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4-2-26 11:43 编辑
5 w; Z) H: [+ s( T8 X0 K
; I; W( e; ]% q/ S! R5 X2月22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接受自由欧洲电台采访时表示,乌克兰获得F-16之后,有权自主决定用于攻击俄罗斯境内军事目标。包括欧美的各方认为,这将开启危险的先例。- o4 b; D7 s8 X8 a2 V' P& k: w
+ T4 Q) ~2 j1 t* \4 k
北约F-16到底什么时候能到达乌克兰,部署和出动方式如何,都是迷。甚至有说法已经有F-16拆成大件秘密运入乌克兰的空军基地,等待组装完毕就可升空。当然,战斗机运作不是有飞机就行,还要有飞行员、地勤和整套指挥情报支援。# r6 ^9 M L. x# ]
; l& N. _' M# c7 p战争爆发以来,乌克兰的军用机场一直遭到攻击。苏联时代的空军信奉在第一时间倾巢出动,军用机场很少建造防弹掩体,冷战之后乌克兰一直处于经济困难之中,更加没功夫顾及这些“没用的东西”,现在更加没有条件建造。F-16如果露天停放或者只是停放在简易机棚里,那是送人头了,随时可能在地面被打掉。3 U3 s* H; |; a6 f. f' ~
( E1 v: y, |+ A9 W u2 H8 l
“快速战隼”是可能的部署模式。也就是说,F-16主要基地在波兰、罗马尼亚等前线国家,但为了避免北约与俄罗斯的直接冲突,出动时在C-130或者类似运输机的保障下,在乌克兰境内机场蜻蜓点水、“阳澄湖洗澡蟹”一下,然后出击。返航时直接回到境外基地。
! ?7 w3 A7 F: X5 s
# I2 @" F% E. C2 r这在技术上是做得到的,尽管要求很高,还需要北约接着援助C-130。
+ w6 e9 f% ?) o0 W5 k6 {8 j6 h4 h* x" ]" \; F: _
乌军用北约武器攻击乌克兰境内俄军目标是天经地义,但攻击俄罗斯境内目标一直是敏感问题,北约对此严加约束,避免与俄军直接冲突。但F-16是不同的问题。+ B% u( W9 p; X8 `
# U) S% K, f1 z/ T$ N1 [乌克兰F-16当然可以用于防空制空,但更大的作用在于对地攻击。扎波罗热反攻中,乌军要是得到有力的空中支援,结局是否会大不一样,这将成为历史的又一个可以争辩几十年的“如果”。但有一点是确定的:这将大大限制俄军卡-52武直的活动,有力掩护乌军坦克装甲力量的行动。至于俄军工事,没有F-16能做到而155重炮做不到的,地雷阵则是F-16也无能为力的。9 ?7 }* B4 o4 O7 X3 w" X4 i/ R W
% B- F! S6 } ?0 Q# ~! E
顿巴斯战场和俄罗斯境内的支援基地是一体的。从军事上来说,俄罗斯境内的支援基地是必打目标,但政治上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c/ X3 E8 v+ {, I+ n
1 t. y* r% U% P }
乌军“海玛斯”只有用ATACMS才能勉强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还必须是增程型,其他炮兵武器无能为力。“风暴阴影”巡航导弹没有问题,但数量太少,也有严格的政治限制,没有用于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的记录,克里米亚除外,因为西方不承认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 G4 J6 h" H2 _9 k5 c5 w v7 V
+ y ]: E1 m n
但F-16可以轻易深入俄罗斯境内,而且在顿巴斯作战时,可能一个转弯的半径大了一点就进入俄罗斯境内了。# N0 D `; m" {) Q+ q6 `2 N+ x
, P, B r2 r7 Z) _, v9 y现在斯托尔滕贝格公开“批准”乌克兰用F-16攻击俄罗斯境内目标,估计基辅当局会按耐不住。实际军事效果不论,这极大提高北约直接卷入的可能性,使得战争前景高度复杂化。
3 d' v' G9 b; ], d( l
3 S5 w9 h1 o4 c0 k4 x# q从乌克兰角度来说,这是大好事,趁机把战争重担交给北约,由北约帮乌克兰打。
! A' n% e5 v: ?% p( Z3 W1 x. k3 H+ y! j/ r: P* I; q
