的节奏和道路发展的事实。几次三番下来,中国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方向与美国的自以为是越来越不符合,于是感到被欺骗了。美中脱钩就能迫使中国转向,这只是美国最新的自以为是。5 E5 Q1 W6 E7 Y! r8 e
2 V% Y* z9 R6 x6 p2 P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半,另一半是脱钩对美国的影响。
. ^( l# }6 }- ?) y- d( x% e( o/ d; y# b. x% ^
历史上,作为积累深厚的老大帝国,英国公路和汽车不能说不发达,但铁路的先发优势总是盖住了公路和汽车的发展势头,也挡住了英国经济借住第二次工业革命再次起飞的机会。一步错,步步错,英国此后继续错过电子和计算机革命,如今沦为二流强国了。
* b. z5 l. ?# w& R" K5 ] f5 {. d
7 f$ J0 q- }- L1 V8 s+ Z时间快进到现在,在物质生产已经高度发达的现在,网络化和信息化使得生产和分配极大地高效化,其作用堪比汽车和电力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作用,高速海量巨联无线数据就是信息时代的公路。4G至今已经10年。这10年里,手机从移动的电话变身为数字生活方式的核心。5G时代刚刚开始,下一个10年可能是工商业从“铁路时代”变身为“公路时代”。这也是中国经济从总量到质量全面跃入世界第一梯队的关键10年,在5G领域领先对中国不仅是机会,更是崛起的关键。+ W& p- R) b3 ^. o* r. P! L
! n5 L! v& k# N, A, O* c美国是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先行者,早在90年代克林顿的副总统戈尔就大力推动相关产业。应该说,美国“铁路时代”的自动化、信息化还是领先的,但在“公路时代”不仅落后了,而且出局了。世界5G前5里,没有美国的份。前5之后,则没有之后了。有说法美国试图直接跃入6G,这不是不可能,但困难重重。科技和工业基础的发展是不能跳跃式发展的。步伐可以加快,但路不能不走一遍。英国就是前车之鉴。
5 c' `1 p r8 U6 G5 y1 x2 m. f
5 H# S. q: d, I4 j0 c网络化、信息化是工业4.0的关键。更详尽、更及时的数据是大数据和云制造的基础,更复杂的控制回路则是发挥“巧实力”、增产提质的关键。但在典型大型化工厂里,增加一个控制回路最大的问题并不是购买和安装新的传感器和执行机构,而是拉线。加上工程图纸和文件的更新,每个回路的典型工程预算(也就是说硬件除外,只包括设计、施工)是3万美元。但改为无线连接的话,可以降低到3000-5000。
7 Q2 M- {6 y5 n! B# k- s
l' ~0 D0 S2 R a工业级无线网络现在也有,但一是数据率低,二是可靠性、抗干扰性达不到要求,只能用于一般性的监测,不宜用于关键回路的控制,关键回路还是用传统的有线连接。5G就不一样了,数据、时延、抗干扰都不成问题,有望极大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进程。如果有线相当于铁路,无线的5G就相当于公路,这已经不是量变了,是质变。7 j9 b* Y; Q' l6 x- N& r% U
, @+ z8 i, w$ a0 k, v. ?7 }在服务行业,5G也是大有用武之地。大多数商店的电脑库存量都不大靠谱,现在的库存数量主要靠电脑统计进出量的差别。可能有初始数量误差影响,也可能有损坏、过期商品下架时没有及时更新的问题。商品件数降低到最后的个位数时,可能真有那么多,但更可能数字靠不住,通常要派人直接到货架上查实才放心。这在实体店里购买时问题不大,反正要到货架上直接拿出来才能结账。但网购或者电话下单就不方便了,常常需要直接到货架看一眼查实,然后专门标好放开,免得其他接单员发错货。但在5G时代,每个货架上弄一个RFID读码器不是难事,所有商品都标上RFID更是很多商家现在已经在做的,只是RFID只用于结账时扫码。但用5G连接后,货架管理就自动化、精确化了,大大提高效率。
6 D2 M; e( X* u/ j4 g7 C% |
2 }$ O6 [0 d+ w+ h3 L) g5G可用于车际合作式自主驾驶,这样的技术也可以用在送货机器人上,不管是在仓库、餐馆,都是很有用的。5G用于VR不仅是游戏界的福音,也是设计、营销的福音。$ ~2 i8 R4 j" ~6 h/ y
) Z+ @7 A3 r& \, k禁了华为(实际上还有中兴),美国还是可以进入5G时代的,还有诺基亚和爱立信。技术上比华为落后一步,但可能还是够用的。问题是华为的成本还显著低于诺基亚和爱立信,否则欧洲也不会在华为问题上那么痛苦了。2 G/ I1 w+ z+ J4 X' [+ Y% m
' W9 G& }+ ^* T, O" G
不要小看成本问题。经济发展说到底是效益问题,就是要用最小的代价达到最大的收益。在需要大面积铺开的基本建设方面,没有“不差钱”的事情。在经济水平相差很大的时候,成本差异可以通过“不差钱”来吸收。但中国GDP已经达到美国的约70%,欧盟的约80%,经济水平相差已经很小了。如果考虑购买力等价,中国GDP已经超过美国和欧盟了。8 ]8 M+ n/ F. f
) g; ~5 _2 [1 h' e# @/ T% L H
