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gordon的个人空间 http://aswetalk.net/bbs/?66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为什么要进口大豆啊?

热度 8已有 345 次阅读2014-5-21 15:09 | 进口

      豆粕富含蛋白质,是动物饲料中蛋白质成分的主要来源。只要对比一下国人餐桌这20 多年来的变化,任何人都不难理解中国为什么需要进口那么多豆粕。事实上,看一下欧盟的情况就会知道,中国的大豆进口量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目前欧盟每年需 要进口3500 万吨大豆,而欧盟总人口只有5 亿,相当于每人每年用掉70 公斤大豆(主要是豆粕)。中国的进口量只相当于每人每年45 公斤。

  有趣的是,欧盟和中国一样,选择了保玉米放大豆的政策。玉米虽然也可用于饲料,但因为品种的差异,玉米更主要的用途是提供碳水化合物。换句话 说,欧盟和中国都选择保留碳水化合物,把蛋白质的供应权拱手让了出去。这不是偶然的,因为蛋白质是所有营养成分当中较贵的一种,国际粮食贸易需要考虑昂贵 的运费,只有更贵的蛋白质才负担得起。事实上,因为本身适合运输,大豆成了国际大宗粮食贸易当中单位重量最贵的农产品。


       如今国产大豆的生产成本大都在每吨2900 ~ 3300 元人民币,如果再加上租地的成本,则超过了4000 元。美国中西部大豆产区的生产成本只有2500元人民币左右,巴西、阿根廷更低,只有美国的一半。如果没有国家收储政策支撑的话,在中国种大豆就成了亏钱 的买卖。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释放出的信号显示,已经实行了5 年的大豆收储政策即将终结,大豆农民将获得种植直接补贴,具体办法应该还在商议之中。但不管怎样,中国豆农将不得不直接面对进口大豆的冲击,


××××××××××××××××××××××××××××××××××××××××××××××××××××××××××××××


国外农业的优势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的农业一直是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但自上世纪30 年代开始,国外科学家开始质疑精耕的做法,认为这种方式造成了土壤水分的丧失和耕层土壤的流失,继而开始质疑古老的耕作技术是否真的能帮助作物生长,是否 真的改善了土壤结构,除草是否真的只能靠锄和犁。”矫树凯说,“于是,国外有人开始试验少耕或免耕,更准确的说法叫作‘保护性耕作’ (Conservation Tillage),其核心要素就是尽量少地扰动土层,尽量少地裸露地表,尽量少地田间作业,尽量多地保留秸秆。”


  “美国和南美已经广泛地采用了免耕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土壤有机物含量持续增加,产量也随之提高。”张晓平说,“这么做的结果就是,人家的土地越种越厚,我们的土地越种越薄。”


  免耕法首先需要解决的难题是播种。传统的开沟器是铧式的,土壤先被分到两边,播种后再由一个V 形覆土器将分开的土收拢回来盖住种子。后来有人发明了免耕播种机,用了一种圆盘式开沟器,两片圆盘将土层“切”了一条缝,种子掉进去后再由一个装置将该 “缝”挤合,整个过程对土壤的干扰很小,近乎免耕,播种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相比之下,除草的进展较为缓慢。地表的残茬覆盖对杂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还是需要使用除草剂。科学家们先后研制出了各种类型的选择性除草剂,可以除掉某一类杂草而不伤苗,但效果均不理想。直到抗除草剂转基因品种的出现才使得免耕条件下的除草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我国免耕技术的推广只是近20年的事,与其他国家遇到的问题大体相当,但由于抗除草剂的转基因品种尚未被我国批准种植,免耕法的推广受到了很大影 响,已经远远落后于美洲。”矫树凯说,“多年精耕细作导致的结果是,中国的土壤有机物含量很低,最差的西南地区只有0.6% 左右,中原地区为0.8% ~ 1%,东北人引以为豪的黑土地其实也只有2% ~ 3%,相比之下,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和美国的中西部‘玉米带’已经达到了4% ~ 5%。”有机物含量高的土壤吸水能力强,不但可以节约农业用水,而且可以提高农田里的生物多样性,增加土壤肥力,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产量。


