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楚天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爱坛的人不喜欢民国风民国范儿?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昨天 11:19
  • 签到天数: 1184 天

    [LV.10]大乘

    141#
    发表于 2012-5-11 08:23:29 | 只看该作者
    胖卡门 发表于 2012-5-3 16:34
    好吧,就以你举的这几个人为例,来看看他们的风骨强在哪呢?是蔡元培力主清党作为主要的提议者和执行者, ...

    +1 真的不明白为什么老是有那么多民国的遗老遗少,老那那些自己都没经过的时代说事。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2#
    发表于 2012-5-11 16:04:16 | 只看该作者
    喜欢民国范的去印度会很自在的,前提是你很有钱,是刹帝利。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3#
    发表于 2012-5-11 16:20:12 | 只看该作者
    楚天 发表于 2012-4-26 10:24
    你们这些老兄怎么说话都象青年导师或者党委书记呢?今天俺被上了好几堂民族大义课了。

    “没有人愿意吹 ...

    所谓对于民国范和大宋范的留恋恰恰是儒家僵化的表现,宋中国富甲天下,GDP冠绝古今,人民生活水平冠绝古今,可是这样一个社会国家无法动员组织自己的力量,面对茹毛饮血的几万几十万野蛮人,不乏做汉奸的,所谓只要一家一族过的好,不乏做走狗的不乏做奴的,结果是稀里哗啦,什么范儿都泡影,北宋皇室几万人被拉到东北男人做奴,女人为鸡,可怜多少如花似玉的姐姐啊,南宋呢?崖山之后,所谓的风雅不过是第四等的南人,所谓的儒生不过是比妓女和乞丐还低等的存在。明季经济又发达到南宋水准,结果几十万野蛮人进来,所谓的风雅们连投水的勇气都没有,连柳如是这样的妓女都不如,中国文人的虚伪和这个文明的虚弱和僵化已经到了死亡的地步,这样的文明养育选择出来的就是奴才,这种文化到了民国,才有所谓的民国范,这样的范儿死了吧,我们的文明需要涅槃,我们的文明在粗鲁的TG大碗茶手里复兴了,汉唐的豪迈在今天中国大陆人身上才有,那是神马,那是 春分吹战鼓擂,那是 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傲骨和勇气

    点评

    谢谢送花,  发表于 2012-6-4 11:36
  • TA的每日心情

    2017-9-30 14:50
  • 签到天数: 35 天

    [LV.5]元婴

    144#
    发表于 2012-5-11 19:15:26 | 只看该作者
    教育很重要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5#
    发表于 2012-5-12 03:28:30 | 只看该作者
    擦,扯了这么多页,到底什么是民国范儿连个定义也没有,然后还做天真状,为什么你们不喜欢,奇怪,为什么你们就是不喜欢呢?

    点评

    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对你这种言之无物还自命清高的人我半拉眼角也瞧不上。who care 你服不服  发表于 2012-6-1 01:39
    罢了兄儒雅有范儿,怎么会介绍你这么个无礼又无理的人物来爱坛? 前面诸多反对意见,虽然难以服人,至少还是说观点。请你注意爱坛宗旨。  发表于 2012-5-15 03:02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6#
    发表于 2012-5-15 14:52:32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一些看法。

    第一,什么是“民国范儿”。这个名词是陈丹青发明的,由“民国”和“范儿”组成。民国,1912-1949那个时间段,最典型的就是黄金十年,此前此后,要么是帝制复辟军阀混战,要么是日本入侵国共内战,就黄金十年相对(注意是相对)太平点。范儿,可以理解为风格、气质,而且是带有褒义的。所以,民国范儿应该是指文人(陈丹青应该算这个阶层)眼中,以黄金十年为代表的那种优雅、闲适、自在的风格和特质,主要体现在那时候的文化人圈子里。

    第二,民国范儿应该如何评价。我的观点,作为个人爱好,是无法评价的,喜欢手工磨制的咖啡的和喜欢大碗茶都是正当的爱好。所以,民国范儿作为个人爱好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作为个人爱好,是有很多隐含台词的。比如手工磨制咖啡的成本要比大碗茶高得多,所以需要更厚的经济基础……要吟风弄月,至少要衣食无忧。所以,作为一种社会上流行的观点,搞清楚这些隐含台词是什么很重要。

