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6
吃苦反而是对的
「舒适区」,不经历不舒适是走不出来的。问题不在「怎么缓解走出过程中的不舒适感」,而在于「看到,这个不舒适感本身就是不可缓解的」。
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你的「二阶不舒适感」(即「期望舒服的走出舒适区」和「却又感到(一阶)不舒服」这个差距产生的second-order emotion)就消失了。
而second-order emotion几乎是我们日常困扰的所有来源。
××××××××××××××××××××××××××××××××××××××××××××××××××××××××××××××××
好奇心
哲学的东西都是狗屎,好奇心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几乎不靠谱
好奇心是二阶情感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是由一阶情感驱动的。 (这一块,在心理学里 被归到 “动机理论” )
××××××××××××××××××××××××××××××××××××××××××××××××××××××××××××××××
效用函数
效用函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指的是客观事物到主观价值之间的映射关系,最初由数学家 Daniel Bernoulli 在 1738 年引入,用于解释人们在风险决策中的不理性倾向。描述人类决策行为的经济学和心理学理论,大多建立在效用函数之上。
效用函数随个体而异,不同个体可能赋予同一事物不同的主观价值,正所谓“彼之蜜糖,吾之砒霜”。
21 世纪初,研究者首先在非人灵长类动物的脑中 , 发现了表征主观价值的神经信号。Padoa-Schioppa 和 Assad 让干渴的猴子在味道和数量不等的两种饮品之间作出选择(例如 5 滴水对 1 滴果汁),用心理物理学方法测量出每只猴子对于不同味道饮品的效用函数(例如 1 滴果汁的主观价值= 2.4 滴水的主观价值)。他们在猴子的眶额皮层 , 发现了发放频率随选项的主观价值单调变化的神经元。随后,研究者在人脑中也发现了表征主观价值的神经信号,主要脑区为腹内侧前额叶皮层 。
生物体能够在不同种类的奖赏之间作出权衡。人类自不必说,有人舍生取义,有人见利忘义;甚至猴子也可以为了多看一眼喜欢的图片而少喝一点果汁,或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果汁去观看不喜欢的图片。
这可以理解为,效用函数将世间万物都映射到了同一数轴——主观价值,即不同种类的事物的主观价值是可比的。有研究表明,金钱、食物和饰品等几种不同的奖赏的主观价值都在人类的同一脑区——腹内侧前额叶皮层——得到表征。
下面将会看到,效用函数不仅适用于实体的奖赏——特定的情绪(如后悔)或社会偏好(如公平),也有相应的效用函数。
××××××××××××××××××××××××××××××××××××××××××××××××××××××××××××××××
情 绪
虽然有早期理论认为,情绪系统有着独立于认知系统的解剖结构,实证证据表明情绪和认知所涉及的脑区难以截然分开。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情绪和认知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相互作用。一方面,情绪调节着认知功能。例如,脑中与情绪唤起密切相关的杏仁核可以通过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增强记忆的巩固。另一方面,认知也调节着情绪的发生。例如,让个体重新评价一个刺激的意义,可以改变这个刺激所引发的情绪反应,其中涉及到前额叶皮层对杏仁核的调节作用 。
关于情绪和决策之间的关系,一个对我们有启发的理论是 Antonio Damasio 提出的躯体标记假说 。Damasio 认为,在复杂的场景中,人们需要借助情绪系统的帮助来权衡利弊以作出决策。情绪及其相关的躯体反应(所谓的“躯体标记”)扮演着次级强化物的角色:奖赏或惩罚分别会引发正性和负性的情绪和躯体反应。个体会从以往经历中形成对特定行为将要引发的情绪和躯体反应的预期,而这种预期会影响个体之后的决策。情绪和躯体反应的习得及其对决策的影响可能都是无意识的。
躯体标记假说可以解释某些有情绪障碍的病人的决策障碍。在爱荷华赌博任务中,正常人在对不同选项形成有意识的偏好之前就在躯体反应中显示出了偏好;而某些病人从未表现出躯体反应的偏好,同时,他们错误地选择了给自己带来净损失的选项。
××××××××××××××××××××××××××××××××××××××××××××××××××××××××××××××××
社会偏好
社会偏好指的是个体对他人收益的态度,可以通过博弈任务来评估。例如,在独裁者游戏里 ,其中一个玩家(独裁者)有权决定怎样在自己和另一个玩家(接受者)之间分配一笔奖金;接受者没有任何的决定权。如果独裁者仅仅考虑最大化自己的收益,他可以将全部金额留给自己。
然而,在大部分人类实验中,独裁者会将15%~50% 的金额分配给接受者 。
如何解释独裁者没有最大化自己的收益?一个代表性的理论是 Fehr-Schmidt 不公平回避模型 :
当自己的收益少于他人时,会对他人产生嫉妒;当自己的收益多于他人时,会对他人产生同情。某个选项所引发的嫉妒或同情都会进入效用函数,减少这个选项的主观价值。因而,人们倾向于在自己的收益和公平之间作出适当的权衡。
换言之,公平感是社会奖赏的一种,其大小取决于自己收益与他人收益的差别。 特定个体对于特定社会奖赏的效用函数可以通过实验来测量。与实体的奖赏类似,对社会奖赏的主观价值的表征也存在于腹内侧前额叶皮层之中 。
社会偏好可能是人类社会实现合作互惠的重要基础。例如,公平感不仅会驱使人们牺牲自己的部分收益惠及他人,而且会使人们愿意牺牲自己的部分收益去惩罚破坏公平的个体。然而,正是这种看似不理性的动机,可以帮助人们在囚徒困境这样的博弈问题中走出双输的困境,实现合作共赢 。
GMT+8, 2024-11-15 01:11 , Processed in 0.02934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