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2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波兰军事人物列传】入将出相——西科尔斯基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7-7-3 15:36
  • 签到天数: 90 天

    [LV.6]出窍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23:42: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路人癸 于 2013-4-11 23:47 编辑
    6 M3 D5 S' H+ }; I7 @
    - Q4 A9 g2 U# T【新添了图在最后】; b5 J; j" ~3 b$ t# j/ T
    5 \5 ~" X& _; ]6 c$ `9 z- O
      提到西科尔斯基,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那个俄裔美国飞机设计师,如果说波兰总理瓦迪斯瓦夫·西科尔斯基将军,很多人恐怕并不熟悉。事实上,无论是在沙场还是在政坛,这位波兰上将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甚至可以说,他是波兰当时最优秀的领航者和舵手,而他的离奇死亡也成为二战中波兰无法弥补的损失。
    # q$ u0 s( D/ L1 _8 |  + T2 z! r1 }- t) u5 g, Y$ p: s
    1、争取独立的历程' v9 ~3 i: q6 O) {& y
      瓦迪斯瓦夫·西科尔斯基(Władysław Sikorski)1881年生于当时属于奥地利控制下的加利西亚(加利西亚今分属波兰和乌克兰西部,东加利西亚是西乌克兰的一部分,他的出生地今属波兰东南部的喀尔巴阡省)。在利沃夫理工学院(当时亦属奥匈帝国,一战后属波兰,是西乌克兰最重要的城市之一,1940年后至今归乌克兰)毕业后,西科尔斯基在1906年志愿入了奥匈帝国军队,并获得了预备役少尉军衔。1907年,西科尔斯基加入了波兰社会党,开始参与争取波兰独立的斗争,并开始和约瑟夫·毕苏斯基等人共事。这时西科尔斯基主要从事军事方面的工作,在利沃夫等地准备反俄起义并组建军事组织。$ T" u6 s  x. T- ?. k' M: z
      当时,西科尔斯基和毕苏斯基都采取了亲同盟国的立场,毕苏斯基拉起了和德奥合作的波兰兵团和俄军作战,西科尔斯基则建立了军事组织“射击同盟”,并成为波兰“民族最高委员会”(成立于1914年,是同盟国的波兰组织)军事部门的领导人。但是很快,德奥和毕苏斯基就出现了裂痕,毕苏斯基认为德国和奥匈“背叛了”让波兰独立的理想,最终由于毕苏斯基拒绝让他的波兰兵团向奥匈帝国宣誓而爆发了所谓的“宣誓危机”,毕苏斯基被扣押在马格德堡。但是西科尔斯基并未改变他亲同盟国的立场,因而这一事件不仅让亲同盟国的波兰人和同盟国发生了冲突,也成为西科尔斯基和毕苏斯基之间矛盾的起点,西科尔斯基一度回到了奥匈军队中服役。不过最后由于波兰国家的建立,以及毕苏斯基返回波兰并成为总揽大权的波兰总统,西科尔斯基最终也不得不别别扭扭的和毕苏斯基再次进行合作。+ ?& t6 J5 \4 [0 d3 W' H/ R
      但是,刚刚独立的波兰迅速卷入了和邻国的战斗。这一方面是由于毕苏斯基(严格来说,他本人其实是立陶宛人)希望“恢复(1772年第一次瓜分波兰的)历史边界”,将波兰和立陶宛、乌克兰、白俄罗斯结合成一个大的联邦。另一方面西方国家(英法等)也希望利用波兰干涉新生的苏维埃俄国。于是波兰迅速在它的东部边界上展开了战斗。
    + \" h9 f. a& d, ?2 o  [) N
    3 @0 a* Z% o* D2、维斯瓦河的英雄. i6 f6 K& j; G; X: N6 Y% {1 s
