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范进中举的个人空间 http://aswetalk.net/bbs/?58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新加坡-说说海上丝绸之路

热度 15已有 2178 次阅读2015-3-27 18:06 | 马六甲海峡, 印度尼西亚, 伊斯兰教, 穆斯林国家, 菲律宾

因为李国父走了,扫了新加坡历史,前面发了3篇日志了,觉得烦的直接看最后极简版就行。
感谢网络,用地缘角度分析一下。

新加坡卡在马六甲海峡西口,在南洋主要是马来半岛,大潠他群岛,菲律宾群岛以及其他岛。1819之前,马来半岛,大潠他群岛,菲律宾群岛主要人口是马来族,对现在影响是,除了菲律宾的马来族信了天主教,其他都信了伊斯兰教。印度尼西亚甚至是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国家。

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到印度以及中东、东非,也就是海上丝绸之路中间站。

我们看到古代的航线主要是两条,一条是广州(珠三角)经过越南中部占婆(顺化),直接插到马六甲海峡,在马来亚或者苏门答腊补给。
一条是从泉州(福建)经过菲律宾经过加里曼丹岛插到苏门答腊过马六甲海峡。
前面一条航线是自然形成的,后面的玄机是1500之后繁忙起来的,这条航线是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后来是荷兰人维护的,这条航线北上经过台湾一直到日本。所以荷兰人牢牢控制所谓东印度群岛之后,经营的航线并没有新加坡什么事情。这条航线的重要的商业利益是香料,东印度群岛是著名的香料产地所以又称香料之路。荷兰人北上菲律宾继而到日本,是做的航运生意,核心业务是香料。当然这些是英国人没进来之前。英国人建立东印度公司时候就来了,被荷兰人赶跑了。荷兰人是很棒的商人,所以满足于商业利益。英国人目光远大,在18世纪拿下印度之后,凭借庞大的印度人力资源,英国人回来碾压荷兰人了。所以在1581之后200多年,新加坡就是一个渔村而已。
---------------------------------------------------------------------------------------------------
新加坡的故事是从这里开始的。


1819是英国建新加坡开始,实际上新加坡是英国构建的东亚航线的节点。沟通的是中国和印度,贸易的核心是茶叶、生丝、鸦片。在19世纪英国逐渐形成了自己在中南半岛和南洋群岛的势力,1825重创缅甸,随后是半个世纪的征服缅甸,与荷兰人的争夺,英国人拿下马来半岛,没有去抢荷兰人的根本之地香料群岛,在加里曼丹岛北部硬划出一块,就是沙巴、沙捞越和文莱。文莱因为在航路上,自古就是比较富的,以前叫渤尼国,进贡过我大明。对于英国人而言,荷兰人的航线显然没必要拿来用。他们规划一条自己的航线,回归到前面海上丝绸之路第一条。在1819年新加坡建城时候,正是蒸汽动力时代,所以,越南就不需要了,法国人抢过去也没啥。

