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郑州大水之后,海绵城市成了众矢之的。在北京、涿州大水后,海绵城市更是没人提了。有专家提出,海绵城市是欧美的舶来品,应该放弃,应该结合中国实际和历史,用内湖泄洪,在城市泄洪设计上应该道路优先,还应该用城区围墙补充堤坝的作用。+ E9 @: y' f0 A5 j
' l" A: ^( b: Y u) |- X
好概念不管是不是舶来品,都要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就是舶来品。中国实际和历史永远应该结合。这些其实不是海绵城市的问题。海绵城市的问题在于投资大,在大暴雨中容易击穿。
3 D$ n9 m5 _: O& F! o8 N( L+ I7 ~$ i3 ^% c
厦门海沧新城的内湖是非常有用的好经验,但也是非常局限的。
\: m' J$ }9 X0 H" g8 d% _; l8 A( n' |
- i) ~1 Q+ z9 L% e) a2 O6 U7 l$ x+ r
厦门海沧内湖是城市泄洪的成功经验,但应用受到地理局限9 ~( K' Q( R' b/ J, i& j B/ C6 B
' O( `7 K/ l4 o. ^& r6 w- [
海沧用海边围出来的内湖作为蓄水,在低潮时开通通向大海的阀门,降低水位,然后关闭;低潮和高潮的潮差水位正好用来在雨暴的时候蓄水。内湖的容量应该以大暴雨后的泄水量为准,在极端情况下,可以在堤岸上建造泵站,在低潮还没有到、不便放水,但内湖水位还在暴涨的时候,控制水位。
& p( i7 f* R9 G5 @1 w4 `5 s2 m+ a
' h! `$ `- d. z4 v内湖显然是很好的人造景观,提高周边地产价值,利用自然潮差还大大降低泵站耗电,是个好主意。这特别适合超低海拔的海边平原城市,否则就要填土制造坡度才能确保泄水流向大海,那就费大事了。. A( y4 m/ r$ y# g
+ q, _! V, d* Y- g/ T
问题是,这只适合沿海潮差大的地方。离海岸线没多远,这样的潮差就没法利用了。换句话说,对于中国的大多数城市,尤其是当前饱受雨害的华北、东北城市,内湖概念没用。- W8 f d8 ~9 T8 O, }% c0 h/ U
( K1 Z0 Q' L; |- Z; ]- m+ t
专家还提出,以道路为防洪最优先考虑,确保洪涝期间交通畅通。或者用垫高的路基确保洪水向两侧居民区和下沉式绿地泄放,或者索性采用高架道路网络。 ; P3 v- v0 x! D8 ?- ~
/ V/ e# s3 F' t# o! v) ]
% y+ X' Y) ?1 b3 t' L
% p$ ?' H1 j9 j' H5 ~. V7 t$ c常规思路:居民区优先,道路成为集水、排水的渠道 4 N# I. k `- c8 Q2 E
: [ R' r/ r- H3 N$ N4 p: y; R
! x% ~! t8 v% T% I6 v8 D0 C
: i* l; L, t4 D( G
新思路:道路优先,积水通过居民区向下沉式绿地排放,首先确保道路通畅和救灾、疏散' J5 X6 G: v8 k( Y+ ^
5 j' J: F \- R, S
4 b8 Z8 l( b* y6 h' }! k% G |; i/ G; ?' N7 J
) @9 j4 G& E4 r9 C0 S4 g% g6 P" y9 U. l
厦门的BRT系统 U5 x" M2 n% |, F9 b: ~5 h
' v6 D+ U7 H5 E& _" }; z5 [这是与常规的居民区优先的思路相反的。必须说,这是很有意思的思路。但有两个问题。
* M) F( a3 J5 A7 w. P4 {: @. Y9 z1 K' @) W
1. 垫高道路的话,还是需要下沉式绿地,或者现成的河道、水潭。有这样的条件的话,道路优先还是居民区优先差别不大,瓶颈在于下沉式绿地、河道、水潭的蓄水容量。道路把雨水排向居民区,加重了居民区的排水负担,提前积水,容易引起居民和沿街商家的愤怒。
, X2 r! D+ I& B( [2 e