      波兰人最初的对手并不仅仅是红军,而是“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随后,波兰人和立陶宛人、红军、白军、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彼得留拉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后来倒向了波兰)打成一团。白军被赶到克里米亚、彼得柳拉倒向波兰人后,继续东进的波兰人和红军的战争在所难免。1920年4月25日,波兰军队开始大举进攻,苏波战争正式爆发。此时的西科尔斯基已经经历了多次战斗,包括利沃夫、普热梅希尔(今在波兰和乌克兰边境附近)等地,并成为加利西亚地区波兰军队的指挥官。随后,他参加了毕苏斯基对乌克兰的进攻。,5 D$ M$ m  G, K2 \5 f
      毕苏斯基的进攻最初十分顺利,在5月7日占领基辅,但是一个月后就被红军打了出来——波兰人把重心放在南边,结果先是吃了北边图哈切夫斯基的重拳,然后南边基辅又被叶戈罗夫一刀猛刺,而这把尖刀就是布琼尼率领的骑兵第一集团军。波兰军队招架乏术,除了利沃夫等地仍在死守外,只能全线败退。此时红军骑兵如同洪水一般进行反击,在一个月内前进了3000公里,布格河被突破,红军两个方面军对华沙虎视眈眈,英国外交大臣寇松的斡旋被认为是一个骗局而遭到拒绝。而波兰军队要么伤亡惨重士气低落,要么就是劫后余生但是已经被打残的部队。似乎红军打进华沙、甚至一路踏过波兰打到德国只是时间问题。' [+ |4 y* u' v6 }( U2 U
      在这样的情况下,毕苏斯基做出决定,在总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在北方死死顶住红军主力,同时积聚力量,在红军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的接合部的空隙发起反冲击,打击侧翼暴露的西方面军,从而摧毁红军整条战线。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就是要顶住红军的猛攻。这个责任就落在了指挥战线北侧第5集团军的西科尔斯基肩上。
    , \) w# s; e7 K. [% Z' l/ Q  虽然这个时候西科尔斯基刚刚丢了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虽然第5集团军很多士兵都是没什么经验的新手,虽然一个集团军要对付红军两个集团军,但是最终,西科尔斯基证明了他的指挥能力。在波兰人的机枪面前,红军的3、15集团军多次发起进攻,但结果却无功而返。而在这段时间,毕苏斯基招募了大量新兵,之前被打残的部队力量都有所恢复,已经能够挤出兵力发动反攻;而红军方面,经过长时间的血战红军消耗巨大,很多部队已经十分疲惫,而红军将领们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盲目轻敌。' _  V9 _# [) S: t8 e* F
      结果,红军两个方面军的接合部很快被雷兹-斯米格韦(1936年晋升波兰元帅)指挥的波兰3、4集团军的骑兵冲破,北部红军侧翼暴露被迫撤退。此时在战壕里呆够了的西科尔斯基也带着第5集团军对撤退的红军发起反击。在他的打击之下,红军3、15集团军只能撤退,失去掩护的红军第4集团军陷入包围,除少数退入东普鲁士被缴械外,大部英勇阵亡。红军在离胜利咫尺之遥的地方轰然倒下,波兰人创造了“维斯瓦河畔的奇迹”。在华沙战役后,西科尔斯基率领部队还参加了扎莫希奇等战斗,还和骑兵第一集团军较量了一番,随后一路打到了拉脱维亚,并深入白俄罗斯境内。
    9 v9 ]) h4 w: y3 M# K  1921年3月,苏波战争以两国签订《里加条约》,波兰获得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告终。而这一奇迹的缔造者,除了老谋深算的毕苏斯基、勇猛冲锋的雷兹-斯米格韦,当然就是在华沙城下死扛的西科尔斯基——这时他已被晋升为中将军衔,并被授予“军人英勇”勋章(波兰语Order Virtuti Militari),这是波兰授予战争英雄的最高勋章)。1923年,西科尔斯基出版了他苏波战争的回忆录《在维斯瓦河与弗克拉河畔》(弗克拉河是维斯瓦河支流))。
    # L9 K5 r. D# R  m" `: Q4 s; P