    第三,民国范儿,就社会基础来看,是非常薄弱的,要知道在一个文盲遍地,小学毕业就算知识分子的社会中,那些文人的代表性实在很薄弱。而且日本鬼子一来,神马范儿都是扫地以尽。看看《围城》就知道,文人逃难的时候,照样是丑态百出,实在说不上有什么范儿了。

    第四,关于革命范儿和民国范儿。我的观点很直白,前者是白米饭,淡而无味,但是可以保证活命;后者是胡椒粉,适量加一点可以改善口味。不过单靠白米饭虽然容易营养失调,单靠胡椒粉……就等着呛死了。

    第五,关于民国的大师们。民国确实有大师,仔细分析下,基本都是两类——一,引入、介绍西方的学术,将其应用于研究中;二,中国传统学术,比如文字音韵训诂文章考据之类。这些东西应该研究,不能因为说没有实际的作用就认为不需要。比如故宫文物挡不住日本鬼子,但是照样应该抢救,这是一方面。如果中国抗战不给力亡国了,故宫文物就都成了日本战利品了。学术这东西也是一样。顺便说一句,很奇怪的是,现在很多时候最被捧的民国大师,往往不是学有专长的学问家,比如陈寅恪的史学、郭沫若的古文字学,梁漱溟熊十力的哲学,反而是胡适这个自由主义者。坦率地说,我认为在学术上,胡适在民国学人当真算不得杰出的。我想他所以被追捧,也是因为他那种不断显示独立性却从来不与当政者正面对抗的作风很符合文人的口味吧,名声和安全,对他们来说都是必需品。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华灯起,乐声响,歌舞升平。只见她,笑脸迎,谁知她,内心苦闷。夜生活,都为了,衣食住行。酒不醉人人自醉,胡天胡地蹉跎了青春。晓色朦胧,倦眼惺忪,大家归去。心灵儿,随着转动的车轮。换一换,新天地,别有一个新环境。回味着,夜生活,如梦初醒。”这就是对民国范儿的命运的最好写照。

    点评

    很有道理啊。  发表于 2012-5-28 13:47
    第五,有道理,说起来话长。胡适的影响力当时是很大的。后来被骂了半个世纪,狗血淋头。现在大家捧他有“拨乱反正”的意思......  发表于 2012-5-15 22:26
    第四,有一定道理,不过可以有更好的比喻,“范儿”本来就是“虚”的东西,什么“范儿”严格说都是调料;  发表于 2012-5-15 22:19
    第二,基本同意;第三,也基本同意,不过,教育不普及是几千年都有的,这样一类推,所有文人的代表性都薄弱;  发表于 2012-5-15 22:17
    第一,特意去找了找,没注意到有人强调“民国范儿”跟“黄金十年”的关系,其实推崇北洋时期的还多一点  发表于 2012-5-15 22:08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8 学识 +2 收起 理由
    无漏 + 2 这么精彩的发言,后面怎么没再来了?.
    煮酒正熟 + 16 + 2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5-19 11:00
  • 签到天数: 1825 天

    [LV.Master]无

    147#
    发表于 2012-5-15 17:54:35 | 只看该作者
    楚天 发表于 2012-5-9 19:30
    这个问题在爱坛已经说的比较充分,大家侧重点不一样。谢谢万里兄参与。我只点评几句:
    这里几乎都是大陆来的人,在我们眼里,“民国的苦难”一直很常见,“民国的优雅”则刚刚开禁而已。

    这一点大概你记忆有误。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大陆在思想和文化方面的禁锢就已经崩塌了,林语堂梁实秋周作人张爱玲等民国时期作家的作品在书店里图书馆里都能找到了。我记得这些人的文集我都是九十年代初读的。印象里并非刚刚开禁而已。至于胡兰成的书,我倒是最近几年才看到市面上有卖。

    点评

    我相信你的记忆。不过,出版几部民国作品,和公开讨论民国的“优雅”,还是很不一样的  发表于 2012-5-15 22:01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9-22 04:07
  • 签到天数: 455 天

