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庄里,老酒出了个题目:欧洲人为什么反犹。被老酒挠到痒痒处了,不得不跳出来说几句。这里也比酒庄里多加了几句。犹太人的问题,其实我老早写过一大段《回归锡安之路》,说了很多了。犹太人有今天,是很多历史巧合和必然的堆积,少了一个都不行。但通常的说法大多有很多偏颇。- E5 U2 f( Y0 S3 D4 |/ e
" O* ?+ [% ~% b2 q7 ]犹太人对于民族性的执着是早期民族中罕见的,这是因为在被尼布甲尼撒赶出以色列后,只有信念坚定的犹太人才在塞流士时代回到以色列,这就是巴比伦之囚的事情,犹太教义也是这个时代形成的。耶路撒冷的第二圣殿就是这个时代建造的,耶稣和犹太人被罗马人驱离以色列之这之后的事情。此前犹太人也只有口述、背诵来记住教义,比如托拉和塔尔慕德,所以犹太人从小背书的本事特别大,他们还有辩经的传统,这是犹太人重教育的历史缘由。换句话说,他们重教育不是为了科学、人文,而是为了经书。有一个以色列电影《Footnote》(好像得到奥斯卡最佳外国电影提名?),讲的是现代犹太人父子教授为了希伯来经文中一个典故而揭示的人性问题,说的也是犹太人教育的这个方面。事实上,大量犹太人居留在生活条件更好的巴比伦,没有回到以色列,以后被当地民族同化了。由于这样的大浪淘沙的结果,存下的犹太人都是坚守犹太性的人精。; p" f! `% m+ z X4 u" q' K" i
; X8 ?6 i( c. _5 ^8 |由于这样的排挤和迫害,犹太人不得从事“高尚”的农业,不得拥有土地,只得经商,还可以经营基督教不齿的放贷。为了在夹缝和迫害中生存,犹太人必须特别精熟当地法律,不越线,也尽力据理力争自己的权益,这就是犹太人银行业和律师业的开始。犹太人行医也早,但这个源头没有找到。 6 H# u0 Q2 y( ?! P: j# c( n: s* j( k/ q3 J' o' u" b! L1 `
但犹太人在思想启蒙运动后,也发动了自我解放运动(self emancipation),要走出ghetto。犹太人大批改姓,放弃犹太教,作曲家门德尔松的家庭,还有马克思的家庭,都是这样的非犹太化的犹太人。但犹太人很快发现,欧洲主流社会并不买账,电影《Sunshine》记述了这段历史。德雷福斯案件之后,奥地利新闻记者赫策尔发表《犹太国》一书,建立了现代犹太复国主义的理论基础。19世纪末东欧和俄罗斯迫害犹太人农民(犹太人在东欧和俄罗斯可以种地)后,大批犹太人回归以色列,这是第一次阿利雅运动。此后有几波阿利雅运动,二战中纳粹迫害犹太人,促成了最大的一波阿利雅运动,直接推动了1948年以色列建国。9 s: m) B" }& z+ o1 {; h9 @/ S
# w( G4 [: I5 w& j& w: w5 {+ S5 R( y在现代欧洲,反犹成为一种原罪,这是碰不得的地雷区,但反犹暗流依然存在。欧洲人对犹太人的偏见/成见只是被“政治正确”压制了,并没有消失。在经济发达、社会稳定的时候,反犹不会成为问题,但经济滑落、社会动荡的时候,反犹逆流就会再次涌动。在沙俄时代,有一份来路神秘的《犹太长老训令》(The Protocol of The Elders of Zion)流传于世,指责犹太人阴谋在世界上散播道德败坏和制造无政府主义,控制世界舆论以达到洗脑的目的,控制世界金融以操纵国计民生,通过虚假的自由和民主而控制世界。一般认为,这是沙俄秘密警察捏造的,但也有人指出,沙俄秘密警察对于20世纪中以后犹太人影响(尤其在美国金融、舆论和西方文化的总体自由化)的预见精准得不讲道理。事实是什么,并无最后定论。纳粹和伊斯兰反犹宣传中,都一再以这份训令作为犹太人世界阴谋的证据。4 j! j1 Y' @# ]$ w% I
1 e) P' C- _$ f# v犹太人长相问题,有些人有很明显的特征,有些人就不明显。下面是美国影视界的一些犹太人名人:% B& W9 _) j( C4 E7 [5 n" j
' r5 P8 W3 x R- n& g5 H
犹太人在长相上有两大路,欧洲的Ashkenazie犹太人和欧洲人较难区分,尤其在我们看来。但看多了,还是能看出犹太人的。5 s3 r- `$ M8 D- G; [
7 a. x/ l$ X0 p1 J' g8 C : T5 \& W$ p* s 1 \# H) _+ ]$ J v : s1 B! t4 V# w6 | 1 r5 a# ?/ F, i 2 T% V9 }- x/ I4 m ( t7 E5 H/ P! T$ C' p- Q; J5 t) ?还有一路是Saphardic犹太人,相貌与阿拉伯或者北非人更接近。以色列社会里,特别强调不论肤色,都是犹太人。但精英中Ashkenazie犹太人明显站多数。- P: F# ^ s: [+ q# B
( j* ~. s& N U1 L" }2 l, r+ N" x6 V b犹太人对中国的态度和一般西方人无异,在意识形态和大文化层面,犹太人就是西方人的一部分,甚至是很主流的那部分。犹太人对于二战期间上海收留犹太人或许感激,但很怀疑是否像中国人想象的那样人人知晓、感激涕零。但以色列政界对中国的态度与美欧有所不同,这也是犹太人夹缝中求生存、四处留门的政治传统的延续。中国在中东政治中的作用还很小,但中国是一个大国,“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派上用场了”。同理,以色列与印度、土耳其、南非、阿根廷的关系也很好。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日增,在国际事务中“有所作为”的本钱大了,尽管还没有在政治层面上到处伸一只脚,以色列提升对中国关系的重视是很自然的。中国不必有特别感觉。9 o/ i: g. Y x4 X9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