    评分

    参与人数 5爱元 +24 学识 +2 收起 理由
    皇家骑警总监 + 4 谢谢分享!
    燕庐敕 + 4 谢谢分享!
    大地窝铺 + 2 谢谢分享!
    MacArthur + 10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老兵帅客 + 4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7-7-3 15:36
  • 签到天数: 90 天

    [LV.6]出窍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23:44:27 | 只看该作者
    3、“闪击”理论的先驱! e. j$ |! t9 v! e2 Z- l; F; l
      在战后,西科尔斯基曾经担任波兰军队总司令,还短暂的担任了波兰总理和外交部长。在他担任总理和外长期间,西科尔斯基推行的重视国联、密切和法国关系等政策很受欢迎。但是这时,西科尔斯基在削弱军队总监权利等问题上再次和毕苏斯基等人再次产生了矛盾,结果在1925年被赶到了利沃夫当了军区司令。5 j6 B7 j# {' q- X8 y3 d' `2 {
      1926年,毕苏斯基发动“五月政变”,成为波兰事实上的半法西斯独裁者。“五月政变”的发动得到了军队将领的大力支持,但是西科尔斯基成为军队里的少数没有和毕苏斯基站在一起的人。随后,毕苏斯基在波兰掀起了“萨纳奇”运动——萨纳奇在波兰语意为“健全化”,这一运动实际上是为了毕苏斯基清洗反对派、巩固独裁地位,增强军队对政府的控制,军队则掌握在毕苏斯基自己手中。当时波兰全国17个省中,11个省的省长在“萨纳奇”运动中被更换。因此毫不奇怪,毕苏斯基的老牌反对派西科尔斯基就在1928年被“健全”掉了——他被解除所有职务,被迫退出现役并侨居在法国。- A8 e9 y* r7 E8 O
      此后,西科尔斯基主要从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反对毕苏斯基的活动,二是在巴黎的圣西尔军校和当年的法国顾问朋友们呆在一起。在这里他将自己对苏波战争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战争的发展。他将自己的思考写成了一本名叫《未来战争:可能性、特点以及相关国防问题》(波兰语Przyszła wojna - jej możliwości i charakter oraz związane z nimi zagadnienia obrony kraju,1934年在波兰和法国同时出版)。在这本书中,他非常重视新生的摩托化部队、装甲部队的作用,预言这些部队的集中快速突破将极大的改变战争的面貌。他的观点和后来德国的“闪击战”理论颇有共通之处。3 e) u0 {) G" u9 C: s
      这一观点在当时并未得到重视——不管是在波兰还是法国。这其实不难理解,波兰人的思路仍然停留在骑兵时代,而同时期法国人戴高乐的《剑刃》(1932)、《建立职业军》(1934)也是处在被无视乃至被非议的境地。当然,从时间上来说,西科尔斯基也并不比提出类似观点的古德里安、图哈切夫斯基或者戴高乐更早,至于像苏联或者德国那样进行实践——哪怕是初步的实践更是没有可能。尽管如此,这些仍然不能改变西科尔斯基作为新军事变革先行者的地位。——当然,也同样无法改变波兰成为第三帝国闪击战的第一个牺牲品的历史事实。  x4 x% c: l; W+ l9 A1 n5 \
      