    [LV.9]渡劫

    148#
     楼主| 发表于 2012-5-15 21:47: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楚天 于 2012-5-15 09:30 编辑

    大家还在跟贴,平沙,你不能再怪我哦。

    我的那篇日志已经抄录了“民国范儿”的主要意思,特别突出了非政治的方面。民国历史我们都非常熟悉。原来以为这些足以支撑一个有意思的讨论了。没想到很多人还是来询问,或是质问,“民国范儿”这个词的定义。今天早晨第一次Google了一下“民国范儿”,抄录几条。



    陈丹青大概最先用这个词,但他作为画家只会举例:
    所谓“民国范儿”,先是一种“样子”吧,和如今满眼所见不一样。今人要“看”
    民国,只能是照片和影像了。去年的电视剧《潜伏》,有点像的,但民国的真滋味
    还在民国老电影:《马路天使》、《小城之春》、《神女》,《一江春水向东流》
    那时的导演和演员不知道什么“民国范儿”,他出来就是啊。
    你们新周刊今年发了一幅难得的照片,是胡适在美做大使,几个绅士淑女围着他,
    各人的装扮,姿态,室内的陈设,全是对的──单是这张照片,可写一篇民国与共
    和国文化差异的大论文──可是拍摄那一刻,他们哪在乎民国不民国。现在各驻外
    使馆,你见过吗?
    近年拍的所谓主旋律电影,那份肉麻,我宁可看五六十年代的《南征北战》、《鸡
    毛信》、《董存瑞》,一股活气:那才是货真价实的革命电影。“革命范儿”,也
    早没啦。你听听现在唱的老歌红歌革命歌,别说装腔,靡靡之音也不如,那是革命
    的自我调戏、自我作贱啊。
    ......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8-31/171621010599.shtml


    《翻阅杂志》:
    如果非要定义“民国范儿”的话,我想,或许可以用“贵族精神”来指称。
    西方人罗金斯曾说,贵族、领主对国王讲话的标准模板是:“和你一样优秀的我们
    向不比我们优秀的你发誓,如果你能遵守我们所有的法律的话,我们便接受你作为
    我们的国王,否则就不接受。”
    这,就是最典型的贵族情调。
    刘再复曾经归结了“贵族精神”的四大内核:第一是“自尊精神”,第二是“讲求
    原则”,第三是“保持低调”,第四是“淡薄名利”。
    这些精神特质,应该说多多少少都是与 “民国范儿”暗合的,也是现代社会知识分
    子所缺乏的。


    萧沉 :
    民国范儿是什么呢?就是被无产阶级泥腿子所批判的资产阶级人文形象和气质,就
    是穿衣戴帽要讲究,要得体,要像个人样,就是骨头和血液里要透着文明与文化气
    息。
    http://xiaochen.blshe.com/post/78/659752


    五岳散人:
    何谓“民国范儿”?这是指那代学人所特有的风范。学者应该具有的风范无非是两
    点,一个是智力诚实、一个是学术诚实。智力诚实指的是知之为知之,不强以不知
    为知,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学术诚实则说的是不可曲学阿世,用自己掌握的学术能
    力去歪曲事实为有权者背书。实际上后一点远比前一点难做到。
    民国学人为什么会有与后世不同的风骨?从大环境说,那代人遭逢大变局的冲击,
    为了探求改造旧有文化、而且本身就是旧有文化的践行者,加上西学东渐的外力,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这种特质在民国以后再未出现,是因为从文化传承上
    出现断裂,从此不能延续旧学命脉,直至知识分子成为某种意义的附庸,再无独立
    的精神谱系可供传承。