结合上面一张殖民地分布图,这张图上面我们可以看出,英国人规划出来的重要节点,也就是19世纪中印鸦片贸易的重要点,是英国统治下面的印度的加尔各答、新加坡、中国的广州,后来直接通过战争拿下的香港、还有就是上海。这条航线重要性一直延伸到现在。这几个城市的兴衰也来自于这条航线,并且在英国治下直接连通苏伊士运河连接欧洲,这个贸易大动脉是英帝国的东部生命线,英帝国的根本就是这条航线连通的印度和中国。这些城市成为这条动脉上的重要节点,香港和上海是最明显的例子,新加坡毫无疑问也是这样的。二战后,英国人失去印度,自然也就退出这片地区,这条航线依然繁忙,但是加尔各答的地位就衰弱了。不过新加坡、香港、上海这三个华人城市依然兴旺。当然这些地区受英国人影响是很深的,几代精英都是受英国教育。当然上海因为不是英国殖民地所以,后期受美国影响很深,至今上海人还是推崇英美文化。
------------------------------------------------
最开始我们说到,新加坡所属地区,是马来人世界。所以战后独立浪潮中,英国在南洋群岛的殖民地就自然整合成马来西亚联邦,文莱因为自己相对独立,特殊的保留在英国范围内没有划入马来西亚联邦。英国治下的马来西亚的由马来亚、新加坡、沙捞越、沙巴、文莱组成。新加坡属于马来亚范围,但是因为特殊的交通节点原因,被英国人特别重视。英国以及荷兰人对于南洋诸岛的开发吸引大量的华人主要是珠三角和福建的华人移民,海上丝绸之路两大起点吗。在英国治理之下的漫长的百年统治中,马来亚因为其位于航线上的核心位置(马六甲海峡),特别繁荣,繁荣了人就多。所以在马来亚经济繁忙的地区华人移民占优。
这样到成立马来西亚联邦时候,马来人发现,在马来半岛上面居然华人人口是多数,拉上沙巴、沙捞越才刚刚过半数。并且华人因为文明水平比马来人高,南洋华人又是天生的商业民族(珠三角、福建人)基本掌握南洋的经济命脉,华人的教育水平也远高于马来人。所以在新成立的马来西亚联邦和印度尼西亚都出现这样问题。不过南洋华人是商人,并不关心政治,马来西亚的马来人掌权之后解决办法就是推动政治上的马来人优势,经济上剥夺华人,这样就引发华人反感,两大族群的矛盾几乎无法调和,此时华人最集中的新加坡邦就反应明显,结果是1965年马来西亚把新加坡踢出去。这样马来西亚的马来人才占据相对多数。随后积极推进抑制华人政策。李光耀作为新加坡第一任总理,也就只能屈居弹丸小岛做国父了。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在马来西亚的舞台上面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华。
因为新加坡的地理位置的重要,
由于马来西亚抑制华人,并且印度尼西亚更是周期性屠杀华人,在英国治下就掌握东南亚经济命脉的华人自然选择新加坡作为自己的经济、政治避难地。新加坡地理节点位置加上李光耀的积极作为,在大国之间的平衡有道,所以新加坡发展成为四小龙之一。战后的亚洲四小龙居然都是中华文化圈的,并且都是美国扶植的,新加坡和香港更是根红苗正的英国前殖民地,所以其精英人物受英国影响根深蒂固。李光耀以最后一个维多利亚人自居,新加坡也推行的是英语教学,推行华语的南洋大学,培养大量南洋华人精英的这所大学一直被新加坡政府视为眼中钉,所以最后被关门了事。
以为是
华人,同根同种的可以洗洗睡了。
李光耀骨子里面是英国人。李光耀见386时候,说英语的
所以新加坡后来种种挑战中国可以理解,最严重的是SARS带头封堵中国,并且
李光耀一直和台湾的李登辉眉来眼去,新加坡的军队训练一直在台湾。

最近我们国家大力推一路一带,一路就是海上丝绸之路,从前面的图大家知道自然绕不开马来人世界,新加坡是马六甲海峡的钥匙,但是看下面的图,既然中国要经营的范围远在东非,以印度洋为核心,那么印度就绕不过去,所以现在我们积极和印度协商解决边界问题,至于新加坡吗。
既然英国人可以规划航线,我们也能。听话当然好,不听话,大洋广阔何处不通?


5

膜拜

鸡蛋
9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感动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fish97 2015-3-28 15:53
这是站在中国和人性的角度去考虑新加坡态度的问题,如果从几十年,上百年的历史角度看李光耀和新加坡,他为中华民族在南亚留下一个节点。让咱们反过来,假设一下过去五十年的历史看问题,如果新加坡当年亲华,包括现在亲华,这个国家还能存在吗,华人还能在那块土地繁衍生息吗?如果顶层没有看到这点,像那个沈国放胡说八道的态度考虑问题,就不会参加李光耀的葬礼了。
回复 范进中举 2015-3-28 16:07
人家是“king‘s chinnese”,自己有自己的利益所在,没啥。历史证明他干的不赖,至少和他作对的现状很惨,以上是对过往的几十年总结。后面呢,中国崛起是大事件,百年一遇的,和新加坡建立的历史契机一样,在这样背景下面,利益在哪里还要问吗?新加坡所在的英联邦的领袖-我大英帝国,积极投身亚投行,第一个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这是什么,识时务!
换句话说,新加坡和香港相认的祖宗-英国人都忙着舔我大中华的腚了,你们这帮天朝子孙居然还以昨日黄花的英伦范自居,占着地利不跟随大中华,让我们有所谓马六甲海峡危机,这就属于不识时务。天下大潮,浩浩荡荡,顺者昌,逆者亡,螳臂当车,蚍蜉撼大树。

好好学习英国人吧,土耳其国父名言,“和英国保持一致,他们永远站在胜利者一边。”
回复 fish97 2015-3-28 19:13
香港和新加坡是有区别的,香港那帮人纯属被洗脑了,有脑袋的正在卖没脑袋的将来福祉为自己谋利益。
回复 范进中举 2015-3-29 11:03
香港人也是利益使然,香港的问题是没有政治家,不过这也是中英都不允许的。当然97之后,香港的大商人们可以承担责任,不过他们的商人本性使得他们仅仅满足于实在利益,没有长远眼光。新加坡与香港的区别就像当年英国人和荷兰人的区别一样。南洋华人和当地的马来人精英的区别一样。政治家真是稀缺资源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8 00:36 , Processed in 0.02689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