    : u& D$ X5 F' A% ?$ m; Q% n& r4、纵横捭阖的总理
    # R. Y6 V5 K+ t% W/ M  1939年德军开始闪击波兰,波兰骑兵的反击在德军装甲部队面前伤亡惨重。在此背景下,波兰总统莫希齐茨基、军队总司令雷兹-斯米格韦、外长贝克等被罗马尼亚政府扣留,政府陷入瘫痪,而被“健全”的西科尔斯基则因祸得福,从罗马尼亚撤到了法国。这时,莫希齐茨基宣布辞职,随后拉奇凯维奇宣誓就任总统,波兰流亡政府在巴黎成立。# @* x% o5 {. C3 A+ Q8 e
    西科尔斯基虽然是萨纳奇派的坚决反对者,但是拥有极高声望,以至于属于萨纳奇派的拉奇凯维奇也不得不任命为流亡政府总理。此外他还兼任了军政部长和军队总司令,负责领导国内的地下抵抗运动(主要是1939年建立的“武装斗争联盟”,即后来“国家军”的前身)和国外的波兰正规军队(当时主要是经罗马尼亚撤到法国的军队,后多数到英国编为波兰第一军,另有一些到了法国委任统治的叙利亚)。西科尔斯基的流亡政府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承认,包括美国、英国、法国(自由法国)等国政府先后承认了波兰流亡政府的合法地位,而且在这些国家中,西科尔斯基都被看成一个有能力、有影响、有崇高声望的明智的领导人。但是在流亡政府内部,问题并不那么简单。而流亡政府中最重要的矛盾集中在对苏联关系上。
    % ]9 p9 E3 L" P6 r' x, W& ^
    5 ~8 ^8 \  m: S由于苏联在德国进攻波兰的同时占领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因此波兰流亡政府最初的时政纲领是将苏联和德国作为地位同等的“两个敌人”。但是西科尔斯基很早就意识到在未来苏德战争不可避免,要打败德国人,无论是英国还是波兰都不可能彻底无视苏联。1940年7月,他就在给英国政府的一份备忘录中表示希望和苏联合作组建军队。1941年6月23日,即德国入侵苏联的第二天,西科尔斯基就发表了广播演说,表示波兰人民支持苏联反对德国侵略的立场,并建议恢复两国外交关系。随后,西科尔斯基和苏联驻英国大使伊凡·马伊斯基开始就两国复交进行谈判,最终以决定双方暂时搁置边界问题,在7月30 日签订了建交协定。8月14日波苏军事协定签署,协议规定,在苏联境内组建3万人(后扩展到7.5万人)的波兰军队同红军一同作战,指挥官为瓦迪斯瓦夫·安德尔斯。是年11月底至12月初,西科尔斯基访问苏联,双方签署了波苏友好互助宣言。
    $ _- w: [4 H' I' T  看起来一切都还好,但是事实上西科尔斯基上面每一个举动都遭到了来自内部的反对。西科尔斯基的流亡政府是四个党派联合组成,西科尔斯基自己是温和派的代表,而总统拉奇凯维奇、外长扎莱斯基则是萨纳奇派——虽然这时候萨纳奇派无论在国内国外都被看成迂腐又无能的一帮人,但是仍然可以在流亡政府内部给西科尔斯基制造麻烦。尤其是在对苏关系上,萨纳奇派尤为强硬,认为和苏联任何的妥协都是叛国。因此,1940年7月的备忘录事件使得西科尔斯基一度被拉奇凯维奇解除了总理职务,酿成了政府危机;波苏建交协定的签署再次在政府中酿成危机,外长扎莱茨基因此去职;而波苏友好互助宣言的签署让西科尔斯基再一次招致巨大的攻击。不过这些,西科尔斯基都能对付。最大的问题出在在苏联组建的波兰军队上。
    3 S. K$ O5 f( s. E2 h  虽然波苏军事协定规定在苏联组建波兰军队,但是由于苏联自身的原因难以提供补给,因此安德尔斯——他之前被红军俘虏,这时刚放出来,因此对苏联始终没什么好感——提出将波兰军队经伊朗调往中东接受英军指挥。西科尔斯基访苏就是为解决包括波兰军队前途在内的一系列问题,最终斯大林同意将2.5万波兰军队撤走,其余军队留在苏联。但是,安德尔斯在1942年4月和8月分两次共撤走了10万军民,这违反了波苏友好互助宣言。虽然在两次撤退期间,西科尔斯基曾经严令安德尔斯将剩下的军队留在苏联,最终还是没有组织安德尔斯。这一事件使得苏联因此大为光火,本就并不坚强的的波苏关系再次出现裂痕。3 |  F+ u" N" d7 O8 p$ F  ^# m  R) a
      1943年4月,德国人在斯摩棱斯克以西的卡廷森林发现了一万名波兰军官的尸体,并宣称这些人系1940年春被苏联杀死;而苏联则对此予以否认,称对这些人死亡负责的应当是德国人。这一事件在西方引起了轩然大波,而作为流亡政府总理,西科尔斯基要求国际红十字会进行调查,而斯大林则趁势反戈一击,指责西科尔斯基和德国人沆瀣一气,对苏联进行挑衅。以此为契机,苏联在1943年4月25日断绝了和波兰流亡政府的外交关系。——估计西科尔斯基也郁闷,他为经营波苏关系花了这么大功夫,最后还是“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5 r# ^5 \- o9 j. R3 `* W. i9 E! I
      此后苏联和波兰流亡政府的关系又回到了过去的冷淡,不同的是,苏联不仅开始支持波兰共产主义者建立政治组织,还开始在军事上给予他们支持。当年5月,在苏联帮助下波兰“塔特乌什·科希丘什科”第一步兵师在梁赞附近正式组建,这成为波兰人民军队的起点。由此,苏联抛开了波兰流亡政府,开始自己扶持波兰的共产主义者,而后者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开始和流亡政府分庭抗礼。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老兵帅客 + 4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7-7-3 15:36
  • 签到天数: 90 天

