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史之乱中,回鹘兵助唐收复长安、洛阳,战功卓著。为了报答酬谢回鹘,唐朝除维持原有朝贡回赐外,新增两条措施以加强同回鹘的经贸往来,即每岁赠绢十万匹、约定开通马市。回鹘与唐的马绢贸易一直持续到回鹘汗国破灭。
在马绢互市的运作过程中,由于回鹘输来的马匹数量规模日趋扩大,后来竟出现了唐朝不堪重负,无力支付高额马价绢的局面。
马绢贸易的另一个特征就是马价过高。
双方交易中的马价明显高于市场价格,这是唐政府与回鹘共同确定的一个固定的官方价格,唐朝没有权力进行单独调整。当时马绢1:40的比价,严重背离了商品的价值规律。然而其却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而非正常的商品交易行为。长达7年之久的安史之乱使唐王朝陷入了非常被动和尴尬的局面,骁勇剽悍的回鹘曾经应邀出兵帮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在收拾残局过程中建立了功勋;吐蕃曾经占领西北广大地区并且曾一度占领了唐朝国都长安,回鹘同样有为朝廷解围之功。因此,唐朝与回鹘的互市,远远超出了经济方面的考虑,具有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因素在内。
北方民族与唐的马绢贸易有一个发展过程,最初是从经济上考虑的。其实唐初与突厥市马就已经意识到可能带来的经济上的忧虑,唐高祖起兵太原,曾言“蕃人未是念须胡马,待之如渴”,及突厥以马千匹来太原交市,义士咸自出物,清悉买之;帝日:“彼马如羊,方来不已,吾恐尔辈不能买之。胡人贪利,无厌其欲,少买且以见贪”;寥寥数语,乃恰道着中唐以后市马之困苦。贞观年间,鉴于国初马匹之短缺,沿袭了隋朝在西北牧马的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高宗时,马匹已经达到七十万六千匹,必须不断开辟新的牧场才能容纳得下这么多马匹。当时马价非常便宜,马一匹才值一缣,是为马价最贱时期。马不值钱,马粪倒是能卖个好价钱。“高宗时卖苑中马粪,犹得甘万缗之。”[10]可见当时马匹之多,马价之廉。在和平年代里,马是派不上用场的。安史之乱稍后,唐朝牧马的秦、渭、兰、原四州于广德初都陷吐蕃,牧场尽失,故永泰元年吐蕃入寇,有诏大援马。唐朝被迫向回鹘购买马匹,购买之经济损失,言之最痛切者莫如白居易云:“五十匹缣易一马,缣去马来无了日……元和二年下新敕,内出金帛酬马值。……谁知黠虏启贪心,明年马来多一倍。”
回鹘汗国的最后崩溃就是因为它勒索其他民族过重,最后把它干掉了。然后辽又是这一套,我勒个去。
回鹘人操心燕云十六州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个是萧太后的主意,契丹人还不懂这个。
萧太后真是太坏了,呵呵。
唐宋沦为回鹘、辽的经济殖民地,我勒个去。
注:辽占燕云十六州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标志着政治中心从此逆转。
========================================================================
宋富还是辽富,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在清末有一个例子,英国和中国互市贸易,中国富还是英国富呢?
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宋史是唐史的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