  “其实中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也很严重,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张晓平说,“既然进口大豆主要是为了将其变成动物蛋白,为什么不可以直接从国 外买动物蛋白呢?去年双汇收购全球规模最大的生猪生产商及猪肉供应商史密斯菲尔德这件事就释放一个很强的信号,说明我们国家正在考虑从买大豆逐步过渡到买 猪肉,让生产条件更好的美国去处理养殖业的环境污染问题。”


  话虽如此,中国在可预见的将来不可能把肉类供应全部交给国外,还是需要大量进口大豆。


××××××××××××××××××××××××××××××××××××××××××××××××××××××××××××××


     “阿根廷早在上世纪60 年代就开始建设大豆压榨厂,当时还都是国有的,如今全部私有化了,产能严重过剩。”图里斯说,“今年整个阿根廷预计将生产5300 万吨大豆,但即使全部留下来榨油也只能满足60% 的需要,这就是为什么阿根廷很少出口大豆原豆的原因。相比之下,巴西国内只有很少的几家榨油厂,所以巴西主要出口原豆。”


  中国的情况和阿根廷非常相似,榨油厂也是产能过剩,处于等豆下锅的状态,所以中国只愿意进口大豆,这就和阿根廷产生了竞争的关系。去年中国只从 阿根廷进口了612 万吨原豆,但今年预计将有所增加,再加上中国还进口一部分大豆油,所以阿根廷今年大约将有1000 万吨大豆以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阿根廷还有两个地方和巴西不同。第一,阿根廷只有4000 万人口,只是巴西的五分之一,再加上阿根廷人喜欢吃的牛肉大部分都是用潘帕斯草原的草喂出来的,所以阿根廷国内对于大豆的需求量非常小,本国产的大豆几乎 100% 都以原豆、豆粕或者豆油的形式出口了,巴西则要留下一半供本国使用。第二,阿根廷政府对出口大豆征收35% 的出口税,豆粕和豆油的出口税略低,但也高达32%。换句话说,阿根廷农民每生产3 吨大豆,就有1吨被政府拿走了。在这个全世界政府都在补贴农业的时代,阿根廷政府的做法绝对称得上是个异数。


  “阿根廷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工业,矿产和石油资源也都不丰富,以前还可以靠出口小麦玉米和牛肉挣外汇,但现在这几样东西国内也都需要,出口太多了 会导致物价飞涨,阿根廷政府为了稳定物价,对这几样东西限制出口,所以就只剩下了国内需求量不大的大豆可以用来出口挣外汇了。”罗萨里奥农产品交易所的市 场分析师埃米尔丝•特里(Emilce Terré)对我说,“如今阿根廷政府每年的税收总额为1000 亿美元左右,其中100 亿美元来自农产品贸易,绝大部分是大豆。虽说总数只有十分之一,但大豆贸易挣的都是美元,实际价值要比国内那些服务行业的税收大得多。可以说大豆就是阿根 廷最重要的经济支柱,如果没有大豆的话,阿根廷的货币必将大幅度贬值,阿根廷经济就垮了。”


××××××××××××××××××××××××××××××××××××××××××××××××××××××××××××××


        对比一下中国的情况不难发现,阿根廷农民之所以很难赚到钱,主要原因是大豆的收购价太低了。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阿根廷政府要征收35% 的出口税,而阿根廷政府之所以敢这么做有两个因素:第一,阿根廷的大豆主产区位于潘帕斯草原的中心,这里过去一直是农业和畜牧业混合经营,土壤肥力保持得 很好,阿根廷农民花在化肥上的钱比巴西农民少很多。第二,阿根廷境内的这条帕拉纳河正好从潘帕斯草原的中心穿过,为阿根廷大豆提供了一条廉价的运输线。巴 西则没这么好的运气,从巴西大豆主产区的中心到出海港口的公路距离约为2700 公里,运输费用实在是太高了。