    [LV.6]出窍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23:45:25 | 只看该作者
    5、空难死亡的疑云) F* d: b/ G! j
      上文提到的安德尔斯的部队到达中东后,和之前在中东的波兰军队被改编为流亡政府领导的另一支军队——波兰第二军(6月成立于今巴勒斯坦的加沙,配合英美在中东、地中海和意大利参加了对德军的战斗),也接受流亡政府的管理,因此对西科尔斯基来说,去视察这支军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恐怕没有人想到,这次视察使得他的生命戛然而止。在完成对中东波兰军队的视察返回国内的途中,1943年7月4日,西科尔斯基乘坐一架B-25“解放者”飞机(编号AL523)离开直布罗陀飞往伦敦时,飞机在起飞后16秒坠入海中,机上共有17人(其中机组成员6人),除一名飞行员外全部死亡。死者中包括西科尔斯基的独生女、总参谋长克利梅茨基少将,以及英国在中东的情报部门负责人。/ E# l* V" y8 h" F' J6 L  K
      西科尔斯基死后,先在伦敦举行了盛大的葬礼,随后安葬于英国诺丁汉郡纽瓦克的波兰军人公墓,并被追授波兰的最高级别勋章——白鹰勋章。同时许多人都意识到,西科尔斯基同时下葬的还有波兰流亡政府的未来。一名波兰军官在目睹西科尔斯基的座机坠毁时不停地喃喃自语“波兰完了,波兰完了”。确实,西科尔斯基遇难后,波兰流亡政府的影响大大减弱,一方面流亡政府再也没有一个有足够影响的人能够在盟国——尤其是美英领导人之间为自身利益斡旋;另一方面,萨纳奇派在流亡政府中全面得势,流亡政府和苏联以及波兰共产主义者联合起来的可能性基本破灭,苏联在扶持波兰共产主义者方面也更放肆无忌惮。总而言之,西科尔斯基的死亡使得波兰流亡政府不可逆转成为被国际舞台上的一个边缘角色。更糟糕的是,加上西科尔斯基,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波兰军队损失了3名高级指挥官——之前的6月30日,波兰国家军最高指挥官罗韦茨基将军被德军逮捕;之后的7月9日,另一名波兰抵抗运动领导人奥济耶维奇上校也被德军逮捕。
    # ]4 i$ f/ D2 G6 {% B9 f  1943年,英国对坠机事件的原因进行了调查,但只是语焉不详的说这场事故直接原因是飞行员无法控制飞机,并没有明确结果。事实上,直到今天西科尔斯基的死因仍然充满疑云。很多人一直怀疑,虽然空难的直接原因是操纵系统的故障,但这其实是一起人为的谋杀,毕竟当时直布罗陀机场的安全相当松懈,要在这里破坏飞机并不困难。尽管如此,谋杀的幕后黑手至今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被怀疑的对象包括英国,苏联,德国,以及波兰人自己的阴谋。而最主要的两个怀疑对象就是英国和苏联。事实上,有西科尔斯基在,英美和苏联就很难按照自己的利益对波兰进行“安排”,尤其是英国作为流亡政府的盟国,要这么做就更加困难。西科尔斯基的死亡不仅利于苏联树立自己在波兰的统治地位(一些人则称是斯大林对西科尔斯基坚持调查卡廷事件怀恨在心,这个理由未免过于弱智),对希望依靠和苏联的联盟打击德国人的英国人来说,也为他们为满足苏联而牺牲波兰流亡政府铺平了道路——考虑到英国人和波兰的盟友关系,恐怕他们要下手会方便得多。, C) X& K4 h( I, O, u: q  F