从俄罗斯角度来说,这是大坏事。北约与俄罗斯的接触线现在从北极圈的挪威、芬兰延伸到波罗的海三国,再在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土耳其一路包围过来,尽管中间有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缓冲。如果直接冲突维持在低烈度,很有可能长期化,即使冲突限制在波兰方向,也将迫使俄罗斯极大加强整个接触线上其他方向的防务,极大损坏俄罗斯的安全和国际态势,经济上也是不可承受之重。如果直接冲突迅速升级到高烈度,俄罗斯根本没有准备好。打一个乌克兰已经很费劲,单挑整个北约,前景难料。甚至可能被迫升级到互相毁灭的核战争。+ r0 `' p" i5 Z! x% W! h+ r
8 E! g1 w3 @* Z% R. l从美国角度来说,好坏参半。如果能把冲突保持在低烈度,这是比乌克兰战争更加直接、有力的放血。不光放俄罗斯的血,也放欧洲的血,迫使欧洲自带干粮抱住美国战车,但军国主义化也将使得重建美国成为泡影。如果冲突升级到高烈度,美国的战略转移就泡汤了,最坏结局是自己的国土也焦土化。
3 m) Z9 v& k# x) O) m3 k/ ]8 |
& K0 }* k+ }# N5 Q/ u* l- L从欧洲角度来说,问题和俄罗斯是镜像的。长期低烈度冲突将根本性改变欧洲的轨迹,发达国家将成为历史回忆,在安全上彻底失去战略自主,只有紧抱美国才谈得上基本的生存,在经济和科技上被中国甩到地平线以下。高烈度冲突将确保欧洲从此“洲将不洲”。
8 I7 c8 X2 ?. `0 b& ?$ i) @
( ^1 N) l, Y0 y- {3 G北欧国家素以“和平主义”著称,但来自挪威的斯托尔滕贝格是出名的鹰派,替美国所想,急美国所急,甚至说美国所不敢说。
( x% V6 \& c0 W: |+ O7 h
2 D ^/ h% R& _2 X, e8 F俄罗斯必须有所准备,但“阳澄湖洗澡蟹”毕竟在技术上使得乌克兰F-16从境内出击,强词夺理的话,可以说依然是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军事行动,与波兰或者罗马尼亚基地无关,俄罗斯还真是不便直接攻击。: O8 R1 F3 w' O6 U
5 O0 @6 {. Q' S- P但俄罗斯要是也“阳澄湖洗澡蟹”,作战飞机从顿巴斯的基地出动,是一个办法。
* G$ W r$ W% z+ z1 l' O6 J1 p% j) s; o( U) S# U5 x) m* x6 M
俄罗斯空天军在战争中很不给力,这样的异地出动也缺乏先例和训练。顿巴斯处于“海玛斯”火力半径之内,部署不安全。只有降落后短停,象征性地装弹加油,赶紧出击。返航时直接回到俄罗斯境内基地。4 }) I$ h' P! k2 J' T+ z2 [0 b
& ?6 M' [, G% L9 o" w更加简单粗暴的做法是从俄罗斯境内出击,但在乌克兰境内发射远程导弹,“阳澄湖飞行蟹”和“阳澄湖洗澡蟹”只有观感上的差别,反正都是欲盖弥彰的名堂,强词夺理一下也未必不可。
" D6 o8 |6 n- b# L1 T, I1 U6 _9 r0 c5 X6 p
从顿巴斯或者赫尔松向波兰、罗马尼亚发射“伊斯坎德尔”导弹则射程不够,巡飞弹打高价值目标的突防力不够,否则倒也是一个“阳澄湖洗澡蟹”的办法。
9 q- ]: }( O, w( u, w8 N7 b G9 o* [( V6 d3 {% M) @
乌克兰F-16更大的问题其实飞行员和地勤技术人员。据报道,“海玛斯”火箭炮、“爱国者”、NASAM、IRIS-T防空导弹、“风暴阴影”巡航导弹的技术支援都是北约“志愿人员”在操作,乌军人员在短时间里掌握不了。, ~! ^1 f2 H- _- G8 H% m. ~- F* Z
) k" T% M4 e# [# ^9 \! B1 j; N" ~乌克兰飞行员正在接受F-16的训练,但成效不明,需要的地勤和指挥情报系统的人员更多。有可能再次大量依赖北约“志愿人员”。俄罗斯方面声称,阿夫杰耶夫卡发现几十名美国和波兰 “志愿作战人员”,哈尔科夫的一次空袭中则有几十名法国“志愿人员”丧生,法国外交部一方面否认法国人参战,一方面抗议俄罗斯空袭造成法国人在哈尔科夫伤亡。( d& F, D" @" r2 s1 l5 l% b1 S+ T7 I
- U) W1 @4 ^, n6 n0 `# g; J* R
乌克兰F-16被击落时,被俘几个只会说英语、波兰语的飞行员的话,乐子就大了。' i# f' J# T; l4 ]7 C- W" }
+ \4 q0 g; R5 {8 t& N“顿巴斯苏-35”被击落时有说俄语的飞行员被俘,那倒问题不大,俄罗斯族嘛。" Z/ g% t/ C5 o! }8 [* S
. B0 g2 f6 V8 {( `0 B但是斯托尔滕贝格为什么要这么说?. f* K0 }4 ] [- e9 w
3 s) j: u2 H2 x- E9 g& \* i4 D8 AF-16是美国制造,出口控制权在美国而不在北约。在理论上,斯托尔滕贝格对于乌克兰F-16的使用权说了不算,但这很可能是替美国在放风试水。0 e) l. h6 Z. c* x6 q9 l6 I9 ?
