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衰 2019-4-22 06:37 |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17-1-4 09:30:50
|
只看该作者
- U% _! k! K2 V1 S8 l, L
出错的道具
, w3 |- d$ V1 O8 q, I2 Y7 T+ Q0 A) g$ E4 e
应该说,《仁川登陆作战》剧组在服装道具方面还是下了一番工夫的。片中的美军、韩军的服装装具,都大体符合历史事实。但是,在朝军军服军衔方面,该片却出现了重大错误。1 I* h2 m; @; H2 q9 ?! V
* z# S& a8 V2 K* Q0 G- X
* W* b4 @, M% R9 m* t& K$ Z
金日成提前两年半戴上了元帅肩章$ A% q1 x2 A( b3 o
- a+ z. q& n- h6 |% c9 @1 s首先是金日成的军衔。在片中,金日成身着白色军礼服,佩戴着元帅的肩章。实际上,1950年7月4日,金日成才被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设委员会任命为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并被授予大将军衔。这也是“金日成将军”这一尊称的由来。金日成大将晋升为金日成元帅,还要等到1953年2月7日,朝鲜人民军建军5周年之际。《仁川登陆作战》的编导在这个问题上来了个时空穿越。更何况,当时朝军礼服下装都是镶边的蓝色马裤。在影片中金日成的马裤居然变成了绿色,这与史实不符。
6 c, U( t" G. T) b( e, m! L; G$ H0 K
1 Y R0 _! O/ D' o: D* o$ |
2 d! m9 r2 b" W6 B$ V6 f/ m+ z' |朝军大尉军衔肩章是4颗星两纵两横排列,不是像剧中这样一字排列, z: ^& Q1 o4 G% e: @/ O4 M C
) G4 W* `+ s$ J, K. F* u其次是林桂镇、柳长春、朴南哲等人的肩章。片中有一特点,那就是“反派”们全都佩戴常服肩章,张学秀们全都佩戴金色铜丝编织版面的礼服肩章。无论是哪种肩章,大校、大尉的4颗星都应该是两纵两横排列。中校、中尉、少尉的星星都基本在肩章中间位置纵向等距排列。而在《仁川登陆作战》中,林桂镇的大校肩章、柳长春的大尉肩章上,4颗星均为纵向排列。真假朴南哲的中校肩章上,两颗星明显靠向肩章外缘,仿佛是大校肩章拿掉了靠内侧的两颗星一般。南诚庸的中尉肩章上,也有这样的问题。这明显有悖于事实。
- L, _3 t4 H- z o2 G
- F! Z" d9 _8 E! s- O
9 t ~5 h+ o, \6 _6 _
朝军中校军衔的星星应该排列在肩章中间
- n: s* W# X+ K. ]- m7 q
$ e1 U k6 V4 d1 K此外,张学秀们既然佩戴的是礼服肩章,就应该穿着夏季军官礼服。当时朝军军官的夏季礼服为白色,冬季礼服为绿色,袖口有等级饰带,下身是蓝色马裤(夏冬都一样)和高筒大皮靴。而片中的张学秀们,礼服颜色居然是深橄榄绿色,袖口也无等级饰带。这种混搭风格看上去颇为滑稽。
' L" _8 ^3 z6 C- N9 }4 E3 ~, Y# c1 H$ I j
在枪械方面,片中出现了TT33、M1911、毛瑟M1896手枪、莫辛纳干、伽兰德步枪、M1卡宾枪、波波莎、汤姆森、盖德冲锋枪,德普、M1919A4机枪,这都符合历史事实。但是,张学秀用一枝未经改装的伽兰德步枪对空发射信号弹,而且信号弹的效果还宛如礼花般灿烂,这恐怕就属于传说中的黑科技了。0 T c c+ _8 K4 j% t* }+ W' v
/ T, E- S/ |! \- K1 U
6 [' R5 H1 h3 O% v I' K5 s
体积这么大的“超级巴祖卡”,如何能塞进如此狭小的装甲车里?
