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gordon的个人空间 http://aswetalk.net/bbs/?66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我的大部分思想都在这本书里

热度 6已有 359 次阅读2012-12-4 10:02 | ,


  在1895年冬季,我讲过《研究心理学和逻辑学》的课,在讲课中,我曾试图使研究心理学尽可能恢复它的自然科学的思想本色。本书主要就是选用了该讲演中探讨过的一部分材料组编而成的。我希望借此能多少激发一下年轻的专业同事,特别是物理学家们更进一步的思想,同时指引他们去重视他们接触不多的邻近领域,而重视这些邻近领域是会使每一个研究者大大明确自己的思维的。

  这样做起来自然会有一些缺点。我虽然一直对我的专业的邻近领域、对哲学很有兴趣,但是不言而喻,我对这些领域中的有些领域,特别是对哲学,只能是一个拙劣的猎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我有幸因我的自然科学观与著名的哲学家如阿芬那留斯,舒佩,齐亨等,和他们的年轻一代如科尔奈利乌斯,彼得楚尔特,V.舒伯特,佐尔德恩等,以及个别杰出的自然科学家非常接近的话,那我就因此又不得不与其他重要的哲学家(像当代哲学的性质必然要造成的那样)非常疏远①。我必须和舒佩一样地说:超验的境界我是不得其门而入的。而且如果我再公开承认,进入超验境界的人们也根本引不起我的求知欲,那么人们就可以衡量出,我与许多哲学家之间有多深的鸿沟了。因此我已经再三声明,我根本不是哲学家,而只是自然科学家。如果有人不顾我的声明,有时仍以某种明确的方式把我算作哲学家,那我对此是没有责任的。但是不言而喻,我也不愿意做一个盲目听从某一个别哲学家领导的自然科学家,正像莫里哀式的医生(冒牌医生)对他的病人所期待和要求的那样。

注:哲学早就应该滚蛋了,理工科应该开认知心理学而不是哲学。


普朗克这个家伙不知道在搞什么。


我当然知道超验很了不起,但是你也不能自己树一个靶子在空练吧。

牛人总是有免死金牌的,普朗克,我爱你;普朗克当年也不易。


  “科学理论是暂定的、不完善的尝试,其结果依然是成问题的,需要用研究和经验来修正或矫正;任何观察都已受到理论的影响......”;“科学家的观 念是否符合某个给定的哲学体系,则是完全次要的事情,只要他能够利用它们作为研究的起点就行;不要寻求救世的根本教义,更不必说唯一的教义了……”


××××××××××××××××××××××××××××××××××××××××××××××××××××××××

为什么要开认知心理学这门课?


     自然科学家具有一种强烈的愿望,要彻底弄清楚他获得知识和扩展知识的进程,但他决不想成为或者哪怕只是被称为哲学家。弄清这种进程的近便途径,便是注意考察自己领域里以及比较容易涉及的邻近领域里的认识的成长情况,特别是一一摸清各个指导着研究者的动机。这些动机,对于那亲切感受到问题、经常亲身体会到解决问题前的紧张和解决问题后的轻松的人来说,一定比对其他人更为显而易见。这样的人,几乎在每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解决之后总是又看到新的问题,所以对他来说建立体系和进行概括是比较困难的,他认为这种工作总还为时过早,他乐意把它让给对此更为熟练的哲学家们去做。如果自然科学家重新认识到科学家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就是动物和人在自然生活和文化生活中日常进行的那种本能活动的一种方法上提炼了的、激化和精致化了的特殊状态,那么他就感到满足了。在知识的一定发展阶段上,采用充分有效的方式,对方法论的知识进行概括和整理,这是一种我们不可低估其价值的工作④。

但要强调指出的是,研究工作的经验,如果它是可以后天获得的话,它更多的是通过个别生动的事例促成的,而不是通过褪了色的、抽象的公式,抽象的公式只有通过例子才重新获得具体的可以理解的内容。因此,就连那些杰出的自然科学家也是这样,例如哥白尼,吉伯特,开普勒,伽利略,惠更斯,牛顿,在新近的自然科学家中,例如J.F.w.赫谢尔,法拉第,惠威尔,马克斯韦尔,杰文斯等等,他们都对自然研究的新手作了实际的指导。有许多功勋卓著的人,如J.F.弗里斯和E.F.阿佩尔特,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很多部分之所以得到如此充分的发展都应归功于他们,但他们却并没能完全摆脱先人为主的哲学观点。这些哲学家,甚至像惠威尔这样的自然科学家,由于他们信赖康德的思想,在非常简单的自然科学问题上也都不能不得出一些相当奇特的见解。本书将回到这些问题上来。在老一辈的德国哲学家中,也许只有F.E.贝内克是有意识地完全摆脱这些先前的意见的。他毫无顾虑地承认他的思想来源于英国自然科学家。


××××××××××××××××××××××××××××××××××××××××××××××××××××××××


         不要觉得简单,我是先看心理学的书才找到这本书的,当然马赫是心理学的鼻祖,其它心理学的书都是徒子徒孙。


        确实是我先有这些思想,然后才找到这本书的,而且这本书当年也是学校的教材。


  《认识与谬误——探究心理学论纲》的缘起是这样的:在一八九五/一八九六年冬天,马赫开设了一门“探究的心理学和逻辑”的课 程,力图把探究的心理学尽可能地还原为对科学而言朴素的概念。后来,马赫自由地处理了所选的那些材料,使认识论的心理学和自然科学方法论形成全书的主干。 可以说,该书是作为一位摆脱了任何体系的朴素观察者的马赫四十年教学和实验研究的智力结晶。书名是从该书第七章借用的,他在这一章讨论了,从同一心理来源 衍生出的知识和错误,如何仅仅在对特定环境经验过的结果的基础上才能区分开来;错误像知识一样,也是推进认知的矫正物。




膜拜

鸡蛋
3

鲜花
1

路过

雷人

开心
1

感动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coo 2012-12-4 10:53
做鸽蛋很累呀,一刻不停地思考
回复 黯影 2012-12-4 10:56
事实上,数学物理哲学分家后,只读哲学没啥用
回复 定风波 2012-12-4 19:48
不错啊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6 20:13 , Processed in 0.03295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