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喜欢的个人空间 http://aswetalk.net/bbs/?1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资料】夷门

热度 11已有 579 次阅读2017-3-7 23:58 |个人分类:读书学习| 资料

【注:全文转贴。但为自己查询方便,稍事格式变更】
【另:文中“魂安厘五二十年”为何文之误?】
【晕!此文谬误好多


                                                夷山夷门话旧

                                                时间:2005-10-18

      古城开封素以历史悠久闻名于世。战国时期,开封称为大梁,在大梁城东门外有一座土山,因山顶夷平取名夷山,城东门靠近夷山故得名夷门公元前225年,秦国派大将王贲攻取大梁。王贲经鸿沟引黄河水向大梁城灌了3个月,魏国被秦所灭,大梁城成了一片废墟,夷门也荡然无存。随着岁月的流失,而今夷门、夷山虽均已不存,但历史上这里发生过的”。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至今仍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战国末年;大梁城夷门有一位守监,名叫侯赢,已是70高龄,人称‘夷门长者’。此人虽说是位出身贫寒的布衣之士,但却胸藏韬略,足智多谋,是魏都大梁城中有名的隐士。当时,大梁城内还有一位魏国公子,人称信陵君.他为人忠厚,爱结交天下名贤之士,他的门里就有食客300O多人。信陵君早就听说侯赢是位大贤士,多次登门拜访,散财赈济,侯赢不肯接受。后来,侯赢经过认真观察,确认信陵君是个礼贤下土之辈,二人才结成忘年之交。

      魂安厘五二十年,秦将白起打几了赵国驻在长平的大军,坑杀赵国降卒40万。又乘胜进逼赵国都城邯郸;妄图一举灭赵,进而吞并韩、魏、楚、燕、齐等5国,完成其统一中国的霸业。

      当时;赵国都城邯郸吃紧。赵玉向楚国求救;楚国派春申君率兵前往救援。赵正又向魏国求援。魏国是赵国的邻邦,魏公子信陵君的姐姐又是赵惠文王的弟弟平原君的夫人。两国不但唇齿相依,而且又是皇亲联姻。因此,魏王即派大将军晋鄙率兵10万救援邯郸。秦工听到楚、魏两国出兵救援赵国的消息后,十分恼火,为了达到离间三国各个击破的目的,遂派使臣威胁魏王,说:‘我攻赵国将下,凡敢救者,出兵攻之’。魏王听了之后,慑于秦王的淫威,急密令大将晋鄙让魏军暂驻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内),先观看形势,以后再待机行事。魏王的这种做法,名为救赵,实则为了保全自己。

      邯郸自从被围之后,平原君曾多次向魏王求援,见魏国援兵迟迟不到,急忙暗中派使者向信陵君发出哀切呼告,说:"公子高义,能够急人之困,今邯郸危在旦夕,公子怎能见死不救!”。又说:“公子看不起我,难道也不怜悯同在危难中的姐姐吗?"信陵君主张抗秦,加上平原君使者一席话的激励,心急如梵,不但自己多次向魏王申明大义,请求魏王下令让晋鄙进兵,而且还让自已门下的宾客辩士规劝魏王,让魏王立即进兵。但是,由于魏王迫于秦国的压力,始终无动于衷。

      信陵君劝说魏王不成,眼看邯郸岌岌可危。他对魏王这种见死不救的做法十分气愤,但自己又无可奈何,决计不独自苟存,而使赵国灭亡。于是请求宾客们凑集了车骑100多乘,要与秦军拼命,与赵国同死。

      当信陵君率领自己的人马走到夷门的时候,正好碰上自己的好友夷门守侯赢。信陵君这次行过夷门,一是把自己的以死救赵的事情告诉他,二是向好友诀别。侯赢听了信陵君告别之语后,脸上露出了几分微笑,说:“公子保重,我老了,恕我不能一同前往。"信陵君告别了侯赢,匆匆率着车马出了夷门,行了数里,他想起侯赢临别时说的几句话,心中很不愉快。心想,我对待侯赢的宽厚.大梁城内无人不晓,今天我舍身救赵与他决别,他竟然连一句好话都没有,难道是他不同意我的做法吗?想到这里,信陵君立即下令人马停止前进,返回夷门,去找侯赢.