      话说回来上,这次空难中不可解释的细节或者巧合也实在太多。这些巧合包括:当6周前在西科尔斯基经停直布罗陀时,在伦敦的波兰政府就接到电话称西科尔斯基死于空难;空难之前西科尔斯基的两架座机都经常出现故障;事发时西科尔斯基临时搭乘了这架英国空军驾驶的轰炸机,而后来他那架“机械故障”的座机却平安返回了英国;空难中唯一幸存下来的飞行员(捷克人)素来不穿救生衣,但是空难时他却穿着了救生衣,而当他因此接受询问时说辞又前后不一;当发生事故的飞机停在机场无人守卫的时候,载有马伊斯基大使和若干苏联军人的一架飞机停在了它的旁边,等等。还有人将这一空难联系到之前刚刚被盖世太保逮捕的罗韦茨基将军,或者英国情报部门在当地的负责人、实际为苏联服务的金·菲尔比。甚至有人绘声绘色的说,这一事件并非是表面上的空难事故,在飞机起飞时西科尔斯基已经被毒死(或者枪杀),后来的机械事故实际上只是故意设计的烟雾弹。这一传言的影响非常广,以至于2008年11月,西科尔斯基的遗体特意被墓穴中取出进行检验。次年1月的检验结果认为,西科尔斯基确实是死于空难,而并非被毒死或者被枪杀。但是这一结论对最终揭开事件的真相仍然没有特别大的用处,尤其是空难究竟是否人为等关键问题仍然没有结论,那些有用的文件绝大多数仍然未被英国方面解密。( s: m! M. l: {
      尽管西科尔斯基的死亡原因仍然尚不清楚,但是他在波兰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在波兰人民心中的巨大影响始终是不可抹杀的。在国内时,西科尔斯基将军在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流亡时,西科尔斯基总理则成为流亡政府最坚实的柱石。即使是在人民波兰时期,西科尔斯基也受到尊敬。1981年,波兰人民共和国发行了以西科尔斯基为主题的面值50兹罗提的纪念硬币。在苏联解体后,西科尔斯基的地位更加受到重视。1993年(即西科尔斯基遇难50周年时),他的遗体被从英国移葬到波兰故都克拉科夫的瓦维尔大教堂,这里是昔日波兰国王加冕之处,并安葬着波兰历代国王和最伟大先贤们——唯一算是例外的,大概就是2010年在空难中死亡的总统卡钦斯基了。2003年(遇难60周年时),波兰议会还宣布这一年为“西科尔斯基将军年”以示纪念。尽管如此,对西科尔斯基将军最好的纪念,恐怕还是真正将他遇难的原因调查清楚。不过遗憾的是,这个任务短期内几乎不可能完成,在未来几十年内,西科尔斯基空难制造者的身影仍然隐藏在重重迷雾中。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8 收起 理由
    皇家骑警总监 + 4 谢谢分享!
    老兵帅客 + 4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5-3 10:48
  • 签到天数: 771 天