$ q$ K+ [! \) k7 S6 c" ]2. 高架道路与高架轻轨没有本质差别。高架轻轨建造成本比地铁低,但在世界各地都普遍推广不开。不管是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还是拖拖拉拉的欧美,人们都舍近求远地造地铁。上海的1号线、2号线至少主体是地下的,3号线是全高架的,4号线有大段高架,但此后再也不造高架线了。原因很多。景观、噪声是一个问题,但高架两侧净空占地太大可能是最大的问题。地铁沿线两侧没有建筑间距问题,但高架走廊两侧必须留出足够距离。这在城市用地本来就很紧张的地方,是个大问题,更加不利于在已有街区建造。两侧间距也决定了车站与街区必然有可观距离,不便上下车。两侧空间也不便利用起来成为商业空间。
4 `1 [: |4 B2 I) `$ R" K; @* ]* f% W! e2 b9 l; A
地铁确实有大暴雨的时候容易被首先击穿的问题。这只有与极端气象管理相结合了。在大暴雨警告时,地铁停运,避免悲剧。但地铁对城市日常交通的作用无可置疑,因噎废食是不可取的。
2 _) Y8 C% _& s( h5 C; O+ c) Y( A+ e+ A
用城区围墙抵御洪水的想法也不新鲜,专家自己都说了,古人就筑城关门防洪。问题是,这只是防御过路洪水,对城区涝渍没有帮助。
; P0 w5 T/ A* |0 f1 `2 `! ^4 g5 g( w& p3 |! r, ^) I. o% F
古典意义的城墙不再可行了。城市本身在快速扩张,城墙不可能一直往外建造。利用小区、街坊的围墙是一个思路。更好的办法是有系统地建造围堰,内部作为铺设管道和线缆的走廊,堰顶可在洪涝的时候作为灾民的逃生地。 ' f5 m% g) e% r, n
! `& J: f* T& H0 `
6 b5 `6 C% M k2 S% T
) j7 k: s7 E0 b @/ O
+ P: w& K* E8 p. `5 c
2 ~6 O/ m# a) N+ v! m利用围堰挡水,利用池塘、河渠集水
$ J' V7 X" w! [" ?5 @5 b% B1 ~! r) O& Z7 L( i
4 | T: ~# C. _( R3 g, T7 R9 a
* |+ e% {) f5 \) n* K" Y/ k, v; ?
0 K4 U0 ^% U5 l' r% T
1 ?6 R4 A: C" b5 }, D* ^围墙作为挡水墙,墙顶作为洪涝时的逃生地5 e- o$ X" U7 l! x5 |4 d/ l) r9 e* L% ?
! Z! E2 J2 y. m5 Z0 _$ Z& Z问题是,这是把街道当作泄洪通道了,不仅与前述街道优先的概念是背道而驰,而且加剧了泄洪问题。街道本身不是蓄水池,积水最终还是要排放到什么地方去的。靠自流的地下排水系统的话,很难解决街道积水不从围堰另一侧下水口泛出来的问题,除非用两套不同的系统,那就成本大增了。
4 d$ H$ S- \# o+ ?' Q2 o |" C' G, R$ R9 e% C2 l
这样的高墙深院与现代城市的开放设计不符合,封闭、逼仄、反人性。每一个街区都像壁垒森严的城堡一样,也不利于沿街商业化。从防止百年一遇的洪涝出发是需要的,但其余99年还是要过日子的。需要兼顾。$ h/ ]8 b3 ^4 x0 Q2 D( U- U
1 L0 q# w% w5 p7 L7 \0 A3 _
过路洪水只是问题的一部分,街区内部也依然有排水问题。上海这样沿江沿海的城市没有太大的过路洪水问题,一下暴雨城区都会积水,街区积水本身也是大问题。
6 F" |( U3 S& @0 \8 X q. n
' ?3 t5 @( ~: ~; i' G n9 }7 y最终都回到老问题:积水往哪里排?海绵城市要解决的正是水往哪里排的问题。7 C& ?7 n7 e4 b: k+ w- c% Y9 |
: e) Y) H; h7 j: t: K1 p( B& e2 h% g
/ p9 {. c- p6 G
8 G5 U% O X9 R* p Z海绵城市示意图
6 C0 J3 W. s( v! D0 F1 b# X5 @6 i
1 y' d$ i# e; W% {1 I# W/ s/ M海绵城市的用意是把常见降水就地吸收,而不是排走。为此,各种绿化、沟渠、池塘、下沉式绿地需要综合考虑。% F C& F; N2 S1 a4 a+ C
% _3 `8 K! n, J9 [6 ^% N. n
大片路面和停车场不利于雨水渗入地下,多孔的透水路面是一个办法,尤其适合小区停车场和通道路面。另一个办法是沿排水管向两侧伸出多孔塑料管,像壁面多孔的空心鱼骨一样,帮助雨水就地渗漏。埋设的时候,需要用卵石床包覆,减少泥土和草根进入排水管系统。
: w: n% y( T, @! z. l4 H( M) @ B' S2 `