  由此可见,阿根廷农业的先天优势还是非常大的,但这点优势都被阿根廷政府拿走了,导致阿根廷农民的竞争压力非常大,很多人不堪重负,纷纷将自己 的土地租给别人经营。据统计,阿根廷在过去的40 年里流失了40 万农民,这就是为什么阿根廷农场的面积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而经营农场的人则逐渐演变成了职业“包工头”,他们像开工厂一样搞农业,每个环节都精打细算, 力争提高效率。比如我参观的这家农场没有自己的机械化设备,无论是播种机还是收割机都去专门的公司租。租来的这些大型机械都配备了卫星定位(GPS)系 统,几乎不需要人来操作,一天24 小时都可以工作。


  再比如,这家农场非常重视高科技,他们知道只有紧跟科学发展的潮流,使用最先进的农业技术,否则就没办法跟别人竞争。“我们比别家农场早10 年开始采用免耕法,如今已经使用了20 多年,土壤肥力保持得非常好,这就是我们的产量比别家高的主要原因。”费里说,“但是这样做也有不好的一面,那就是大豆田里的生物多样性太丰富了,不但病 虫害会比较多,而且鸟也越来越多,每年都会被它们吃掉一部分豆子。”


  我抬头看,天上果然有成群的鸟儿在飞。蹲下身子仔细检查这片大豆田,不到1 米高的茎秆上挂满了豆荚,已经开始发黄的叶片上可以找到各种昆虫。拨开密密麻麻的枝叶,只见地上铺着厚厚的一层死叶片,都是上一茬农作物留下来的,大部分 叶片已开始腐烂。腐叶下面是黑色的土壤,由于叶片挡住了阳光,减少了水分的蒸发,所以土是湿的,攥在手心里一挤就能挤出水来。向远处看,整片豆田都是平 的,没有裸土,没有沟坎,更没有焚烧秸秆后留下的黑灰,和中国农村很不一样。


  吉林农科院大豆研究所前所长矫树凯告诉我,东北种大豆的传统做法是“秋翻地,春起垄”。前者指的是在收获之后,封冻之前,用犁(现在是拖拉机) 把整个耕层翻过来,将作物残茬和草籽埋在土下,这样既可以深松土壤,又可以防止来春的草荒。后者指的是春天解冻后用犁打垄,垄高20 厘米,垄宽60 ~ 70 厘米,起垄后再把土壤压实等待播种。起垄的目的一是方便后来的松土除草作业,二是农民认为垄可以提高地温。这还没完,大豆出苗后还要“三铲三趟”,继续用 人工来清除杂草,直到大豆苗长高后挡住阳光,这才终于不用担心杂草问题了。


  “阿根廷以前也是这么做的,因为我们的耕作技术也都是从北半球的传统农业国家学来的。”阿根廷免耕协会前主席加斯藤•帕尔玛(Gastón Palma)对我说,“后来我发现传统的耕作方式损害了阿根廷的土壤,便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钻研免耕法,如今这种方法已经普及到全国,超过90% 的土地都采用了这种耕作方式。”帕尔玛今年73 岁,本职是个外科医生,种地只是业余爱好,没想到渐渐种出了心得。阿根廷像他这样的白领农民非常多,他们在工作中积攒了一些钱,总数不见得很多,却不敢存 银行,只能找地方投资,农业是他们的首选。这些人大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思想解放,知识丰富,又肯钻研,渐渐把原来那些地主们甩在了后面,这就是为什么阿 根廷70% 的农地都是由一群知识分子白领在管理,地主们则靠租金生活的缘故。


 据帕尔玛介绍,大豆最早是由阿根廷国家科学院引进来的,当时只是众多外来农作物中的一种,产量也只有每公顷1 ~ 1.2 吨。后来经过阿根廷科学家的不断改良,大豆逐渐适应了阿根廷的气候,产量直线上升,种植面积逐步扩大,最终搭上了大豆贸易这艘巨轮。