衡量国家经济实力应该用美元计价的名义GDP还是购买力等价GDP,这是一个长盛不衰的争论话题。但国内经济建设用购买力GDP更有意义,这是没有问题的。换句话说,中国不仅可以更低的成本铺设数字公路,而且实际上有更大的投资能力,且不说采用中国技术、中国产品的自我经济拉动能力。+ {. L% _: K% w$ I
) G- ]0 {8 P+ K1 m/ m# `; u* x
很多人喜欢用中国的人均GDP来说明中国的发展水平还不够高。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也是不全面的。这不仅同样存在名义GDP与购买力等价GDP之分,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指人均消费能力,人均GDP是有意义的;如果是指举国建设能力,人均就不再重要,GDP的绝对总量才更重要。更大的GDP绝对总量意味着更大的集中人力物力的能力,这对迅速突破技术门槛、形成规模经济和滚雪球是有巨大作用的。
* z3 G8 a7 U# ]1 j3 H# U3 c% [7 s0 ?* _5 e3 S7 `) k
这和打仗一样,如果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同样的兵力可以在一次一次的歼灭战中取得比撒胡椒面取得更大的累计战果。这也是美国强烈反对中国“国家补贴”的主要原因。“国家补贴”当然是美国对中国国家主导的产业政策的恶意误导,补贴是不计工本地扶持弱小,如果中国的发展是靠补贴而实现的,中国如何可能从弱小的经济补贴成世界第二?这好像乞丐靠给自己补贴而成为龙王一样荒谬。但农村包围城市、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正是TG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制胜法宝,如今在经济建设领域同样适用:集中人力物力,集中突破一点,带动服务群体和供应量的发展,形成增长热点,然后转向下一个目标,重复过程。
$ C7 o& z: E5 d/ }& D$ c9 U9 c1 }; [7 A3 O; q9 d+ o" I6 U
下一个热点就是5G,以及由此拉动的数字化制造业、数字化服务业、IT供应链等。这将极大加速中国的新技术、新产业、新市场从立意到实现的循环,对中国的大国竞争态势具有极其深远的作用。* e# X3 b( @$ |" Z" O( r/ I) I
- h5 F0 K2 r& ?( @6 i* z
从小分队战斗到大国竞争,都可以用OODA来分析。OODA是美国空军奇人、人称疯子少校的约翰·伯伊德总结出来的,全称是Observation,Orientation,Decision,Action,意为观察、分析、决策、行动的整个决策循环。用更加通行的话来说,就是情报获取、情报分析、作战决策的形成、作战行动的发动这样一个循环。8 _0 \5 Z2 v. p* A
+ v& I+ v% g! A4 m! I战场上就是一个又一个OODA循环构成的。相继和嵌套的OODA决定了整个战斗过程,具体的OODA循环由更高层的OODA循环指导。静态地拼消耗是制胜的一种方式,更快的OODA循环是另一种制胜方式。完整、迅速地执行自己的OODA,然后开始新一轮OODA,迫使对手在OODA执行到一半的时候就被迫重新开始新的OODA,劳而无功。这样的不断打乱对手的OODA使得对手陷入被动和混乱,当对手的OODA循环混乱到一定程度,就不战而溃了。就像李作鹏带领东野6纵16师横冲直撞、插入国军廖耀湘兵团、直取厉家窝棚的兵团司令部的时候,东北国军的OODA被彻底打乱了,陷入了全面崩溃。, U+ h, b2 C) w! P$ M- m
9 J! M8 i4 L& i0 L0 e( {/ N时间快进七十年,中国速度继续震惊世界,但在国人眼里已经习以为常。中国速度本来是埋头追赶的结果,时至今日,中国速度反而成为中国的独特优势。从决策、投资到建设、见效的周期更短不仅降低了建设成本,也及早开始收益,更便于转入下一轮投资。这就是OODA在发威了。
b3 Z+ x5 p( q6 N& o7 b/ L
! j- C4 E) i# K: m& s2 B7 Q另一方面,迅速缩小的美中差距也迫使美国行动起来,但较慢的OODA使得美国在大国竞争中陷入被动。
7 C) U0 k. E) u; P1 A/ K& [ z$ f5 r( S# E7 l8 \5 @; |
除了胁迫别国服从美国利益和动用制裁武器,美国干什么事都慢。欧洲的社会福利发达,这也使得全社会负担沉重,缺乏可以集中的力量,凡事做起来比美国更慢。欧洲更需要通过低成本5G来缩短OODA,这是在工业4.0时代欧洲赶上美国的唯一机会。这也是欧洲对禁止华为5G犹豫不决的最大原因,尽管诺基亚和爱立信说起来还是欧洲的亲儿子。
8 `" c2 k! t/ m# B9 T3 w3 s0 a$ n" x1 r1 w( ^/ e
5G将成为下一个10年里OODA的关键,是中国从完成对第二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补课向领导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关键。这也可能是美国被数字世界的“铁路时代”拖后腿的关键。* t' x8 J) B, [- b: Y- e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