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朗“见证者-136”巡飞弹在乌克兰打出了名堂了。这小东西伤害性足够,侮辱性更强。最大的特点是便宜,才2万美元一枚。据说俄罗斯订购了2400枚,那也才4800万美元,不到一架战斗机的价钱,更是连F-35、F-15X、“阵风”、“台风”这样高大上的战斗机的一半。50(一说36)公斤的战斗部比不上“战斧”这样的500公斤战斗部,但顶得上155毫米重炮炮弹了。那东西砸上来还是很疼的。9 i& y5 v: ]7 M1 p8 D
% B. G; a8 D' ~5 @2 I/ K2 ]' r+ _$ j
“见证者-136”其实是巡飞弹里比较异类的,更常见的巡飞弹是美国“弹簧刀”这样的,射程短(十几公里),威力小(几公斤战斗部),属于战术武器。防御问题和防迫击炮差不多,只有加强隐蔽和保护,打击发射阵地,更多的主动防御有点用力过猛。
1 S7 @& f. g6 F: j+ Q/ j8 K3 H! ]8 _- Q" |' ^, c1 ^. F
但“见证者-136”这样射程大(号称2500公里,实际上至少1000公里以上)、威力大的巡飞弹,就不能靠硬挺了。就这个成本,像样一点的军事力量都有能力大量装备,弹海战术不是梦。真到了弹如雨下的时候,损害还是很大的。
4 d/ ]2 {5 {, z- W, B& [3 k' E9 o' s& [8 G( S
但用常规的防空反导系统打,就是龙王与乞丐比宝,亏大了。防空导弹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美元一枚,雷达和指挥系统的购置、运作还要一大笔钱。战斗机不说购置、弹药,光升空兜一圈,什么也不干就是每小时15000美元起跳。 S0 j3 i2 o6 ?+ c, X. ^. X
% D& R, M) M0 P' N; E! i巡飞弹防御必须用新思路。7 ^! @" J9 ?3 |5 Z f6 N7 Y
' Q4 R+ q% G8 m: b; K4 t+ d
这不等于传统防空手段不能用。防空导弹太肉包子打狗,但雷达控制的高炮还是很好用的。巡飞弹(尤其是“见证者-136”这样的大型巡飞弹)由于便宜,巡飞高度在中空,飞行路线呆板,速度也在200公里/小时级。一旦雷达发现、锁定,用高炮很容易打。
U: ~ s( ?2 c2 u, w0 t! @, A3 Y* }' o4 r4 a+ G
但高炮射程毕竟有限,只能用于点防空。到处部署高炮不现实,还要配上相应的雷达和指挥系统又回到龙王与乞丐比宝了。这只能是现有设施的充分利用。
( R# U: ?' \5 |& z/ d' _
% N3 L/ N+ N% Z# E战斗机更是一样,在方便的时候,顺便把巡飞弹扫掉一些。专门为了防御巡飞弹而部署战斗机就得不偿失了。也应该尽量用航炮打,但要注意别像那个乌克兰米格-29飞行员一样,靠得太近了,结果目标爆炸时把自己击落了。
+ C. a% K9 t C5 g! M5 o
. g( l5 V: \ L& I# y以色列的“铁穹”系统采用低成本反导导弹,针对哈马斯火箭弹弹道高且呆板的特点,依靠逆弹道拦截,效果不错。类似的技术用于拦截简易巡飞弹也可行。简易巡飞弹的特点同样是弹道高、很呆板。当然弹道和火箭弹不同,但特点是相同的。美国“海德拉70”航空火箭弹推出半主动激光制导的新改型,圆公算误差只有0.5米,加上近炸引信,可以用于防御巡飞弹。
1 b, r$ m5 p9 K. E) X
4 r0 j/ M, M x2 a* m+ l“海德拉70”是70毫米航空火箭弹,全重12公斤级(视战斗部不同有所变化),其中战斗部约5公斤级。半主动激光制导组件再增加3公斤的重量,依然全重较轻。重要的是,成本只有2.2万美元。
0 c2 ?) Z1 [9 Z' J) M. v2 X' b" U+ t* F+ }
用这和“见证者-136”对打依然小亏,但已经比绝大多数美国武器系统的效费比高出一大截了。地面发射时有效射程只有5公里,防空可能还要打点折扣。直升机发射可达10公里,载机速度的加成还是有用,但这是对地面目标,对防空作用不大。; @; r+ @3 W; O! Q$ P
7 ~' _: v! f+ `- I9 g- c# N激光是方兴未艾的新型防空技术。中国的“寂静狩猎者”已经交付沙特。标准输出功率30千瓦,射程4000米,可在800米距离上烧穿5层2毫米钢板,或者在1000米距离上烧穿一层5毫米钢板。可在6秒钟里完成目标转移和重新瞄准射击,每次射击的成本只有1美元。可拦截直径不超过2米、飞行速度不超过60米/秒(216公里/小时)的飞行目标。车载需要6x6中型卡车,也可固定部署。5 d8 U! i5 C# R
, D# P" h" g+ W4 G% Z; m4 z! t这样的战术激光很有潜力,但问题和高炮是一样的:射程有限。6秒钟转移目标是快的,但在蜂群攻击时,未必够快。烧毁目标本身也需要时间。