      当信陵君率领车马回到夷门的时候,侯赢早已在那里等候了。侯赢还没等信陵君开口,就大笑说.‘我料定公子会回来的。接着候赢又批评信陵君的鲁莽说:"你这种做法,如投肉馁虎,岂不是白白去送死。"说着,侯赢把信陵君拉到一边;避开众人,面授机宜,建议信陵君借助魏王宠姬如姬去窃取兵符,夺取晋鄙军权以图救赵大业。信陵君按照侯赢的劝告行事,果然借助如姬窃取了魏王的兵符。临别时,侯赢又向信陵君推荐了力士朱亥;并授意信陵君,如果晋鄙交出兵权,就立即进兵救赵;若晋鄙不从,就让朱亥杀死晋鄙,然后夺兵救赵。

      信陵君带领朱亥到达邺城,晋鄙合对兵符顿生疑窦,朱亥遂用铁椎击杀晋鄙。信陵君夺得兵权,下令军中"父子汉在军籍者,父归!兄弟俱在军营者。兄归!独子无弟无兄者归养父母!”最后选得精兵8万,直奔邯郸,进兵秦军。秦军撤退,邯郸之围遂释,从而保存了赵国。

      信陵君窃待救赵的故事,千古以来.流传不衰,而夷门长者侯赢也更为后人所称道。为此,大史学家司马迁在汉武帝时专程求访"大梁之墟",寻夷门旧址,徘徊凭吊,并在《吏记》中详细记述了这段史实,更使夷门名扬天下。我国古代文人墨客赞扬信陵君、侯赢、朱亥高风亮节者更是不乏其人。唐尧客《大梁行》曰:"雄哉魏公子,畴昔好罗英。秀士三千人,煌煌象列星。全槌夺晋鄙,白刃刎侯赢。邯郸救赵北,逐谷走秦兵。"。金雷倌《信陵君》曰:"闻过信陵君,有怀信陵君。君去日已远,谁邻抱关人。径携一壶酒,往酹公子坟。"刘基《大梁怀古》曰:"昔有信陵君,乃在大梁城。亲为贵兄弟,位冠诸侯卿。倾家待国士,倒屣延豪英,诣门谒朱亥,虚左上侯赢。袖槌夺兵符,救赵蜚英声。"王维《夷门》曰:"七国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公子为赢停驷马,执辔愈恭意逾下。亥为屠肆鼓刀人,赢乃夷门抱关者。非但慷慨献奇谋,意气兼将身命酬。向风刎头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苏轼《朱亥墓》曰:“昔日朱公子,雄豪不可追。今来游故国,大冢称屠儿。"李梦阳《梁园歌》曰:“梁园昔有信陵君,与岱华争嵯峨。"李濂《夷门》曰:“千秋豪侠气,吾爱司马文刘祁《夷门》曰:"停车且醉夷门酒,草动悲歌易概慷。

      夷门因有这段动人的历史故事,加之众多文人的渲染,其知名度越来越高;以致后人竞以夷门代指开封,如李濂《梁台怀古》曰:"夷门一夜雨,秋草黄川碧"。李汾《汴梁杂诗》曰:"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等。

【注:该文至此完。】

======================

《三十世家·魏世家》(摘抄)
(司马迁)

  太史公曰:吾適故大梁之墟,墟中人曰:“秦之破梁,引河沟而灌大梁,三月城坏,王请降,遂灭魏。”说者皆曰魏以不用信陵君故,国削弱至於亡,余以为不然。天方令秦平海内,其业未成,魏虽得阿衡之佐,曷益乎?

======================

【维基百科】

      侯嬴(-前257年),战国时期魏国的隐士,七十多岁为魏国国都大梁(今开封市)的守门小吏。为信陵君魏无忌所尊重,待以上礼。

      前257年,秦国白起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信陵君欲援赵。侯嬴为之谋划,因魏安禧王的宠妃如姬曾受信陵君之恩,侯嬴定计让如姬盗出宫中虎符,并让力士朱亥陪同信陵君,威夺晋鄙兵权以救赵,史称“信陵君窃符救赵”。

      信陵君出发后,侯嬴自刎而死,大约与朱亥杀死晋鄙同时。

======================

【百度百科】

唐代诗人唐尧客的《大梁行》全文:

客有成都来,为我弹鸣琴。前弹别鹤操,后奏大梁吟。
大梁伤客情,荒台对古城。版筑有陈迹,歌吹无遗声。
雄哉魏公子,畴日好罗英。秀士三千人,煌煌列众星。
金槌夺晋鄙,白刃刎侯嬴。邯郸救赵北,函谷走秦兵。
君子荣且昧,忠信莫之明。间谍忽来及,雄图靡克成。
千龄万化尽,但见汴水清。旧国多孤垒,夷门荆棘生。
苍梧彩云没,湘浦绿池平。闻有东山去,萧萧班马鸣。
河洲搴宿莽,日夕泪沾缨。因之唁公子,慷慨此歌行。

======================

搜韵

信陵館酒間二首 其一(金·雷琯)

閒過信陵飲,有懷信陵君。君去日已逺,誰憐抱闗人。

徑攜一壺酒,往酹公子墳。墳科久已平,墓木幾為薪。

泉扉鎖長夜,千載不復晨。昔與賢俊逰,今為狐兔隣。

豪貴竟安在,念之心紛紜。有生㑹歸盡,但恐後無聞。

此意不可必,且醉梁園春。

======================

【搜韵】

結襪子(元末明初·劉基)

昔有信陵君,乃在大梁城。親為貴介弟,位冠諸侯卿。

傾家待國士,倒屣延豪英。詣門謁朱玄,虛左上侯嬴。

袖椎奪兵符,救趙蜚英聲。河外走蒙驁,宗社賴扶傾。

于今不可見,寂寞傷人情。

======================

【搜韵】

夷门歌(唐·王维)

七国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

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

非但慷慨献奇谋,意气兼将身命酬。向风刎头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

======================

【搜韵】

朱亥墓(宋·苏轼)

昔日朱公子,雄豪不可追。今来游故国,大冢屈称儿。

平日轻公相,千金弃若遗。梁人不好事,名姓寄当时。

鲁史盗齐豹,求名谁复知。慎无怨世俗,犹不遭仲尼。

======================

【搜韵】

梁園歌(明·李夢陽)

朝發金臺門,夕度博浪關。黃河如絲天上來,千里不見淮南山。

淮南柱樹弄婆娑,掛席欲進阻洪波,我今亦作梁園歌。

梁園昔有信陵君,名與岱華爭嵯峩。三千珠履不動色,屠門執轡來相過。

功成不顯涕滂沱,青蠅白璧一何多。我為梁園客,不登梁王臺。

錦帆揚州門,一土何時廻。荒烟白草古城沒,登臺望之令心哀。

令心哀,歌且謠。迷塗富貴苦不足,寧思白骨生蓬蒿。

人生三十無少年,積金累玉空煎熬。獨立天地間,長嘯視今古,城隅落落一堆土。

千年誰繼白與甫,攬淚浮雲灑煙莾。灑煙莾,風吹卷波濤,沈吟投箸不暇食,蹴天濁浪何滔滔。

君不見昔人然諾一相許,黃金斗印如秋毫。


1

膜拜

鸡蛋
8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1

感动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0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回复 海天 2017-3-8 02:55
魏安厘王,信陵君的哥哥。

这次救赵之战的前因后果可说的还不少,有时间的话我另发主贴
回复 喜欢 2017-3-8 05:36
海天: 魏安厘王,信陵君的哥哥。

这次救赵之战的前因后果可说的还不少,有时间的话我另发主贴
哦,谢谢!

【维基百科】
魏安僖王(?-前243年),或作魏安禧王、魏安釐王,原名魏圉,魏昭王之子。
前276年,秦国武安君白起攻取二个城市;封其弟魏无忌为信陵君(今河南宁陵)。

你若发帖能通知我一下吗?   (我经常会错过帖子。日志比较不容易错过。
回复 燕庐敕 2017-3-8 10:19
昭王薨,魏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回复 雪天利箭 2017-3-8 17:39
燕庐敕: 昭王薨,魏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回复 雪天利箭 2017-3-8 17:40
话说不贴《侠客行》不合理啊,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
回复 老兵帅客 2017-3-8 19:58
  
回复 燕庐敕 2017-3-10 12:13
对诗佛的印象最深。
回复 燕庐敕 2017-3-10 12:14
雪天利箭: 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秦使人求晋鄙客,曰“只闻魏公子,不闻魏安釐王”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4 22:48 , Processed in 0.02837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