下沉式绿地是个有意思的思路。在欧美有的街区中心,开辟一片下沉式绿地,大的相当于一两个足球场大小,周边是缓坡,坡面上是通往周围街区排水系统的出水口。平时这里就是下沉的草地,人们打球、歇息,暴雨的时候周边向这里排水,这里就成为池塘,以后随时间自然吸收。 还有的平时就小池塘,作为街区景观。) f1 \3 U# R$ ~+ e9 g+ L* C
: ]$ [; j, X4 h* d4 [3 e
6 }: H( }# G+ w ?2 R* F, r+ l
; S5 z' N0 a+ k" b7 N# c9 _" y
3 {, k& Z& ^. n6 \ h# W4 e5 O7 t$ I$ q2 ?- u6 r/ A+ ], \8 F X
8 y3 x& ]$ Q. F; d2 ~# x
2 G2 z; Q( r$ Z% X3 L平常就有水的话,是不错的小区景观,但要留出足够的缓冲容量0 c1 M( p8 B! x$ @$ I: U
; v/ A# f- j1 y; v1 V1 A( [: q
8 [, w8 ]) A( s( s, `( D: ?- I R$ |% Q9 N6 I& ]
6 r8 l3 i5 P2 F7 O* p ^8 X, d8 i1 l$ J5 e8 Z* O+ m! ^2 q
有的平常是干的,可以在下面打球、歇息
4 k& i+ O( m! T/ x* o
* _; ?/ |# g$ _& H) \池塘作为蓄水池,本身是很好的景观,但要注意保持低水位,至少要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提前降低水位。蓄水量是平时水位与高水位之差决定的。平时水平就齐地面,很好看,但没有多少蓄水作用。
! T6 C7 |$ B1 @% D c% ^) A* l4 g1 i, h
但是,海绵城市只能消解一般降雨,大暴雨是吸收不过来的。对海绵城市的误解正在于连大暴雨都要能就地消化。这是不可能的。. }! X( \; `! [, ^
. g# t0 [& @0 I* X
各地的地质条件决定了土壤能吸收多少水份,还有一个吸收和扩散速度的问题。即使有容量,来不及吸收和扩散也依然要积水。这是没有办法的。地下水系既可以把本地的水疏解到外地去,也可能把外地的水吸引到本地来,使得水的吸收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2 R4 g, H) W& `
9 ]0 J6 l1 w% W1 z) g不管怎么说,在大暴雨面前,海绵城市不可能单靠就地吸收硬挺,还是需要一定的泄洪能力的。这方面,荷兰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4 o& r3 Y8 q* l& i2 c+ g% [
1 }0 E8 j5 W2 V/ w9 v4 x5 c荷兰号称低地国,很大一部分国土在海平面以下。海水倒灌、暴雨排涝是老问题了。荷兰有复杂的运河和polder系统,polder不知道怎么翻译。 G2 L. C8 z$ a8 x1 t
: _( Q) g- J. G5 h6 q* O8 M3 c这是在低洼地里开挖浅水渠,然后用风车或者水泵把过多的水排到“高架运河”,最后向大海排放。由于地下水位很高,这样的排水是常年进行的,才能保持一块块的土地相对干燥。 3 x2 _3 z. C |" v' L x" o
) ]7 J P/ c+ i3 S由于低洼地低于海平面,运河必然是“悬空”的。河堤常常兼作公路,很多人家的住宅也造在河堤侧。
+ R7 f3 k3 c* i+ B( A
& a4 B. C% i& ~& {这只是荷兰人防洪防涝的一部分。真的大水来的时候,利用分块、网格化的polder系统,有计划地放弃部分低地地块,保护其余低地地块,实行“弹性防御”。8 O) c6 B9 N, H, ^7 [
4 G" R4 g* p: o' o1 n# g$ `! \
9 D4 P1 [/ L7 J2 ]9 b
( p% [3 C5 e$ P, ^; O2 x) P) bPolder系统示意图
c6 u& r) b9 |$ G: R( ~3 R; \6 M" I
, i& |6 L w# {
* [9 O* @1 L1 h8 N1 \在荷兰低地地区坐飞机飞过的话,很容易看到这样的情景。池塘面积大,但是不深,深了也没用,这里低于海平面,地下水位离地面只有一点点,差不多可看作土地“漂浮”在水上,深塘只是积聚更多的水而已,并不降低水位
/ ~4 ~ ]0 h; {% m: O" E T; M$ h3 }3 @6 Y8 @