- f' z+ ~& i! B. m, W5 I
P3 H; I8 p9 A; f相较于枪械方面的相对严谨,重武器方面就颇有些惨不忍睹了。在街头追击那场戏中,朝军士兵居然能从狭窄的装甲车里取出一具体积不小的M20“超级巴祖卡”火箭筒,而且发射后紧随其后卡车上的朝军士兵居然未受火箭尾焰的任何影响,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 U" X o I) p% q5 Y1 L2 ~8 y, x& u
, d" r3 F7 r! F" D9 @
; O) w5 r, Y& ?7 S* |$ F/ U: F6 W港内军舰排列如此之密,如何驶离泊位?& q4 u5 A& c$ Q; B5 N
. R: m3 a' J( a3 Q
1 N6 q; z# U& @" h } B9 F战列舰舰炮仰角不一,且发射时海面无冲击波纹。1 O$ l' @' @2 d+ `) f1 e
6 d' `. N( O( ?4 l3 Y/ h
4 ~. _; ]1 U! w: c1 A) _" c: c航母和战列舰在如此近的距离上齐头并进,航母上还在放飞舰载机,着实令人匪夷所思9 {, {; ^/ Q) d) a( B6 k% }7 s
& w# Z ~( _0 ], X' E. e在表现“联合国军”登陆舰队港口集结时,舰艇的排列密度让其驶离码头都变得不可能了。在进行航空火力准备时,战列舰居然在极近距离上与航母齐头并进。战列舰主炮对岸轰击时,炮管发射后居然没有下摇到定角以便再装填,看来该片编导缺乏最基本的海军常识。' w" F) D" F M1 Q: |6 ^; U/ n. W
, p5 g P5 x/ s0 _* o' S1 K) `/ G
3 ~; z: \! f8 [9 z. D/ [: w
奇形怪状的SU-76
" j% N& U' A4 T7 H
- G) O6 A$ T) Q( m5 H+ E: Z
# [& U5 `% w* }. U, V4 R; J
! X4 g2 A( r+ P) M5 }) [
片中的SU-76居然只有5个负重轮2个托带轮
. ^9 ]: j& x) V z) e+ j4 Y/ R1 W; \* \& U" x& b3 m
2 E1 M" ?# ~7 V n, F
9 I, ^2 J! a" ~$ n% a真正的SU-76是这个样子的。
/ s" ], p( W/ E: W% o
! q2 [+ {# Y1 g4 U3 x至于那辆一炮就摧毁了月尾岛岸防炮阵地的SU-76自行火炮,则是该片在重武器方面的两大败笔之一。朝鲜战争爆发之初,人民军每个师团都装备了12辆SU-76。打到8月份,这些自行火炮要么被美军空袭击毁,要么因为缺乏油料、配件、弹药而撤向后方。仁川地区有少量这类自行火炮是完全可能的。只是该型火炮战斗室在车体后方,装有炮口制退器的炮管并没有伸出车体外。底盘也是6对负重轮、3对托带轮。而影片中的这辆SU-76,战斗室在车体前半部,底盘上只有5对负重轮、2对托带轮。这二者外形上的差异未免也太大了一些。
7 i" s; X7 l, O: G }9 O6 C) a8 v3 e+ R |3 T% p! _
, k9 M/ H3 m5 d& o" }
BR-4 203毫米榴弹炮6 ?$ A: i( Y* m! ^
) ~( r* L# O! _
' t2 r7 z: I0 J朝军从未装备过的BR-4 型203毫米榴弹炮
$ J# O* s( L g O% p
- L7 Q% [5 d8 S/ H另一大败笔,则是月尾岛上那些体型庞大、颇具视觉冲击力的BR-4 型203毫米榴弹炮。一方面,朝军从未装备过此型火炮。另一方面,该炮是弹道弯曲的榴弹炮,设计初衷是用来摧毁坚固工事的。即便是朝军有这种火炮,也不可能将其充作岸防炮。历史上,部署在月尾岛上的朝军岸防炮兵,装备的是75毫米岸防炮。4 ^& }) R9 i7 Q- s3 J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