  阿根廷的主要农业区是潘帕斯草原,这里原本是农业和畜牧业轮作,类似于休耕,土壤肥力可以有效地得到恢复。随着大豆越种越多,水土流失现象变得 严重起来,免耕法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这原本是北方农民采用的耕作方式,已经实行了几千年,这么做一是为了松土,顺便让冻土尽快融化,便于植物的根系生长, 二是为了除草,就是把冬天长出来的杂草连根铲除。首先质疑这一传统农耕方式的是现代科学的发源地英国,经过不断钻研,科学家们发明了免耕播种机和选择性除 草剂,解决了播种和除草的难题。


  “早些年除草是一件又贵又麻烦的事情,必须同时使用好几种不同的除草剂,比如氟乐灵(Trifluralin)和氟吡禾灵 (Haloxyfop)等等,分别用来对付不同种类的杂草。也有一些广谱的除草剂,比如百草枯,但毒性太大,在土壤里残留时间长,农民不敢多用。”阿根廷 谷物协会执行主席马丁·弗拉吉奥(Martin Fraguio)对我说,“后来孟山都公司推出了低毒的草甘膦,不但能够杀死一切杂草,而且在土壤中最多一个月就自动降解了,没有残留,好处太明显了,于 是草甘膦迅速占领了市场,把其他除草剂公司气坏了。”


  但是,因为农作物也会被草甘膦杀死,农民们只能在播种前一个月先喷洒一遍,等草甘膦自然降解后再播种,播种之后就没有办法了,只能手工除草,或 者定点滴上几滴。不过,当时的草甘膦非常昂贵,每升要20 多美元,农民本来也不敢多用。1996 年孟山都推出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美国和阿根廷几乎同时批准了这一新技术。这种大豆不会被草甘膦杀死,农民们可以在任意时间喷洒这种除草剂而不用担心影响 产量,这就大大简化了操作程序,节省了劳动力,缩短了将近一个月的种植期。后一种功能看似不起眼,其实对于潘帕斯农民来说非常重要。这里冬天气温较低,通 常一年只能种一季农作物。有了草甘膦后,农民们可以加种一季具备超级固氮能力的速生豌豆,既增加了收入又调整了土壤,一举两得。就这样,潘帕斯草原上的农 民们绝处逢生了。


       阿根廷农业的崛起要感谢三件事情,第一是70 年代大豆的兴起,第二是80 年代出现的免耕法,第三是90 年代出现的转基因技术。”帕尔玛说,“实践证明大豆是最适合阿根廷农民种植的经济作物,豆农赚了不少钱。免耕法改良了阿根廷的土壤,使得阿根廷农业变得可 持续。转基因技术则彻底解放了劳动力,节约了成本,使得阿根廷农业具备了与其他农业大国抗衡的实力。”


××××××××××××××××××××××××××××××××××××××××××××××××××××××××××××××


       玉米产量大,价格低;大豆产量小,价格高。       


       早年是平衡的,直到上世纪60 年代末期时东北地区的大豆和玉米种植面积还是差不多的,农民没有偏好。


      杂交玉米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平衡。大豆的价格弥补不了玉米的产量。


       大豆不但可以榨油,还可以充当饲料,造酱油。


       中国其实吃转基因大豆已经吃了20年了,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开始闹了。


       这可能跟人口的消费行为发生变化有关。更注重环保、更注重健康了。


       一系列事件都说明中国人口的消费行为发生了变化,例如开始吃大米,吃肉、奶,更注重环保和健康。



注:谁再想吃绿色食品,划个一亩地,干半个月,呵呵


        都想吃好的。这就是人性哦,人性哦


        那是个经济行为,一亩地产出是死的,种绿色食品还是产量比较大的食品,不论是杂交还是转基因,种地的人肯定有衡量。


        如果绿色食品消费多,并且换算,价格好,肯定就种了。就不可能去关注产量。


        当然有特例,一般来说,市场就能形成价格。




膜拜

鸡蛋
7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感动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7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穿着裤衩裸奔 2014-5-21 15:58
有道理,推广以下以后要多进口整猪,以及火腿肠等等,貌似现在开冷库正是时候?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27 09:26 , Processed in 0.02969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