) h4 k7 P' h9 O
5 _9 E& w7 F1 h' w电子干扰是有用的。民标GPS容易干扰,但敌人可能能用上军标GPS,抗干扰能力大为提高。依靠惯性导航+GPS校正、不依赖数据链的巡飞弹也很难从通信干扰下手,只能打固定目标是一个缺憾,但还是足够有用。用电磁攻击烧毁弹上电路是面积杀伤的有效办法,但技术上还不成熟,在可预见的将来也是成本很高,更有误伤战区友军和民用电子设备的危险。1 _& Y% \9 K( E" E: B
4 O1 k( t. s5 O
反制巡飞弹有几个要点:9 c! p* }% l' J! e: l6 [
1、 探测。早早发现,就有很大的拦截窗口,万事都好办了。
, m) T9 y$ t$ A! l2 t2、 长时间待命。巡飞弹速度慢,发射和打击“没有时间概念”,拦截也只有随时待命。
/ @1 Z( d* f) P% t! D4 G( d0 Y- q3、 低成本。成本问题说了很多了,不重复。
) R6 z" m- X( X3 `" ?, P4、 高效率。不能靠弹幕,效率太低,也有违低成本原则;一打一个准也是反饱和攻击的关键,否则打不过来。/ m% g9 l2 w& T
% z2 J% l, w4 V4 }* H {用巡飞弹反巡飞弹是一个思路,解决了2、3、4,但难以解决1。巡飞弹自带搜索和跟踪,成本就嗖嗖上去了。用“舷外”火控引导太占用资源,也对通信频带带宽是不可承受之重。: l1 E: f! D1 G$ ?/ M6 e
# O' k! [% E+ W( S用无人战斗机可能更加有效一点。自带雷达、红外之类的全天候搜索、跟踪设备,发现目标后,靠上去,用自带的机枪、航炮、激光制导火箭弹打。无人战斗机可长航时巡飞,防御范围大,防御效率高。成本比巡飞弹高,但由于重复使用,还是有利的。/ {# q3 t% n3 {8 y% q8 |/ K! p1 @
0 W* g& n2 I/ j, w" J" E% v激光制导火箭弹的效率最高,但成本也偏高。航炮次之。机枪打巡飞弹其实不错,在近距离上,比如说一两百米,机枪打巡飞弹还是有足够准头的,成本也够低。问题是后坐力。要弹道平直、子弹动能大,初速就不能低,后坐就大。无人战斗机要成本低,就不可能太大,受后坐力的影响就大。可能需要某种长后坐甚至无后坐的设计才行。6 a8 Q3 W5 i5 h- z' n9 U, }$ G
/ H5 R8 Q4 d' j& z更加简单粗暴一点,可以加强机体,飞上去用机翼撩拨弹翼,失稳的巡飞弹大概率会立刻失控坠毁,而不是引爆爆炸。二战中英国飞行员常常就是这样“击落”V1飞弹的,靠近了打反而更加危险,容易被爆炸伤及自己。
( m! S7 ^) u v1 ^ o- w# Z7 w( z
1 [9 x. m7 O0 D0 P& G: ^但无人战斗机不能靠巡飞中撞运气,自带的雷达和红外为了成本控制,只能是末端火控用的,探测距离不会很远。还需要解决预警问题。! `. Y/ c+ u8 k1 D
& `; L# j% D; @9 x$ T
彩虹4或者翼龙2之类是现成的改装无人战斗机的平台,但速度和机动性欠缺一点,毕竟这原本是为侦察、零星打击设计的。可能需要全新设计,放大而且加装垂尾的“见证者-136”就是不错的起点,必要时可加装一对鸭翼,增加机动性。用加大功率的活塞式发动机提高速度,300-400公里/小时就够用了。喷气式没必要,耗油也太大。
) Y4 f& J( n, y) B
9 s4 [* ~9 h: c( O# [2 B# G3 e预警可能需要TB001之类更大的MALE无人机才行了。需要带上保形安装的有源电扫雷达,还要有较强的动目标显示能力,才能鉴别出较小而且低速的巡飞弹。$ b+ I9 J6 k; {5 l( u- b
) i: r) S5 W$ E: m2 w' F: ]
在无人预警机的引导下,无人战斗机在空中巡逻和拦截巡飞弹,这可能是巡飞弹时代的必须。8 A0 I; H( o# V2 l1 f" F+ l
& h/ _. {' t7 \. w B! V: \
好在中国的技术储备和产能都领先世界,电扫雷达都用于防野猪了,探测巡飞弹没有压力。
1 }/ V9 w8 s5 q: C* l. I
7 N6 p0 \8 C9 c0 Y空中拦截只是体系的一部分,高炮、激光制导防空火箭弹需要加入补充,用于要地防空,形成前出拦截和末端拦截相结合的体系。( J+ A) s* O0 _1 \$ v- c+ R
" K K A0 |- N4 m, ^3 H$ S
巡飞弹的技术门槛低。在乌克兰战场上展现了军事价值后,很难想象中国会长期不受其扰。中国需要未雨绸缪。最不济,可以出口给更加急切需要的友好国家嘛。
6 j" A6 o+ ]$ B$ S7 K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