8 [$ C) p+ M z* M( ^+ u7 r/ Z; l- H1 G
人们习惯与水共存,这样的沟渠的景观作用是后来的,排水防涝才是原来的功能
) b. C! C0 W2 z. s( _# {# B* S9 d
& Z' l+ ~4 x* c1 o7 n A1 z华北与平坦的荷兰不同,既有容易积聚洪水的山区,又有不易泄洪的平原。更糟糕的是,暴雨具有雨量大、时间短的特点,极大增加防洪排涝的难度。什么海绵城市都必须结合排涝设施。. V0 r/ J' g5 L% d: e+ l( F
4 b# w% S7 q+ Q% l0 s* W
在山区,防御过路洪水是主要矛盾,围墙或许是有用的设施。说到底,这和河堤是一个意思,只是一个绕城建造,另一个沿河建造。
; H0 O8 K) }/ ]% D6 p* p: ]6 E4 y- y" P/ q/ r! R |
考虑到城市的不断扩大和乡间的不断开发,河堤或许是更加有用的防御。但依然要留出一定的泄洪区,按照百年一遇设计的河堤还是有可能遇到千年一遇的洪水,必须有弹性防御的后路。1 r0 m' s y+ d3 F
% t. X4 O/ a/ P5 `
必须抵御的误区是把泄洪区当作正常开发地区。这里是在特大洪水到来时准备牺牲的,在这里建设、使用必须有这个“觉悟”,到时候抱怨“牺牲我们、保护xx”是不管用的,“你们”这里本来就是泄洪区。除非上帝重造地球,这事只能这么办。
6 x- H, \- [( o( w7 m) _4 R8 P E, _+ w. @7 g; f" V/ ^# i8 W% c, _
在平原,可能需要某种polder系统。必要的时候,建造“悬河”。8 {* n, w3 h2 F; V2 v
. \6 P; V2 G, K: ^# a4 ~' n
这不是说像荷兰那样,将正常水位就提高到地面以上的高度,华北基本上没有地面低于海平面的问题。但华北平原上地势相对平坦,北京的海拔只有40多米;而泄洪距离比荷兰低地区要长得多,动辄上百甚至几百公里。北京的洪水要到天津才能入海,郑州更远。完全靠天然河流的话,坡度限制了泄洪速度,河床深度则限制了蓄水量,加高河堤起增大蓄水量的作用,对缓冲泄洪高峰有用。
9 ~" v2 ] y! f
0 q/ n- k1 k- h) O% \东北就不好办了,离海太远,可能只能利用地形,有计划地留出泄洪区。8 s9 I. R9 n% W8 y6 j% F2 D& G3 |* D
4 |: Y) r- R' [( u' j1 ]9 x必要的时候,还是需要建造地下水库,吸纳超标雨水。东京离海不远,但就有这样的巨型地下水库。这也有助于解决华北易旱的问题。4 L1 [% A$ j+ @2 g5 @
5 E- R+ u% A' T2 Q* q, k, }
0 F6 T8 G) L7 V) j6 Y
* [! l- J) Y( ] {& C. @" Q. I大量新建筑有地下室,现在普遍用作停车库。有些可以考虑改作地下水窖。在设计时就有所考虑的话,或者后面加以技术改造,大量地下停车库兼作地下水窖,提供了大量有用的地下蓄水容量。在暴雨天气到来前,清空这些地下车库、准备用做水窖就是抗灾准备的一部分。水窖需要在灾后有序清空,可能需要排淤。这比城市被淹还是很小的代价。
- k* b* w A x1 \4 s. O, T* q
, H9 p' O+ x7 o' k6 K8 M/ ^同时,水是会流动的。从蓄水角度来说,单一巨大库容和多个小库容是等价的,这大大降低了地下水窖的建造成本。同时,分布式的地下水窖还可以通过管道和泵、阀连通,有效管理地下库容。在局部暴雨连本地地下库容都消纳不了的时候,泵到其他有余力的库容,增大有效容量。
* N2 s3 ^" ^$ l& N M }' h% u7 a' e0 V( |2 a7 W. X, T
水火无情,防洪防涝必须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不能因为地价、房地产开发就随意填平沟渠、池塘,还需要有意识地规划新的沟渠、池塘。海绵城市不是种几棵树就完了,但海绵城市与有效的排涝设施相结合,是可以同时达到就地消化和超标排涝的作用的。至于投资大,与生态保护和保护水资源相结合,投资是值得的。
% K4 z% d7 L7 L- `$ h t3 t8 U* I2 w9 m4 O+ r% |( I
内湖、街道优先、围堰都有作用,但不代替海绵城市,而是补充。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