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6|
引出这个话题,是最近国内一些人讨论大学生卖煎饼果子,卖烤串,每月卖出好几万,也是个不错的创业手段。然后一些"公知"冒出来,大声疾呼这样岂不是会误导大家都不学习,去卖煎饼,卖烤串,实际上赚不了那么多钱,要制止云云。
其实“存在即合理”,国内的第三产业还远远没到饱和的地步,没事干的“公知”们也大可不必如此紧张。学生们都不傻,想考研的会去考研,想考公务员的会去考,想出国的会去出,觉得卖饮食是不个错的营生的自然会创业。
按人口分布,饮食业的繁荣和密度,国内还远远不如日本。日本有本「拉面经济学」,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
一般去过日本的都知道, 24小时便利店基本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那拉面店的密度并不亚于24小时店。从中国传去的拉面文化,连发音都和汉语一样的拉面,在日本得到了极致的发扬光大。说全民开拉面店也不是夸张的。拉面店为什么这么繁荣呢?一个当然是好赚钱啊。开拉面店一般走两个路线,要么走高端个性路线,“拘り”-追求极致的美味,老板会为研究高汤,研究面的筋道,尝试上千种做法,造出品牌的“隠し味、拘り”。这种名牌拉面一碗贵的可以卖到近2000日元,再搞个“仅此一家”,每天店前排长龙,那是极好的。
要么走大众化低价位路线,普通味道的拉面,没什么特色个性,就像很随和,没什么个性怪脾气的老朋友一样,虽然每次见面不会让你得到什么刺激感悟,但是不妨天天见,也不会腻。这样的面最便宜的我看过一碗卖200多日元的,顾客每天吃,店也能赚不少钱呢。
拉面店繁荣还有一个原因和日本人的社交文化习惯有关。日本可不像国内有那么多好玩的,吃完大餐还可以去泡桑拿,KTV找小姐什么的。也有,那是社长级,有钱人,普通人可没那么多钱。一般日本上班族典型的社交是,下班先找个好馆子吃大餐,然后再去酒吧喝酒,一般会换2,3家酒吧喝,叫“爬梯子”,喝完第3家,也差不多夜里11,12点了,那时肚子又饿了,大家就会去找家拉面馆“お締め”。这一套才算完。(很多国内人误以为日本的上班族天天是这样的生活,也是个大大的美丽的误会。按日本上班族老婆给的平均每月3万日元零花钱算,这样的社交每星期有1次就很奢侈了。)
话扯回来,即使平均每星期一次,也是社交文化啊,日本所有普通上班族按这个路数下去,每天夜里11,12点不是KTV小姐繁荣,火的是拉面馆,那真是“人山人海、彩旗招展、锣鼓喧天”啊。有一个数据说日本每晚在拉面馆的现金流动相当于越南每年外贸总额?就不知是真是假了。
我扯这么多是想说,国内的公知不要总遇到点破事就大惊小怪的。
国内的餐饮业还有很长的路可以走,还远远没到精细化服务程度。
尽可以让大家自由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聪明才干好好去干,好好去赚钱。
可喜的是,这几年在国内我看到很多好玩的好吃的小餐饮店。海底捞什么的就不提了,像杭州的千味豆花连锁店啊,上海的香芋仙等都走的不错。可惜这种繁荣,像一切服务业一样,从南到北,越走越冷。到了河北省,天津等地,就惨透了。天津的小吃基本还停留在煎饼果子,凉皮,拉面,甚至比较好的喝下午茶的店都难找。再加上服务从业人员那呆滞,空洞,无礼的态度与眼神,会让顾客一阵阵寒意,所以一般回到天津我基本就成宅女了,因为我出去逛街买东西吃饭体会不到一丝休闲的乐趣。
这话就有点跑题扯远了。
punishment: 这种名牌拉面一碗贵的可以卖到近2000日元
听上去不是特别贵么,俺们康州这边广东早茶馆子的干炒牛河也差不多这个钱了。当然日本人胃口小,要是一茶盅那么大卖两 ...
褐色的火车: 要20美元这么贵么? 餐饮利润真高。
GMT+8, 2024-11-15 01:09 , Processed in 0.03022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