    [LV.10]大乘

    地板
    发表于 2013-4-9 10:44:44 | 只看该作者
    路人癸 发表于 2013-4-8 23:45 ' o( u( l% ^7 v5 `2 h: R3 ]' y
    5、空难死亡的疑云, |8 `5 |; u9 [2 J# Z" s
      上文提到的安德尔斯的部队到达中东后,和之前在中东的波兰军队被改编为流亡政府领导 ...

    1 c' O7 o: I% {" F/ V. ]4 k6 ]有远见有责任心的人的倒霉之处是会被一批人裹挟着走,所以被庸人簇拥着的晦气政治家和军事家都特别多。企业家就好一点,毕竟企业是自己的,可以不听别人的话,玩好了是自己高明,玩砸了是自己倒霉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5#
    发表于 2013-4-9 13:03:01 | 只看该作者
    抱朴仙人 发表于 2013-4-9 10:44
    " @1 z2 H. g% n9 v& c$ W8 H有远见有责任心的人的倒霉之处是会被一批人裹挟着走,所以被庸人簇拥着的晦气政治家和军事家都特别多。企 ...

    " V% N6 H5 t* u4 P; ^+ @经验之谈!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前天 21:05
  • 签到天数: 1552 天

    [LV.Master]无

    6#
    发表于 2013-4-9 13:17:03 | 只看该作者
    抱朴仙人 发表于 2013-4-9 10:44   B# y8 R* c& k3 j
    有远见有责任心的人的倒霉之处是会被一批人裹挟着走,所以被庸人簇拥着的晦气政治家和军事家都特别多。企 ...
    : z" U7 T4 h$ Y( ^- ]9 u0 I- R, [- s
    想到此处常伤感。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7-7-3 15:36
  • 签到天数: 90 天

    [LV.6]出窍

    7#
     楼主| 发表于 2013-4-9 19:44:20 | 只看该作者

    ! G# ^1 D" e6 n5 q( L" ]1 y1 ]# U瓦迪斯瓦夫·西科尔斯基: G- @( h. R  |' [' s+ W

    4 Y1 p# H7 z; W; D+ ~
      ^# S) D9 B, x( d% v1923年的西科尔斯基; p# m- {* Q$ ~. F/ o4 v3 b2 T
    / C1 F& q3 W$ t) z# O) L
    " `, G- T6 l1 D( d) Q- M% s
    西科尔斯基(右二)和法国元帅费迪南·福煦(前排左一)。后者由于在苏波战争中为波军顾问的功劳,还被授予了波兰元帅军衔。: X/ {" I, ~' N! d4 {$ R

    1 z) H3 k4 F3 G2 E* \$ _) w # n! r6 E" J( k5 @9 d* f/ k
    1941年9月,苏联大使馆的一次午宴上的西科尔斯基(右二)、马伊斯基(右三)和丘吉尔
    7 o7 z3 P* |: C1 m- v
    ' Z1 d2 W7 A% o# I  i   [. x. ~( Q- U$ c! A: t( h
    1941年年底访问莫斯科的西科尔斯基(左二)和安德尔斯(左一)会见斯大林. [8 ~% F8 V! ?! I  {$ K

    . {& y6 o. Q( L/ w2 o+ B& ^: Y  S0 ] " I. G" R- L# b% _% }6 u: @
    西科尔斯基(左一)、丘吉尔(右二)和其他盟国军队指挥官。左二为加拿大的安德鲁·麦克诺顿,右一法国的夏尔·戴高乐
    & B. e' \% s& H# u* w! K# t& W+ C  J, c: m! Z

    9 h! R* I* K- K; S' U8 C9 r7 ^西科尔斯基(左二)视察安德尔斯(右二)率领的中东波兰军队。在视察结束后,西科尔斯基在返回途中遇难
    + f0 @$ j6 Z' m: T2 i$ i0 U" d- M9 Y& d! q- y& x" a# i4 l3 ]

    : f- ?3 p+ U7 _6 q; }空难当天早些时候,西科尔斯基等人在直布罗陀
    ! P  e+ n% V# [  p" r% K0 g* r6 h' y  A6 \+ S3 K9 N; X
    1 u2 ]+ H. T9 h; C) ^% U( E
    ( a# Q, s/ ~2 l! `: L) q* \
    西科尔斯基的葬礼
    - X3 d( u5 h$ ]. A# D, D- O; K
    % `" s# T, L0 l  M& N , K$ [" t3 x. h" c! \& L/ P# e
    西科尔斯基在英国的墓碑: s* J$ d# U7 X% C* T
    1 Q& R' o- m+ h: |
    5 o  e6 p" _' k( Q$ _: z' v; j
    波兰流亡政府发行的以纪念西科尔斯基为主题的邮票,内容就是西科尔斯基视察中东波军; J4 f7 i1 u. _3 z, N. V5 m

    " \8 e( G) }9 n8 K$ l1 ]
    3 E* D7 O* K, }6 k& ?& e1981年以西科尔斯基为主题的纪念硬币$ L) G2 M/ z; t* C
    : r0 T. C! g' m5 k5 z# E, h) e/ L
      K5 v5 F# g. v1 m  s* P/ \
    2008年11月,西科尔斯基的遗体从瓦维尔大教堂取出进行检验( U  s2 I6 v+ N, X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2 14:32 , Processed in 0.052576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