    张耀杰 :
    在我看来,面对“民国范儿”之类的模糊概念,最为科学也最为恰当的应对态度,
    是蔡元培在1935年写给何炳松的公开信中,所表现出的那种普世性的价值观念和人
    文精神:
    “现在最要紧的工作,就是择怎样是善,怎样是人类公认为善,没有中国与非中国
    的分别的。怎样是中国人认为善,而非中国人或认为不善;怎样是非中国人认为善,
    而中国却认为不善的。把这些对象分别列举出来,乃比较研究何者应取,何者应舍。
    把应取的成分,系统的编制起来,然后可以作一文化建设的方案,然后可以指出中
    国的特征尚剩几许。若并无此等方案,而凭空辩论,势必如张之洞‘中体西用’的
    标语,梁漱溟‘东西文化’的悬谈,赞成、反对,都是一些空话了。”
    蔡元培的这种普世性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表现在教育方面,就是他在担任校长
    期间赋予北京大学的北大精神:“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
    包主义。”表现在做人方面,就是他1916年在为堂弟蔡元康书写的对联中,所表述
    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文明态度:“行不得则反求诸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像这样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才称得上是“民国范儿”的最高境界。


    朱平 :
    赫拉克利特说过: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莱布尼茨亦言:世上没有两
    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而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历史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比如晚清民初
    和春秋战国就非常类似:二者都时逢乱世,衮衮诸公拥兵自重,雄踞一方,厉兵秣
    马,却又彬彬有礼,小心翼翼地谨守着邦交礼仪,即便征伐讨杀,亦必师出有名─
    ─这种政治上的松懈直接催生了文化的繁荣,前者孕育出了决定中国思想走向的诸
    子百家,后者适逢“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风云际会,诞生了一批学贯中西、会
    通古今的大师。究竟是什么让那个时代人才辈出、群星璀璨?为什么长袍马褂的晚
    清遗老能和西装革履的留洋博士同台授业竞技?为什么物质极端匮乏的西南联大能
    培育出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什么北洋军阀屡动兵戈却又礼佛有加?为什么三一八惨
    案之后段祺瑞终身食素?为什么曹锟明明可以以武力逼宫,却非要以选举的方式问
    鼎总统──哪怕是使用贿赂的手段?为什么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明知道护送蒋介石回
    南京会沦为阶下囚,却宁愿孤身犯险?到底是什么影响了他们的决策,造就了他们
    独特的做派和行事方式?


    许多朋友喜欢骂民国,我也曾喜欢骂,因为骂够了所以不再喜欢。其实连最有“民国范儿”的人物胡适也骂民国。他说:
    我们生存的这年头,看见的,听见的,往往都叫我们悲观、失望的──有时候竟可
    以叫我们伤心,叫我们发疯。这个时代,正是要我们培养我们信心的时候。没有信
    心,我们真要发狂自杀了。我们的信心只有一句话:努力不白费。没有一点努力是
    没有结果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9#
    发表于 2012-5-28 10:30:03 | 只看该作者
    楚天 发表于 2012-4-26 00:38
    这一点恕我无法赞同,你的概括比较“标准”,但可能不够全面。除了灾区、战乱区,民国时的乡村中很大一部 ...

    宜居?小孩子生三个死一个,这是我外公。爷爷这边倒是一个孩子都没死,但是脑膜炎导致我父亲和一个姑姑现在都饱受帕金森综合症的折磨,大伯小时候生病腿瘸了一条。

    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0#
    发表于 2012-5-28 10:37:13 | 只看该作者
    猫元帅 发表于 2012-4-26 11:00
    这张画很差,不是会画仕女就叫淑媛的。

    捧张充和不如捧张允和。张允和先生是我老师的老师,当年恢复北京昆 ...

    老猫啊,现在虽然晚了点,也还是春天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1#
    发表于 2012-5-28 10:41:25 | 只看该作者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2-4-26 12:33
    说老实话,民国范儿秉承前清那套文化,根本就不应该算汉民族的正根儿,都是被满清阉割之后所残存的变态, ...

    说起来,王国维跳水,这些个民国范儿也有一份功劳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2#
    发表于 2012-5-28 10:43:18 | 只看该作者
    燕庐敕 发表于 2012-4-26 13:35
    木办法,民国得文字有时候确实精致,可是意境气势实在不入眼。

    人都这样,看到好的,不怎么样的就看不下 ...

