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28
演义中的刘备,本质是个枭雄。
刘表手下的蔡瑁,孙权手下的周瑜鲁肃,刘璋手下的王累刘巴,都用“枭雄”这两个字评价过刘备、指出他的潜在威胁,曹操手下的程昱、郭嘉的认识更深刻了。
具体事迹方面,单看刘备对刘璋做的事,就足够认识到:刘备在演义中有过明明白白的不义之举,不是完全仁义的白莲花。
事实上,前面所述谈及过刘备的危险的人,都是各势力中的重要人物,他们根据刘备过往表现对刘备进行的分析,与事实不会有太大出入。那么为什么刘备每次都能被接纳呢?
曹操、孙权是因为利益考虑:曹操是最了解刘备的英雄资质的人,但他为了人才的来归不可以杀害刘备,原因郭嘉说得很清楚;孙权也在联刘抗曹之前就了解刘备的枭雄本质,鲁肃指出过了,但大敌当前,不得不联手;连吕布也是因为只有与刘备联合才能自保而接纳刘备,这方面他的大局观甚至高过了陈宫。
袁绍、刘表性格优柔,容易被刘备、孙乾(此人外交能力极强)的言辞打动。刘璋是汉室宗亲,且刘备与其父刘焉有渊源,这使得他力排众议选择了相信刘备,他也受到了最严重的伤害。
事实上,曹操在徐庶之母面前对刘备的评价“沛郡小辈,妄称皇族,奈无恩义,外君子而内小人,真匹夫也”虽然有情绪的因素,但指出刘备表里不一这一点是非常透彻的。刘备对刘表、庞统的两次酒后失言可以做旁证。连非常拥刘反曹的民间,都有“刘备摔孩子——邀买人心”的歇后语。刘备的枭雄本色,是书中有识之士和读者都公认的。
那刘备为什么能够仁义播于四海呢?
首先,刘备有意识地把自己的形象和名声当做最重要的资本来经营,所谓“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吾为此不忍也”,细品这话,实在有“背叛的成本还不够高”的意味,而刘备又是形象管理的大师,所有读者都知道他善于表演,再加上大汉皇叔身份加成,很容易让“仁义”的名声达到传播效果。
另一方面,论迹不论心,虽然刘备对袁绍、刘表未必诚实,但没有做出伤害他们的行为,对曹操、孙权,刘备则能找出合理性来为自己辩护,至于对刘璋,事实上在刘备哭着说出“非吾不行仁义,奈势不得已也”之后,后文就再也没有将“仁义”二字与刘备挂钩了,好像刘备攒了一辈子的“仁义”货币,全都用来购买益州了。讽刺的是,书中最后一次说出“仁义”二字的,竟然是司马昭。
但这并不使刘备的形象崩塌,反而使之更加饱满。《三国演义》是一部写英雄的书,像刘璋那种仁义(最后时刻为百姓拒绝抵抗,全书绝无仅有),虽然感人,但是无用。能成就事业的,是刘备这种懂得必要时刻不择手段的强人。况且,无论刘备在“仁义“方面有多少诚心,在多大程度上是把“仁义”作为成就事业的手段,至少他在事实上有着许多仁义之举。为了利益的仁义也是仁义。
至于演义中的借荆州,在诸葛亮说出“我教主人立纸文书,暂借荆州为本;待我主别图得城池之时,便交付还东吴”时刘备方其实就已认下了,刘备即使在此之前有法理上的继承权,此时也只能视作放弃了。不还荆州,本质上是赖账,这没什么可辩的,这也是后来孙权背约偷袭关羽的原因之一,刘备、诸葛亮、关羽对盟友孙权、周瑜、鲁肃、诸葛瑾们的态度,实在说不上有多厚道。
演义是名著,读者不宜把人物(哪怕是寄予了理想的主要人物)窄化,他们有优点也有缺点,有了缺点,优点才更动人。刘备不乏仁义方面的污点是事实,但不能因此就否定了他实在做过的仁义之事。曹操的污点比刘备更多,但他也有极让人倾倒之处。关羽、张飞、诸葛亮、周瑜们也都是有好处也有坏处。不以面盖点,也不以点盖面,这是真正的尊重演义、热爱演义、热爱书中慷慨潇洒的英雄们。
GMT+8, 2025-1-22 23:44 , Processed in 0.05084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