1 F" A6 }9 Z3 q; q5 L; ]
就个人而言,他的个人政治遗产已经和乌克兰战争紧密相连,他不甘看到欧美被“乌克兰疲劳症”席卷。乌克兰战争的失败前景已经写在墙上,只有孤注一掷,扩大战争,才有希望打败俄罗斯。至于乌克兰是惨胜,还是已经没有乌克兰了,这不重要。
& I0 n# v# j E4 o# `( P6 U) n9 @' {9 J2 V& b
然而,作为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实际上只有代表权,没有决策权。他既是美国的喉舌,也需要代表欧洲的声音。1 s# ~3 _6 H! e/ f; q
/ h" D7 G5 t0 M8 N- b$ j在欧洲,波兰和英国是最坚决支持乌克兰打到底的。
- y/ v$ j" |6 B2 x
% \ G1 o' z* ]& i波兰需要乌克兰成为缓冲区,最好把白俄罗斯也一并颜色化、变为缓冲区。乌克兰战败意味着波兰东部方向将长期陷入脆弱、动荡的局面。波兰本来就是北约的前线国家,但那时只是潜在的冲突前线,现在成为现在进行时的冲突前线了,这不是波兰想要的。只有打到底,打败俄罗斯,波兰才能重新拥有稳定、安全的东部前线。4 Y3 f/ k) B. V- C! r# n
& f% u! g* Z" O8 d; N
至于瓜分乌克兰,把利沃夫等“前波兰属地”拿回去,这是人们在臆测,不可能了。波兰要是敢这么做,不光成为乌克兰的世仇,也成为欧美的弃儿。
. Q; m* U& U+ o& O9 k# s9 K; v) W+ H
6 S; @5 v3 _& s* t英国在二战后,从老大帝国沦落到“善于充当杠杆的二流国家”。作为欧洲国家,英国成为美国影响欧洲的杠杆;由于“美英特殊关系”,英国成为欧洲影响美国的杠杆。在卡梅伦时代,英国还想利用相对超脱的地位,成为欧美与中国之间的杠杆。
: _7 y% j8 E: e8 w- p2 x% w- n2 b" p u* L. K% ?' ~
但在脱欧之后,英国作为支点的地位悬浮了,杠杆作用尽失。乌克兰战争是一个机会,英国上蹿下跳,极力把欧洲和美国凝聚在一起,并从中再次建立杠杆作用。
& s2 l' D6 [2 R# g2 \/ X* ]) G0 T, @! `4 x) R5 n/ K0 G9 K
但对美国来说,尽管好坏参半,斯托尔滕贝格要是真把战争扩大化了,总的来说还是在大选年添乱。对民主党来说,乌克兰战争打成包袱了,实在没有什么好故事可讲。对于共和党来说,攻击民主党是一回事,但要是问起来有什么好主意,其实也没有,所以也最好不要成为主要话题。: Z* D9 `( e( J n. w) n, X! Q# o
5 T1 ]( D! _( j) f& I9 I+ b+ ]
为此,斯蒂芬·布莱恩在《亚洲时报》上大声疾呼,趁祸还没有闯大,赶紧把斯托尔滕贝格开了。布莱恩是参议院外交委员会近东事务小组委员会的主任幕僚,曾任五角大楼负责政策事务的助理副部长,属于资深“深层政府”人士。他是真急了。
4 m5 M2 |; ~& a( {, k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