    精致?跟赵树理的生动活泼一比就现原形了。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153#
    发表于 2012-5-28 10:58:12 | 只看该作者
    横渡大江俺老驴 发表于 2012-5-28 10:43
    精致?跟赵树理的生动活泼一比就现原形了。

    我都觉得差点意思,看看汉魏和唐宋的文学,没法比啊。
  • TA的每日心情

    2021-2-5 00:48
  • 签到天数: 1421 天

    [LV.10]大乘

    154#
    发表于 2012-5-28 11:03:26 | 只看该作者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2-4-26 12:33
    说老实话,民国范儿秉承前清那套文化,根本就不应该算汉民族的正根儿,都是被满清阉割之后所残存的变态, ...

    民国时期,学术界对汉代生活其实并不了解。反倒是建国后考古实物越来越多才有了实际的了解。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8-9-19 04:17
  • 签到天数: 311 天

    [LV.8]合体

    155#
    发表于 2012-5-28 12:41:30 | 只看该作者
    楚天 发表于 2012-5-15 21:47
    大家还在跟贴,平沙,你不能再怪我哦。

    我的那篇日志已经抄录了“民国范儿”的主要意思,特 ...

    呵呵,我觉着你是捅了马蜂窝了

    介个事儿辨不清楚的,因为涉及各人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太。。。太,,,深太广的问题,还掺合个人和家庭背景感情等等因素,民国范儿,我个人理解就是个承上启下,从中往西转的一个历史阶段,很乱,有好有坏,有些至今还说不清楚---------比如共产范儿对中国历史的作用究竟是进步,还是退步?

    如果是进步,那为何现在转了一百八十度?如果是退步,那为何当年有那么些人支持?

    你说的那民国范儿基本上是以共产范儿作对照的,所以,必须先把共产范儿搞透,而共产范儿时至今日,有谁敢说就搞透了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2-16 14:50
  • 签到天数: 818 天

    [LV.10]大乘

    156#
    发表于 2012-5-28 12:56:49 | 只看该作者
    普天同庆 发表于 2012-5-2 21:51
    呵呵,我不知道你对民国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怨憎,但不可否认,民国是影响中国近代最深远的一个时期,五四 ...

    如果你把54运动算成是发生在民国,那么你是否还记得54运动是为了什么而运动?那是因为国家主权被践踏,国家权益没有得到保障,运动的口号是“外争强权,內除国贼”。发生了这样的运动有什么好骄傲的呢?
  • TA的每日心情

    2021-2-5 00:48
  • 签到天数: 1421 天

    [LV.10]大乘

    157#
    发表于 2012-5-28 13:18:44 | 只看该作者
    胖卡门 发表于 2012-5-3 16:21
    我本来是最爱在这个问题上拍砖的,02年混舰船后来混铁叉、战沙的时候也算是民国史拍砖小能手,我都忍住不 ...

    你在战沙拍民国?伯玉光亭没撕了你啊
  • TA的每日心情

    2021-2-5 00:48
  • 签到天数: 1421 天

    [LV.10]大乘

    158#
    发表于 2012-5-28 13:28:11 | 只看该作者
    燕庐敕 发表于 2012-5-28 10:58
    我都觉得差点意思,看看汉魏和唐宋的文学,没法比啊。

    山药蛋派的历史意义正是相对于国统区的靡靡之音。当时即使是国统区的左翼作家也没有关注过真正农村题材。山药蛋派的那种“土”劲儿是海派所不具备的。
  • TA的每日心情

    2021-2-5 00:48
  • 签到天数: 1421 天

    [LV.10]大乘

    159#
    发表于 2012-5-28 13:32:06 | 只看该作者
    雪个 发表于 2012-5-28 12:56
    如果你把54运动算成是发生在民国,那么你是否还记得54运动是为了什么而运动?那是因为国家主权被践踏,国 ...

    新文化运动的前提是大家都觉得中国文化不行了,非要革了传统文化的命,用西方先进文化来改造才可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0#
    发表于 2012-5-28 13:43:52 | 只看该作者
    猫元帅 发表于 2012-5-28 13:18
    你在战沙拍民国?伯玉光亭没撕了你啊

    多少年前就被钵盂大师给封了赐尊号曰:小左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 21:32 , Processed in 0.07569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