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7||
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故太公望封于营丘,地舄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襁至而辐凑。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于列国之君。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宣也。
“三宝”,李埏教授认为农工商为三宝,理由是《六韬》中太公说“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商不出则农、工、商断绝沟通。我不太认同李埏说法,农工商为《六韬》所示国之三宝,但不一定是《周书》中所说三宝。农、工、虞生产各种产品,商本身并不出产什么东西,但如果商不出,说农工虞的产品交流断绝可以,说农、工、虞三业之间的交流断绝也可以,但说农业、手工业、商业之间的交流断绝就是个病句了。泷川资言引中井积德说法以“食、事、财”为三宝,这种说法更优。
衣食之原,原通源。民生日用之源洪大的就富饶,民生日用之源干涸的就贫瘠。在没有外在干涉的情况下总是“巧者有余、拙者不足”,贫富总会分化,这虽然不那么令人舒服,但却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姜尚是西周的功臣、异姓王,被封在济水下游的营丘,即临淄。古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都是独流入海的大河。济水源于河南太行山南麓,入山东后汇汶水自东北古蒲台县境入于渤海,其入海口在东营西城、史口一带。东汉以后因黄河改道,河南境内的济水入黄河,山东境内的菏泽、汶水仍走济水故道入海。唐人改称清河,以别古之济水。金明昌五年(1194年)河决阳武(今河南中牟、延津),东注梁山泊,水分为二,十之七八由泗水(南清河)入海,十之二三北流走济水故道,谓之北清河。宋室南迁,刘豫称齐(公元1130~1137),在泺水入济处筑堰分水,堰南为小清河,堰北改北清河为大清河。
周朝时,黄河从天津入渤海,那时黄河下游三角洲还在形成中,临淄(营丘)毗邻渤海,多是盐碱地,自然条件恶劣,直到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仍然只能种植耐盐碱的高粱。盐碱地改造成本很高,时间很长。主要办法是排掉盐水、淡水冲洗、秸秆还田、施农家肥。听说高密要种高粱,高粱除了酿酒以为用处有限,太涩了,牲口都不爱吃。把经过数千年改造好高产的作物换成低产的高粱,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在西周劳动力有限(人民寡)、工具不给力,改造盐碱地是不可能的任务。姜尚的致富办法是鼓励妇女发展纺织业、并将山东特产鱼、盐运到其他地区,很快使临淄成为一个经济中心,人民、物产如同被绳子拉着(襁至)一样,如同辐条汇集到轮毂(辐凑)一样,集中到了这里,齐国富强。齐国纺织业发达,经济富裕,“冠带衣履天下”成了当时的时尚之国,天下人争相仿效,哪里都能看到齐国的款式。
海岱之间,指的泰山以北以东至海之间,齐国疆域。西周分封诸侯,均在黄河中下游。诸夏近旁就是羌、戎、夷、越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人民。诸夏封建就国,用武力征服的不少,更多的是靠经济文化吸引,让异域变为旧疆。山东南有淮夷,东有莱夷,可不是像司马所说的人民敛袂(恭敬貌)而往朝焉,起码莱夷是被武力征服的。
冰蚁: 李埏教授认为周书指六韬,那么中井积德认为周书是哪本书?
不打不相识: 可能我表达的不清楚 ,《周书》是《书经。周书》,《六韬》是战国时人托名姜尚所写的书。中井积德原说法不详,我理解的是,《周书》成书的时代,社会分工 ...
冰蚁: 那再请教一下,周书哪一篇里提到了三宝呢?
不打不相识: 现在我们看到的文献和司马迁当时看到的大不一样了,我不知他引用的出自哪一篇。这是司马迁从孔安国哪里学的?还是更早的家传,我就不好推测了。这个问题,您怎么 ...
GMT+8, 2024-11-25 17:38 , Processed in 0.02773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